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2.0,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摭谈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事迹材料 点击:

 信息化 2.0 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摭谈 冉雄国

 永昌县第一小学

 甘肃省金昌市

 737200

  摘要:针对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本文从教师的角色内涵、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所需素养、教师自我成长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教师要通过自身角色的认识,信息意识的培养,自觉反省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能力

 自身发展

 2018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做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没有时间迷茫,没有时间徘徊,只有全身心的拥抱“他”。并在此过程中,借助其“东风”,预防其“陷阱”,自觉地发展自己,丰富自身的角色内涵,提升自身素养,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 “风流人物”。

 一、

 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教师角色内涵

  教育信息化 2.0,必将以强大的力量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将重新定义“教师”这个角色,为其赋予比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更为深层次的丰富内涵。

 (一)教师是信息化海洋中的“灯塔”。随着网络飞速发展,即将进入 5G 时代,各类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信息资源、APP 将形成漫无际的“汪洋大海”,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随时随地从其中“取一瓢饮”,或用于课堂教学,或用于探究实践,或用于浪费时间。大海航行需要灯塔,师生学习同样需要“灯塔”,而“灯塔”只有我们教师责无旁待地承担。指导学生细致地甄别路线,安全的航行,快捷的到达目的地;指引自己自觉成长,增强自己的“光芒”,防止学生在信息大海中“溺亡”,防止自己在大海中迷失。

 (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伴奏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的:“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1] 信息化 2.0 时代,面对海量的知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实践再造者;教师再不是知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学习“乐章”中“伴奏者”,促进“乐章” 的情绪表达,促进“乐章”精彩演绎。

 (三)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背书”。信息化 2.0 时代,也是 AI 时代,在人工智能武装下崭新的教学形式、内容、软件将部分替代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2] ,这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深入地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地指导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背书”。

 (四)教师要构建自身成长的“共同体”。信息化 2.0 时代,原先相对独立的、互相隔离的个人教学环境已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教学实际。要冲破这种困境,教师就需要使用网络提供的互相合作的广泛支持,采用线上合作和线下合作相结合的模式,主动构建自身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扩大自身的“朋友圈”,交流创新教学方法,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提炼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应用信息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让自身“受益”,让学生得益。

 二、

 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素养

  信息化改革的步伐将全面覆盖学校课程、活动、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使得教学的方式和形式带来了更多新选择。要适应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就必须面向信息化进行更新和优化。

 (一)教师要具备敏感的“信息触角”。教师具有使用电脑和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要能够敏感地发现教学工作和个人生活中能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的地方。“信息触角”将会成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强大推力,使得教师能主动地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去解决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研等各个方面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性,让自己“信息技术工具箱”快速升级到“2.0 版”。

 (二)教师要具备高超的信息素养的“网络安全员”。2.0 时代,是素养的世界,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公民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信息网络的爆发式发展,信息安全已提升到了极高的层面,习近平说:“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从方方面面看,教师首先要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负责地使用信息、网络, 遵循应用信息的伦理道德规范,国家法纪法规,自觉担任“网络安全员”,带动学生、家长、社会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发挥示范效应,为国家网络安全奉献力量。

 (三)教师要具备高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其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处于核心地位。教师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应从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管理和研究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如:提高认识,走出误区;建立常态机制;组建专家团队,培养领军人物;借鉴先进省市和名校名师经验;示范引领;创设环境,营造氛围;创建 QQ 群、微信公众号。[3] 教师要在具体应用时根据教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切性调整。

 三、

 勤于实践反省,促进自身发展

  身处信息化 2.0 时代的每一位教师,都应时刻保持着“第一个吃螃蟹”的态度,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技能、获取新的知识、树立新的信念,迅速地升级自身的理念、方法、手段,成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浪潮的一份子。

 首先,教师需要树立和增强自我成长的自觉意识。爱瑟·戴森曾说过,互联网是为了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一名教师在学习应用网络技术时,应该牢记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教学和科研,而比仅仅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这个新鲜的工具,空有三分钟热度。信息技术能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样板戏”,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之间建立起的“学习共同体”。只有在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时,才能形成满足信息化改革和发展需求的先进教学观念和个人发展动力。

 其次,要加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实践,提升自己“捕鱼术”,努力做到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所具备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内化的经验知识,这些经验知识大多是通过

 模仿、实践、反省一点一点积累的。因此,作为与时俱进的当代的教师,借力信息化,勤于实践,勤于自我反省,加快自身积累,加速自身发展;与此同时,还应积累信息化手段与各学科课程深入整合的经验,厚积薄发,逐渐形成一系列具有个人特色的案例经验,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群体中主动分享,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将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升华为系统的、结构化的专业知识,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最后,要更有效地进行整合。教师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研究者,要时刻带着批判精神去反思自己的整合实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上课才不会变成机械地执行教案和演示课件,而是对教案和课件的再加工、再创造;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学生的“学”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被动行为,而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面对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重新学习,持续学习,是当代教师紧跟时代趋势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教师只有跳出“舒适圈”,主动投身到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才能抓住机遇,提升个人能力、促进职业发展。对此,老师们要持开放的态度、要敢于行动,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做一名合格的当代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曹建江. 应当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D]. 上海教育, 2014.

 [2]沈绍辉 刘霖. 论教师角色的涵义与角色转变的阻力[D].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

 5.

 [3]郑小军,张霞.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评论,2014(1):63

 -65

 【此论文为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以永昌县第一小学为例》GS[2018]GHB3380 研究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 提升 能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