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改写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浣溪沙改写散文篇一: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赏析

此词是一首伤春词,词中女子手卷珍珠帘,给帘挂上玉钩的时候,仍然是春恨绵绵紧锁高楼,风里落花无主,云外不见青鸟传来亲人的书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结在枝头,又一次绝望的愁绪浓得化也化不开。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长江水滚滚东去,更加映衬了愁思的深广和渺无尽头。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表达其深重的愁恨与感慨。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二句委婉、细腻,卷起珠帘本想观看楼前的景物,借以抒发怀抱,可是卷起珠帘之后,发觉依旧春愁浩荡,春愁就像那锁住重楼的浓雾一样铺天盖地。可见,“锁”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心灵桎梏,使人欲销愁而不可得。而“春恨”并不是抽象的,眼前的落花得以体现这种无边无际弥漫着的春愁。“风里落花谁是主?”,风不仅吹落花朵,更将凋零的残红吹得四处飞扬,那么,谁是落花的主人呢?何处是落花的归宿呢?在这里,可以看出人的身世飘零,孤独无依。结句“思悠悠”,正是因此而思绪飘忽,悠然神往。

下片“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点出了“春恨”绵绵的缘由所在。青鸟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息的信使。青鸟不传信,想得到所思念的人的音信而不得,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至此,词的感情已经十分浓郁、饱满。当手卷真珠上玉钩的时刻,已经春恨绵绵;风里落花无主,青鸟不传信,丁香空结,则徒然的向往已经成为无望,这已是无可逃避的结局。

最后诗人以景语作结:“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楚天日暮,长江接天,这样的背景暗示着愁思的深广。“接天流”三个字让人想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浣溪沙改写散文)水向东流”。就这一意境而言,李璟李煜父子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从整首词来看,末句的境界突然拓展,词中的一腔愁怀置于一个与其身世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环境中,与心灵的起伏波动也是密切相合的。

代赠

《代赠》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这首诗写思妇之离愁。代赠,即代拟的赠人之作。是李商隐以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离别的愁思,这首诗写离愁,写得风华流美,情致宛转。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作,诗中的女子,深居高楼,黄昏时分,她因百般无聊赖而思念起情人来了。对其思念越浓,就越渴望和他相见,恨不得他立刻出现在楼前,她按耐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走到楼头前,想去眺望远处,看看他来了没有。可是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他怎么知道自己在思念他呢?就算知道又如何能这么快就来到跟前呢?她只得止步,折回楼内,欲望还休,欲见而无法相见,这种复杂的心情折磨得她坐立难安,满楼徘徊。此句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完全表现出来了。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在中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这样的环境有很强的暗示性,往往用来点染离愁与相思。如李白的“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就是在这样一种意境中展开。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休”,即停止、罢休之意。为什么欲望还休呢?答案隐藏在下一句里。

“玉梯”,楼梯、阶梯的美称。“横绝”,即横度。南朝诗人江淹《倡妇自悲赋》写汉宫佳人失宠独居,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之句。“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原来,主人公渴望见到心上人,情不自禁地要上楼眺望;突然想到他不能前来,于是停下了脚步。唉,不望也罢,免得再添一段新愁。就在这迟疑进退间,天上一弯新月洒下淡淡的清辉,将她的无限思念与失望投射在孤寂的身影中。“月如钩”,一作“月中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春风"反衬了"愁"。愁人眼里无春色,抬头望月,新月如钩。低头近观,只见芭蕉树的蕉心还未舒展,丁香树上尽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各自含愁不解。这既是主人公眼前实景的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芭蕉未展、丁香未开本是客观的自然景物,无所谓愁,但在主人公眼里却是满目哀愁。这是因为心中有愁,所以蕉叶难以舒展;满腹是恨,故而花瓣怨结难开。人之愁极,故而触目伤情,而触目之悲更添离人之恨。这两句诗移情入景,借景写情,设喻精巧,融比兴象征为一体。

诗人用不展的芭蕉和固结的丁香来比喻愁绪,不仅使得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见可感、具体形象,更使得这种比况

