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运动引领台湾变革】台湾历史变革

发布时间:2020-03-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四十年前,台湾开启了此后巨大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的变局。   在台北的文化地标紫藤卢茶馆,这个夏天正在展出一个“七零年代小型刊物展”,包括文学的、艺术的、政治的先锋刊物。展场墙上的说明引用了资深媒体人王健壮的一句话:“那个年代,有一群人在黑夜中抬头寻找星星”。
  那确实是个黑暗与黎明交会的年代。在战后台湾,政治权力的控制让整个社会几近窒息,年轻人不是陷入虚无,就是感到自己是失落的一代。“自由中国”和“文星”点起了一些愤怒的火光,但很快就被扑灭。直到1970年代初期,台湾社会才看见乍现的曙光,让1970年代成为台湾的启蒙年代。
  这个黑暗的时代之幕一开始是被外在力量所拉扯破裂的。1970年开始的钓鱼台争议掀起了海内外的学生保钓运动,70年代初台湾陷入战后最大的“外交危机”,这些震撼一方面迫使社会,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重新思考自己是谁、关注眼前的政治社会问题,并重新认识自己的土地。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局,他们要把已经郁积了多年的沉默与压抑解放出来,从他们生活的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岛屿开始改革。
  另一方面,那些“外交挫败”也让国民党失去国际正当性,而必须向内寻求统治正当性;加上蒋经国于1972年担任“行政院长”,要塑造新气象,因而开启了小幅度的政治革新,例如引进青年知识分子、任用台籍人士等。
  1972年开放增额“立委”选举,党外人士开始竞争全岛性职位。他们进一步组织化、办政治杂志。这个松动的政治气氛,又使得青年们可以开展不同的文化实践。这场文化运动以这次展出的杂志作为新思想与文化的平台,成为后来台湾社会力解放的重要先锋。
  1971年,以吴美云、黄永松、奚淞为主的《汉声》杂志成立英文版,1978年成立中文版。汉声杂志深入民间田野采访,探讨民俗、仪式和历史。
  1973年外省籍的尉天骢等人筹办《文季》,由本省籍小说家王拓主编,创刊号刊登了黄春明的《莎哟娜拉?再见》。仅三期的《文季》清楚呈现了回归乡土的文化潮流:批判现代主义文学、社会意识强烈的乡土小说和探索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
  1975年杨弦举办中国现代民歌发表会。次年12月,淡江大学毕业的歌手李双泽在演唱会上呼吁唱中国人自己的歌,不久后唱出《美丽岛》和《少年中国》。同样是1976年,试图结合文化与社会的《夏潮》杂志创刊,并且推出一系列关于本土文化的讨论。
  1977年,展开所谓“乡土文学论战”。
  综观这些文化现象,几乎都围绕着关于中国民族主义以及台湾乡土这两组轴线。文学评论前辈叶石涛指出,70年代初以来的政治冲击,使新一代知识分子惊觉美日殖民主义者对自己社会的压迫,因而去重新探索乡土。另一方面他们想要寻找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寻找属于中国的特色,但因为他们生活的土地在台湾,所以只能以“回归台湾乡土”来重建中国文化。例如云门初创的宣言,是“中国人作曲,中国人编舞,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又如1970年高信疆接任对1970年代影响甚巨的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也显露出某种民族主义的文化情怀。他强调中国的作家应该有中国的特色,应该写自己土地上的东西。或者民歌运动的重要人物李双泽一方面歌唱《美丽岛》这首素朴礼赞土地的歌曲,另一方面也写下《少年中国》(蒋勋作词)表达对故土的情怀。
  在这些文化杂志与实践外,还有政治异议杂志。先是1975年的《台湾政论》,是1970年代党外运动的第一份刊物,但很快被查禁。1979年春天,党外政治工作者创办了《美丽岛杂志》,并以此为基地集结整个1970年代累积起来的反对运动力量。12月10日,他们在高雄举办人权游行,但此时台湾当局已经不能容忍社会对“党国体制”的挑战,于是游行的警民冲突之后逮捕党外运动的领导分子,并进行严厉审判。
  在这个时代的尾声,黑暗力量重新吞噬1970年代的光,只是这些光线已经犀利到再多的黑暗也遮盖不住。进入1980年代之后,那些1970年代的文化与政治火种,开始绽放更强大的光芒。

相关热词搜索:台湾 变革 引领 文化运动引领台湾变革 台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