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9-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10-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rkjj/rkjj201802/rkjj20180209-1-l.JPG
  摘要: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在2013年搜集的微观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考察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城居保将使老年人参与劳动的概率显著降低32.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负向影响主要是由于城居保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降低了未来的收入风险所致,具体体现为,养老保险金水平越高,这一负向影响越大,收入风险更高的群体领取城居保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更大。研究还发现,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还不够完善,还不足以使老年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而安心养老,特别是对于子女养老缺失的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养老与子女养老相互补充,共同激励了老年人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参与;断点回归
  中图分类号:C971;F241.4;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8)02-0091-13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8.02.009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非常重要。此前,我国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9亿人。然而,社会养老保险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社会养老保险可能激励劳动者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这必将降低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中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从2000年的33.0%下降到2010年的29.1%,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以离退休金或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从2000年的19.6%上升到2010年的24.1%,可见,养老金领取比例与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可能负相关。那么,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决策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ial Survey,CHFS)201 3年数据,采用断点回归(regression discontinuity,RD)方法设计考察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为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下降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尽管这一现象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不断完善紧密相关,但无论是针对发达国家的研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社会养老保险是不是老年人劳动力参与率持续减少的原因并未取得一致结论。克劳福德(Crawford)和丽莲(Lilien)的理论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对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方向取决于一些关键假设,比如信贷市场是否完备、精算保险是否公平、个体能否准确预期自己的寿命等,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对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可能因时因地而异。实证研究同样发现正反两方面的证据,一些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金水平越高,个体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概率越大,比如科斯塔(Costa)、科里尔(Coile)和格鲁伯(Gruber)、马斯塔博尼(Mastrobuoni)和维尔(Vere)针对美国的研究,波斯奇苏潘(Btirsch-Supan)针对欧洲的研究,菲略(Filho)针对巴西的研究。另一些研究却发现社会养老保险对劳动参与决策无影响或影响非常微弱,比如,克鲁格(Krueger)和皮斯其克(Pischke)利用美国1977年实施的养老金削减法案考察了受此政策影响群体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研究发现,在不控制时间和年龄效应的情形下,养老金水平与劳动力供给负相关,但控制上述两类效应后,养老金削减反而降低了受影响群体的劳动力供给。他们认为,养老金提高与老年人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只是时间趋势上的巧合,养老金的提高无法解释老年人劳动力供给的长期下降,同时,降低养老金水平也无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劳动力供给。萨维克(Samwick)利用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1983年与1986年的两轮微观数据考察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联邦退休金制度家庭退休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个体退休决策的并非养老保险金水平,而是推迟退休所带来的养老金边际收益,推迟退休带来的养老金边际收益越高,选择退休的概率越低,但这一结果主要来源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影响。贝克(Baker)和本杰明(Benjamin)考察了加拿大1984年与1987年开始实施的允许提前领取养老保险金政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采用三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允许提前领取养老保险金并没有降低劳动力供给。阿丁腾(Ardington)等基于南非2001年与2003年的微观家庭面板数据,考察了家庭中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对青年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采用OLS估计进行分析时,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显著降低了家庭青年劳动力参与劳动的概率,但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时,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显著促进了家庭青年劳动力参与劳动,且使家庭青年劳动力更有可能迁移到城市,这表明遗漏变量问题会导致估计结果产生偏误‘。
  尽管从理论上讲社会养老保险对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可能因时因地而异,但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所致。比如,在美国,多种养老保险可以并存(比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联邦退休金制度)、不同保险类型具有相同的申请年龄限制(比如申请领取养老金和申请社会医疗保障的正常年龄都是65岁)、养老保险收入与过去的工资收入和工龄挂钩、提前退休懲罚(提前退休只能领取部分养老金)与延迟退休激励(延迟退休会得到养老金补贴)、退休收入核查制度等因素都使得要准确识别出社会养老保险对劳动参与决策的实际影响非常困难。与国外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具有如下优势:首先,由于当前政策规定我国居民原则上不能同时拥有多种社会养老保险,这为准确识别出某一类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提供了可能;其次,养老保险政策与医疗保险政策相互独立,这可以避免多重政策效应问题;最后,一些社会养老保险并不与过去的工资收入和工龄挂钩,且领取这些养老保险金并不要求强制退休,比如本文关注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使得个体的劳动参与决策与是否领取养老保险并不存在制度上的强制联系,从而可以避免联立相关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老年人 社会保障 城镇 参与 劳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