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写景

发布时间:2017-01-2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散文精选写景篇一:最美写景散文

篇一:最美散文

惠特曼——海边幻想

我小时候就有过幻想,有过希望,想写点什么,也许是一首歌吧,写海岸那使人产生联想和起划分作用的一条线,那接合点,那汇合处,固态与液态紧紧相连之处那奇妙而潜伏的某种东西(每一客观形态最后无疑都要适合主观精神的)。虽然浩瀚,却比第一眼看他时更加意味深长,将真实与理想合二为一,真实里有理想,理想里有真实。我年轻时和刚成年时在长岛,常常去罗卡威的海边和康尼岛的海边,或是往东远至汉普顿和蒙托克,一去就是几个钟头,几天。有一次,去了汉普顿和蒙托克(是在一座灯塔旁边,就目所能及,一眼望去,四周一无所有,只有大海的动荡)。我记得很清楚,有朝一日一定要写一本描绘这关于液态的、奥妙的主题。结果呢?我记得不是什么特别的抒情诗、史诗、文学方面的愿望,而竟是这海岸成了我写作的一种看不见的影响,一种作用广泛的尺度和符契。(我在这里向年轻的作家们提供一点线索。我也说不准,不过,除了海和岸之外,我也不知不觉地按这同样的标准对待其他的自然的力量——如果我能间接地表现我同它们相遇而且相融了,即便只有一次也已足够,我就非常心满意足了——我和它们是真正的互相吸收了,互相了解了。)

多年来,一种梦想,也可以说是一种图景时时(有时是间或,不过到时候总会再来)悄悄地出现在我眼前。尽管这是想象,但我确实相信这梦想一大部分进入了我的实际生活——当然也进入了我的作品,使我的作品成形,给了我的作品以色彩。那不是别的,正是这一片无垠的白黄白黄的沙地;它坚硬,平坦,宽阔;气势雄伟的大海永远不停地向它滚滚打来,缓缓冲激,哗啦作响,溅起泡沫,像低音鼓吟声阵阵。这情景,这画面,多年来一直在我眼前浮现。我有时在夜晚醒来,也能清楚地听见它,看见它。

海明威——真实的高贵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人生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福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与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者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小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泰戈尔——对岸

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

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

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边的牧场去;

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

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

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 ;

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在洁净的软泥上; 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 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 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

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 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去城

里做事。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兰波——黎明

我拥抱了这夏日的黎明。

宫殿前依然没有动静,寂然无声。池水安静地躺着。荫翳还留在林边的大道。我前行,惊醒那温馨而生动的气息,宝石般的花朵睁眼凝望。黑夜的轻翼悄然翔起。

幽径清新而朦胧。第一次相遇:一朵鲜花向我道出了芳名。 我笑向那金黄色高悬的瀑布,她散发飘逸,飞越了松林:在那银白色的峰巅,我认出了她——女神。

于是,我撩开她一层又一层的面纱。林中的小径上,我舒展着臂膀。平原上,我把她告示给雄鸡。都市里,她逃匿在钟楼和穹隆之间。像乞丐奔波在大理石的站台,我奔跑着,把她一路追寻。

大路上空,桂树林旁,我用她聚集的绡纱把她轻轻地围裹,我感觉到了她那无比丰满的玉体。黎明和孩子一起倒身在幽林之下。 醒来,已是正午。篇二:精美写景抒情散文——美丽双福 春为梦而美

时光,从一剪清风里飘过,载年轮回旋,识春复苏万物,炼尘世几度流光,年华仿若芳草芬芳,冷暖世事,梦回当代,依然春暖花开。

——题记 三月袭来一抹柔,浅浅的春,悄悄绽放在双福周边,许是那身影随处可见,踏着云彩,我向交大倚步走来,将她吐露的芳彩收于手心,脑子里开始构造属于我们独有的未来,寻觅在交大校园。

