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模具专业 建设 调研报告

 针对模具产业与技术发展动态、模具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的构建、教学模为了更好地贴合企业需要,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中等技术型专门式的改革等问题,我校于 2009 年组织骨干教师深入本省及沿海模具企业、人才中介和服务机构、兄弟学校进行调研,获取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提供依据。有关调研情况与结论综述如下:

 一、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1 .模具行业发展空间分析 模具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产品质量、效益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我国目前的模具开发制造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至少相差 10 年。进口产品在高精密、复杂、高寿命模具的产需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

 模具是工业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讯、汽车、摩托、电机、电器、家电、建材等产品中,70~90%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力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或上百倍,目前全世界的模具年产值约 600 亿美元。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精密、大型、复杂、高寿命模具的需求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特别是由于近年来每年近 10 亿美元的进口模具中,精密、大型、复杂、高寿命的模具占多数,所以从减少进口、提出国产化率的角度出发,这类高档模具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逐步增大。

 模具需要量是根据有关主机产量及其技术发展来进行预测的,模具需求发展高于主机发展速度是一般规律。从国内几个主要模具市场的需求预测看:汽摩行业是最大的模具市场,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以明确;家电行业需求量不可小视,“十五”期间家电市场将有较大发展,预计年增长率将超出 10%;电讯行业发展潜力巨大;音像产品是电子产品模具的主要市场,其中尤以彩电为主;微机、与微机配套的打印机、VCD、DVD、录像机、摄像

 机、通讯设备所需模具也不少,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它们服务的模具也要占全部模具的 20%左右;建筑业塑料型材模具增幅将高于模具行业总体发展水平。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近几年世界模具市场总量一直为600~650 亿美元,而我国近年来模具生产年产值为 280 亿元人民币。有关专家认为“十五”期间模具行业每年必须要有 15%左右的增长速度才行。因此,模具行业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模具制造业的大发展拉大人才需要的缺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要不断增加,模具的精度、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所需品种越来越细化。随着产品个性化,柔性化制造单元将越来越得以普及,传统的制造设备、手段更多地被各类数字控制的现代设备所取代。

 随着国外厂商逐渐将传统家电订单抽离中国台湾地区,台湾的高科技电子业也积极赴大陆投资设厂,与家电、电子产业息息相关的模具业近年来大举赴大陆投资,而且设厂逐渐有从点到面的投资趋势。这必然急需一大批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综合人才。

 3 .服务社会、适应行业经济发展需求,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模具企业的传统生产技术是必然的趋势。CAD/CAE/CAM 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作用、快速原型制造和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更快发展、高速铣削和超精加工及复杂加工的进一步采用和发展、热流道技术的推广应用、模具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优质模具材料的开发和采用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可能范围内虚拟技术、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的采用等,都将是模具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模具生产企业着重于创新,努力采用高新技术,大力提升自己的产品水平和档次,进一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服务社会、为模具行业经济发展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技术人才视角审视,改革传统模具专业教学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遵循中等教育发展规律,改革传统模具专业教学,培养技术型人才,服务社会,是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调研分析

  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面宽、社会需求稳定 模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电子、电器、

 仪表、通信、家电等产品中 70%~90%的零部件都是由模具制造成型的。长沙的汽车电器厂、电位器厂、无线电厂,南方摩托厂、仪器仪表厂等省内企业,以传统加工设备为主,需要能直接参与模具制造、产品加工并具有设备维护、维修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由于模具制造采用现代数字控制设备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模具企业急需一大批能操作数控机床、编制加工程序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在资金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及广东大批的外资公司,人才需求尤为突出。广东的艺美达、汉达集团、莹电电子等十多家外资企业是本专业长期用人单位。

 计算机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迅速,使企业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广东各地外资、合资企业大量需要能从事 CAD/CAM 的高级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产品营销人员。广东有十多家企业对本专业学生需求量大,且有合作培养意向。

 2 .人才素质需要调查分析 我校对相关的省内外国营、民营、外资企业的人才素质要求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有下列岗位对模具 CAD/CAM 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大的社会需求:(1)企业生产一线——模具制造;(2)企业设计处——模具辅助设计;(3)工矿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管理;(4)大型企业、外资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5)大型企业、外资企业——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弥补了高等专科以上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薄弱,要求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与技能。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较快适应生产第一线岗位的中等技术型人才。传统的教学体系不能完好满足社会现实对模具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因此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 .人才数量需求调查分析 下表是与我校学生就业有稳定联系的相关企业人才数量需求调查的数据统计。从我们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14 家企业 2009 年对模具专业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达 2000 人,今后三年每年的需求量在逐年增长。

 企 业 名 称 需 求 人 数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深圳精业电脑工程部 8 15 20 18

 深圳唯冠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40 24 25 26 深圳正凌塑胶公司 20 15 12 10 深圳深辉电器公司 10 10 8 8 广东汉达集团 20 25 20 20 艺美达 16 10 8 10 深圳富士光机公司 10 8 6 5 深圳创维集团 10 8 6 8 珠海光联电讯公司 20 16 14 10 顺德洁具公司 14 18 8 10 莹电(深圳)电子有限公司 35 45 50 45 勤展(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15 25 20 25 东莞马利希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11 20 16 14 上海屹丰模具公司 10 25 15 10 合

 计 239 274 228 219 4 .企业对模具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 根据企业调研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可细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即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装配与维修,相应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必须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 2. 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知和初步技能; 3. 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4. 熟练掌握 AutoCAD、MasterCAM、Pro/E 等软件的应用,并能进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工作。

 5. 具备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备编制模具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及其工艺实施的能力; 6. 初步具备冲床、注塑机等成形设备调整、维护,模具装配维修的操作技能。

 三、企业调研对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启 示

 在企业的调研,与技术专家的座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维,根据调研,我们认为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做好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1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社会、行业发展需要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中职教育要面向社会,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个人自身发展需要的、能主动适应行业需要,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利于个人全面及可持续发展,体现中职教育特点、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拓宽专业口径,合理构建基础知识、增进专业技能,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注重创新能力、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 .通过改革制订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计划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以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的能力,反映模具行业的新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理论教学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重建理论教学体系。探索建立有利于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相对独立并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 .探索建立新型的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改革现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改革过去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引导探究式、发现式等并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块式教学、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讲练训一体化实践教学等灵活多样的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4 .建设开发与模块教学相适应的创新教材 传统专业课程偏重学科建设,课程分类过细,课程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内容重复,效率不高。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课之间人为割断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围绕行业岗位技能组织教学势必打破各门课程间的界限,对它们进行重新组构。开发新课程,建设与之相应的教材是教学改革的特色体现之所在。

 5 .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中职特色的关键。通过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产学合作的协议,建立专业教学专家咨询委员

 会和校外实训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产学研结合也是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主动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体现本专业特点、科学实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其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之配套的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要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通过3~5 年的努力,把本专业办成在全省同类专业中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的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

相关热词搜索:调研报告 模具 建设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