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20年代散文篇一:第七章 20年代的散文

第七章 20年代的散文

一、20年代散文创作总貌

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除了诗歌以外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文论的介绍,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界定,成为与诗歌、小说、 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举凡杂感、短评、随笔、速写、游记、书信、日记、报告、通讯、特写等等,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散文所具有的议论、抒情和叙事的因素往往融为一体,却也总有所侧重,根据不同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议论性、抒情性和叙事性散文三种类型。 “五四”时期白话散文创作相当发达,品种体式繁多,既有杂感小品,也有抒情“美文”,哲理随笔,还有散文诗,文艺性的通讯。最早发端和得到发展的是议论性散文——《新青年》“随感录”创始的现代杂文,此后不久,随着“美文”的倡导,也涌现了许多作家写的艺术性散文。它们各自发扬着文体的优长,辉耀着作家的个性,与传统文言散文争相媲美。 今天人们已经将杂文视为散文体裁之一种,而在当时,人们却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文体意识,先驱者们只是为了战斗的需要,为了易于发挥和读者喜闻乐见,便采取了这种文体。这一点只要从随感录栏目设立之初,这类文章还是用文言所写就明白了。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年才开始的;而从散文的品种上说,则是从抒情和记叙为主的“美文”(也就是狭义的散文)开始的。这样散文就从发生进入文体自觉了。1919年8月起有了李大钊的《五峰游记》、鲁迅的《自言自语》等。我国文学史上记事性为主的散文有着深厚的传统,但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出现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后,《新青年》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通讯报告类的文章,尤其是1920年底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前往苏联采访,不断发回国内报刊发表《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集子,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开拓性的作品。

造成“五四”散文发达的因素是:时代风云和外国文体的影响;作家个性和社会特质的融汇;中国古代散文传统的潜在作用。散文既适合五四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文体自由,相对容易掌握,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显露过身手。

二、鲁迅的散文

(一)杂文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后来统称为杂文。最初见诸《新青年》的“随感录”栏目。稍后,李大钊、陈独秀主持的《每周评论》,李辛白主持的《新生活》,瞿秋白、郑振铎主持的《新社会》,邵力子主持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也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其它进步刊物的“杂感”“评坛”“乱谈”等栏目与之相近,都以发表杂文为主,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作者大多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而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鲁迅在随感录上发表的杂感多收在第一本杂文集《热风》中。后来又参与支持《京副》《晨副》《莽原》《语丝》直至三十年代的《萌芽》《太白》《中流》《文学》《自由谈》等刊物,领起一个重要的散文(杂文)流派。

杂文属散文类,却不同于抒情、叙事类散文,其本质属性是文艺性的评论(诗的政论)。它的“杂”,在于它是社科领域的论文与艺术领域的文学散文的交叉、融合,兼有评论性和文学性,思维方式上体现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鲁迅杂文是匕首、投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同时“也能给人以愉悦和休息”,“能移人性情”。 杂文非鲁迅首创,但由于他的写作实践,将杂文这一文学形式的战斗性和艺术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以至“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去了。在鲁迅一生的文学事业中,杂文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随感录时期开始写作,更早可追溯到留日时期的几篇文言论文,直到逝

世前两天未写完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共留下十六本杂文集(前期杂文集,除《热风》外,还有《华盖集》及其续编和《坟》等四种。后期则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以及三本《且介亭杂文》和《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计一百多万字,且越往后写得越多:后九年比前几年多两倍,而后九年中,近三年所写的字数等于前六年。

思想内容:从纵的方面来看,鲁迅杂文追随历史的起伏;横的方面看,鲁迅的笔触伸展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堪称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一代诗史。

艺术特色:1、强烈的论战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论时事不留面子”。A.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要害,作鞭辟入里的分析;B.善于利用论敌的自相矛盾,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归谬法(即按照论敌的逻辑,将其荒谬之处加以极度的但又是合理的夸张、发展,使荒谬之处暴露无遗)驳斥论敌;C.善于捕捉为人们所闻见但不为人们重视的现象,或是把散见的现象集中起来,概括事物的本质;

