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发布时间:2018-06-2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从古到今,所有研究教育的人无不重视养成教育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本文,笔者依据自身工作经验,从学校留守儿童现状、影响因素的2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农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70-01
  一、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
  良好行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良好品行的重要前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健康的良性发展,也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笔者对所在学校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比较分析发现:
  留守儿童中有寄宿情况的基本上出现在父母离异的家庭,这部分的留守儿童在调查中发现行为习惯问题相对较为严重,这和家庭的影响及祖辈代为领养的原因是分不开的。同时,留守儿童定义的理解也对调查有一定的影响关系。但行为习惯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相对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离异的留守儿童身上。
  同时,在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习惯调查中发现: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习惯较好;欺骗、未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的习惯集中出现在低年级,这和1-2年级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是非观是分不开的;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自信,一部分留守儿童是班里的潜能生;男生经常迟到、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比较严重,女生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在留守儿童中,低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问题较为高年级的明显,离异家庭中的儿童的行为问题较其他的更为突出。
  二、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1、影响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1)学生自我心态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少和子女的良好沟通。大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够关注自己、关心自己,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让父母关注自己。而负面行为,经常会先引起老师的注意,进而要求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家长接到消息后会到校进行沟通,这时总带着顺便探望孩子的心理,带上一些零食等作为给孩子的补偿。正因为,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产生,老师是可以让我爸妈回家来探望我的心态。这样的情况在年级越低的学生身上越明显,伴随着次数的增多,家长对此也不在重视,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形成顽固。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这样子现象。学生希望通过自己,把自己的父母结合到一起。或是通过不良行为引起父母双方的注意。在家庭较为和睦,因经济而外出工作而被留守的学生在心态上较为健康,导致不良行为的因素较少!
  (2)学生自身
  对学生来说,由于自我意识控制薄弱,辨别事物的能力不强,又有极大的好奇心。这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因素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学生的顽皮地正常的,薄弱的辨别能力使他们不考虑后果的恶作剧。因为玩的天性,学生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对待家庭作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文化素质、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学生的习惯养成产生影响。而留守儿童的中,家庭教育往往是缺失的一角,加上祖辈的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等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受阻碍。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很多,但家庭环境在其影响因素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良的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更制约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促进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积极因素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三结合”。
  (1)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
  育人先育“心”。学校是孩子教育的主场所。因此,学校成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由教导处负责,全体班主任为组员,及时关注全体留守儿童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要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心灵座谈会,详细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原因,帮助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一定基础。
  (2)家庭教育的引导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根基。这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为此,学校应该逐步引导留守儿童家长转变观念,不再认为自己外出工作就可以忽视甚至漠视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反,要从孩子健康成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长远目标出发,尽可能地和孩子密切联系和沟通。如果有条件允许,应接孩子到自己身边,为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条件。其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抓好家长学校的工作。引导家长要配合班主任、学校的工作,重视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第三,开设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针对孩子不良行为习惯与家长共同探讨。
  (3)多元化社会教育平台
  积极与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肃清校园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到敬老院给爷爷奶奶洗头、剪指甲;开展“生命自护、生活自理、生产劳动”的活动,激发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徐汉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海豚出版社,2005.
  [2] 林草甬.叶圣陶教育论集[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3] 门长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行为习惯的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热词搜索:留守 浅谈 养成 山区 行为习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