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观察瑞舒伐他汀片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23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要】目的 应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观察瑞舒伐他汀片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斑块进展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和VH-IVUS检查无需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0例和观察组(B组)3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未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分析目标血管段直径狭窄率(DS)变化,VH-IVUS分析斑块负荷、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成分变化。结果 对照组经瑞舒伐他汀片(10 mg)治疗6个月,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上升(P<0.05),同时VH-IVUS分析显示:对照组斑块坏死核心比例明显减少(15.2±7.0)%VS(22.5±7.6)%,(P<0.05),纤维组织比例明显增加(51.2±9.8)%VS(43.4±9.7)%,P<0.05],DS、斑块负荷、MLA、纤维脂质比例、钙化比例无明显进展(P>0.05)。观察组血脂、斑块坏死核心、纤维组织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直径狭窄率、斑块负荷、MLA、纤维脂质比例、钙化比例有不同程度进展,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片可稳定斑块并延缓斑块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片;临界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02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是指CAG中血管直径狭窄率(diameter stenosis,DS)在50%~70%的病变。此类病变虽然管腔狭窄并不严重,但常因斑块不稳定破裂、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本研究主要通过虚拟组织学成像血管内超声(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技术对临界病变不需要植入支架患者斑块进行随访检测,以评价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进展及其成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ACS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临界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ACS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①左主干病变;②既往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③血管完全闭塞未再通;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⑤凝血机制障碍;⑥病变严重钙化、扭曲;⑦其他疾病预计生存期<12个月。
  1.2 分组方法
  本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 mg组(对照组30例),未服用瑞舒伐他汀组(观察组30例),其余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包括拜阿斯匹林片100 mg/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受体阻滞剂其用量根据血压及心率调整。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常规收集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脑卒中病史、吸烟史、血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经CAG及VH-IVUS检查,共有60例患者的72处临界病变入选本研究,其中单支病变41例, 双支病变15例,三支病变4例,所有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6个月。人选患者中男54例,女6例;既往高血压病25例,糖尿病10例,脂代谢异常37例,吸烟39例,早发心血管家族史18例;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59例,?受体阻滞剂治疗51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44例。6个月后复查血脂、CAG及VH-IVUS分析。
  1.3 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检查
  CAG常规以桡动脉途径进行,若失败选右侧股动脉途径。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投照体位进行CAG,个别患者根据具体冠状动脉走行增加投照体位。造影剂:典比乐370(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公司)。CAG后由兩位不知本研究内容、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介入医生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分析,仅对直径≥3.0 mm的血管进行下一 步检查。QCA分析发现主要血管近中段存在 1处或多处DS 50%~70%的病变,然后对靶病变行VH-IVUS检查。
  在冠状动脉导丝引导下,将IVUS探头(相控阵型,20 MHz,3.5 F,Eagle Eye,美国Volcano公司)送至狭窄病变远端,以0.5 mm/s的速度自动回撤至病变近端,同时连续记录灰阶IVUS图像和VH-IVUS图像(IVUS主机:Volcano S5,USA),图像刻盘保存。显示斑块负荷≤70%,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4.0 mm2无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靶病变以病变与主要分支的距离来确定。
  1.4 灰阶IVUS和VH-IVUS图像分析
  选取靶病变处前后连续10帧图像进行测量,取平均值。利用pcVH2.1软件(美国Volcano公司)进行图像分析。在灰阶IVUS图像上,主要测量指标有:外弹力膜面积(EEM)、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负荷(EEM-MLA)/EEM×100%[2]。在VH-IVUS图像上,斑块成分以不同颜色区分为4种:白色代表钙化组织,红色代表坏死核心,浅绿色代表纤维脂肪组织,深绿色代表纤维组织。以各种成分占斑块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组织学 冠状动脉 临界 超声 病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