2、艺术概括的类型化、形象化——“砭锢弊常取类型”。形象化的途径:形象、贴切、新颖的比喻;说故事;借喻(象征)。

3、战斗的抒情。A.借想象以抒情;B.排比、对偶、复沓;C.白描。

4、杰出的讽刺和幽默。

(二)《野草》和《朝花夕拾》

鲁迅既是《新青年》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还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他除了写杂文,还写有狭义的散文(诗),这就是《野草》和《朝花夕拾》。

《野草》

1.散文诗简介。散文诗是现代文艺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同于一般形式的散文,也不同于韵律整齐的诗歌,而是介于诗和抒情散文之间,既有散文的形式,又具有诗的灵魂,有诗的意境、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感情、精练的语言,诉诸读者的想象和美感。但它不要求押韵、分行,篇幅短小、结构灵活,自由抒发作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感受。现代散文诗19世纪末始作为一种独立体裁流行于欧洲,五四时期(前夕)开始介绍进来。散文诗的开创者波特莱尔称其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脚的音乐”,周作人说它“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论美文》),都是颇有道理的比喻。

2.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五四时期就有散文诗的试作。1919年夏在孙伏园主编的《国民公报》文艺栏上发表了一组独语体的散文《自言自语》,署名神飞,是后来《野草》的雏形。鲁迅自述《野草》“大抵是随时的小感想”,“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

3.《野草》写作背景及作者思想。《野草》是鲁迅在《语丝》上连续发表的一组散文诗,成书后正文23篇,加《题辞》一篇,其中说《野草》的题意有二:(1)“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2)“我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即是说《野草》是时代的产物。

《野草》作于1924—26年间,时处大革命高潮前夕,南方正准备北伐,北京却处在“五四”之后最黑暗时期,军阀统治的狰狞面目在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中得到充分暴露。鲁迅既感受到南方的革命气息,受到鼓舞,寄望于将来;而又生活在四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环境气氛里,他称《野草》“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既是对产生《野草》时代的形象说明,也是愤怒抗争。

鲁迅此时正经历着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此期的作品中既表现出不与黑暗社会妥协的韧战的态度,但斗争中又常常流露出孤寂苦闷彷徨的情绪。因为a)身处军阀统治和斗争旋涡中心,感到黑暗势力的压迫特别沉重;b)在现实斗争中愈来愈感到进化论与个性主义软弱无力,但还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c)新文化阵营的分化使鲁迅感到“比沙漠更可怕的人世

在这里”,“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常露孤军作战之孤寂感。d)兄弟失和,夫妻少爱。e) 与许广平的恋爱。此期最突出的思想矛盾是希望与绝望的矛盾,与许广平的恋爱、通讯成为苦闷生活中的希望与亮点。总之,《野草》时代背景作者思想与《彷徨》大致相同,如他在1932年《〈自选集〉自序》中回忆的: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集印十一篇,谓之《彷徨》。

《彷徨》扉页上的题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移此说明《野草》也完全合适。

4.《野草》的基本主题

A.无情地鞭挞黑暗现实,揭穿欺诈和虚伪。表现这一主题的有《复仇》、《狗的驳诘》、《立论》、《死后》、《失掉的好地狱》、《淡淡的血痕中》、《颓败线的颤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篇。

