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7-01-1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文化散文的特点篇一:文化散文阅读方法

文化散文阅读方法

涂中德

文化散文,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代表作家有余秋雨、张中行、陈平原等。

文化散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其特点有:一是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二是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三是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掘现象的本质。四是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

阅读文化类散文,我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

文化散文不同于其他散文,一般地,文化散文要借助某一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人逸事、文化视角作为抒情载体,其中总是有某种线索,这一线索就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纲”,就可以沿着它去分析文本内容,明确写作思路和选材意图。比如余秋雨的《道士塔》,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是明线,即王道士的行为活动;二是暗线,即余秋雨对待王道士亵渎敦煌文化的态度。学习这篇散文,抓住了这两条线索,就很容易把握余秋雨写这篇文章时的总体构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的明线:围绕王道士贱卖敦煌莫高窟的珍贵文物一步步展开;而文章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暗线:通过对王道士贱卖珍贵文物行径,表达了余秋雨对其人其事的深刻批判和惋惜。

二、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探究其精神实质。

文化散文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写作对象,可以是名山大川、历史遗迹,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文化现象,如传统节日、茶文化、酒文化等。鉴赏文化散文,就要抓住这些描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探究蕴涵在其中的精神实质。

名山大川或因风景秀丽而著称,或因著名历史人物而扬名。如泰山,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并位居五岳之首而闻名于世;庐山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而名声大振等。阅读时主要运用联想法,联想跟其有关的历史人物、性格习性、活动踪迹等,体验其被后世人赋予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如长江三峡可以让人体会到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巍峨泰山可以让人顿生崇敬之情,游历黄山则可让人感觉到迎客松的热情好客,悠悠南山则让人联想到归濮返真。总之,跟自然景物有关的文化散文,总能让人从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理想追求等。

描写历史遗迹类的文化散文,则要了解和掌握其相关的时代背景,诸如产生由来、历代传承、兴衰更迭等。如素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南京,因其在历史上多为帝王之都,一方面有皇城祥光、天子之气,另一方面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充满着血淋淋的历史印记。以类似历史遗迹为内容的文化散文,往往充满对权力的评论和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逝去人们的怀念。

凡涉及历史人物的文章,要结合人物成就、古今意义以及后世人的评价;历史事件类的文章,则要结合事件当时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多方面考虑,才能客观评价。而文化现象类的散文,诸如酒文化、茶文化等,本身源远流长,阅读时要追根溯源,综合分析。俗话说,借古讽今,察古知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让人更加深刻地回忆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现实人生指明道路。以各种文化现象为主要写作对象的文化散文,则让人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领悟语言的艺术魅力

文化散文因涉及对象充满历史文化意味,语言上有种历史的厚重感。一般来说,文化散文很少有李白般的浪漫情怀,而多了一些对现实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无限哲思。多用修辞,注重对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比如散文家王充闾的《三道茶》,就采用了引用、对偶、联想和想象等多种手法,引用多个名人的诗句,写出了品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茶文化源远流长;对偶的方式让语言抑扬顿挫,增强文章的音乐美感;而联想和想象,则将作者喝茶的感觉展现的淋漓尽致。

文化散文的特点篇二:论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论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内容提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界出现了散文热,涌现出许多作家和他们的新作。其中有一位作家,其作品掀起了全国性的新散文写作潮流,同时引起了文学界褒贬不一的议论。他就是余秋雨,其作品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以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文化取向、语言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独步文坛。本文结合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及其部分作品,就其体裁、文化意识、语言、表现形式等四方面探讨其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文化 艺术特点

余秋雨是学者出身的作家,也是一位游历丰富的作家,他不仅走遍了华夏大地,还游遍了欧亚大陆。他的散文以“游记”为依托,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温良敦厚,凭借山水风物探求民族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秘谛,表现出强大深厚的文化反思、理性批判和现代精英知识分子人格重构的启蒙精神。余将厚重的历史用华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优美的风光,风趣的议论包装起来,一下成了最畅销的文化食品,不仅在文学学术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直至《霜冷长河》、《千年一叹》,余秋雨开创了余氏文化散文的新路子,对当代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的集子里,无不闪耀着他那语言运用、历史功夫

