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逐渐成熟,在企业规模扩大和企业经营上升阶段,实现固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源泉,让中小企业的发展综合竞争力日渐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商存在融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增强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以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要性为出发点,阐述目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增强经济效益时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企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117-0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善和扶持,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体制日渐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小企业的在数量上已经超过我国国有经济体系数量,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吸收社会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出口企业,以灵活发展,创新经营承载了全国60%以上的出口额,在城乡就业的贡献上,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来源于城镇,吸收了约75%的城镇劳动力。
  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涉及人员、经营管理、产权、物资等方面的成本,甚至包括企业品牌的无形产品长期影响,如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资产管理上,中小企业的资金和固定资产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最低税负为目的,减少企业的税务成本支出,如何加强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各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及领导关注的重要环节。
  一、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方面,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同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公司实现,目前的融资租赁公司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面对民营企业投资资金的需求力不从心,出现投资金额分散,没有考核项目风险系数也进行投资的现象,由此带来的投资效果不尽人意。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中小中小企业往往源于家族式经营管理理念,家族管理文化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长期决策和经营方向。中小中小企业必须突破家族文化带来的发展瓶颈,从而使家族文化成为中小企业有益的组成部分。家族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造成中小中小企业在人员培训、晋升、绩效管理等方面都有不足,人才流失现象普遍。
  财务税收管理方面,经营方式选择传统的类型,在营业中的增值税环节较多,混合销售较多,造成在生产加工、纯加工销售的混合记账,造成“营改增”后,纳税统筹规划管理时间较短,在中小企业所得税的风险管理中还表现出经验不丰富,税务风险防范人员意识不高,税务风险防范方法不恰当等问题。缺乏税务筹划的意识,常存在于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如经营管理中人员配备不齐,经营初期、中期的中心放在市场的开拓及供应商的渠道开发上,在中小企业所得税的风险管理上重心偏低,税务管理人员由家族中的核心人员担任,且兼顾市场管理。
  二、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通货膨胀下节约运营资金,减少自己浪费
  中小企业不能像其他大型企业一样通过发行债券、股票融资来实现融资资本的稳定,在通货膨胀期间,做出对本企业内部货币性资金、实物性资金的管理更为有效。所谓企业的实物性资金,包括原材料及产品库存。增加存货,可保证企业生产、销售的需要,实现均衡生产,防止意外发生,但也会增加储备成本。通货膨胀企业会面临银行贷款、企业内部花费的经济压力,在通货膨胀时期让有闲置资金的居民或者其他社会资本进行投资运转,产生盈利。企业运营、项目开展材料的采购和申请必须根据项目实际所需数量安排,对于事先不能预期明确使用数量的材料需要进行分批采购。对于建筑业企业的装修环节来说,还需要在材料采购前加强图纸的会审,按图计算材料数量,避免采购得到的材料与图纸要求不符合引起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和返工。一切与成本相关的费用领取、材料领用等,都需要施工定额管理和领料单管理,三级领导签字或信息确认后才可领取,主要的目的是使施工材料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
  2、“人本”管理员工减少员工的离职率
  中小民营企业人才不足,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外流的因素中有环境、个体及组织三个大方面,但是相对而言,组织因素对员工外流,产生离职行为程度更大一些,员工工作的满意度与是否产生离职行为更为密切。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工作单调性、社会支持、晋升、工作压力等也与员工是否外流有重要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员工外流与离职管理目前范围较小,大多停留在实际产生员工离职事实后的管理。加强员工外流的防范才是可以更大程度节约成本的要点所在,通常的做法是建立防范机制,构建合理的薪资体系,职业生涯设计和情感的激励,从多方面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让员工愿意长期留任。
  3、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想要了解的相关材料进行搜集,通过内部的掌控,外部的税务政策变动不及时更新,解读就会增加税务风险。具体的完善做法是积极学习、关注地方税法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对于税款的缴纳流程一般是这种情况,国家税务总局下达关于某项税款征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对于该通知转发下达,各地方政府,国税局,地税局得到通知开始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始征缴今年的税款。但是,像国税及有关地税,在其职责的范围之内,可以对税款的征收实施优惠性措施,或者是针对某一特殊行业的优惠条款。中小企业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要明白纳税筹划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合法,无论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外聘的中介工作人员都应坚定守住底线。
  4、科学使用固定物资,合理配岗,减少冗余
  中小企业的税务筹划中对人力资源的税务筹划是成本支出的重要环节,工人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资对企业的税务筹划而言是不可逆转的。工程中岗位冗余是客观现象,也是常见现象。在税务筹划中可根据招聘和岗位设置达到消除岗位冗余现象的目的:“以岗定员—以员定岗”相互牵制协调进行岗位和员工的最佳匹配,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中岗位和员工冗余现象。
  以部分劳动力输出、建筑行业的中小企业为例,机械的适用需要以工程项目期限以及作业范围为主,需要机械管理负责任做好全局的安排工作,做到实地检查审核机械部门的配置是否合理到位,是否运作正常。机械的配备的安排以恰到好处、可调动为原则,同时在项目进行中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不能一味根据项目实际机械适用数量进行安排,这样容易造成突发事件来袭,调度不当的现象,反之就是浪费了人工或者其他成本费用。为了降低机械故障率,延长机械适用寿命,结合生产项目的需要定期制定机械检查维修计划,针对新旧借设备的不同特点,对老旧机械则以提高操作修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促进每台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三、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数量上涨,物料、人力等价格上涨带来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在进行整体资金管理过程中,采用税务筹划管理体系,有助于加强企业税务体制的建立,形成整体的税务筹划管理;有助于企业灵活配置现有的资金、固有资产,完成核算及优化配置;有助于企业合理降低税负金额,减少税负压力;有助于企业降低各环节的税务支出费用,提升市场经济效益。中小企业的税务、财务管理涵盖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加工、安装、维护等各环节,包括企业内资金、固有资产、人力资源等的管理,至企业各经营管理中所有环节都涉及的税负进行筹划,整体上降低赋税比例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
  总结
  中小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应该深入分析市场经济政策,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管理,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政策引导,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并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计敏.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企业所得税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4,9:2.
  [2] 李晓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203.
  [3] 郭红达.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D].华北電力大学,2014.
  [4] 李晓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防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203.

相关热词搜索:途径 意义 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