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从当前的事业单位工作实际来看,激励机制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单位的发展。因此,需加强对激励机制的研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文章介绍了“激励机制”的含义,分析了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阐述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09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事业单位不断改革的现阶段,单位领导越来越重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一项工作重点。尽管我国多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已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是其中的激励机制仍存在不足,对于单位人才的激励效果不显著。事业单位的发展,需从工作目标和任务出发,创新激励机制,从而提升人才建设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1 激励机制的含义
  激励机制就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能帮助员工更深入地了解工作内容,对自身工作产生一定概念,使其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那么,如何才能让激励机制产生效果,这就需要单位领导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制定规范、合理的激励手段,提高员工工作主动性,让他们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真正投入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人,如果员工的创造性、竞争性等能在激励机制的应用中得以调动,就能加快发展目标的实现速度,让事业单位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都能实现最终的双赢。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对员工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其明确工作任务、发展目标,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这是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且,激励机制还能促进员工提高业务能力、道德素养,保证员工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自身工作形成正确认知。通常情况下,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一种动力,而激励机制就是提供该动力的关键。研究学者通过数据调查发现,员工在应对工作时仅需要个人能力的30%,一旦工作中受到激励,就能发挥出90%的能力。显而易见,很大部分的工作能力是激励机制激发的。另外,激励机制还能增强单位员工的凝聚力,为他们营造积极、奋进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2.2 约束员工的行为,维护工作秩序
  研究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有活动,原因是活动动机的作用,而动机又是人们的需要引起的。事业单位员工为满足工作需求,除需要强烈的工作动机外,还需要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在事业单位领导制定工作目标后,激励机制的使用能让员工产生努力工作的动机,并建立合适自己的评估标准。只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此外,事业单位实施激励机制后,还能自觉履行相关规章制度,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获得单位领导认可,提高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为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保障。
  2.3 优化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能优化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的主要资源之一,在提高单位工作质量、促进单位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想保证员工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使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并使用激励手段优化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能使员工的行为、心理发生质的变化,在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为单位组建高素质、复合型的工作团队,促进单位的发展。
  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精神激励意识
  要想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必须提高对员工精神激励的意识,只有单位领导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才能改变管理人员对激励机制的认识,接纳先进的激励意识。通过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能帮助他们了解先进的激励方式,将所学知识用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从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看,普遍存在激励方法简单的现象,也就是只使用奖金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励效果不佳。
  事实上,物质激励的方式对员工工作主动性的提高只是暂时的,而精神激励所产生的效果才是持久的。在现阶段,由于单位对员工管理不足,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原因在于员工薪酬和工作能力没有挂钩,导致员工消极怠工。要想解决该问题,必须健全精神激励机制,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
  3.2 用人机制不灵活,人力资本投入少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用人机制存在问题。由于单位对员工管理储备问题的存在,导致其参与工作后无法使用自身知识开展工作,造成资源浪费。并且,该问题还降低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使其无法真正投入工作,无法发挥自身价值。这种情况下,尽管使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无法在激发工作热情上发挥作用。
  从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看,目前员工培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训理念落后、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事业单位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若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就无法完善、巩固工作素质和操作技能。另外,部分领导在下达任务时,并不完全信任下屬的工作能力,导致下属对单位没有归属感。这种情况下,会让员工对单位形成依赖性,不愿意主动承担工作职责,降低了工作质量。
  3.3 激励机制僵化
  我国的事业单位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行政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过于僵化,表现为:①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离职、入职困难,且岗位调动过于频繁。②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以奖金进行激励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员工需求。一般情况下,在对单位员工进行薪酬激励后,还要给予一定的精神激励,提高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③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多将经济激励作为重点,缺乏对员工的精神激励、专业培训等,导致管理不灵活,阻碍单位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 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