和思想内蕴的极致,这是他文章的精华和气脉所在,也是始终令人动情、沉思、惊觉的根源。

同时余秋雨又是一个争议最多的作家,可以说在全国出现了一种“余秋雨现象”。近年来,他受到批评也是空前的,有从质问余秋雨为什么不忏悔;有人评说余秋雨的散文程式化,虚假化;(转 载于: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摘:文化散文的特点)有人抨击余秋雨好为人师,处处以学者、导师身份说教。如今,余秋雨已辍笔散文创作。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从其散文创作脱颖而出的道路中,对散文文体探索与尝试上所体现的创新意义出发,感受其作品对文化所体现的积极意义,领略他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综观余秋雨散文,我认为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突破传统体裁模式 文学体裁往往是在作品产生后,人为的硬性规定的结果。古人言: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正因为文常有体,人们便分门别类把文章划分成各种体裁,而一旦划分好体裁,人们就容易量锅下米,在写作中不知不觉的忠实于体裁的写法要求来约束自己。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散文的概念和涵义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同。发展到当代散文,则专指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悍、题材广泛,形式自由、灵活,不需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语言的韵律性,只要达到形散而神不散就行。由于当时的环境,九十年代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心灵。因此,呼唤自我,呼唤真情,抒发自身性灵的作品比比皆是,由于内容的相似,为数众多的作品都挤向了一个方向,散文越写越小,其内容上虽五花八门,但离不开身边琐事,表达方式上似乎眼花缭乱,

然而,余秋雨对于散文传统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为散文创新开辟了新道路,拓展了新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篇幅宏大。古典散文等同于“小品文”,即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是它在选材立意上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读余秋雨散文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磅礴大气、容纳古今、气象万千的鸿篇巨制。《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遥远的绝响》14000余字、《苏东坡突围》有10700余字、《一个王朝的背影》近13012余字,连《柳侯祠》最短,

也有2800余字,这些篇目的特点是字数多、容量大、历时长。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挟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烈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2、题材广泛。余秋雨的散文涉及领域众多,政治(一个王朝的背影探讨清王朝的功过)、经济(遥望山西叙说山西票号的兴蓑)、文化(千年庭院走进书院文化的收藏)、艺术(莫高窟和青云谱随想探寻艺术

的流变)、科考(十万进士品说科举制度的利弊)、旅游(品味山水风光的内涵),几乎无所不包。古今中外,天马行空,丝毫没有没有时空的限制。从地域看,余不仅走篇了中华大地,而且游历了欧亚大陆,长江黄河三山五岳都被他调遣,关山大漠名胜古迹都任他叙说。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故乡都进入了他的笔端。从时间讲,他喜欢穷本溯源,莫高窟壁画,都江堰水利,天一阁藏书,三峡风光都是从古到今,洋洋洒洒,尉为大观。

余秋雨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又形成了新的大散文模式,但一旦形成模式,大批余氐散文应运而生,又将文化大散文推向困境,走向蓑微,预示着文化大散文的终结,因为散文本质上是最个性化最直逼人心灵的文体,一旦僵化,就自然失去其生命力。但余氐散文对散文创作的贡献在当代文学创作史上是不可否认的,其弊端和局限也值得认真分析和消解。`

二、强大深厚的文化意识

1、以独特的视角探索文化

他创造性地将秀丽的山河、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其现代性的理性批判相融合,抒发满腔的文人情怀。形象化的追忆和再现,让读者思绪万千。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找生命的真蒂,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粗糙。”在其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破落而沉重的道士塔(《道士塔》);宏大而广袤的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的苏州(《白发苏州》);“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有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的天一阁(《风雨天一阁》)等等,这一个个古老的物象在历史的沉浮间越发凝重和深厚。正如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而在《山居笔记》中,作者所触及的也正是一些中国历史中的痛楚,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演绎了王朝兴衰的辉煌与悲凉,《乡关何处》抒发了深厚的乡关情怀与困惑等等。而其世纪之交的《千年一叹》更是超越国界,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宏大的历史文明画卷。从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到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尔,最后回

