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不如叫上帝的力量] 上帝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公司的力量》系列纪录片及同名图书,在2010年一经推出,便广受赞誉。客观而言,这部旨在普及市场经济常识、还原企业和企业家价值的作品,在政府权力和国家资本不恰当介入经济事务的中国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或许正是因为策划者敏锐意识到市场需求,着意急切推出纪录片和配套图书,就《公司的力量》的采编质量而言,并不像专家、粉丝们吹嘘的那么出色。该书上市不久,就有书评人委婉地批评说,图书文字组织较为散乱,逻辑性不强,较为碎片化;书中引用的多组数据也并不严谨,甚至直接是从多年前的畅销书里抄来的。
  上段所述的这两个问题,实则是当前财经图书的突出通病。前一种,多见于热点应景式述评图书,譬如近年来各大小出版社、图书公司推出的金融危机“大杂烩”,东抄西抄,以讹传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后一种,严格意义上讲,如果有读者较真,将这类图书中数据引用陈旧、错误的问题一一整理出来,再去对照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图书质量的管理规定,不难揪出为数不少的不合格出版物。而这还是商业类畅销书的浅层次“硬伤”。
  仍以《公司的力量》为例,著者(实为“编著者”)所犯的最幼稚的错误,就是混乱不堪的主题逻辑。为了突出说明“公司的力量”,编著者广泛收集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国内学者和企业家的观点看法,并大致按照近现代历史(公司发展史)分阶段罗列在各章节,似乎很有说服力。问题是,如果将受访者的话列在一起,就会发现几种根本不能混为一谈的理解:对社会进步、使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关键力量的回答,有说是“科学技术”的,有说是“企业家”的,还有说是“市场规则”的,当然最多的答案则是“公司”。
  是受访的经济学家、企业家本身头脑就很混乱吗?事实上,如果就受访的每一个人,查阅其专著或媒体报道,可以发现,许多人对上述四方面概念有着清晰的定位(尽管学派、立场和利益导向不同,人与人对概念的阐释存在较大差异)。《公司的力量》用寻章摘句的方式,搭建出一套混杂、混乱、玄之又玄的市场经济观―在我看来,编著者倒不如分别用“神器”、“神父”、“祭祀仪式”、“教堂”来指代上述四方面概念,《公司的力量》的书名,也完全可以改名叫做《上帝的力量》。
  主题逻辑已经混乱,“命题作文”的内容也好不到哪里去。编著者“摇晃式”强调公司等四个概念的“力量”,削足适履,在著述内容中刻意选择了有利于论证各章节观点的史实和学术成果。譬如,书中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司法转型时期的叙述,将完成这种转型的推动力主要界定为几个寡头企业家反哺社会的意识,夸大企业家精神与新教伦理的关联性。又如,“现代公司治理”一节,无视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的企业形态差异,将公众公司的治理优点夸耀到极致,向读者暗示家族企业的落伍,有违客观与公允。再如,用十多年乃至更早的日本企业调研数据和研究观点,来评价当前的日本企业类型、企业文化、雇佣制度。
  更具讽刺意味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公司的力量》一书尽管存在浅层次、深层次的多重硬伤,却并不影响它在国内同期同类图书的相对地位―从“软文”化的企业史、企业家传记,到迎合特定时期公众观点的财经事件畅销书,犯错的轨迹如出一辙,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另一方面,绝大部分财经图书的著者、编著者、编译者,在叙述市场经济特征和案例时,忽视了欧美多个学科研究者和企业人士对市场边界、商业伦理、市场拜物教危害等命题的观点,造就了结构失衡和内容偏畸的商业价值观传播。

相关热词搜索:力量 上帝 公司 公司的力量?不如叫上帝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