《失掉的好地狱》把苦(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20年代散文)难的中国描写成一座阴森恐怖的地狱,它的统治权虽经神、魔、人的几次更迭,但被统治的鬼神们的命运却日益不幸。文章一开头就描写人与魔战斗夺取了地狱的统治权后整饬过的地狱;然后通过梦境中一个魔鬼的讲述失掉自己的好地狱的故事,把人们的思路引向过去,交代这地狱的来历。寓意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概括性。从魔鬼战胜天神,再到人战胜魔鬼;从鬼神们在冷油温火里醒来,发出反狱的绝叫,到重新被罚入剑树刀丛,在深重的苦难里婉转呻吟。梦境中地狱统治者和鬼魂命运的变迁,象征地概括了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内容,几乎可以说是一部社会斗争史的缩影: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权之后军阀们的腐败统治,到一些那时尚未得志的英雄们后来建立起来的血腥政权,是近二十年中国社会变迁的形象概括。故事形象地说明,各派军阀的争斗只是为了争夺对地狱的统治权,他们给被统治者带来的是无穷的灾难,决不是自由和解放。因此这地狱必须彻底地废掉,就是鲁迅在该篇中所要喊出的号召。

《狗的驳诘》同样用象征手法,写一梦境中的人狗对话、狗对人的驳诘,其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狗咬人,人斥狗的势利,却遭到了狗“愧不如人”的驳诘,实际上是揭露了现实社会中反动统治者走狗帮闲的势利虚伪。鲁迅一向痛恨狗,杂文中有不少声讨各种狗的檄文。这一贯的战斗思想在此篇中又有了新的创造:不再是人批狗,而是狗驳人。两种艺术构想殊途同归,达到同样的讽刺目的。

此外,《立论》讽刺当时社会的不表态、打哈哈什么也没有本身就是一种态度的中庸哲学,对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表示厌恶,对那种不敢正视现实、市侩式的圆滑给予强烈的讽刺。《死后》展示了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复仇》鞭挞旁观者。

B.呼唤未来,追求光明。鲁迅生活在风雨如磐的社会,却对美好生活和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野草》中洋溢着向往美好未来的诗情,也流露出鲁迅当时思想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如《希望》、《好的故事》、《雪》等。

《希望》“因惊异于青年之消沉”而作。但鲁迅此篇不只是一般的不满和批评,而蕴含了更深刻的思想和心境,于中不仅可以听到由于对青年的希望的幻灭带给鲁迅的寂寞和痛苦的心声,也可以看到鲁迅对自己内心深处存在的希望与绝望矛盾的深刻探索。这对矛盾的起伏是贯穿全篇感情波澜的主要内容。青年们的消沉是鲁迅产生孤寂绝望心情的原因:他对一向所信奉的进化论开始怀疑,感到“对青年也不能一概而论”。文中一再引用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不仅用来自励,也用来激发消沉的青年,告诉他们:绝望的不真实不存在,正和希望的不真实不存在相同。但鲁迅并不赞同裴氏的在绝望面前止步而转向渺茫的希望,而决心作绝望的抗战,与黑暗捣乱,以争取到一线的希望和光明。

《好的故事》写在一个“昏沉的夜”里,于朦胧中看见一幅美丽的生活图景: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交织、闪烁飞动,描写的是睡梦中自然景物的变幻,抒发的却是现实中内心感情的追求。鲁迅精心构思出来的这篇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中,袒露了他当时的心境:热烈地憧憬着一种“美的人和美的事”的出现。然而在“昏沉的夜”一般的现实社会中,这种“美的人和美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只能如梦中幻影一样给你一时的安慰,一觉醒来,就只见“几点虹霓色的碎影”,甚至连最后一点碎影也不存在了。可贵的是,鲁迅表现出对这梦中好的故事的急切执着的追寻——“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我总还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C.歌颂韧性战斗精神。

《秋夜》中的枣树是现实生活中刚强不屈、韧性战斗的战士形象。

(1)《秋夜》描绘了一幅富于象征意味的深秋夜色图景。用隐喻象征手法赋予这些自然景物以深邃的寄托,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a.秋天的夜空:威严、阴险、狡猾、冷酷;夜空中的星星眨着冷眼,窘得发白的月亮,夜游的恶鸟等都是现实中反动势力的象征。

b.小分红花象征现实中被反动势力压迫摧残的青年一代。

c.位于秋夜图画中心的是两棵枣树和秋夜的天空,作者着重描写两棵枣树与夜空进行不屈不挠英勇搏斗的形象。

枣树:饱经风霜无私无畏的战士。虽满树果实被打光,叶子落尽受了伤,虽然他清醒地知道,与夜空搏战是艰巨的,知道自然界、社会发展规律,即知道小分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它既不痛苦也不绝望,而是进行无所顾忌的战斗(不妥协,讲究战略)。

