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过失与补偿 劳动合同法

发布时间:2020-04-0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尽管全球不少银行蒙受巨额亏损,不得不依靠国家救援,但是它们仍在分发数十亿的年终奖      那时,为犒劳自己过去一年的辛劳,德国德累斯顿银行的投行德累斯顿-克莱沃特前董事长斯特凡•延池,在远离德国的加勒比海某处的一艘游艇上休养。而一家家银行正在陷入困境,他自己的投资银行也面临破产。
  
  在德国,他的名字几乎天天见于报端。延池,48岁,突然间家喻户晓,是因为他的银行亏损几十亿欧元,而他自己将几百万欧元奖金收入囊中,此外还主持发放了高达4亿欧元的年终奖。这笔钱现在必须由德国纳税人来承担。
  斯特凡•延池是德累斯顿-克莱沃特前董事长,他的银行从来没有特别成功过,在去年更是特别失败。2008年前9个月的亏损总计22亿欧元,而全年的亏损还要高得多,因为第四季度的业绩下滑更为迅猛。整个德累斯顿银行都陷入困境,以致被德国商业银行收购,而之后商业银行自己也陷入困境中不得不两次接受国家救助。
  那个时候延池已经离任,并带走了高达约800万欧元的补偿金。这笔钱是他应得的,一切都合法。此外,他还有权得到一笔数目不详的年终奖。如今,既然成了“名人”,他宣称根本不打算拿这笔年终奖。
  当时德累斯顿-克莱沃特的东家安联保险集团曾向它的这家投行许诺发放4亿欧元的年终奖。而当时的董事长延池则负责来兑现。
  尽管德国商业银行此时已经有25%属于国有,国家不得不向该银行注资182亿欧元,现在却到了该发年终奖金的时候了。没有人知道国家的救援资金长此以往够不够。
  面对众怒,延池之流的面目是,一边使万亿之多的资金消失于无形,摧毁了世界经济,而另一边则是自己毫发无伤。他们把损失倾倒在公众的家门口,自己无所作为,到头来还得国家掏腰包。
  这些天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嘴脸,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产物”。对这些行径的怒火在世界各地蔓延,到处都是义愤填膺。首先是年终奖的发放激怒了民众。尽管相对于投资银行家们以万亿计的亏损,年终奖的数目不算大,但确实是反映了这个行当的“精英”们典型的贪婪与无耻。
  德国内政部长朔伊布勒警告,“公众的福利依赖于个人某种程度的自制。如此的无度是脱离现实的反映,危及整个社会的根本共识。”
  社会民主党总理候选人施泰因迈耶尔看法一致:“经济界某些领袖人物不顾现实,厚颜无耻,一而再、再而三让我震惊。无论是在好时光还是坏时代,领袖人物理应是全民的楷模。”
  公众的义愤很少有的一致,从市井到内阁,从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到美国总统奥巴马。
  默克尔说:“不可思议,这些银行一方面要由国家救援,而另一方面却发放巨额的奖金。”她说,这也将成为4月初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峰会的议题。“从总体上讲,全球范围内奖金体系必须和银行可持续的业绩挂钩。”
  德国消费者保护、食品及农业部部长艾格纳女士认为巨额奖金的发放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如果银行客户不得不接受亏损,那么不允许对此负责的银行高管拿奖金,”这位基督教社会联盟人士说。
  联合政府意见还从来不曾如此一致。银行家们现在已经失去了任何信誉。这个行业的声名与匪徒没有两样了。曾经他们被称为Bankier―― 德语中的“银行家”,是经济界诸多重要人物中最为显贵的。后来被叫作“Banker“―― 美语中的“银行家”,听起来更时尚。名称上的变迁反映了这个行业的自我认知的变化,它越来越瞄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典范,瞄准华尔街的名人。
  如今利润率成为考虑的重心,而不是经济界的信誉。然而高利润必定高风险。而规避风险在Bankier时代曾被视作这个行业最高尚的任务。
  在投资银行家的时代可能任何风险都不大,它们似乎都是可以掌控的,因为金融产品都是经过仔细琢磨推出的,并且有数学模型为依据。不过,它们所提供的安全性却只是迷惑人的假象。
  真的无人停下来自问一下,这个没有风险的美丽新世界是真实的吗?或者这样的问题被排斥了,因为一个诚实的答案会危及银行家自身的生活方式。
  因为长久以来不论是大小投资者都从这个系统获利,尤其是那些投资银行家们,他们受益于这个越来越荒唐的薪酬和奖金体系,把所获利润的50%收入囊中,总计数十亿之多。
  曾经是意义重大的业绩共享体制越来越变成一种毫无心理障碍的自取自拿。
  美国高盛集团董事长亨利•保尔森2006年6月离任去美国政府担任财长时,他不仅得到1870万美元丰厚的奖金,还获许将手上价值4亿8千万美元的所有高盛股票提前卖出。
  将近5亿美元,就这么付给一个人,为他短短几年的工作。什么样的工作值这个天文数字?
