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民族声乐教学方式及创新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近年来,民族声乐已经在高校音乐类、演奏类专业学生中开展教学,而针对民族声乐的民族性,教学方式也各式各样,本文主要研究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方式方法,从而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合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良好适用的声乐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还能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累积教学经验。民族声乐教学同样离不开声乐教学的常规性教学方式。本文先分析一些常规的民族声乐教学方式,再提出几种当前盛行的民族声乐教学方式。
  一、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方式的发展历程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述示范法。如在教师教授一曲新作品时,教师先对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并讲解其中的技术要点,然后进行示范,再对学生进行演唱指导。看似是严谨的教学过程,实则隐藏着不少弊端,所有学生进行复制性被迫式被灌输,对作品的精髓难以掌握,同时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声乐教学出现“一奶同胞”和“千人一声”的“独特”现象,从根源上来看,正是呆板的示范法教学方式所造成,因此,革新民族声乐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来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化因素,并予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就势在必行。
  当研究者发现讲述示范法存在严重的弊端后,逐渐形成对话式教学法,其主张教师和学生要经常进行平等和民主的对话,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声乐学习的看法,对声乐作品的理解等等。比如在曲目选择上,不再是教师具体的指定,而是多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并让学生阐明之所以这样选择的原因,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也能够让教师对学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便于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此外还可以在声乐作品鉴赏、声乐比赛等多个环节中与学生展开探讨,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这种个性化意识形成的重要性,为多元化风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后又出现实践教学法,声乐本身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通过大量的舞臺实践,才能形成个人的风格。所以教师应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在舞台上大胆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以此来坚定学生的信心,使他们沿着当下道路继续探索下去。在发展过程此外还有合作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也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意识的培养,值得教师关注和运用。
  二、当前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方式类型
  (一)讲解分析法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讲解分析法主要指的是“描述法”,需要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声乐作品的技巧、范唱、背景分析等进行生动且形象的叙述。先将民族声乐的创作背景研究透,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带动学生融情于声。如云南白族有叙事歌大帛曲(又称“花柳曲”)盛行于洱海四周,流行于山区的“打歌调”。此外,尚有风俗性民歌、儿歌,哄娃娃调等。声乐的创作背景、演唱技巧促使在教学过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引导法
  情景引导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和掌握作品中情感的特定情景。在声乐教学中,练声过程是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从枯燥的练声技能中摆脱出来,就需要运用音乐的魅力,发挥练声曲的作用。在练声前,首先要求学生在思想上作好准备,借助发声练习曲调的旋律,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愿望,抒发内心的情怀。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自己定位为作品中的人物,能帮助学生深入到歌曲情景中去,“以情带声”,准确表现歌曲的抒情性,从而提高演唱表达的情感效果。
  (三)以动辅唱法
  以动辅唱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动作来辅助学生客观、形象地的歌唱方法。如:有的时候教师用动作表示“声音散了”则可用夸张的手势表示声音像喇叭一样散开了;在歌唱中的咬字、发音的“集中”,教师则可用手放在“后口”的位置往上走,让学生联想声音是从咽壁上贴着而发出的,有助于学生发出正确的声音。又如:学生在歌唱高音时出现的忽强、忽弱、声音不连贯的时候,教师可以模仿瘸子边走边唱出颤动的音波、浑身颤动、撑脖子、让人看了不舒服的样子,学生一看便明白这样的声音是不优美的,待下次再次发出不优美的声音时学生便会明白高音唱不好是由于撑喉咙使声带压迫力强、全身僵硬、阻力太多而影起的。
  (四)交流法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对话、交流和沟通将成为当代人普遍的存在与发展方式。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贯穿于整个学习当中,鼓励教学课堂上师生间的接触、交流已经成为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经常接触、交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交流有利于课堂的开展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其次,有关教与学的语言模式的研究也表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师生交流的失败或无效。其三,声乐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学生将自己的发声理解、歌唱理解、作品理解较为准确地与教师交流,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解决问题。
  (五)呼吸技巧教学法
  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从姿势、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气息控制、感情投入等角度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进行声乐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教我们一下几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其中,胸腹式呼吸法是运用最常见的方法。胸腹式呼吸法能够帮助声乐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关键在于利用调整模膈膜高度来使腰围增加,小腹收缩的方法来帮助声乐家对自身呼吸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控制”呼吸。所以,这种呼吸方法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呼吸方法,在平时的声乐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被采用的最多。
  从上述几种民族声乐教学法的探究应该是教学研究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声乐教学方法的准确、熟练的掌握及运用,关系到声乐教学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及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
  三、小结
  随着高校教学方式的深化改革,声乐教学的方式也在随着变化,一对一教学、一组教学、小班教学、大班教学都有采用。要具备正确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必须通过对声乐教学语言的分类,运用大量实例对声乐教学语言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声乐演唱与普通话语音的完美结合,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声乐教学中的多种互动策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筱丹.探析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多样化途径[J].北方音乐.2017年9期
  [2]常晓虹.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北方音乐.2017年13期.
  [3]穆兰.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音乐探索.2011年1期
  (作者单位: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刍议 声乐 教学方式 民族 创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