(2)《秋夜》中反复描写枣树直刺夜空,说明其写作意图在于赞颂枣树那种一意要致敌于死命的顽强的坚韧的斗争精神。

(3)鲁迅不仅在同秋天的夜空的搏战中来歌颂枣树的精神,而且在同其他景物的对比中来解释这种歌颂的意义和根源。如:小粉红花、小青虫象征青年一代的可爱又可怜,对小粉红花既同情又不满,对小青虫是钦敬,但不愿一起做无畏的牺牲。通过对比抒情,告诉人们:既不能沉湎于缥缈的梦境,也不能作无畏的牺牲,应像枣树那样对黑暗势力作长久的、人性的战斗。

《过客》:戏剧体,剧诗。

过客形象:义无反顾的追求者,不倦的探索者,正在战斗的战士,困顿倔强、跋涉前行。他很清醒,知道前面是坟,也有鲜花,但知道坟后面有路。

老翁形象:曾在战场上战斗过,败下阵来,对生活失去希望,告诉过客前面是坟。 小女孩:还未投入战斗,告诉过客前面是野百合。

以上三个形象形成对比,与《秋夜》中枣树、小红花、落叶三者很相似。枣树、过客都是孤军作战,流露出孤独的心境:“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过客正是鲁迅探索精神的自我写照。如果说《秋夜》和《过客》里在黑暗中搏战和探索的战士形象,还更多地带着象征色彩,那么到了《这样的战士》和《淡淡的血痕中》,就完全是对现实斗争中坚韧不屈的战士的热烈讴歌了。

《这样的战士》“有感于文人学士帮助军阀而作”,寄托了作者顽强求索、在暗夜中与旧势力搏斗的刚毅精神与战士情怀。

这是一个清醒而又坚韧的战士形象,是一个孤军奋战的叛逆者。手握投枪进行永不妥协的战斗,不为虚伪的名称和花样迷惑动摇,毫不留情地举起投枪,不相信敌人关于自己如何心地公正的表白,用投枪掷中其心窝,不畏戕害慈善家的罪名,??无畏地举起投枪。与枣树过客相比,其不妥协的韧战精神更明显地表现为对敌人有清醒地认识,对现实斗争有清醒

地认识,和契而不舍的韧战思想结合在一起,是鲁迅战斗历程的写照。作品中“但他举起了投枪”,采用了诗歌的复沓手法,很好地表现了这样的战士的韧战精神。

《淡淡的血痕中》 写于三·一八惨案后(可与《纪念刘和珍君》参看),鲁迅目睹青年们的英勇行为,化作叛逆的猛士的诗意形象,对之唱出了热烈的颂歌:“叛逆的梦士出于人间??”这个“叛逆的猛士”依然保留着“这样的战士”的那种清醒而坚韧的特征,又拂去了由于只身奋战带有的寂寞绝望的色彩。

D.对作者自我思想的深刻解剖。

《野草》是经历巨大的人生痛苦体验后升华出来的鲁迅的哲学和诗。其中不少篇什表现了鲁迅作为“历史中间物”所强烈感受到的先觉者与群众、长者与幼者、战士与对手、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彷徨、挣扎,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悲剧意识、寂寞感、激愤和感伤相交织的复杂心态。这在那些呼唤光追求未来的篇什中已有流露,《影的告别》、《墓碣文》、《死火》等篇深刻解剖了自己的思想矛盾。

