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抹不去的乡愁

发布时间:2021-06-3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精选散文抹不去的乡愁

  一间简陋的土屋,一张粗糙的土炕,一块薄亮的芦席,就是庶民百姓一家人的温馨港湾?土炕里面渗透着勤劳的农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人情世故。下面蒲公英文摘网小编整理了精选散文抹不去的乡愁,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散文抹不去的乡愁

  寒冷的北方,暖和的土炕。塞外后山乡村,温馨暖和的土炕,生存养育了一代代庄稼汉!魂牵梦绕的土炕,刻骨铭心的眷恋。我们这些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脑海中土炕的影子挥之不去,到了古来稀的年岁仍然记忆犹新。

  在农村生活过的芸芸众生,对土炕并不陌生。人们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几乎都离不开这盘有着烟火气息的土炕。

  清晨,伴随着鸡鸣狗叫,家庭主妇就开始掏灰生火,烧柴做饭。待大人孩子起来洗漱后,一家人盘腿坐在顺山大炕上,就着腌蔓菁或芥菜丝,喝莜面熬糊糊,吃山药拌炒面。

  吃罢早饭,庄稼汉就得下地干活,她们一年四季不歇息。

  中午时分,飘荡的烟囱,诱人的饭香,召唤着受苦的庄稼汉赶快回家吃饭。人们从庄稼地、从场院里、从学校中,纷纷赶回家中吃午饭。嫩淋淋的黄瓜水萝卜,再搭配绿芫荽宽韭菜,葱花扎蒙炝得香喷喷,盐汤兑得酸淋淋,红辣椒拌得红彤彤,吃在嘴里那才叫个香甜可口侞法舒坦。一条顺山大炕,坐满了祖孙三代。当热气腾腾的莜面端在炕中央的案板或桌子上,莜面窝窝挑拌㧚白菜,蘸着冷盐汤吃得非常香。

  吃罢午饭,孩子们忙碌着走出家门赶往学校读书。受苦的庄稼汉,一个个都要在顺山大炕上,展不迢迢睡上一觉。一觉醒来,庄稼汉神清气爽,下午继续奔波劳作在庄稼地。

  在庄稼地里辛勤劳作耕种的男女社员,脸朝黄土背朝天,脚踏大地肩抗辇。双手的老茧磨成疤,汗珠子掉下摔八瓣。爬田拾地勤耕耘,起早贪黑忙种田。庄户人何日才得闲?

  傍晚时分,庄稼汉随着落日的晚霞,迈着沉重的脚步,身心疲惫地朝家中走去。一缕缕青烟,蒸腾着希望。羊群归了圈,孩子放了学,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回到了家。女主人端上热气腾腾的面条,还有开花白馒头。一家人围坐在顺山大炕,呲溜呲溜的吃面条,就着咸菜啃馒头......

  夜幕降临,圈住绵羊放开狗,撵鸡进窝锁好门。老头子吧嗒着玛瑙嘴子抽旱烟,老伴子煤油灯下缝补乱衣裳。媳妇哄着娃娃打瞌睡,学生爬在炕上做作业。一条大炕写人生,芦席铺炕过光景。土炕养育了孩童,土炕成就了姻缘,土炕哺育了后代,庄稼汉过着朝起暮落,勤劳俭朴的农家生活。

  后山农村,除去夏秋天的炎热外,大部分时日天气凉爽,一年四季不离炕。特别进入天寒地冻的季节,冰天雪地,天气寒冷。一进门,快上炕。土炕边,虽说生了一个火炉。但农村缺乏燃烧的煤炭,早晚驱寒烧一些煤炭,一白天全凭土炕取暖。农家的一条土炕,早午晚三顿饭,烧的都是柴草牛马粪。一盘顺山大炕烧得热乎乎,全家七八口人挤在土炕上睡觉,冷冬寒天一点也不觉的冷。乏困疼累的身体,在热炕头上一烙,第二天神清气爽,腰疼乏困早已无影无踪。

  土炕凝聚着祖先的勤劳与智慧,他们在逐步探索生存繁衍的简易居室。把烧火做饭与取暖生活及居家度日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土炕的“一条龙”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土炕,在考古和建筑界被公认为是华夏祖先从原始穴居到房屋定居生存的一个重要标志。塞外后山农村居住的就是这种土炕。

  一间简陋的土屋,一张粗糙的土炕,一块薄亮的芦席,就是庶民百姓一家人的温馨港湾?土炕里面渗透着勤劳的农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人情世故。

  春风,庄稼汉迎着黄风黑土提耧播种;夏日,庄稼汉头顶烈日的暴晒锄莜麦,脚踏滚烫的土地薅山药;秋凉,庄稼汉冒着冷雨挥镰收割;冬雪,庄稼汉顶着刺骨的风雪,在冰天雪地中钻探深井。矮屋土房拼搏苦,风霜雪雨度春秋。

