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论下的非理性撤离:在哪几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自行撤离

发布时间:2020-04-0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行为金融理论告诉我们,当一种共识占据金融市场主导地位时,行情可能会走到理性分析无法理解的高度或深度,由于“心态”是共识的基础,当大众都认为一种趋势会出现而且确实出现时,反过来强化了参与者的心态。
  
  2006年7月以后,即股改1周年时,行情上升成为大众共识,以往的投资者成功扭亏为盈,新的市场参与者也实现快速致富,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财富效应推动力开始出现,资金从银行的储蓄账户,从房地产市场,从海外,从机构的流动资金中汇集到股市。在资金的推动下,行情快速地冲击了历史高点,新的高点不断被创造,交易量不断被放大,3000点触手可及,市场似乎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癫狂中。
  行为金融理论告诉我们,当一种共识占据金融市场主导地位时,行情可能会走到理性分析无法理解的高度或深度,由于“心态”是共识的基础,当大众都认为一种趋势会出现而且确实出现时,反过来强化了参与者的心态。因此,2006年冬季以来,市场异相出现,即所有对具体股票的预测都出现“低估”的情形,而且这种低估的现象随着行情上升而加剧。这实际上不是理性分析出现偏差,而是集体无意识力量在市场上的作用结果。
  过于癫狂的市场心态在监管者看来是不正常的,海外的投资大家、国内的理论权威等都开始异口同声地高喊中国股市已经是泡沫市,政府因此要做釜底抽薪的功课,先查公有的资金是否非法入市,再查证券交易过程中资金是否违规;以及外资是否非法入境等等。
  监管者认为釜底抽薪是为了减少需求,这样才可能给癫狂发热的股市降温。但釜底抽薪的结果,却是2006年下半年入市的投资者,全线被围在阴线之中。
  由于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谐社会理论下富民政策理论、发展经济提升生产力的国策、祖国统一的历史趋势都没有发生改变,笔者认为。当前的市场高压调整只是牛市行情过程中的一次主观“纠偏行为”,而政府这种“纠偏行为”很快就会被市场力量所修正。
  首先,本轮行情的上升,是基于股权分置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流动性过剩。据统计,央行通过提升超额存款保证金率而吸收的流动性,只有外汇增长而形成的流动性的10%,其他90%资金仍然在市场中追求各种逐利机会,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是外资逐利的主要场所,由于近两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严格控制,多数资金转向股市。因此,从资金面看,只要市场还存在获取暴利的可能,流动性泛滥问题无法得以消除,A股市场在短期内仍将是外资和内资争相逐利的最佳场所。
  其次,由于和谐社会理论下富民政策没有变化,消费升级和增长将成为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占有城市核心地产的商业龙头股票、消费升级相关的3G、医疗、汽车等必然会在本币升值、价值注入、制度改革中出现新的价值,从而改变原来的市场预期,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投资机会。
  第三,由于发展经济提升生产力这一政策没有改变,有关利于产业升级的行业、企业必然有新的机会。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为提高生产力并提升在全球的竞争实力,产业升级已势在必行。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全球的产业前景,进而影响有关产业的周期,最为明显的事例,是石化行业周期因为中国的需求增长而延伸,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很高,石化行业周期变化影响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周期变化,从而出现价值的转移。我们相信,凡是涉及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行业或者企业,势必在未来的几年中保持高速增长,获得更高的利润。
  最后,由于祖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和平是努力的方向,但为了和平,必然保持强大的国防,有关国防工业产业升级的行业、企业,在2007、2008年前后,必然会有快速发展的机会,增强国防力量,为军工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历史背景,也为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条件。
  只要上述1+3的条件没有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牛市基础非常牢固,政策调整不管有多么严厉,只要股市的根基没有改变,未来的行情仍存在希望。

相关热词搜索:撤离 泡沫 泡沫论下的非理性撤离 非理性泡沫 非理性决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