《影的告别》:鲁迅曾对高长虹说:“我是一个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影”。该篇从一个新奇别致的构思开始:“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全篇就是“影”向梦中人告别时所说的几段话,这些话所袒露的“影”的心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鲁迅当时苦闷矛盾彷徨的心情。(鲁迅在两地书中对许广平说过:“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我们对光明的理解,似乎不应该用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光明”,而应该理解为对于将来的一种承诺式的希望,鲁迅从写《狂人日记》里的“救救孩子”开始,到《药》里的花环,都有一种“听将令”的对于将来的承诺,但鲁迅逐渐认识到了其中的虚妄。于是,影子自然是要告别了。)但“影”又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象,其特征有三:第一,执着现实的战斗,却又找不到改变这种现实的出路,否定了廉价预约给人们的对将来黄金世界的幻想,却又看不见真正给人们带来光明和信心的未来的希望;第二,“影”感到自己是一个明暗之间的彷徨者,所能获得的只是黑暗与虚无——其命运不是被黑暗所吞没,就是在光明中消失;第三,“影”决心承受黑暗与虚无的重压,在绝望的抗战中为别人换得一线光明和希望。总之,“影”的告别语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是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的哀婉沉重的叹息,另一方面,又是向这“黑暗与虚无”所作的绝望的抗战的声音。“影”向人的告别,实际上是鲁迅向“影”所代表的消极思想的告别,说明鲁迅想要摆脱思想中的矛盾。

《墓碣文》中墓碑上的文字和死尸讲的话都是鲁迅曾有过的消极的情绪和矛盾的思想。“我疾走,不敢反顾”,表明鲁迅要与之决裂,把它永远埋在坟里。

5.《野草》的艺术成就。

全书23篇,其中以第一人称写作的17篇;写梦境的9篇;题材多样,有戏剧体、诗体、对话体;有的近于小说,有的似政论,有写景,有抒情,有自剖,有剖人,艺术手段丰富多样,最突出的成就在于:

大胆采撷异域花果,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小感触,使现实的描写达到某种哲理的概括,含蓄蕴藉,富有诗意。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自觉的文艺流派运动是以19世纪80年代法国作家让·莫瑞阿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一篇象征主义宣言为开端的,到20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世界规模的现代派的文艺运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与整个运动有区别,其特点:总是借用各种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作者的某种抽象的哲理思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且十分注意艺术结构上的凝练和浓缩。《野草》通过自然景物、象征性人物形象、故事、宗教材料,甚至通过扭曲变形等象征主义手法来抒发小感触。

20年代散文篇二:现代文学 30年代散文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孙先庆 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考核知识点 考核要求 考核要求: 1、

识记:(1)鲁迅杂文集;(2)汉园三诗人的散文;(3)丽尼、陆蠡、

丰子恺、夏丐尊的散文作品;(4)白马湖作家群 2、领会:(1)

鲁迅前后期杂文内容及特点(2)瞿秋白的《鲁

迅杂感选集.序言》的意义(3)林语堂小

品的内容和幽默风格(4)30年代报告文

学的成熟和繁荣的原因 推荐书目 鲁迅:《二心集》《伪自由书》 林

语堂:《大荒集》《我的话》《京华烟云》 《吾国与

吾民》 李广田:《山之子》 丽尼:《鹰之歌》 陆蠡:

《囚绿记》 第一节 鲁迅和30年代杂文

一、鲁迅杂文创作概述鲁迅一生写下杂文集16部,近百万

字。其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

1918年到1926年,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文化批评和政治批评。《我之

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说胡须》《灯下漫笔》《为了忘却的

纪念》等名篇。 后期杂文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而已集》

《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

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此时期杂文内容更为丰富。 二、后期杂文的内

容(244) 1、政治内容大大增加。 2、社会批评,解剖中国社会思

想。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弊病和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综合解剖。

3、以杂文形式扶正祛邪,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理论斗争。 三、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244-245) 1、鲁迅杂文是诗化的政论,是政

论化的诗,绵密的逻辑和生动的形象高度统一,思想家的卓识和文学

家的才华高度统一。 2、从“砭锢蔽”的立意出发,塑造出否定性的

类型形象体系。这些形象都成了经典性的形象。 3、幽默讽刺和曲

折冷峭的语言。反语、夸张等幽默讽刺手法,亦庄亦谐,庄谐并出.