具有某种象征的意味。不展的芭蕉与固结的丁香,不仅是主人公愁绪的触发物;作为诗歌的意象,又成为其愁思的载体和象征。

这两句意境优美,音情摇曳,把“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两地徘徊表现得兴味悠长,多少情思尽在其中。清人陆鸣皋说:“妙在‘同’,又妙在‘各自’,他人累言不能尽者,此以一语蔽之。”赞叹的就是这两句诗的含韵不尽。

点绛唇·素香丁香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此词上阕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形态,如“琉璃叶下琼葩吐”,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之意趣,所谓“幽人趣”。而扣题的只有一句“素香柔树”。首句“落木萧萧”,本是用来描写秋天景象的,这里被移用来描写丁香尚在含葩而未吐蕊时的环境和氛围,也是一种衬托。

下阕由形而传神,写丁香之精神所在。也从两个方面落笔,一个方面是写其无意与群芳,尤其是“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号称内修外美、玉蕊清香的梅花,争春斗艳,另一个方面是写丁香散露出的那种愁绪。全词的精彩之处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胆悬想,丁香之所以“结愁千绪”,也许是它在思忆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无情之花卉植物,便化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怀愁绪,满腔悲情,也就有了具体的着落。

作者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浙江乐清人,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中进士第一,官至龙图阁学士。他学识渊博,诗文自有风格。现收入《梅溪先生文集》前后集中,计有诗1700多首,赋7篇,奏议46篇,其他如记、序、书、启、论文、策问、行状、墓志铭、祭文、铭、赞等散文、杂文140多篇。此外还有《春秋》、《论语》讲义8篇等。朱熹将他与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并论,说:“海内有志之士闻其名,诵其言,观其行,而得其人,无不敛衽心服。”

王十朋以《点绛唇》词调分咏丁香、竹、茉莉、兰、梨、海棠、牡丹、荼蘼、莲、水仙、菊、桂、含笑、腊梅、芍药、梅、瑞香、檐葡,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各具特色,共十八首。并且各冠以“香”字雅称,如“素香”丁香、“细香”竹、“梵香”茉莉、“国香”兰等等,被称为“十八香”。《点绛唇·素香丁香》即为其中之一。

其词大意为:落叶萧萧,凄凉时节。丁香叶下,花儿吐露芬芳。那香气素淡,那枝叶柔蔓。她的志趣高雅,堪与高士相投。她无意与你争宠,梅花勿要嫉妒。她在春雨中愁绪万端,好像是想起了满怀愁情的江南旧主。

这阙词结合丁香素香特性,上半阙先用“落木萧萧”烘托悲凉气氛,接着以“琉璃叶下琼葩吐”,令人眼睛一亮。然后语锋一转,“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阙则进一步阐述自己与世无争的心态:“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最后吐露心声:我不是“争先”,也“无意争先”,面对绵绵春雨,我“结愁千绪”,想起了当年的江南国主。从而抒发了作者在“落木萧萧”的环境下,琼葩独吐而又遭梅蕊相妒时,彷徨无主、孤寂苦闷的复杂情绪。

全词多处用典,内涵深远。“落木萧萧”出自唐杜甫七律《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脱胎于杜甫五古《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与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含春雨,结愁千绪,忆似江南主”疑即指“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作者南唐中主李璟或善写愁词的婉约词人南唐后主李煜。

浣溪沙改写散文篇二:《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赏析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赏析

班级和学号姓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 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时作者谪居黄州已经二年,得臂疾,往蕲水(今湖北浠水县)请庞安常医治。疾愈后与庞同游清泉寺,那里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洌,下至兰溪,水作西流,苏轼感而填写此词。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居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参考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 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

【诗词赏析】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三句三个画面,造成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幽深孤寂的意境。

●“山下兰芽短浸溪。”兰溪之水清浅明澈,缓缓流动,鲜嫩的兰芽浸入兰溪的流水,静静地受着溪水的滋润,呈现出可爱的生机。

●“松间沙路净无泥。”周围的松树绿意可人,林间小路没有一点儿喧闹,路是平坦、干净的沙路,走在这样的路上,通往幽静的林中,心理的烦恼少了,又不免产生如许的怅寂。 ●“潇潇暮雨子规啼。”诗人在寺中逗留到日暮,此时下起雨来,山林中传来子规的啼鸣,拌和着潇潇的雨声,这怎能不牵动诗人的隐衷,撩起几丝愁绪??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

