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大理散文篇一:云南-美文集

一。 印象大理

张润平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构成了风花雪月的独特大理。不同于丽江浓厚的暧昧和情欲,大理天蓝水清、植被丰富、景色宜人、温暖如春,再加上人心朴实,因而成为很多游人梦中的天堂。大理古城至今还保存着古老的城墙,沿着城墙一步步地走,用手轻抚那些砖石,依稀还能看到它昔日的辉煌和繁荣。漫步在大理古城,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街上,两面的店铺古色古香,小店前全

大理散文

是盛开的鲜花,潺潺的溪水从脚下流过,恍惚之间有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

说来好笑,我对大理产生好感始于当年《还珠格格》热播,记得剧中人物一直在讲,我想去那有花有水的大理……当时就有了一见的冲动,但是囿于生活的羁绊,一蹉跎就是整整10年。这种迟到的感觉萦绕在心头,让我对大理分外地充满期待。

从丽江仓皇出逃后,我非常顺利地搭上去下关的长途车。4个小时后,当我站在大建旁洱海的岸边,看到的是夕照下的波光粼粼,渔船轻挽,海风习习,苍山雪在海天一色的尽头若隐若现。没有大海的腥味,没有喧嚣的人群,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一切都是那样简单纯净,安详美好。夜晚,大家习惯坐在岸边的躺椅上,伴着洱海轻轻的涛声,静静地欣赏那弯洱海的月亮,直到沉醉,依然不想回家。清晨的洱海分外迷人,在朝阳的映衬下,涌动的海水忽而湛蓝,忽而湖绿,在颜色的转换中,不变的只有水的清澈。如果你在洱海上荡舟,一定会有种创作的冲动。“我想变成洱海里的一株水草,在水底曼妙地飘摇”就是成都一位小伙篡改徐志摩诗歌后的大作。

大建旁村位于双廊镇,是观赏苍山雪洱海月的绝佳之地。当地流行这样的说法,大理风光在苍耳,苍耳风光看双廊。事实上,双廊最美妙的地方就在大建旁村。作为白族的聚居地,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物价低廉,风景如画,如果有钱有闲的话完全适合小住一段时间。

大理散文篇二:昆明散文

篇一:陈杏德散文选: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六篇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六篇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 陈杏德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1)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晴)

从签订合同到飞抵昆明

由于学校补贴1300元,我校退休教师自由结合到各地旅游。我和妻子参加的是到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的旅游团体。

几天前我和女老师w一起到某某旅行社办理手续,签订合同:温州到昆明来回双飞,头尾六天(实为五天)游历昆-大-丽等地,住“准三星”(“不挂牌三星”)酒店,价格为每人人民币2400元。其中从我们所在的f市到温州机场的车费自理,另外还有约二三百元的自费门票和观看玉龙雪山的索道费,如果不购物,每人大概3000元就够了。应该说这个价格是很便宜的,原因是现在处于云南昆-大-丽旅游的淡季,我们那天那个航班的飞机票才4.5折,连50元机场建设费和 100元燃油附加费单飞才910元,(后来才知道,实际上对旅行社还进一步优惠到3.5折即来回双飞才1380元)价格比旺季约低1000多元。

因为担心“准三星”会不会连“二星”也不如,甚至睡统铺,我要旅行社老总c先生说清楚到底什么算“准三星”。他解释并且保证,“准三星”跟“三星”差不多,也是两个人一间的“标准房”;又保证肯定有设备齐全的卫生间和洗澡设备。c先生还说他们旅行社已经为旅客办了所有该办的保险,包括乘飞机的意外险,我们这才签订了合同。