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四、瞿秋白杂文 以政治批判和文化

批判为主。在艺术上富有创新精神;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在内容和形

式的统一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对杂文理论的建设也作出了宝贵

的贡献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意义:第一次用马列主义观点对鲁

迅的生平道路,杂文的性质、特点和价值作了深刻的概括和高度评价,

号召我们向鲁迅学习,同鲁迅一道前进。 《一种云》 瞿秋白

天总是皱着眉头。太阳光如果还射到地面上,也总是稀微的淡

薄的。至于月亮,那更不必说;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惨淡的眼

光看一看罪孽的人间,这是孤儿寡妇的眼光,眼睛里含着总算还没有

流完的眼泪。受过不止一次封禅大典的山岳,至少有大截是上了天,

只留一点山脚给人看。黄河,长江??据说是中国文明的父母,也不

知道怎么变了心,对于他们的亲生骨肉,都摆出一副冷酷的面孔。从

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这样一年年的过去,淫虐的雨,凄厉的

风和肃杀的霜雪更番的来去,一点儿光明也没有。这样的漫漫长夜,

已经二十年了。这都是一种云在作祟。第二节 30年代小品文

一、林语堂与《语丝》小品文20年代,林语堂是《语丝》的

主要撰稿人,与周作人风格接近,此时散文主要收入《剪拂集》。 内容:斥国粹、张民主、倡欧化,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多有

讥讽,显得慷慨激昂、浮躁凌厉。 30年代,是林语堂幽默理论成

熟期,也是他小品散文丰收时期。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后

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两个刊物,都以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

性灵的小品文创作为主。 1、林语堂的幽默观: (1)、谑而

不虐(2)、超然达观 (3)、幽默与讽刺分开(4)、渗透

道理2、林语堂的小品文主张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

格调、语出灵性 3、林语堂小品文的内容(1)小品文题材繁

丰。大至宇宙之巨,小至苍蝇之微,无所不包。(2)文化含量较

高,“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如《吾国与吾民》

(3)智者的文化,文化信息丰富。(4)出于自我灵性,绝无矫

饰, 朴素率真。 4、林语堂的贡献 1936年居留美国,

继续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著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孔

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20余种著作,颇受欢迎。

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1965年定居台湾阳明山,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病逝

于台湾。 诺贝尔提名奖的《京华烟云》 以英文写于1939年,1940

年被译成中文,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奖。 以1900年义和团

起义到抗战爆发为背景,写北京几家人的悲欢离合。 当代人演绎的

《京华烟云》 二、瑰丽柔美的抒情散文 1、李广田 30’代表散文

是《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多叙写乡土人生和受折磨的人,

叙述亲切,人物个性鲜明,其中蕴涵着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对旧世界的愤懑。善于把抒情、叙事与写景结合起来,风格平实浑厚,感情沉郁而略带苍凉。如《山之子》 山之子,正站在“升仙坊”前面 峭壁的顶上,以洪朗的声音,以只有他自己能了解的语言,说着一个 别人所不能懂的故事,虽然他用了种种动作来作为说明,然而却依然 没有人能够懂他。我当然也不懂他,然而我却懂得了另一个故事:泰 山的精灵在宣说泰山的伟大,正如石头不能说话,我们却自以为懂得 石头的灵心。只要一想起“升仙坊”那个地方,便是一幅绝好的图画 了。 “说些什么,反正是那一套啦,说他爸爸是因为到山涧采山花摔 死的,他的哥哥也一样地摔死在山涧里了。”高立山翻着白眼说 。 2、何其芳 追求散文的精致浓丽之美。早期散文《画梦录》《刻意集》,耽于幻想,刻意画梦,以独语体的形式书写寂寞和孤独之情。 1936年后的散文有《还乡杂记》《星火集》等。以朴实的笔触和高昂的格调抒写现实人生,从刻意画梦到质朴写实。 1937年《画梦录》与曹禺《日出》、芦焚(师陀)《谷》一起,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画梦录》(含《丁令威》《淳于棼》《白莲教某》三篇) ? 何其芳 ? 丁令威 丁令威忽然忘了疲倦,翅膀间扇着的简直是快乐的风,随着目光,从天空斜斜的送向辽东城。城是土色的,带子似的绕着屋顶和树木。当他在灵虚山忽然为怀乡的尘念所扰,腾空化为白鹤,阳光在翅膀上抚摩,青色的空气柔软得很,其快乐也和此刻相似吧。但此刻他是急于达到一栖