当春像海一样地漫开,带着她独有的新绿,突如其来,辉映“红桥”校门旁钱伟长先生慈祥的笑脸,整个双福顿时也显得有些灵动可爱,如一帧被生命之色饱满了的画卷款款展开,春意随之泛滥。步入校园,这个融汇着大自然的宫殿,洋溢着别样的动静之美,承载着一种生态。目光集聚在这里,我第一次停留的车站,当时的情形还依稀可见,就是在这里,开启的那道时光之门,通向未来?? 林荫,在路旁随着我的视线洒在阳光里,沿着小道,一路播撒,留下滴滴点点的梦。在校园,如同学生一样,主色调的绿永远如阳光般耀眼,满眼的绿,染成了我们眼里的温柔,目光里的惊喜。于是,我开始了漫步春天,寻找着不同姿态的生命展现。 和风穿过,阳光下,亭台阁楼间,交大学子们或遨游于书山识海,纵谈古今,笑傲未来;或呼朋唤友,相邀结伴,在运动场各处,挥舞青春,演绎色彩;交织而成了如此一幅和谐的诗画展,让我试着读懂其中梦的色彩。披着柔媚的春光,踱步诗意的校园,让微有甜味的风钻到嘴里,掠过身边,轻抚发丝,暖在心田。领悟

散文精选写景

这其中的春意,漫步在最动人的青青校园,欣赏着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在书香满园的双福展现出的独特姿态,再然后,信游于我们身边!然而这些在我的梦里似乎有出现,原来是我的求学乐园。

环游于天宇碧空之下,暖意自知,虽一人,也乐得欣然自在。李子湖畔徘徊,日光映在清澈的湖面,水波粼粼。水影布上,心境自好,我斜倚着刚发芽的柳树,视线沿湖畔移去,碧水蓝天,一幅浑然天成的风景画落定,这是属于双福交大的诗篇。湖畔青草如翠,碧波四起。草坪上,绿毯间,枝条万千,蒙络摇缀,仿佛前世因缘牵绊的莘莘学子,今又重回,再续前缘。交错之间,星星点点若隐若现,远观而惬意,近赏而叹之。万千花色莫名由,双福交大,名副其实的花香校园,百芳争艳,以含苞欲放之姿,娇翠欲滴之态,惹得诗人眷顾,如若李太白在,世上指不定又会留下多少华章雅作。微风拂过,枝上有花瓣簌簌地摇曳,是落红之前的姿态。风住了,草木随之安静下来,把生命的舞台交给鱼水之欢。水上青莲水下延,藻荇之间,鱼虾相伴,彼此往来,玩乐于天地之间,伴着春水绿柳、莺歌燕舞的季节色彩。鹊桥上,红线牵,青春萌动的心也有了归属的彼岸,爱情绽放的瞬间,我看见幸福之门为此而开,那是个浪漫的童话世界??忽的一看,湖堤岸,青草的气势果然也十分浩哉,冬去春来,春风吹又生,一波一波,跌荡起伏,生生不息的向我们证明它的存在。想起交大色彩,更多的是别具一格的“李子湖讲坛”,给人文气息又增色几分,那声声哲思,句句箴言,随着旁边

飘来的钟声,荡漾在每位学子的心涧,荡起涟漪片片,催人奋进,奔向未来。

校园荧光幕在教学楼这个平凡而特殊的平台上被点亮了,是集聚了许多精华的所在,现代化的风格与自然姿态浑然一体,这里的风景吸引着每个人的驻足流连。每一声上课铃都是启示着一段传奇的开场白,将由师生共同谱写这里的丰富多彩,或许,下一个爱因斯坦就会在这里诞生,并且阔步昂首走向未来。在这里,无论是贫穷或是富有,引人注目还是平淡无奇,都要沿着那似定未定的轨迹,在自己的空间里,完成一次生命的壮举。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每一个学子都怀抱最初的梦想,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赞歌,在这里,我们共同见着证奇迹的发生,不只是叹服,还包括感动?? 美丽双福,魅力交大,梦幻而实在,承载我半生美梦,半生的情缘,让它随风摇曳,伴雨漂,曳着漂着, 一直盘旋,直到盛开在李子湖畔??

机电学院2012级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1201班

孔令锋篇三: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件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时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段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白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是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那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副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18.文中说:“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①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

②作者对鲁迅又多了那些了解?(4分)

19.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的哪些特点?(4分)

20.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不少于200字)(1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樱桃

黄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例、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婺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评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

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得多,不过我觉得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

②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 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妇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秤。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纯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他在画幅上角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②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1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6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那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12.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分)

散文精选写景篇二:写景类文章 (精选范文)

学会阅读写景类文章 什么是写景类文章?