  没有,至少没有一份诚实的工作。投资银行家们的所为与诚实的工作毫不相干。因为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只是欺骗性的,是用风险买来的。当风险到来时,整个体系就坍塌了。
  
  这真是极大的讽刺。保尔森现在作为财政部长必须要为自己以前所在行业搞出来的烂摊子擦屁股。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一家又一家的投行相继岌岌可危,不得不合并或者更改商业模式,接受国家救援。
  保尔森动用了7000亿美元来阻止最糟糕的局面,但还一直不够。他的继任者盖特纳打算再次为这个疲弱的金融体系注入2万亿美元,然而,国家却并没有这笔钱。这项救援计划是否能避免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崩溃,无人知道。也没人敢说这个国家将如何偿还这笔庞大的债务。
  英国和德国的情况没有太大区别。政府出台救援计划,数额惊人。它们注资银行,将银行不同程度国有化。
  德国联合政府甚至在考虑制定强制国有化法律。它针对的是德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HRE),该银行不断需要国家的保障和资助,至今它从国家已经获得1002亿欧元。
  尽管各国政府能做到防止最糟糕的局面出现,稳定银行状况,世界经济仍然陷入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所有这一切都归咎于一个由投资银行家们发明的,他们自己获利最多的体系。
  然而他们不想知道自己的过错,更不愿意提及赔偿。只有极少数人想到了将他们分得的、基于一种成功假象的年终奖退回去。尽管不少银行都是靠了国家的救援才避免破产的。
  去年11月德国总统科勒就把这些金融界的管理者召集起来当面训斥。在法兰克福欧洲银行会议上科勒总统请与会的银行界知名人士放弃年终奖,用于减轻这场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贵行业中的那些在前几年赚了不少钱的同仁,可以通过把奖金捐入一个基金会来表达对危机的一种特别声援。”科勒总统说。上个礼拜他再次提醒人们响应他的建议,然而,他非常失望地指出,没有一位银行管理者响应了他的呼吁。
  相反,不少人用尽一切手段来抵制这个提议。
  专门面对德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德国工业银行(IKB)在2007年夏天作为第一家德国银行在金融风暴中翻船。它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输得很惨,在国家救援计划下才保住性命。之后几乎整个董事会都不得不辞职。
  新的领导班子重新审计了2006、2007这两个危机年份中的资产负债表,得出了一个糟糕得多的结果。要求退回已经发放的奖金应该合情合理。然而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奥尔特赛芬起诉他被解雇,拒绝退回80万零5百欧元的奖金。他当时的董事会同事诺依佩尔也不愿意放弃本应从他的养老金中扣除的45万1千欧元的奖金。杜塞尔多夫州法院一审判决诺依佩尔胜诉。
  当诺依佩尔和奥尔特赛芬抗拒退回奖金时,两个以前的同事表现得明理一些。多贝尔昂茨克和古霍夫在去年年底分别退回了大约50万欧元――当然并没有承认自己有任何过失。
  在瑞士,前瑞士银行首席执行官彼得•伍弗利退回了800万欧元,11月底瑞银前董事长马塞尔•奥斯佩尔和其他两位高管也放弃了2200万欧元的奖金。
  但是,比起这些银行家们以前赚到手的,这点奖金不足挂齿,这个数字更不能和该银行去年亏损的120亿欧元相比。在瑞士,政府也不得不介入。让国民和政治家们震惊的是,瑞银集团仍然发放了高达14亿欧元的08年年终奖。
  大多数投行家们再没有多少可以失去。一位私人顾问说,伦敦90位股票分析员中的88位上个礼拜已经收到了解雇书。德国商业银行并购德累斯顿投资银行后将减少1300个职位。对这样残酷的职场现实,银行人员只是耸耸肩膀。不管怎样,奖金数目必须对头。就是那些已经被解雇的人员都在等待他们的奖金信封。里面通常只有一句话和一个光溜溜的数字。