止之点了。 3、丽尼 散文经历了一个从低吟“悲风曲”到高歌“抗争曲”的嬗变。三个散文集:《<a name=baidusnap0></a>黄昏</B>之献》、《鹰之歌》、《白夜》。 散文注重抒情,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显得率真热烈。 鹰之歌丽尼 ?? “鹰是可爱的。鹰有两个强健的翅膀,会飞,飞得高,飞得远,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黑夜里飞。你知道鹰是怎样在黑夜里飞的么?是象这样飞的,你瞧,”说着,她展开了两只修长的手臂,旋舞一般地飞着了,是飞得那么天真,飞得那么热情,使她底脸面也现出了夕阳一般的霞彩。

我欢乐底笑了,而感觉了兴奋。

然而,有一次夜晚,这年青的鹰飞了出去,就没有再看见她飞了回来,一个月以后,在一个黎明,我在那已经成了废墟的公园之中发现了她底被六个枪弹贯穿了的身体,如同一只被猎人从赤红的天空击落了下来的鹰雏,披散了毛发在那里躺着了。那正是她为我展开了手臂而热情地飞过的一块地方。??

南方是有着鹰歌唱的地方,那嘹唳而清脆的歌声是会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 1934年12月

??????????????????????????????????????????????????????????????????????????????????????????????????????????????????????????4、陆蠡 有《海星》《竹刀》和《囚绿记》。代表作《囚绿记》是托物言志的名篇。 5、缪崇群 呕心沥血地从事散文创作。

20年代散文篇三:20年代新诗

第四章 新诗 (一) (8学时)

教学要点: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2学时)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 梁启超设计了“诗界革命”。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所谓“新语句”,即是不仅要吸收新名词,而且要引入新句式,在语法结构以至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变革,还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这些与保留古风格的要求显然是背离的。而在梁启超看来,打破传统的诗的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诗人之诗”,后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诗界革命”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

2、 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包含有一种个性主义主张。诗应是写我想写的,我想说的,我内心的感受。他就做过转向古风、乐府,“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等多种实验,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模仿风气中。

3、 胡适提出了“做诗如作文”。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

胡适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前者突出了写作者(知识分子)主体的性情与见解,后者强调了与“一般的人”即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这种诗歌观重视的是“精神、观念”的表达,所谓“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诗的口语化、明白易懂的要求,自是“题”

中应有之意。这就是说,“五四”新诗运动的“散文化”与“平民化”的目标,两者之间,是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 中国第一批白话诗人有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也写过新诗。

2、 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的艰难过程。

3、 早期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

(1)、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

(2)、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

4、《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但与传统诗歌相较,其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的大量出现;

(2)、强烈的主观意志。

5、早期白话诗的贡献、价值与局限:“历史文件”性质—一方面明白而平凡;另一方面,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其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均在此。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五四后,郭沫若以他的《女神》在给新诗带来浪漫主义雄风的同时,奠定了新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新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缺点。与此同时或稍后,其他新诗作者也不断出现在文坛上,形成了浪漫新诗、小诗、情诗等风格多样的新诗创作热潮,一时为青年热衷模仿。

