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窃”艺术家,名利双收]人类历史最伟大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0-03-24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他的作品对美国流行文化的批判入木三分,在拍卖市场也深受追捧      在美国艺术圈,没有谁比理查德•普林斯更让人觉得矛盾和不可思议。这位没进过暗房的摄影艺术家一直顶着“剽窃者”的头衔,却没有影响他名利双收,他的作品往往是把别人的照片再加工,售价就能飙到数百万美元。最近,一场打了3年多的官司让人们再次注意到普林斯。2008年,法国摄影家帕特里克•卡里奥指控普林斯擅自翻拍自己的照片,构成侵权。2011年3月,美国一家法庭判定普林斯有罪。然而前不久,普林斯的律师团队提起上诉。别以为普林斯只是剽窃他人又无理取闹的“艺术流氓”,实际上,支持他的可大有人在。
  
  终日在剪报室里东翻西找
  理查德•普林斯出生于1949年。上中学时,他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尤其痴迷。“我喜欢他那种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创作理念。”1967年高中毕业后,普林斯游历欧洲大陆,遍访各大博物馆,将他在教科书中读过的艺术品原件看了个够。回国后,他就读于缅因州的一所大学,1975年去了纽约。日后他曾对记者说,吸引他去那座城市的是一张弗朗兹•克莱因的照片,此人是美国另一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照片中他在位于纽约第十四街的工作室向外凝视,“虽然独居斗室,却能用画笔表现和征服外面的世界”。
  普林斯先是在时代生活出版集团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剪报室撕剪广告。出版社旗下有8份杂志,普林斯得将这些杂志中的广告撕剪下来存档,以便日后客户查询。可以想象这份工作多么无聊。但就是在这样单调的工作中,埋在普林斯心底的艺术种子顽强地发芽了。他开始将一些感兴趣的广告翻拍下来,然后重新创作:要么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要么拼贴上其它元素,成为新的摄影作品。“我终日在剪报室里东翻西找,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实际上,那时的普林斯对摄影一无所知,“我摆弄照相机时可以说毫无技巧可言,我甚至从没进过暗房。”但普林斯有的是创意。“我会想好一个主题,然后寻找相匹配的媒介。”他把自己的这种创作方法称为“沙滩淘金”。在创作初期,他翻拍的对象主要包括名模、家具、手表、钢笔和珠宝等。1980年,他就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作品展。
  
  史上第一张售价超过百万的照片
  普林斯碰上了一个好时代――“挪用艺术”流行的时代。上世纪70年代末,艺术家开始从别人现成的作品中取走全部或部分元素创作新的作品,这种“挪用”到80年代达到顶峰。普林斯被视为将这门艺术完成得最好的人。
  他最著名的翻拍作品当属“牛仔”系列,创作于1980年―1992年。他把“万宝路”香烟广告上的西部牛仔形象截取下来,翻拍放大。这些“牛仔”穿着皮靴,骑着骏马,套索、马刺等装备一应俱全。在落日的余辉中,裸露的岩石、仙人掌与粗犷的牛仔相得益彰,打造出美国“纯爷们儿”的标准形象。驻足在普林斯的作品前,人们不禁会问,这就是西部牛仔的真实写照吗?更有讽刺意味的是,照片虽然传递出的是健康、吃苦、乐观等积极信息,但它却来自于美国最畅销的香烟。
  此后,普林斯创作了“机车帮”系列作品,以美国那些酷爱摩托车的年轻人为对象,展现他们离不开“性、毒品与摇滚”的生活方式。在“机车帮”的基础上,普林斯还创作了“女友”系列,它们表现的是半裸女郎在男友的摩托车上玉体横陈的形象,直白的表现手法令人咋舌。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普林斯进军绘画领域。他的首批作品名为“笑话”,就是找来一句短笑话,用大字将其手写在画布上。这些笑话看似简单,却深深触及美国中产阶级的苦恼与困惑。后来他又将这些笑话与漫画相结合。普林斯把“笑话”归为抽象艺术,并希望能以该系列作品打出更大的名气。
  2003年,普林斯创作了12张油画,命名为“护士”。灵感来自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充斥街头的庸俗小说,他将小说的封面扫描,喷墨打印到画布上,再进行油画处理。
  2005年,“牛仔”系列中的“无题”在纽约以124.8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张售价超过百万美元的照片。普林斯真正引起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2008年,另一张“牛仔”拍出了340万美元的高价。“护士”系列中的“疯狂护士”后来更是卖到了740万美元。
  
  艺术与高尔夫球比赛不一样
  普林斯和他的作品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艺术界的“剽窃之王”,不理解竟然有人愿意为这些“蹩脚货”花费数百万美元。
  但也有人认为,普林斯虽然用了他人的作品,但毕竟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沃克博物馆馆长菲利普说,普林斯的作品可以用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的理论来解读。巴特曾提出,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不再有作者,只有编辑利用现有思想去创作新的作品。菲利普认为普林斯就是这样一个“文化的编辑”。
  2007年,普林斯举办个人作品回顾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摄影馆馆长玛丽亚•莫里斯•汉堡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普林斯对当今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他以一种非常早熟的方式预见到了无孔不入的媒体对文化的影响。”
  还有评论家认为,普林斯的作品“剽窃”的都是美国流行文化中的元素,如万宝路牛仔、机车帮等,他提供了“审视美国文化的独特视角”,“在拥抱流行文化的同时对其进行批判”。一个例子最能说明这点。
  1983年,普林斯翻拍了摄影师加里•格罗斯的一幅作品。那是格罗斯在美国明星波姬•小丝10岁时给她拍的一张裸照。照片中波姬•小丝站在浴缸里,脸上化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浓妆。当时这张照片得到了波姬•小丝母亲的完全授权。但是波姬•小丝长大后,与格罗斯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普林斯为新作取名为“精神上的美国”,认为照片中令人不安的形象及照片本身有争议的历史,恰好可以反映出美国文化的心理冲突:一方面看重道德,另一方面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道德水准日益滑坡,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对于自己的创作,普林斯自有一套理论:“艺术和高尔夫球比赛不一样。在高尔夫球场上,你要么将球打进球洞,要么打不进。但艺术界没有裁判,没有法官,没有规则。这似乎是个问题,但也是艺术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总会流传下来!”
  
  编辑:王晶晶 美编:陈思璐 编审:张勉

相关热词搜索:剽窃 艺术家 名利双收 “剽窃”艺术家 名利双收 名利双收的意思 名利双收在半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