我们这次是作为散客到温州同别地合起来组团的。起初只有本校的七位退休教师和一位“一小”的退休女教师,后来又增加了八位其他单位的退休人员和家属。本校的退休老师还有chen zijin、wen rongrong、gao xuexian、chen cuiliu、chu yurong等五人。

chen zijin是经我动员才决心参加这次云南之旅的。走前我几次交代清楚去温州机场的乘车集合地点――f市新时代商厦某某旅行社门前。虽然老年节我校退休老师去浙江温岭“长屿硐天”游玩时也是这个集中地点,他也参加那次游览,已经到过那里一次了,我还是怕他找不着,走前40分钟还特地打电话详细告诉他具体的路线。想不到大家都已到某某旅行社门口,开车时间也快到了,zijin还没有来。妻子眼尖,突然看见zijin雇一辆摩托从旅行社门外穿行而过。她赶紧接连呼喊“zijin老师!zijin老师!”可是等我赶去看时,早已不见踪影!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大家等急了,zijin又没有手机,无法联系。我四处张望,依然不见他来。直到超过开车时间两三分钟时,这才看见他坐在摩托车工人身后匆匆赶到。一问,原来他雇的是农村刚来城里打工的人的车子。那农民对市区很不熟悉,为了拉客,却说自己知道。而zijin这个人也真是的,明知新时代商厦已到,而且告诉了那个农民,可是那个农民坚持说还没到,某某旅行社是在旧车站,zijin却屈从了,任凭那位农民把他运到一公里外的旧车站去寻找某某旅行社。直到找不到,这才又赶回,总算没有怎么耽误我们乘车赶飞机的时间。

这段插曲,让我感慨到这世界真是太“丰富多彩”了!既有极刁钻古怪者,又有极老实、极优柔寡断以至于到了不可思议地步的人存在!zijin就是典型。

赶到机场,昆明某旅行社驻温州办事处的人来接我们,代我们办了登机手续。想不到安检时我的剃须刀却通不过,不能随身带,只好连一个手提包一起托运。

飞机晚了快半小时才起飞。由于是晚上,虽然坐在舷窗旁,底下却是一片漆黑,什么景色也看不见,殊为遗憾。

下半夜12:20分(比预定的晚了半点钟),飞机才降落在昆明机场,住进昆明市的“临沧大酒店”。令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个“不挂牌的准三星酒店”,设备倒是十分齐全,丝毫也不比前几年住过的海南和港澳的“挂牌的三星酒店”差!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2)

(11月11日 星期日 昆明晴 大理阴 丽江小雨)

游览大理古城、“洋人街”和丽江的束河古镇

虽然昨夜睡得很迟,但因为都是老人,大家还是很早就起床了。7:30吃自助的早餐,也许云南生活费用不高,食品较便宜吧?早餐不但数量充足,而且花色品种也不少,有稀饭、青菜、煮鸡蛋,也有豆浆、馒头,还有牛奶、糕点,你完全可以自己挑选,任你吃个饱。不像深圳、香港的旅行社,小气得很,经常让旅客吃不饱。

8点多,昆明旅行社派的旅游车载着我们一行21人从昆明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大理进发,这才看见这座城市的大致面目:她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濒临滇池,景色甚为秀丽。她的纬度大约是北纬25°,已在热带边缘,但由于是海拔将近2000米的高原,加上北面有山脉挡着,南面敞开着,印度洋来的热带暖湿气流可以进入,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十分宜人。据导游说,昆明的冬天从未降到摄氏0°以下,多在5°以上;夏天最高温也从未超过29°,所以居民住房没有装空调的,倒是屋顶上普遍装有太阳能热水器。而且一般住宅都只有3-5层,不用电梯。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普遍高涨的情况下,昆明的房价也在涨,但现在每平方米的房价也只3800元左右。而且从网上查询,昆明晴天多,不像丽江,几乎每天都在下着小雨。所以,除了海拔稍高,又处在云贵高原深处之外,昆明的确是个宜居城市。

今天也才看清楚,原来我们这个团除了大部分是老人,而且大部分是f市人,而且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之外,还有5位不知什么时候加入到我们团年轻的的无锡人。但他们都坐在后排,而且人数少,很少听到他们在后排的声响。昆明的女导游叫“小白”,三十上下年纪,中等偏高身材,苗条、较为秀气,而又十分老练。一路上她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所到之处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知识面颇广。虽然一些地方存在知识性的错误,例如把石林、溶洞说成是石灰岩在海底中就已形成,介绍云南历史也有不准确或张冠李戴之处,但对游客来说,那么准确的知识也似无必要。加上普通话较好,语言流畅,几于出口成章;声音清脆润美,且一口气可以两个多钟头不停地说下去,所以颇受游客欢迎。