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本来,溪水可随着地势的不同而西流,光阴却具有不可逆性,人的年岁更要与日俱长,由少变老的,但是,由于苏轼在深沉的反躬自求之中思想情调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就为人生涂上积极进取的色彩,并以溪水西流来与人生再少相类比,使之具有不容置疑的艺术力量。

▲“休将白发唱黄鸡。”诗人以此勉人自勉,意思是说,虽然黄鸡啼走了一个又一个黎明,也不要为头发逐渐变白而徒自伤悲。应该及时奋发,建功立业。

(【黄鸡】黄色羽毛的鸡;唱黄鸡,公鸡鸣叫,此处比喻时光一天天流逝。)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随堂练习】

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同意。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3、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4.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的看法,表现作者

5、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 。

6、.?。 :7、表明人不要自叹衰老应该振奋精神,充满乐观的句子:。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赏析参考答案

1、C

2、同意。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3、C

4、老当益壮,要奋发进取(2分) 虽身处困境,仍旷达、乐观(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5、6、7:充满乐观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改写散文篇三:精美散文赏读(作文素材)

精美散文赏读:我是人间惆怅客 繁花落尽

烟花三月,柳絮飘飞的早春,梨花落地,零落成雪。日落黄昏,我最喜爱黄昏,夕阳西下,翻读《纳兰词》,心与心的交流,读书前“才道莫伤神”,读书

的不经意间已是“青衫湿一痕”’

人世间有太多的情,太多的伤,太多的恨了,正如南唐主李煜所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红尘如梦,繁华一世,终会是尘归尘,土归土。想李煜,想纳兰,他们的一生中,爱一场,念一场,思一场,梦一场,伤一场,痛亡一世,最终也是化为尘土,消逝在人世间。

一卷纳兰词,一纸纳兰香,诉尽千古柔情。纳兰拥有一颗真诚,真挚的心,所以才会将情诠释的如此的分明,如此的透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一本纳兰词,三百首纳兰诗词。我唯独钟情于《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惆怅就是伤心失意,还带有无奈,彷徨的意思。站在寒冷的夜晚里,

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无论是身世,还是爱情,他的一生的是惆怅的。一句“我是人间惆怅客”,将他自己的内心,他的一生描写的如此的真实,那是一种如影随形般的寂寞,是一种身处繁华,却内心荒凉的寂寞。从此处去读纳兰,我设身处地地进入他的内心,他的灵魂。外表的一世繁华,一切的欣欣向荣,于他来说,不过是尘土,一切都是会随风而去的。他向往自由,愿做那潇潇洒洒的江湖游客,而不是一朵富贵花。

我时常在想,越是多情的人是不是就厌恶这世俗繁华的一切呢?上帝给予了他们一生的繁华,却要他们以一生的情,一生的同来报答。像李煜身为一国之主,到最终却是:“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断肠更无疑。”像纳兰相门翩翩公子,却厌恶者高贵的身份,“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用一生的情,一生的痛去偿还,“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当读到纳兰词,感受到纳兰的悲切,纳兰的绝望,我总会感到伤心和痛心。我想每个挚爱纳兰的人都为他惆怅的一生而感到惋惜吧。他就像一只金丝雀,一生一世都要被囚禁在金笼子里,而无法翱翔于他所向往的自由天空。他惆怅的心绪已注定了他无法像苏轼那样的旷然豪放:“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法像陶渊明一样寻找那一片心灵境地。

无法像自是白衣卿相的柳永一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但我依然崇拜纳兰,他身于富贵乡中,却如一支寒梅独傲于世俗繁华之中,梅花,在中国古典诗词里,从来都不是自然界的一株植物,而是诗人们情操和灵魂的象征,是他们高尚的精神和人格的物化载体。他如同一支寒梅,在绚烂之极中,自守一份冰天寒地,向往山间流云,喜爱红尘外的一份淡泊宁静,宁愿想苦行僧一样芒鞋破钵的云游天地之间。周国平说过:"人是一棵有生命的芦苇,他的高贵在于灵魂。”芦苇是脆弱的,但是脆弱里的那份高贵却更能让人心生敬意。我不喜欢把纳兰比喻成芦苇,但是我却不可否认的是纳兰的那份高贵确实像芦苇那份高贵一样那样让人心生敬意。