纵观其散文,可以说,他似乎在于历史的对话与共鸣间,自觉地将学者的文化意识,富之于笔端,在山水古迹间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契合点,以开阔的思路,品评历史精魂,让文化之风拂过读者的心灵,激起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思索。

2、关注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

余秋雨清楚的知道,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风雨天一阁》中,他写道:“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他呼唤建立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呼唤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未尝不具有深意。在《西湖梦》中,作者以一个“介入型”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使命感,委婉地批判了“不能把那种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的知识分子,充满了当代知识分子入世的精神,敢想敢为的作风。

在余秋雨的笔下,还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苏

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三、极致的语言表现力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最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表现作者的文风和个性。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表现为华丽典雅、重视色彩、旁征博引,叙述、议论、描写融会贯通,充溢着一种贵族气质。如《阳关雪》中对古战场的描写:“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土,又一阵烟土,都飘散远去。”整齐的句式,严谨的句子,生动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尤其是引用了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人仿佛看到唐人风范,沉思历史的沧桑。在《三峡》中引用了余光中的《寻李白》“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写出了李白的诗情,也写出了李白的人格。《苏东坡突围》一文的语言更是典雅绮丽,文中引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尽了东坡真正精神上的孤独。尤其是结尾对成熟的论述更高一筹:“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生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用得最多的是排比,“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白发苏州)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风俗和历史。像这种排比

文化散文的特点篇三:朱自清散文写作的特点

内容摘要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

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现代文

学史上有数的散文大师。他精美的散文作品,已成为至今值得珍视的一份文化

遗产。

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

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探求了朱自清散文在中西文化撞击下所走的民

族化的道路。朱自清散文真挚、自然,深秀,在结构上注重“文眼”的安设,

线索的贯穿,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体现了

漂亮填密的特点;在抒情上善于创造情景交融、以形传神的艺术境界,追求真

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语言上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清新,

雅俗共赏的作风。

朱自清散文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又体现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他

的散文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传达了“五四”运动的新思想,又提出了“意在表

现自己”的散文新观念;既展示了朱自清主观精神世界,又描绘了客观社会现

实;既显示了他曲折的创作道路,又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更重要的是,

他的散文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儒家思想是他散文的美学思想,“中和

主义”是他散文的美学原则,温柔敦厚是他散文的个性特征。可以这样说,没

有儒家思想,朱自清的散文就显示不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和主义”不仅是

朱自清不过不及的行为准则,更是他散文的美感特征。他的散文含蓄、悠远,

缠绵,感情适中,适度,体现着一种“哀而不伤”、“含而不露”的审美效果。

同时朱自清熟悉艺术辩证法,善于把“中和主义”运用于散文写作之中,从对

立中求统一,不协调中求一致,因而“中和主义”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了对立统

一的美感法则。朱自清散文的民族艺术风格是鲜明的,首先,合理移值古典诗

歌的“意境”的技法,创造物与我,景与情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其次在创作

方法、叙述方式上,借鉴融合了古典散文的技法;再次,注重了民族语言的继

承和创新。

朱自清散文反映了时代与人生,尽管受着外国随笔的影响,但是继承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使用的是民族艺术方法,从而创造出“浓而不烈、

清而不淡”的个性散文。朱自清坚实地踏在祖国文化传统的土地上,他散文的

艺术风格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朱自清散文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他用

了白话文的新瓶装进了传统文化的美酒,带有我们民族特性,是应该肯定的。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结构语言文化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及文化意蕴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他的散文,对于创建白