写景的文章是以描写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以及人们生活中的某些建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以及意境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怎样来阅读这类文章呢?

一、要弄清写景的类别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 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物,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要明确描写的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

1、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移步换景,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依次发生了变化。可以依据白天、黑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来写。

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三、要把握文章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

1、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者先总后分再总。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总起来说桂林山水美如画。

2、移步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有时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有时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五段就分别写了“岭” “林” “花” “联想木材” “联想兴国安邦”。

四、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借景抒情,景中寓情,寓情于景,这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的重点。

(一)

“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时候到了。知了在树上“知——了” “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缓慢,有气无力。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紧锁眉头,不停地摇着扇子,汗还是不断向下流。狗伏在树荫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气。柳树、杨树一动也不动,没精打采。禾苗在田地里无力地呻吟:“渴呀,渴呀!”爱唱爱跳的小河失去了潺(chán)潺声,河床上有些地方露出了洁白光滑的鹅卵石。

1、这是一段关于______________的描写。

2、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突出表现天气的热。

3、根据本文内容填空。

低沉缓慢的() 愁眉紧锁的()

没精打采的() 爱唱爱跳的()

4、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动态和神态来突出天气的热的?请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填空。 知了( ) 老人() 狗( )

禾苗( ) 小河() 树( )

5、仿照本文的写法,以“今天的天气真冷啊!”为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海滨小城(片断)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①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a.第1句 b.只有第2句

c.第2、3、4句 d.第1、2、3、4句

③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__________

④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

a.凤凰树的枝叶 b.凤凰树的花 c.小城 d.火烧云

⑤“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

①把这句话缩到最简:_____________

②“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a.数量多 b.颜色绿 c.树冠大 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散文精选写景篇三:写景散文

中考文体专训之 散文阅读讲练(写景状物篇)

[知识聚焦]

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这类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实现传递作者情意,并吸引人、感染人的阅读目的。如果说散文是美文,那最能充分散文美质的,恐怕要算这一类了。这类散文是最具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因而也是最受读者青睐的一类。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大多是这类写景散文。这类散文由于表现手段不同,也可以分成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有些散文是以景色描写主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默写景其目的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如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

(2)有些散文是状物为主,总是以相当多的篇幅描述某一物(或物件),同时又总是通过这一事物(或物件)寄寓特定的思想情感。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考点预览]

纵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中涉及到的写景状物散文,其考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把握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细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

2.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写景散文中的描写主要考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时我们必须明确: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3.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因此,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考点。

4.发展性考题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经典例说]

镜泊湖的黄昏

熊召政

⑴黄昏有时是一个错误。譬如观飞瀑,黯淡的光线使你无法领略飞腾的气势;譬如草原上的故友重逢,天不假以阳光,无法纵马驰骋,只好入室把盏,醉里挑灯看剑了。但有时,黄昏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譬如暮霭降临时,桂子树下情人的相拥;譬如泛舟,泛舟在山环水曲的湖上。

⑵如今我正在湖上,在镜泊湖的游船中,倚着舷窗,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 ⑶说到禅机,似乎有些突兀,但我如此表述,绝非心血来潮。说它之前,让我们还是先来追寻一下镜泊湖的历史吧。

⑷用地质学家的说法,镜泊湖属于高山堰塞湖,海拔高度世界第二,仅比瑞士的日内瓦湖低了25米。所谓堰塞,就是被堵塞的河道。镜泊湖乃牡丹江故道,造物主却赶着青山打了一个滚,牡丹江被截断,只好改道而走。于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留在了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腹部。

⑸张广才岭并非以某位汉人的姓氏命名,它是满语,读“遮根采良”,意为吉祥如意。镜泊湖在历史上亦有多个称谓。汉朝时,它叫湄沱河;唐高宗时,改称阿卜湖;唐玄宗时,又名呼汗海。明代称镜泊湖,清代称毕尔腾湖。这满语的毕尔腾,仍然是“水平如镜”的意思。辛亥革命后,复改为镜泊湖,沿用至今。