夜深了,今日的哀伤已过,明日的忧愁该何从而来,我依旧掩着一卷纳兰词深思着。心头又泛起了吹不走的一股浓重的哀伤。“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是多么的落寞寂寞,“醉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又是怎样的哀婉无奈。也许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为了情而活着的,为了偿还前世所欠下的情债,今生要一直被情牵绊,为情所困。佛说:世间所有的情缘但是有前因的,无论经历多少世的轮回,该还清的总要还清,该断的总要断。都说初恋时美好的,初恋教会了纳兰什么是爱,但是她却无法在和纳兰相爱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无权谈婚论嫁,纳兰的表妹被送进宫中做了妃子,一段纯真美好的爱情就这样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如此的用情真切,如此的含思凄婉,让人不忍卒读。

卢氏教会了纳兰怎样去爱,可是她却让纳兰失去了一生的挚爱,尽管纳兰与卢氏是封建社会里最常见的包办婚姻,但是他们在三年里想普普通通的夫妻那样平平常常地生活了三年,“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样的平淡但不缺乏幸福的生活在三年之后却只能是“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是如此的痴,如痴的狂,如此的痛。沈宛教会了纳兰怎样忘记爱,忘记痛,最终页无法是纳兰忘记挚爱,而平添了他最后一段时光里的悔恨。沈宛是纳兰最后时光里最重要的意外,纳兰选择了沈宛意味着背叛,当时的满清贵族式不允许娶一个汉族姑娘的,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渺小,他们无法冲破世俗的束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像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最终他们还是带着一身的伤分开了,最后的情也终究是“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再读纳兰之词,不禁两行泪落。青梅竹马之人,挥袖而去,烟花三月,梨花成雪,零落鸳鸯,谢家庭院,人去楼空,独立中庭,孜然孤影,恍然间,原来还是一场少年梦。人生在世,难获一知己,若遇,当惜之,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泼得消茶香,可奈,此情此景,稍然即逝,如落花,如流水,不复存在了,佳人消逝,独留君一人站立西庭,抹泪念西风,独自凉,道当时只道是寻常。有言道,留在人世间的恋人,是最痛的,最苦的,此时的纳兰,已是“心字已成灰”了吧。一生一离别,最痛最苦于相思了,青山隐隐水迢迢,人人说尽江南好,江南烟雨,繁华三月,君于她一见如倾心,诗词传情难诉深情,难诉相思,无奈,碍于国法,碍于世俗,从此两人咫尺天涯,奈何自古

红颜多薄命,情易绝?而今才道当时错,如今是一别如斯,强说欢期,落尽梨花月又西。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之年,谁料天纵英才,让他多愁多病,一首夜合花唱绝,他撒手人寰,随爱妻而去。离去,对于他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一种释然,虽然留给世人三百年无限的忧伤。

我合上了纳兰词。老人说:人死后会化成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我望向天空,正好有一颗闪亮明硕的星,我在心底暗问:这会是纳兰吗?三百年过去了,所有的爱恨情仇已化为了尘,化为了土了吗?如今的你还是人间的那个惆怅客吗?我不禁想起了林徽因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想如今的纳兰已不再是人间的惆怅客了吧!他最终脱离了世俗繁华,和爱妻天上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有人曾说过:人生天地间,白驹过隙而已,能与君相逢,其乐容也。若有天堂,愿君于妻再结连理,其乐无痛,继续读书泼茶。这样美好的祝福,我也想再次的送给纳兰,愿来世来生的你,生于斯,长于斯,不在被繁华,世俗束缚,不在用一生的情,一世的痛去偿还强加在你身上的报酬了。

我睡下了,愿明天一切安好;纳兰,愿你的明天一切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相关热词搜索:改写 散文 浣溪沙 浣溪沙散文 改写浣溪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