沿着高速公路,旅游车开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停了下来。导游白小姐说:“歌厅到了,大家可以下车去唱歌。”正在感到莫明其妙,却见路旁有一公共厕所,大家正急着要解手,也不去追问为什么要我们去“歌厅”,“歌厅”又在哪里,便直奔公厕门前。却见有人在收费,不论大便、小便,都收5角钱,却不提供卫生纸。后来从导游讲的笑话中才得知,所谓“歌厅”就是厕所,“唱歌”就是大小便。也不知是真是假,据说它源于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当地人习惯于在树林中大小便,又怕人撞见,所以一边拉,一边唱着歌以示警告,表示自己的存在。又因为即使在茅厕里大小便,也男女不分,而且只有一个蹲坑,无论男女,在厕所中都要唱歌,以防异性闯入。于是当地便流行着将厕所称作“歌厅”,大小便称作“唱歌”的习俗。 楚雄东面的禄丰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北面的元谋县又发现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化石,都堪称为古脊椎古人类学的重大发现。

在楚雄“唱歌”完毕,车子继续前行,中午12时到达大理用午餐。大理是白族聚居地,白族古称“白蛮”,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而且服装自古以来尚白色,“白蛮”、“白族”之族名也由此而来。所以到了大理,一眼望去,新城区的房子是清一色的白色。而且走近细看,座座楼房都是雕梁画栋,十分好看,却又极富民族特色。就是我们用膳的饭馆,也建筑和装饰得十分典雅,菜肴也十分可口。我开玩笑地说,我们这次“昆-大-丽”之旅2400元,大理就值得1000元。

据小白说,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尚黑(按:这点我早有所闻,彝族古称“黑蛮”),但经济文化都不及白族。自从电影《阿诗玛》上映以后,彝族喜欢互相称呼或称呼外地游客男的叫做“阿黑哥”,女的叫做“阿诗玛”;而由于电影《五朵金花》的缘故,白族则互称和称外来游客男的为“阿鹏”,女的为“金花”。仔细看看餐厅里的白族姑娘,确实个个

皮肤白皙,眉清目秀,加上一身素白的服装,真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又据小白说,白族及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姑娘都只愿意别人按其本民族美称如彝族的“阿黑、阿诗玛”、白族的“阿鹏、金花”那样称呼他们,而不喜欢别人叫她们“小姐”。她叮嘱我们要入乡随俗,千万不要犯了忌讳。她又介绍说,白族姑娘的服装包括头饰称做“风花雪月”。她卖个关子,要我们猜一猜这“风、花、雪、月”具体表现在服饰的哪些部位。后来我仔细端详一位白族女导游,终于猜出来了:原来“风”是指头饰左边下垂的白色缨络,“花”是指头饰上到处绣的红花,“雪”是指头饰顶上一排白色的毛绒,而“月”则是指整个头饰呈圆月形状。我问那位白族姑娘我猜的对不对,她笑着连连夸我猜得很准确,我听了自然也十分高兴。

午饭后参观大理古城和“洋人街”,结果却是大失所望!大理古城虽然有几座修葺一新的城楼台阁,的确是古迹,而且对于研究白族历史尤其白族建筑史容或颇有价值,只是对于我等普通的匆匆过客,对于见过故宫和北京、南京等地城楼的人来说,似乎吸引力并不大。加上满街都是商店,而且不少卖的是假货或物非所值的小商品,商业气氛和铜臭味已经严重污染了古城。不过如果说大理古城虽已商业化,它仍是古城,那么,所谓的“洋人街”如今则完全名不副实,因为我找遍了整条“洋人街”,不但没见到洋人的店铺或住宅,就是洋人也只搜索到两个。这一切又使得我觉得这半天的游览实在是浪费时间,倒不如自个儿到大理各条街道去溜达溜达,自个儿去领略大理白族的民居、服饰和风土民情。

