冯仑立体城市_冯仑的“立体城市”还有四道关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11年,政府大力调控楼市之后,开发商们进入了一个尴尬的“中场休息时间”。王石跑到美国读书、王健林试玩足球……地产大佬们一边搞着副业,一边从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寻找生存空间。对于僵局,万通老总、“地产思想家”冯仑给出了第三种答案――“立体城市”,他宣称:“公司和家相距不到1公里,没有堵车,楼层间小区、牧场、医院应有尽有,一平方公里有600万平方米建筑,超过10万人在此居住,房价不超过1万元/平方米……”坊间议论纷纷,有支持其“非凡创造力”的,也有质疑其“空想乌托邦”的。为了一探这个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站起来的纽约
  在中国商界里,冯仑绝对算是一个另类。今年52岁的冯仑是西安人,23岁毕业于西北大学。1991年,在当了7年的国家干部之后,他勇敢下海,和王功权、潘石屹等人组建了万通集团,史称“万通六君子”。他是第一个把集装箱改建为酒店的人,也是第一个租下“9?11”后纽约世贸中心的人,偏爱用理想主义去影响整个市场。
  2009年9月初秋,丹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聚集了全球政商两界的精英。与会嘉宾席上,冯仑正拉着几个相熟的老友火热地聊着。当主持人叫他发言的时候,他舒缓情绪,掷地有声地喊出了“立体城市”4个大字。在场的嘉宾和代表们都被他的宏伟蓝图给吸引了,冯仑却出奇的平静,在他的脑中似乎闪现出不久前的场景……
  那时,他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叫做《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书,里面描述着20世纪末美国社会的环境。那个年代,纽约的高楼都不超过3层,人多地少,城市里脏乱差。美国人都呼吁:“给我们一点空间,太压抑了!”一些城市学家提出了一个观念:城市就像人一样,躺着占据的空间一定比站着占据得多,美国应该站起来。于是,一些想推销钢材的企业就提出盖高楼,用钢筋混凝土武装城市;之后,很多人建议用玻璃做门窗可以将楼盖得更高;然后,又有人发明了电梯……1945年,美国帝国大厦建立,一个站起来的城市出现了。
  在哥本哈根小试牛刀之后,冯仑赢得了一些支持,但整个设计并不完善。于是,他和自己的团队研究了41个城市的环境,对人口和空间、生活和就业、交通和环保、富裕和幸福感等问题进行权衡,最后测算出的数据是:一平方公里范围内最大容纳的建筑数量可以达到900万平方米,“立体城市”完全可行。于是,他找到了好友王石,结果务实的老王给出的回答却是:“这就是一个童话而已。”冯仑又想到一直计划做立体农业范本的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两个人又研究了1年时间,不断将项目细化。再一次将计划拿到王石面前时,他转了口风:“靠谱了。”2010年12月,不仅是王石和刘永好,史玉柱、张跃等其他超级富豪也和冯仑签署了“立体城市合作协议”。
  
  导演加制片角色
  整个“立体城市”总体耗资约为530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资金是万通和冯仑的能力所达不到的。为此,他提出了三大口号:“吃软饭”、“挣硬钱”、“戴绿帽”。“吃软饭”就是用大家的智慧来实现这个项目,研发中心在新加坡,设计团队包含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专业人士;“挣硬钱”就是把整个项目现实化,而不停留在一个理想的童话阶段;“戴绿帽”就是节能环保,在城建之中考虑低碳因素综合设计。
  “一平方公里容纳10万人生活一点也不拥挤。你和太太吵架了有躲藏的地方,要亲热有隐私的地方,孩子在外面玩耍不会被车撞到……如果说过去的理想城市就是墙上贴着的美人,企业家就是要将美人变成活人,然后进屋上炕生孩子……”冯仑计划着自己不再是一个地产商的身份,而是要做“立体城市”这个品牌,将一个空间内的建筑进行科学摆放,然后要每个城市的市长来选择适合他们的产品,“我的角色就是导演加制片,希望未来可以把立体城市做成微软的视窗系统”。
  首先给冯仑实现梦想机会的城市是四川成都。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赵刚表示:“成都具备实现‘立体城市’的条件和基础。未来一定会实现‘城在田中,园在城中,人在园中’的规模。”面对媒体,冯仑也信誓旦旦地表示2011年成都会正式开建,而具体地址就选在双流天府新城。5年后,“立体城市”竣工,第一批产品3年后投入使用。成都之后,廊坊等城市也爆出今年年底“立体城市”动工的消息。有媒体直接评价:“‘立体城市’已经要进入北京‘大外环’了!”
  前不久,冯仑带着他的“立体城市”项目正式走到了媒体面前,记者们也将连珠炮式的问题抛给了他。有人问他,“从商业价值来判断,您的‘立体城市’一万元一平方米,但还有几层在种黄瓜、西红柿和养猪,您觉得这个成本合算吗?”冯仑回答:“全部做牧场就不合算。‘立体城市’是600万平方米内10万平方米做立体农业,节省了物流。人居住可能需要3米高空间,种西红柿1米就行。另外,我们可以设置观光线路,让大家来参观,因此绝对合算。”还有人问他,“您觉得‘立体城市’是不是太理想化了?”冯仑笑着说:“在芝加哥一平方公里建了1200万平方米的房子,在难民营和监狱,一平方公里可以装100万人,‘立体城市’人口只有他们的1/10,建筑只有他们的一半。最终,我们的密度低于北京CBD,我们的数据大于中国人均28平方米的平均值。”有人问他:“一个城市一平方公里一起施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您怎么实现这么大一个工程?”冯仑说:“我们首先解决的是速度,然后会分梯次系统地做。”
  
  四大困局
  在众多城建专家和经济学家看来,“立体城市”必然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个项目包含了50种以上的城市功能,将改变目前大城市中存在的居住区只是睡眠城,办公区夜晚无人的窘境。然而,现实中的“立体城市”真的会顺利实现吗?据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调查,其实施起来还面临着四大困局。
  首先就是资金。2010年万通集团的中报显示,公司资金流比2009年少了60%,其中现有资金量大约为11.5亿元。目前集团有11个项目在建,两年内必须竣工的超过5个,总投资更是高达35.7亿元。楼市调控之后,万通营业利润也在不断下降。就冯仑“立体城市”530亿元的投资来看,其中硬投资为300亿元,软投资为230亿元,尽管大部分资金来自“外援”,但万通必须出资占25%,这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其次,就空间设计来说,北京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99人,上海为每平方公里2931人,印度孟买的人口密度是全球最高的,每平方公里容纳了3万人,而立体城市每平方公里超过10万人的数量,几乎是现有大城市的数倍或者数十倍,能行么?
  第三是突发事件的预警。一个城市垂直达到400米,10万人聚集在此,消防、抗震、紧急避险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冯仑提倡的垃圾发电、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绝对值也很难实现。另外,据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的看法,立体城市实现的壁垒还包括政策、技术、生态、能源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真正实施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和过程,其中任何一点微小的疏漏都会导致整个城市夭折。
  然而,现实的困境只是理想前进的绊脚石,并非绝对障碍。就像冯仑自己说的:“1945年以前,谁能想到盖4层高楼?我们现在做的,也是后人看来最理所应当的事。”是空想还是创造,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编辑:黄滢 美编:陈思璐 编审:吴迎春

相关热词搜索:城市 四道关 冯仑的“立体城市”还有四道关 冯仑立体城市最新 冯仑谈立体城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