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_一棵生机勃勃的“电影树”

发布时间:2020-04-0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大型专题丛书《电影馆》的一本新译著,这也是迄今内地出版的第二本意大利电影专著,1996年曾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两位内地学者编著的《意大利电影》,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竟然成为内地十年间唯一的意大利电影参考书,对于电影研究界和出版业来说实在是一件汗颜的事情。因而,《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就显得弥足珍贵,法国的电影学教授洛朗斯•斯基法诺简要而全面地描述了二战之后意大利电影的发展历史与艺术特点,视野开阔、评析睿智。
  意大利算得上是一个电影早熟的国家,当美国人还在廉价的"镍币影院"观看粗陋的影像时,意大利已经制作出电影史上最早的场面宏大的豪华巨片。但浮华很快散尽,直到1945年之前,世界影坛几乎再也找不到意大利电影的踪迹;1945年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的成熟,意大利电影再次走到世界前列,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现代电影兴起的标志。《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选择这个关键年份为起点是要确立意大利现代电影的根基,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法国著名学者安德烈•巴赞就已经指出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价值,其影响早已超越了意大利本土而成为世界电影写实主义传统的典范和源泉,也成为一个恒定的电影批评标准,比如,人们经常进行这样的比附,伊朗导演阿巴斯的新现实主义特色,中国新生代导演贾樟柯与新现实主义的渊源等。
  需要指出的是,《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没有简单重复安德烈•巴赞的论断,而是将新现实主义电影视为"一种整体的视角","告诉人们一个民族是如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故事的主角的",这就开辟了电影史研究的一个新维度,将电影与意大利民族意识联系起来。作者认为,电影之前的19世纪是传统歌剧维系着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民族,20世纪后,电影继承了歌剧的文化使命。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体现了这样一个历史契机,通过真实地再现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将二战之后废墟瓦砾中的意大利重新凝聚起来。在新现实主义时期,意大利电影实现了空前团结,既包括桑蒂斯、维斯康蒂等共产党员,也有思想偏右的罗西里尼和德西卡这样的电影艺人,他们呈现出相同的电影理念和艺术语言,虽然这个联盟很快消散了,但是他们共同建立了意大利电影的根基,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所在。所以,出现在该书结尾处的那棵"电影树"有着特别的意义,透过这个维度可以窥见意大利民族现代文化的建构体系。
  《1945年以后的意大利电影》指出,"1945-1948年间拍摄的影片中,新现实主义电影只占少数",当时的电影市场基本上被美国电影占据。这实际上是电影史上两种电影文化的冲突,一种是主流的、娱乐的,虽然不排除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但主体上崇尚消费主义的即时满足,如《天堂电影院》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就呈现出一种虚假和逃避倾向;另一种电影强调思想与艺术,但往往曲高和寡,从未占据电影主流。传统电影史的写法通常以后者为核心展开,给人的印象的是电影似乎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这既不符合电影的"大众艺术"特性,也模糊了电影史的真相。
  《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的作者也用很多篇幅描述意大利喜剧电影的发展,他认为喜剧性是发自意大利文化内里、自然天生的民族气质。其风格源头最早可追溯至16世纪以来的意大利即兴喜剧,天才演员的即兴发挥是其主要特点。这就使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很快转向所谓的"玫瑰色的新现实主义",以喜剧性调和新现实主义的苦涩与伤感。执导并主演《美丽人生》的罗伯特•贝尼尼无疑是意大利喜剧电影的最佳传承代表。
  《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还用简略篇幅分析了90年代意大利的电影状况,作者将那些70年代之后的新导演归为"后电影时期"人物,那棵"电影树"已经无法界定他们的传承关系,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对娱乐市场的侵占,全球化浪潮下的制片环境构成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和前辈导演一起面临巨大的创作困境,以至于书中用了"预告的死亡"、"保卫意大利电影"等醒目的章节标题以显示问题的严重性。

相关热词搜索:生机勃勃 一棵 电影 一棵生机勃勃的“电影树” 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 形容树生机勃勃的成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