游完大理,高速公路到了头,我们的车只好沿着普通公路继续开往丽江。三个半小时后,车子终于抵达丽江新城。此时天气不但同昆明相比大异其趣,与大理相比也要恶劣很多:天下着小雨不算,整个空间都笼罩在晦暗、阴冷之中。导游小白告诉我们她的工作暂告中断,要移交给丽江纳西族的导游“胖金哥”。她解释说,在纳西族中,人们羡慕肥男胖女,所以最受纳西族小伙子、姑娘欢迎的是称呼他们(她们)为“胖金哥”、“胖金妹”。不久,一个不算胖的胖金哥来了。但这位纳西族男导游虽不胖,却够懒的。他先安排我们用晚餐,结果饭又硬又夹生。据说此地海拔较高(2400米),米不易煮熟。我立刻就想为什么不用高压锅,不过再想想,那么大的饭馆,那么多的人用餐,除非有大的加压设备的大锅,否则一般的高压锅是煮不过来的。菜也烧得不好吃,而且之后两天在丽江的住宿都是这样的饭菜。只早上稍好点,因为是自助餐,我就不吃稀饭,只吃豆浆、馒头。

晚餐后游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束河古镇时,这位纳西族的“胖金哥”导游只是用车把我们载到束河古镇的中心――“四方街”(按:纳西族的古镇中心都有方形小广场,都叫做“四方街”)后,就叫我们自己去逛,一个小时后回原地集中。而后来我们发现别的纳西族导游都是举着小旗亲自带领旅客游览古镇的各条街道,一边还进行讲解。由于是自由活动,团里的老太太们便成群结队逛商店购物去了,而且往往一进某个商店半天都出不来,根本忘记了来的主要目的是游览古镇,更不想去“发思古之幽情”,而我们团队又是老太太占多数。特别我们学校,除了我和zijin,就都是老太太或准老太太。没奈何,我、妻子和zijin只好脱离“主力部队”,自己去寻古探幽。幸好有别的导游所带的旅行团,我们便跟着他们,总算把古镇的主要街道逛了一圈,而且总算“发现”了几段真正千百年来被马帮的马蹄、人足磨的浑圆而又坑坑洼洼的茶马古道上的石板路和石板桥。其中一座石桥,上面的石板被磨得酷似北京的卢沟桥,据说它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

游完束河古镇,回到丽江新城,我们21人被分散安排到几家“别墅式旅馆”住宿。依然是两个人的“标间”。不过,这些旅馆虽小,建筑却颇为雅致,内部很清洁,各种设备也颇为齐全,住得十分舒服。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3)

(11月12日 星期一 丽江晴)

游览东巴文化诸景点和丽江古城

由于昨天丽江天气十分恶劣,所以原定今天上索道游览玉龙雪山的计划,除了我和妻子外,

全团21人竟无一人赞成。这当中,我们这个团的团员年龄大固然是重要原因,而昆明旅行社的全程导游小白的劝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真没想到,丽江的天气竟是如此变幻莫测,昨天还是乌云密布、雾雨蒙蒙,今天却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昨天导游说,要见到玉龙雪山是很难很难的,像昨天那样的恶劣天气,除非贵人到来才会云开雾散,让贵人一睹她的芳容,难道我们今天真成了贵人不成?但是,即使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当中真有曾经的贵人(据说有一个师级的离休干部),如今也只能是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了!因为上雪山的索道票是要提前预订的,而我们昨天却没有预订。而且即使是那位过去的师级干部,如今也成了明日黄花,不会有人破例恭迎其升空赏雪的。

丽江位于东经100°左右,跟我们相差约20°,虽然都是北京时间,实际地方时差达1小时20分左右。那时,我们这里5点天就已大亮,丽江却还是漆黑漆黑的。但是第二天清晨6点多,我、妻子、zijin、rongrong起床出去溜达时,却惊喜地发现沐浴在绚丽阳光下皑皑耸立的玉龙雪山主峰的全部面容。这时,我们的那份喜悦真是难以形容!但既然昨天已经取消了从牦牛坪(不算最高只算次高的缆车登高点,因为导游怕乘坐升得最高的大索道我们身体吃不消)乘缆车登山的订票,上雪山已不可能。这么一来,今天的旅游景点便只剩下“东巴文化”的四个景点和丽江古城即大研古镇了。

