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探究理论的高中生物数字化学习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在大数据环境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特别是数据素养为宗旨,以探究式教学为鲜明特征,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特别是数据挖掘方法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它不仅把数字化工具、媒体、网络和软件等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且强调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方式。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从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等多方面展开了“数字化生物学习”的实践研究。

一、数字化学习的应用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编者引入了大量的数字化研究方法,如种群生长曲线、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推演等。但我们让学生突破教材,选用各种多媒体辅助软件开展深度探究学习。比如,学生们用传感器测酶活性,用计算机绘制光合作用图线,用数码相机对植物固碳释氧量进行估算,用传感器研究填海区土壤生态与微生物的关系,用数码相机和几何画板研究动物生态识别,用红外测温仪研究植物体温调节,用数码照片估算灌木地上生物量,等等。

二、数字化学习的作用


  1.帮助学生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升华
  生物学科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看不到、摸不着,学生无法想象,无法在脑海中建立图景,妨碍了学生对生物规律的深入理解。
  例如,叶绿体的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因其亚显微结构较为抽象,我便和学生一起,将数码相机功能调至“微距”或“放大”后拍摄教材图片,然后转至电脑进行图片的编辑和处理,再制成更为清晰的放大的教学图片,弥补教材教学图片的不足。再如,在群落结构的教学中,学生用数码相机拍取熟知的校园或周边生物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再通过PowerPoint播放图片,既有真实感,贴近生活,又与教学内容有效接轨。
  一次课堂讨论时,学生对斑马的黑白条纹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文献,对文献中“种群识别、保护色、驱赶蚊蝇”等观点产生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斑马条纹是否可以控制体表温度?据此提出假设:黑白条纹如果可以降低温度,可能是因为在黑白条纹的上方,空气形成气压差,衍生小气流,因而降低体表温度以适应非洲炎热环境。于是,他们开始建立斑马条纹的物理模型;进而研究不同粗细黑白条纹瓶的控温效果;最后再建立黑白相间条纹产生空气对流的数学模型。学生经历了从生物现象到物理建模再到数学模型的思维递进升华(见图1)。
  2.加速学生思维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化研究方法能够把动态的数据实时地反映在计算机中,以便师生深入挖掘其数字内涵,加速从观察现象、建立模型到认识本质的思维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必修1“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因素”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氧气传感器,在电脑中同步记录下各种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脏提取液分解过氧化氢的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像(见图2),对特殊点附上坐标值,让学生分析生物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而起到催化作用。这对于高一学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学生对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身的问题充满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理性的教学中洋溢着激情,兴奋的操作中突破了难点。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据探究能力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数字化方法这个强大的工具和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大增强,总是希望能够借助它解决更多的问题。在“光合作用”的学习中,我们利用传感器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见图3)。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充满兴趣,提出能否验证植物体温变化规律、调节机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他们上网查阅资料,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和结论,真是一项挑战。经过讨论,大家确定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得植物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见图4)。热图像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此外学生利用红外测温仪于夏季早、中、晚不同时段对同一植物体温进行连续观察,得出植物体温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发现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体温变化的规律。
  4. 促使學生从指向性学习到跨界学习
  教学中聚焦热点,关注前沿。从热门话题的导入、热点问题的辩论、网络信息的引入、生活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探究生物跨学科融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应用意识。例如,学生通过观看《广州“蚊子工厂”周产2000万只“益蚊”》新闻报道,思考:科研人员没有选择城市住宅区,而是选择了一个小岛先行实验,为什么呢?其中的实验模型如何构建?为找到答案,学生必须研究该小岛——沙仔岛的综合情况,比如分析其地理位置、生态状况、物理环境等信息,然后才能做出如遗传漂变等综合分析。教师进而引导:要实现人工“益蚊”优先交配权,达到良好的控蚊效果,人工饲养的雄蚊应按什么比例、什么方式投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都是跨界学习的深层次问题了。
  总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希望数字化的生物学习模式能够加强学生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无论学生未来从事怎样的工作,都能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数据素养,保有对科学、对数据的敏感和探索的热情。
  (作者单位:深圳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责任编辑:肖佳晓

相关热词搜索:数字化 探究 探索 实践 理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