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

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朱自清的散文风姿独具,细腻委婉,绮丽清新。正如杨

振声所说,“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腆厚是从平淡出

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一条平坦的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们自迩

以至远,自卑以升高’,。Jtl早在二十年代,朱自清的散文就誉满文坛,成为脍炙

人口的艺术珍品。大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虽几经践踏否定,

但并没有从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相反的,那些优秀的作品仍为广大读者

所喜爱,有的还被重选为大、中、小学的教材,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从而

使他的名字以及《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朱自

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2I]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有数 的散文师之一。他精美的散文之作,己成为现代文学所建树的、值得珍实的一

份文化遗产。

朱自清的文学创作,最初是新诗;1923年以后,他转向散文写作为主。

1928年7月,他在《背影·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

二十五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

常的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

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始终不敢染

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这段话虽有自谦之意,但毕竟道了他写作散

文的情由。他是一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作家,他的散文一开始就显露其独特

的艺术魅力。1923年写下的散文《浆声影灯里的秦淮河》,被时人誉为“白话

艺术文的典范’,3I],比他的诗作影响更深远。从此,他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都

倾注在散文里。先后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踪迹》(诗和散文的合集,,924

年)、((背影》(1928年)、《欧游杂记》(1934年)、《你我》(1936年)、((伦敦杂

记》(1943年)、《标准与尺度))(1948年)、((论雅俗共赏》(1948年)等。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境界是丰富的。有抒情、叙事、游记、特写和杂感有

对现实社会片断的描写,有对人生无情的揭露,有对个人生活际遇的诚挚抒说,

有对友人情谊的深沉缅怀,也有对自然景物的刻意描绘;或叙事言情,或状物

绘景,或谈文论学,或评时论势。朱自清散文的文化意蕴是丰厚的。他的散文

既展示了朱自清的主观精神世界,又描绘了客观社会现实;既显示了他曲折的创

作道程,又体现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既有“朴实、平淡、自然”的艺术

风格,又有“温柔敦厚”的鲜明个性特征;他的散文蕴含着浓厚的儒学思想,

又显现出“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传统艺术方法。朱自清散文独具特征,是

与他丰厚的文化涵养分不开的。本文试图通过朱自清散文及其艺术特征这一

层画,来探讨隐藏在他散文作品里的深层文化意蕴。

上篇: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

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

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 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烙上鲜明的艺术特色。那就是构

思的漂亮精美,结构的严整填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的朴素清新。

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

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

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

“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

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

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

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

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

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

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

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镇密到了极点。

朱自清的散文“形散神聚”,严谨填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漂亮的艺术构

思和填密的结构上。

(一)漂亮的构思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艺术构思。

高尔基曾经指出:“除了观察,研究、了解,还必须’构思’,创造。创作

—这是把许多细节联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有完整形式的整体??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l引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集中地体现在

“文眼”的安设,线索的贯穿上。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

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

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

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

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

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sl[惟有“文眼’,,

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

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

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

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

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

2

.

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

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

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

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的贯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

形式。[6]

所谓“纵贯式”,就是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为线索,纵深地组织材料。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

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

闭“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

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

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

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

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

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 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

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

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黑点为引者所加)。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

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

[81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

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

《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

(二)填密的结构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

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

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11’]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 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缤密严谨,不仅仅

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

.

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

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

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

“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1[21前文

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

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

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

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

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

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

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

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

狮场”南面的卡拉浴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

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因河》、《威尼斯》等等。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

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

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

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

《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

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

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

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

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

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

的结构。此外,象《我是扬州人》一文的先抑后扬,欲扬故抑的技巧;《荷塘

月色中》动与静的反衬烘托;《南京》一文中“明断”与“暗续”的写法;《背

景》中的繁简、浓淡等结构技巧,使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千变万化,各具形态,

互不雷同。应该看到,朱自清的散文在谨严的整体中体现出丰富多样的结构

格局。.

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谨严缤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

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

观形式—即结构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漂亮缤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14]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文化 文化散文的特点及内涵 饮食文化散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