早餐后先乘车到东巴文化游的第一个景点号称“东巴圣地”亦即纳西族文化发源地的玉水寨。玉水寨位于丽江城北15公里的玉龙雪山南麓山腰处,融雪渗入地下后到这里喷涌而出,成为流向丽江渠水的总源头。寨子就建在这条流向丽江,哺育着纳西族的生命之水玉水的源头处。该源头已由人工修成的高低不等的三道拦水坝截住,形成三个瀑布和三个人工水潭,称做“神龙三叠水”。潭水清澈见底,养了许多据说是从南美洲引进的黑色和红色鳟鱼。水潭上耸立着一尊新建的高约30米的金黄色人面蛇身的“自然神”塑像。据东巴教的传说,人和自然原是一对亲兄弟。但由于人类只管砍伐森林,打猎杀生,污染水源,所以“自然神”十分震怒,于是突施报复,使人类难以生存。后经上天派来的人类的保护神大鹏鸟的调停,,“人类”与“自然神”取得和解,自然神不再降祸,人类也发誓要爱护自然。在玉水寨我们看到了据说是东巴人(即纳西族人)对自然神许下的承诺和誓言。这誓言包含许多条,如今都刻在一块青石碑上,其条文列有要防止破坏生态,防止污染空气、水源等项誓词,无论内容还是所用词语简直跟今天的环保公约一模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当代人的环境保护宣传,只不过冒充古文化又披着宗教外衣罢了。那么,“自然神”塑像的模样也至少一半是添油加醋以适应当前政策宣传需要的假古董了!――在以后三个东巴文化景点中这样的掺假古迹真是比比皆是,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旅游业兴起后全国各个旅游景点造景、造文物古迹、造神运动的缩影。但是,如果说,1996年丽江地震后重建古镇时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因而使它成为名闻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巨大的成功的话,那么,好端端的东巴文化发源地玉水寨遗址却掺进了为政策服务的什么环保誓词,却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

观看玉水源头和自然神塑像后,我们进入“东巴圣地”玉水寨(庙)。只见庙中供奉一些他处所无的神祗,包括上述“自然神”、人类(实是东巴人)始祖像等。东巴教相信最早的人类是卵生的,其中白蛋孵出了好人,黑蛋则孵出了坏人。庙中还坐着几个东巴僧侣装扮的人,向善男信女提供烧香的香烛。我们团里有一位老太太,见到庙里的偶像,也不问是何方神圣,立即烧起香来,跪下纳头便拜,以后她到所有有神庙的景点也莫不如是。这位老太太半驼着背,路走得都不很稳,幸好有她的女儿始终陪着。她的女儿在市公安部门工作,据说这次是请假出来陪母亲旅游的,而且似乎一切都尽量顺从她母亲的意愿,真可以算是一个孝女了。从这点意义上说,当我们在暗中讥笑她愚不可及时,不要忘了,她自己内心却因为有神灵庇佑和女儿侍候而觉得十分平衡,十分幸福。本来嘛,幸福就是满足和自由自在,就是心理的平衡,就是内心有了寄托,就是对前途充满信心或者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再有许多忧虑。有这种心态,住在穷乡僻壤,只有粗茶淡饭的生活,他们的幸福指数很可能比起百万富

翁还要高。倒是我们这些有了一点文化知识却无钱无权无能而又偏要忧时忧世甚至悲天悯人的穷知识分子,除非加紧修行,否则是很难觉得完全幸福的!

庙外墙壁上布满了有关东巴教传说的彩色壁画,分为“爱情篇”、“地狱篇”和“人世篇”等等。画很新,大概是这一两年才画上去的。其中地狱篇大多是关于轮回报应的。从玉水寨所供的神和外面墙壁上的壁画来看,东巴教最早只是各民族都曾首先经历过的原始宗教阶段,包括“万物有灵”(如汉族的山神、土地、灶神)、氏族部落图腾崇拜等等。后来又吸收了藏传佛教和汉族的道教,终于形成了东巴教。所谓“东巴”,纳西语是“智者”的意思,是纳西族中掌握神权(人神的中介),垄断文化知识(只有他们认识象形文字东巴文,会读懂东篇二:50篇必读散文