1、这一批诗人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着手进行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的《论诗三札》: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2、“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历史青春期的特色”。 “湖畔诗社”的成员仅四人:冯雪峰、潘谟华、应修人、汪静之。他们曾被朱自清赞誉为是在“缺少情诗“的中国,能够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湖畔》

1922 汪静之 《蕙的风》

1923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春的歌集》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3、“小诗体”: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至1923年。当时较有名气的是小诗集是宗白华的《流云》,梁宗岱的《晚祷》。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受、感觉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

4、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求。

冯至《昨日之歌》

(1)艺术的节制:明净的形象。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 《蛇》《雨夜》

半格律体。整饬、有节度的美

(2)哲理化诗情 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

(3)叙事诗 《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第二节 新诗的“规范化”(3学时)

一、 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刊物阵地:《晨报副刊》“诗镌”

主要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

1、新诗的自觉:“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如《口供》。

3、新诗格律化: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三美”: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绘画美—要与中国诗画的传统相通。区分新旧格律。

二、 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

1、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920-1922年秋为清华时期,1923-1925年为留学时期,1926-1928为成熟时期,前二个时期的新诗创作大多收在23年出版的《红烛》集中,

第三时期创作多收在28年《死水》集中。

(1)思想内涵

一方面,闻一多的诗歌内容有的歌颂自然美景,有的赞美爱情,有的表达思乡念国之情,在社会学的批评体系中,后者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和最具特色的作品,以爱国主义是贯串于他诗作中的一条红线来描述,并把描写自然和爱情之作,也归结为体现了作家的理想和爱国情绪。

另一方面,是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

(2)个性风格

矛盾的张力。 《春光》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 《心跳》生活的宁静与心灵的不平静。《你莫怨我》 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

(3)沉郁的风格。 《发现》郁结已久的火山爆发式的灼人的美。同时繁丽的比喻、奇特的想象、唯美的倾向、刀斧之痕迹是其诗歌特点。

总体看,闻一多的诗作不多,在强调其作品抒发的爱国主义感情具有积极向上力量的同时,人们更看重诗人在艺术形式上创造、实践和探索,从诗歌史的角度评价他对新诗发展所做的贡献。

1、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之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如《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

在诗的内容上:《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题材范围日趋狭窄,(“往瘦小里耗”)感情基调日趋低沉。 在诗的艺术上:《志》——《翡》——《猛》——《云》,日趋圆熟,达到了当时中国新诗的最高境界。

艺术成就上: (1)轻盈飘逸、潇洒灵动的诗歌风格。 (2)意象新奇、美妙。 用奇特的想象、比喻,造成新奇、美妙的意象。用暗示,委婉含蓄地造成新颍,美妙的意象。 (3)音韵和谐,旋律优美、飘逸。

2、 朱湘的诗歌创作

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其代表作为《采莲曲》 《夏天》《草莽集》《石门集》

《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 对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

叙事诗创作: 《王娇》《猫诰》。

第三节 早期象征派诗歌(3学时)

一、“纯诗”概念的提出

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他们都倾向于法国象征派,都受着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马拉美等的影响。

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

从“表达”功能转向“表现”功能。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置疑。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

(2)王独清《再谭诗》: 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的交错。

(3)早期象征派: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提倡诗要用暗示,反对直接说明,认为诗越不明白越好。主张“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其诗歌观念和表现的“内转”是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

二 、李金发的象征诗歌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于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后又出版了《为幸福而歌》(1926年11月,商务)和《食客与凶年》(1927年5月,北新)两部诗集。

李金发的诗歌特点:

内容上——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 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打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准则,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 “远取譬”与“省略法”的思维、构思和表现手法。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 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考核要求:

1、 前期新月派诗歌成就

2、 初期象征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年代 中国20年代散文 教案 20年代散文发展趋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