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色星期五打折_“黑色星期五”折射的商业文化

发布时间:2020-04-0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黑色星期五”是由美国政府、商家、消费者共同打造的美国经典购物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达到了有序、诚信、刺激消费的目的,体现出美国消费型社会的特点和成熟的商业文化。   11月23日,是美国感恩节后第一天,也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这里面的“黑色”与噩运无关。因为从这天起,美国人开始圣诞大采购,商家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赤字”),黑色寓意盈利,所以“黑色星期五”意味着财源茂盛。
  当然,叫“黑色星期五”也不乏一点美国人的幽默。店员、顾客都以此自嘲,认为这天肯定都忙得要命。可以说,没有一个西方节日,会像感恩节一样烙上深刻的美国印记;也没有一天像“黑色星期五”一样,展现出美国浓重的商业文化。
  夜深,人潮,近乎疯狂的抢购,这是“黑色星期五”最大特点。在这个号称美国“最大折扣、最长消费时间”的日子里,最大一道风景,就是子夜时分,从各个方向,浩浩荡荡杀向各大商场、电器经销店的车流。
  “黑色星期五”之所以成为美国经典购物日,最主要的原因,是商家为营造火热气氛,大幅让利销售。比如在许多商店,凌晨0时至6时全场六折。在华盛顿近郊的沃尔玛,索尼牌的数码相机6折后售价不过80美元;在Circuit City,原价700美元左右的笔记本电脑,最先入店者299美元即可拿下,一些闪存等小电器价格之低,更近乎白送。
  因为人多嘈杂,在一些商店难免发生相互“亲密接触”和争夺特价品等“斯文扫地”的情况。但总体来讲,“黑色星期五”这个由美国政府、商家、消费者共同打造的美国经典购物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达到了有序、诚信、刺激消费的目的,体现出美国消费型社会的特点和成熟的商业文化。
  对商家来说,一般都是诚信待客。如果标明全场六折,就是实实在在的。弄虚作假一旦被发现,商家将遭受严惩。2004年,美国一连锁商场就因为虚假打折,为蝇头小利付出数十万美元罚款,同时更付出高昂诚信代价。
  另外,没有太多噱头式的打折方式。比如很少有“满100返××券”的金字塔式返券促销,一般情况下,打几折就是打几折。而且,价格打折,质量、服务不能打折。一般情况下,“黑色星期五”热潮之后,就是清醒过来的消费者的“退货热潮”,即使是再便宜的打折品,商店依然笑脸相迎,也不需要特别的退货理由。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黑色星期五”是一年消费中最重要的日子,许多人提前做好各种“功课”。比如他们会收集报纸上的打折卡,了解各店的具体打折品种,以及商店的开门时间,以便作出最经济最明智的购物计划。
  虽然人多拥挤,但几乎所有顾客都严格遵守规则,排队人群哪怕一眼看不到边,也少有“加塞”情景。鉴于庞大的客流,商家和政府也会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防范。在格外拥挤的电器店,警察也会赶来加班,帮助疏导人群、避免踩踏等情况发生;寒风中,一些商家则会给顾客送上免费热咖啡等饮料,或为志在电脑等超级特价品的顾客编号,让大家开门时不必太过拥挤。
  今年“黑色星期五”还有一大看点,就是“中国制造”的销售状况。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商品质量问题,让许多经济界人士担忧,这可能会影响“中国制造”在美的销售。但当天凌晨,各个玩具店、电器店以及服装店,各式中国产品依然热卖。
  在熙熙攘攘的购买“中国制造”人群中,还可见许多华人的身影。其中原因,大概是同样名牌产品,国外价格要比国内便宜许多,因此,每逢“黑色星期五”,许多国内民众也会委托在美亲人购买心仪的商品。这种颇为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或许就是所谓“品牌的力量”: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的过程,赚取的只是小利;美国人赚的才是品牌大利,自然也才能更多让利给美国消费者。

相关热词搜索:折射 商业 文化 “黑色星期五”折射的商业文化 黑色星期五打折时间 美国黑色星期五打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