年轻人要读的50篇散文

中国卷:

1、匆匆――朱自清

2、背影――朱自清

3、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4、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鲁迅

5、小橘灯――冰心

6、银杏――郭沫若

7、风景谈――矛盾

8、落花生――许地山

9、故都的秋――郁达夫

10、怀念萧珊――巴金

11、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12、我的母亲――胡适

13、雅舍――梁实秋

14、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15、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叶圣陶

16、海燕――郑振铎

1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18、囚绿记――陆蠡

19、鲁迅先生记――萧红

20、雨前――何其芳

21、桃源与沅州――沈从文

22、采蒲台的苇――孙犁

23、西湖的雪景――钟敬文

24、荔枝蜜――杨朔

25、济南的冬天――老舍

26、西湖漫笔――宗璞

27、丑石――贾平凹

28、苏州赋――王蒙

29、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30、昆明的雨――汪曾祺

31、阳关血――余秋雨32、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33、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外国卷:

34、论求知――弗兰西斯·培根

大理散文篇三:古城散文:闲游小感

闲游小感

吕艳慧2011122316 11级汉语言文学3班

未到大理之前,大理一直活在想象之中,机缘巧至,两年前来到大理求学,圆了大理梦。自至大理求学以来,古城不知游了多少次,而每次的感受不大相同中又有共同点:清爽而舒服、安静而和乐、古老而充满韵味。

古城又可称之为“叶榆”或“紫城”,我犹爱称之“紫城”。紫城自明洪武十五年始建至此,其走过了六百余春秋。紫城东与碧波荡漾之洱海为朋,西和常年青翠之苍山为友,素有“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之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紫城还风韵不减:湛蓝的天、澄澈的水、洁白温暖的云朵,古墙依旧,古宅如故,宅前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家几盆花”的景致依然,底蕴尚在,积淀愈厚。

一日,一群友人穿南门而过,仰瞻城墙,砖石渐损,或泛黑,或泛白,皆落了薄薄一层抹青苔郁郁而生长,远于汪洋大海间,近似座连绵不断。一砖一石、之产物。它们见证了紫建了其几百年之历史,

厚重。城墙中央,一望恰似小片绿洲,生座绿山,此起彼伏,一苔一灰,都是历史城几百年之过往,铸积累了其几百年之文

化。历史无影无形,却仍在不经意间留下了足迹,彰示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厚重。

紫城,称之为古城一点也不为过,甚至是名副其实。放眼望开,古之城墙、古之住宅、古之手工艺技术、古之服饰、古之气息??,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再看看这藏得极深之古之水草,或许不谓水草,不妨就暂且称之为水草吧。一丝丝、一缕缕,向着流水方向延伸、飘舞。在阳光下、自己的生活。史堆砌的大流着昨天、今俯身怡然躺在

在阴雨中,静静享受水草或脚下轻踩历地,与清澈的柔水交天,憧憬着明天;或悠久的文化纺床上,

听着久违又亲切的白族民曲,享受着洪武至今的文化宝库。他们翻看着今天的历史,却记载和见证着历史之记忆与未来。

紫城是古老而美丽的。这里有使人浮想联翩的、美丽的“风花雪月”,有古老的、闪烁着历史记忆之民宅和回响着皇室歌舞声音之宫殿,有跨越时空的绿水青山,还有勾人回忆与向往的动人的传说,有善良、淳朴的白族人民,有热情的金花和阿鹏哥,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紫城,一个古老悠久的东方文化圣地,又是一个现代旅游胜地、现代之城。她是历合圣地。其与社会与国内外接轨。每“赏花者”,数不胜走向的护国路,又

史与现代的综历史发展同步,年慕名而至的数。城内,东西称“洋人街”

里面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诸多国外友人在此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紫城,承袭着过去的历史,沿承着现在和未来的辉煌。它犹如初升的太阳,在现代化的照耀下,愈发古老,积淀着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同时,积极与现代化接轨,充满着新生的力量。

紫城,这样一个有气质、有内涵的现代气息下的古典美女,怎么能够不吸引人呢?

相关热词搜索:大理 散文 云南大理散文 云南大理散文游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