  德意志银行大部分的信封已经分发出去了。每年都要举行这个仪式。部门经理把每个交易员单独叫到他那间位于交易室旁不大的玻璃隔间里,递给他一个信封。没有得到奖金的人其实都知道是开路的时候了。
  德累斯顿-克莱沃特发了4000万欧元,而德意志银行发了35亿。下到女秘书,上到金融衍生品专家,每人平均拿到二十三万四千零八十欧元。虽然这里面也包含了他们的工资。但是高管阶层人士的固定工资只占到他们收入的10%到20%。
  二十三万四千零八十欧元是多还是少?这得看你怎么看。上年德意志银行的这个数字还是四十一万三千两百零四欧元。尽管降幅达40%,银行职员仍然兴致勃勃。
  另一边,德意志银行的投资银行家们造成了74亿欧元(税前)损失。最后银行的损失减少到39亿欧元要感谢银行董事长约瑟夫•阿克曼。银行还有带来稳定收益的业务,比如私人银行业务。
  像安书•雅依或米夏埃尔•科尔这样的顶级银行家 (两人均负责德意志银行全球市场业务)在好年景的时候分别赚到2000万和1000万欧元,今年他们放弃了奖金。“还有别的不少人都没有拿到奖金,” 阿克曼说。那些用银行的资金投资股市或用结构性信贷来投机的人, 这次都空手而归。他们过去往往比阿克曼挣得还多,现在得离开银行了。
  其他高管在继续拿钱。炒德国公债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有价证券很抢手,银行一直在寻找能干的交易员。 雅依负责的证券交易这块蒙受的巨额亏损,与之相比就无足轻重了。
  德意志银行可以想发钱就发钱,它毕竟没有申请国家救援。但它间接也受益于各国政府为避免整个体系崩溃对金融体系上万亿元的资金注入。否则德意志银行就不复存在了。在高投机的业务范围里,德意志银行毕竟属于赫赫有名的银行,正是这高投机的业务引发了金融危机。
  35岁的博阿茨•魏因施坦因正是德意志银行的写照。这个纽约人是天才的象棋手和赌徒。当交易间里的电脑屏幕在独自闪烁时,他和他的手下在赌扑克牌,下注100美元的人可以一起玩。
  24岁时魏因施坦因作为赫尔梅斯出口售货保险专家,开始在德意志银行工作,27岁就成为德意志银行史上最年轻的经理。那时,在遥远的法兰克福几乎没有人懂这个年轻的激动人心的信贷衍生品市场。这个业务听起来像保险,魏因施坦因利用数学公式来演示风险,一切进展得非常顺利。
  这个生意进展如此顺利,银行准予这位超级操盘手越来越多的资金。银行自身也身陷风险中。如果让这样的天才仅仅来实施客户委托,就大材小用了,这个连拐角的储蓄银行都可以做到。这些所谓的德意志银行“自己的操盘手”获许把数百亿欧元投入国际股市去赌一把。他们的委托金额足以占到银行整个证券业务的20%。
  魏因施坦因属于最优秀的操盘手。他为银行创造了巨额利润,自己也获利颇丰。投资银行家们期待他们为银行所赚利润的一半进入他们自己的账户。最后据《华尔街日报》调查,魏因施坦因的工资达到了4000万美元。
  去年,魏因施坦因被提升为主管全球信贷业务的两位负责人之一。当去年9月全球金融系统崩溃,他的赌注被证实并非如期待般安全。据估算,他的部门损失达到18亿美元。德意志银行的危机经理还一直在着手取消他那部分的长期交易预算项目。
  可惜今年魏因施坦因拿不到奖金了。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是真正的灾难。几天前他离开了德意志银行,和15位同事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这个信贷机构还在考虑是否以提供启动资金来扶助新开企业者。
  对天才的操盘者,德意志银行是全世界最理想的用武之地。这些天才中的天才得以把银行的资金用于投机,从而把他们的收入最大化。风险越大,潜在的收益就越高。直到整个体系崩溃。
  大银行中没有一家不犯错,但无人承认这点。如果他们不勇于承担责任,又将如何重新赢得已经被自己败坏的信誉?

相关热词搜索:德国 过失 补偿 德国:过失与补偿 无过失补偿 无过失补偿原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