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公共政策论丛》

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公共政策文丛总序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30年,但基本是以经济领域效率导向的改革和开放为主线,社会、文化尤其是政治领域的改革明显落后。这不仅导致经济领域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开放步履维艰,而且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进程。未来的中国应该是与世界先进文明高度接轨的,更加开放,更加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中国。显然,当下和未来中国的公共政策过程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选择,其难度也可想而知。这是因为经济政策的边际创新动力已经枯竭,而上述其他领域公共政策的边际创新才刚刚起步。我们开始进入一个航向尚不完全明确的深海区域。如果说河里有石头可摸,海里却布满了更多的暗礁!全面配套的转轨改革将更加艰辛。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研究会几年前专门成立了公共政策研究部,陆续聘请了生活和工作在国内外的众多中国学者作为高级研究员,这些优秀的学者跨越经济、法律、政治、社会、文化诸学科,并长期从事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咨询研究。从今年起,我们更以“公共政策研究报告”、“公共政策研究专著”和“公共政策学者文集”三个系列为组合,推出这套公共政策文丛,并将其作为一项连续出版的计划。其目的就是要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国内公共政策的研究和讨论在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更深入的展开,并推动公共政策研究的本土化;
同时着意培养政府和公众的公共政策意识,吸引公众更为理性的关注和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并为各级政府决策机构在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时提供可能的帮助。

  其中,“公共政策研究报告”系列展示的是公共政策研究部分年度完成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报告,这些报告来自该部自立的课题,也来自有关政府和国内外民间机构委托的课题;
“公共政策研究专著”展示的是该部高级研究员有关某一公共政策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
“公共政策学者文集”则展示的是该部高级研究员以发表或未发表的有关公共政策的论文、评论和研究报告组成的个人成果。当然,该文集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公共政策话题所收集的该部高级研究员的特约文章。

  在宪政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公共政策的提出、制订、执行、监督和评价是一个由公共政府主导,但同时高度开放,相关利益团体高度参与的制度过程,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不乏各类研究咨询机构的参与。这必然是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方向。希望本文丛的出版能够为这一过程的逐步完善做出贡献。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部的现职主任和本文丛的轮值执行主编,我衷心感谢公共政策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团队慷慨而有力的支持,也衷心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北京出版中心王志毅总编及其编辑团队的高度认同和高效高质的编辑工作。

  

  余 晖

  2008年5月14日

  

  

  1.书名:《效率与代际公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选择》

  作者:高辉清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国内不多见的全面阐述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专著。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效率,还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持续支持能力,经济的发展以不伤害环境资源为前提,因而其实际追求的是一种“有限制”的高效发展。设定这种限制的依据就是保证环境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本书在借鉴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学资源价值构成理论,这一新的价值分类构成了一个简明、无遗漏、不交叉的体系,具体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根据环境资源具有的经济外部性,引入了分离价值;
二是根据代际公平的原则提出了贮备价值(或说后代价值);
三是强调一个时限观念,在新的环境资源价值体系中脱离时间限制来谈环境的价值大小是没有意义的。

  当今世界,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不仅带来生态问题,使得经济发展环境恶化,而且必将越来越明显地影响和改变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本书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对这一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症结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反思,并将循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统一了起来,是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

  

  2.书名:《公共政策研究报告集1》

  主编:余晖

  主要报告:三网融合监管政策研究

   建设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江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国政府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美国国民身份管理系统研究

  本书所集选的文章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2006-2007年度所承担的研究课题的最终报告。其选题涉及及行业管理和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等,这些选题都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和政府决策层高度关注的全局性或局部性的公共政策话题。本书与其他公共政策出版物的不同在于,它既非面面俱到的年度公共政策总结,也非某一公共政策专题的年度回顾,而是就一段时期内公共政策的焦点话题所进行的深度实证和前瞻性研究。这些研究有的来自本部自立的课题,也有的来自相关组织委托的课题;
有的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也有的则可能在今后的某一时期将进入政府决策层的视野。

  

  3.书名:《管制与自律》

  作者:余晖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管制,又称规制或监管,是政府行政机构依法律授权对微观行为主体有违其他微观主体或公共利益之行为的预防和直接干预,它有别于政府行政机构的宏观调控和直接参与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作为管制经济学在国内的最先推介者之一,作者在本书中对政府管制和障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同时,作者通过政府管制在国内药品、电信、彩票、建筑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经济领域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并提出了健全政府管制制度的宪政要求。市场微观主体的自律行为亦为经济社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管制存在着合作、补充、竞争和替代的关系。作者无疑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对行业协会这一国内外历史悠久并广泛存在的自律组织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健全这一社会自治机制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联系到国内普遍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反竞争行为,以及在生产、药品、食品、环境等领域频繁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相信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得到颇多的收益和启发。

  

  4.书名:《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

  作者:顾昕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在转型期的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社会安全网已经千疮百孔。中国亟待构建新的社会保护体系,为弱势群体或者所有因社会风险而蒙受损失的人提供一个社会安全网。顾昕教授在本书中研究了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与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设,既立足本土,深入调研浙江、福建等地基层善;
又放眼东南亚经验,结合其多年留洋背景,为我国制度建设开拓出有益的思考角度。

  顾昕教授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北师大方案报告主笔,其方案曾在国内引起巨大舆论风潮,对政策产生了重要导向力。

  

  

  5.书名:《公共政策研究报告集2》

  执行主编:余晖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摘要:本书所集的文章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2007—2008年度所承担的各项研究课题的最终报告,其选题跨越法治建设、政府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城市管理和行业管理、收入分配以及环境政策等问题,这些选题都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和政府决策层高度关注的全局性或局部性公共政策话题,而环境中的“气候变化”问题甚至具有全球性公共政策的意义。

  行政性垄断及改革

  体制转型、财政约束与事业单位垄断形成机制

  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背景下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

  2005年我国收入分配中非正常收入的估算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市场状况和公共政策研究

  中国电力工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分析

  

  

  6.书名:《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

  作者:徐湘林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于1996—2006年期间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成果的累积。本书的主题是探讨中国政治改革实际动作中可观察的某些规则和逻辑,解释中国政治改革渐进模式的特点和运行方式以及这些特点和方式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选择的是政策过程的分析,试图在经验和事实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政治改革的理论、路径和政策过程等相关问题。

  

  7.书名:《为竞争而管制——出租车业管制改革国际比较》

  作者:王军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8.书名:《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

  作者:徐勇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本书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分析和解释乡土社会的改造和建设,认为传统乡土社会则是国家建构的。国家建构乡土社会就是根据国家意志将国家制度渗透到乡土社会的过程,由此形成“制度下乡”。国家建构、乡土社会和建构形成当今中国乡土社会变动的内在逻辑。当然,当代中国乡土社会并不是国家制度、政策的复制品。一方面,国家建构乡土社会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乡土社会的历史、传统和现状,才能有效贯彻国家意志;
另一方面,乡土社会也会按自己的意志,以自己的行动改变国家行为。乡土社会实际是国家改造与乡村自我塑造的双向运动过程。本书运用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土地问题、村民自治、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创新观点,对于深入认识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动具有独特价值。

  

  9.书名:《法制的转轨》

  作者:季卫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书讯 公共政策 论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