  在岁月的记忆里,我们打小就在炕上爬。五十年代,家庭生活贫寒,谁家有过多的煤炭?柴草畜粪烧炕热。曾经的年代,土炕是农家人的摇篮,是庄户人最看重的神圣之地。亲戚朋友,隔壁相邻一进门,摸摸炕头热不热,喧寒几句上了炕。后山农村上炕是问候语,坐炕头是最好的待客之道。冷冻寒天度日月,开心快乐为儿郎。婶子大娘坐在热炕上,一针一线把鞋纳,家长里短唠话长。千层底子家做鞋,穿在儿郎脚板上。鞋帮布底连成线,母亲心血谁曾见?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解放初人们憧憬的幸福生活。五六十年代,耕牛和土地,都是人民公社集体的财富。但“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直是寻常百姓奔波期盼的向往。常言道"家暖一盘炕",无论你家境贫富,不管你人口多少?倘若大冷天回家有盘热坑,疲惫的身体被熨贴地舒舒服服,有个头疼脑热,出身热汗会神清气爽。稍微有些不顺心的烦恼怨气,在热腾腾的土炕上一烙,清冷孤僻怨恨的心绪,也会被炽热温暖的炕头烫热,变得心情舒畅。

  在我的记忆中,老家的那些土屋低矮而狭小。可每家各户的人数少则四五口,多则七八口,家里的土炕因人而盘。家里盘着的简陋土炕,既要承载起全家人吃饭,又要担当起全家人睡觉的重任。依照人口的多寡,来量身定做自家的土炕。为了白天太阳能照到炕上,增加土炕的温度,大多数人家把炕盘在窗户的下面,叫做正炕或者前炕;人口较多的人家把炕按南北方向盘在山墙下,叫顺山大炕;也有少数人家为了避开窗户缝隙吹进的冷风,而把土炕盘在家里的北墙下,叫做倒炕或者后炕。不管那种炕,几乎都占据房屋的一半空间,地上除了锅头和摆放在墙边的水瓮、菜瓮和用红油漆油刷过的大红柜外,家里几乎就没有多少回旋的空间了。

  在农村,每家各户的土炕是必备的,但未必家家都有一条好炕。好炕的标准是省火而且热,炕头与炕尾的热量均匀。于是村里的会盘炕老师傅,农闲的时候就会被视为座上宾,今天他家请,明天我家叫,一顿炒鸡蛋、五张烙油饼,再加半斤烧酒,就能解决那些悬而未决土炕冷热不均的问题。

  我家的那盘顺山大炕,窗台连接着后墙,铺展有将近十平米。睡七八个人绰绰有余,是村上数一数二的土屋大炕。那年头农村穷,家里面没有一个像样的桌椅板凳,土炕承载着全家的生活起居。庄稼汉的一日三餐,包括串门子老太婆的唠嗑,村里孩子们玩耍,那一样都离不开这盘土炕。尤其是我小时候坐在土炕上,手扒窗台看书演算作业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这盘土炕还承担着晾晒山药粉,空净掏粮水等功能。未干透的糜谷黍在加工前要在坑上摊开烘干,炕头上还是蒸发面和生豆芽最理想的场所。屋外冰天雪地,屋内暖和舒适。我父亲将羊皮用热水泡软,将软羊皮栓在房梁上,用做牛皮的铲刀,在热炕上钩皮子,做皮裤,缝手套......

  塞外寒冷的深秋,延续到次年的清明。在数九寒天的清晨,常常是奶奶烧火做饭的风箱声响,将睡意朦胧的儿女孙子唤醒。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进入炕洞,温暖从炕头一直热到炕梢。自己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看着玻璃窗冻结出奇异的冰树霜花,嗅着大锅里咕嘟咕嘟飘溢的莜面山药糊糊,听着院子里家畜等待觅食的吱哇乱叫,大花猫从被窝上伸个懒腰爬起。温暖的热炕头,无疑成了我童年难忘的岁月。

  在那寒冷的日子里,奶奶都会准时烧炕。一把柴草一把汗,柴火燃烧着岁月,亲情温暖着家人。火光燃烧翻滚热浪,吞噬着庄稼汉苦难生活的脊梁。透过厚重的人生,飘荡的浓烟,似乎在告知农民生活的向往,拼搏奋斗才能迎来丰收的喜悦。母亲的烧火棍,拨弄着游子回家的心。躺在滚烫舒坦的热炕头。猪羊肉香白酒醇,热炕才显示全家人团聚的情。