⑹既是牡丹江故道,镜泊湖便不像洱海、洪湖、太湖那样一片浩瀚,泛舟湖心,有横无际涯的感觉。它虽然有90公里的水域,但仍然曲折如河道,唯其曲折,我们才能见到别致的

生动。

⑺下湖时,已经五点多钟,枕着山脊的夕阳,已经不再炽烈,你可以用肉眼去细细观察它,看它像太极图一样散发的光晕。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

阳鱼。被阴阳鱼啄剩的光粒,散散地洒落湖中,它们飘荡着,浮漾着,像金箔打造的浮萍。

⑻游船入湖深深,船头向东,切开的是渐渐凝集的暮色。两岸的青山,将葱茏投入湖中,孵化出翡翠般的大宁静。而船尾,那金箔般的浮萍,却是穷追不舍。船头的翡翠,船尾的金箔,在夕阳中穷极变幻。不知为何,这情景让我想起阮籍的诗句:“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我不明白,放逸与纵酒的阮步兵,为何心境如此苍凉。中唐的李商隐吟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含蓄一点,也是过分地感伤。这两位诗人,均生存于中国的禅宗诞生之前,尚不能借助禅家参透生命。

⑼美的东西,大多转瞬即逝。把握生命之内的东西,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像我此刻.......

站在船尾,眺望夕阳由猩红变成淡红时,我才真切地感到,生命的每一种境界,都是无法替代的历程。它既有色彩,也有温度;既是灿烂,也是淡泊。就像这镜泊湖,成为河道时,它流得欢畅;堰塞成湖,它仍然逍遥。

⑽不知不觉,三分之二的夕阳,已经沉入了山脊。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

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这最后的辉煌实在太..

美了。我突然想到应该拍下一帧照片,于是揿下快门……

⑾刹那间,夕阳完全沉没,湖上的金光也骤然收尽。我捡拾刚才拍摄的湖波,取景框中的画面一出来,我不免大吃一惊。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

1.镜泊湖的黄昏美在哪里?试用文中的几个词语加以概括。

2.文章第4~6段对镜泊湖作了具体介绍,请用短语依次概括各段的内容。 ..

3.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这最好的生命的蛋白汁,在饲养着那一双旋转不息的阴阳鱼”一句中加点的“生......

命的蛋白汁”是什么意思?

(2)“剩下的半弯,似乎激情更为充沛;投放到水中的光晕,金灿灿的更..为明亮。船尾的排浪中,水花更为璀璨”中加点的“更”有什么表达作用? .

4.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A.开头通过对比描写,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美丽”,并自然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宗旨是为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

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渗入了禅机,从太极、阴阳鱼,到生机、生命态度的慢慢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5.结合本文主旨,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理解。

[考点评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通过描写描写镜泊湖的黄昏,跳跃的文字,大胆的想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第1题是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正确判断文章的主旨。我们既可以用形容词来说明其特点,还可以直接说出一些具体的美景。

第2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散文描写顺序的把握,理清了散文中的写景顺序,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3题主要是考查重点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的分析与把握。我们要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作答。

第4题是考查我们对作品整体感知的能力。要做出正确选择,这就要求必须要吃透全文,认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而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第5题既考查我们对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寓意的理解,又考查我们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对“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学生写的句子要与文章内容相关一致,想象合理,语言通畅,并有一定的生动性。

[拓展训练]

阅读《镜泊湖的黄昏》,回答问题。

1.第(2)段“看夕阳在波浪中书写活泼的禅机”一句中,“禅机”有什么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明。

2.请结合文章概括第(5)段中“别致生动的景色”的内容。

3.阮籍和李商隐的诗句具有怎样的特点?从原文中各选一个词语概括。作者为何要引用他们的诗句?

4.最后一句“潋滟的金波中,有一尊完整的弥勒佛,正冲着我微笑”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5.文章以“黄昏”为载体,写出了作者游湖之感,试从多角度分析文章提到的对黄昏的认识,并选取一种谈谈你的感想。

[新题预测]

沙田山居

文/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渺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最是晴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动我的心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黢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相关热词搜索:写景 散文 精选 名家写景散文精选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