  人生大舞台,土炕真精彩。在岁月的记忆里,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欢声笑语。张家的爸,李家的叔,王家的大高个,赵家的矮老头。不约而同来到我们家。他们爬涉到炕里头,八两炸大豆,一盘腌酸菜,猪肉炖土豆,羊肉炒葱头,哥们弟兄相聚首,三拳两胜好争斗,汗帕流水喝烧酒。十全满堂坐热炕,六六高升真快活。满脸的笑容溢于言表,快乐的心情幽默潇洒。煤油灯下,喝着烧酒吃着肉,热炕头彰显着人生的哀乐喜怒。热炕头上,众弟兄调侃畅谈丰收的年景。

  土炕承载着童年的记忆:幼年在土炕上摸爬滚打,在一家人的呵护下成长。在老屋的炕头上,听着爷爷讲说古老的传说。时光尘埃沿着岁月的沧桑,遥远的往事浮现在眼前。顽皮的少年,是那么胡搅蛮缠不省心。淘气的孩童,是那么东跑西逛不放心。老屋土炕的疚烤,少不更事的我尝过贫穷生活的艰难,我是伴随着呛人的烟雾和温暖的被窝长大的。

  透过土炕的窗口,瞭望外面的世界。透过门窗的玻璃,领略人生的风雨沧桑。土炕的功能,牵动着我情感的波动。岁月的回忆,激起我珍爱生命的涟漪。土炕特殊的气味,渗入我们的血液,牵动着外面的灵魂。走出矮墙土屋,我们跨入天南地北。热炕头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后山的乡土人情,老旧屋见证接纳过南来北往多少远亲近邻?对于在外闯荡的人来说,土炕永远是游子归家歇脚的地方。爬上热炕头,就会忘掉尘世上的烦恼,进入梦乡就能真切体会回家的感觉。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土炕给了我诸多的温暖,也留给了我不少苦涩的记忆。想到那盘土炕,自然联想起奶奶总有干不完的家务活。每当夜深人静,奶奶还在煤油灯下做着针线活儿;清晨,奶奶开始忙碌一家人的早饭。在艰难岁月中,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盘土炕,奶奶为一家老少操劳的身影。老家的那盘土炕,浸透着奶奶拉扯儿女的辛酸......

  发生在农家土炕上,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逢年过节,遇有谁家举行婚丧嫁娶更是热闹非凡。在土炕上坐席七碗八碟,那时候家里头人进人出。个个满面春风,人人喜气洋洋。吃饭的时候,炕上摆出一张炕桌,桌上堆满了大盘小碗,里面盛满令人垂涎欲滴的饭菜。男人们猜拳喝酒,悬天驾雾;女人们手慌脚乱地为孩子夹菜。穿忙的帮厨的在地上端盘递碗,提酒的倒茶的在过道中来回穿梭。半打小孩很少能享受丰盛的正席,眼睛瓷豆豆地趴在炕沿流酣水。孩子们在饥饿中声嘶力竭的等待,眼瞅着香甜可口的七碟八碗无法享受。美味的诱惑,痛哭的抗争,才能换来母亲或亲朋,给你端来半碗猪肉烩粉条,一个馒头几个糕,埋头在地下或炕角狼吞虎咽。待人走席散,炕上尽狼藉。此时孩子们才成了餐桌上的主角,蜂拥而上。直到把盘碗里的剩菜残汤消灭得干净才拂袖而去,脸上油渍斑斑舔着嘴,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

  在人生的舞台上,土炕是我永远忘不掉的岁月印痕。一缕烟尘,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如同一座年深日久的楼牌,土炕见证着乡村的变迁,演绎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回家的游子,在土炕上找到了乡愁。打工的人群,回到乡村的土炕找到了精神寄托。看到了沉睡的土炕,就看到了逝去的岁月。成长的艰难点滴,不能因时代的变化而抹杀。谁还在土炕上睡觉?那烟熏火燎的味道,什么时候能缓解沉重的乡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炕的功能离我们越来越远。温馨热乎的土炕逐渐被淡化,高楼大厦柔软的席梦床将取代温暖可亲的土炕。没有了土炕,怎么去凝聚庄稼汉的人心?没有了烟雾,谁还能找到诗情画意的乡村?没有了土炕,就会缺少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如果有一天,我们回到农村,找不到土炕,我们拿什么来思念逝去的亲人?在钢筋水泥地板的生活中,行走的脚步必然会心慌意乱。浮华的世界里,被喧哗搞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们还会在记忆的深处,回忆浮想联翩梦寐以求的热炕头。在百转千回的美梦中,有温暖的热炕头,还有我对故乡的凝望。回到家再也嗅不到烟熏火燎的泥土味儿,再也吃不上奶奶亲手做得可口饭菜,再也听不到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再也感觉不到人挤人睡觉的温情。土炕的味道,深深嵌入我的记忆中。土炕的温馨,伴我一路成长。农村那条宽大历久弥新的土炕,是我们永远抹不去的乡愁。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乡愁 土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