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改革到今天,小学语文中作文教学方式较以往有

发布时间:2020-11-16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习作如珠巧相串

 ——以“分解”促“整合”谈中年级作文教学

  学校 :

 南安市洪梅中心小学

 姓名 :

 黄加福

 学科 :

 语

 文

 习作如珠巧相串 ——以“分解”促“整合”谈中年级作文教学 纵观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中对写的要求:低年级,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进而产生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欲望。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而中年级,要求学生做到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显而易见,中年级作文既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基础,它处于过渡阶段。

 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中作文的教学方式较以往有较大的改变,老师们比任何时候都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即要想使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先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于是,抓住一切可以作文的机会做文章外,还积极开辟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生活面,让孩子们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旨在让学生觉得有做不完、看不够的新鲜事,给学生大量的能引起愉悦情感的良好的外界刺激。

 ‚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熟悉的、丰富的生活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现在的孩子们是不愁没‚腹内空空,无话可说?了。可是作文中总会出现写不具体的现象,要么三言两语,无话可说;要么东拉西扯、内容散乱;要么,主次颠倒,全无章法;要么全盘记录,详略不当。由此迈开万里长征的第二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给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

 要想真正地引导好中年级学生作文,除了弄清不同阶段写话训练间前后联系,内在的关联,还必须明确‚桥梁?的上下和自身情况:三年级上学期的训练是写话训练,其基本要求是连词成句,它是段的训练的基础;三年级下学期的训练属于片段训练,它是作文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阶段既要完成连句成段的任务,又要打好连段成篇的基础。

 如果说作文材料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那么老师正确的引导不亚于闪闪发光的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连在一起,作文也就成了闪耀着奇光异彩的珠串。怎样达到这一目的呢?经过反复实践论证,个人以为完全可以利用‚分解?促进‚整合?实现中年级作文教学。以游戏作文‚猜宝?为例:

 (一)

 导入 —— 看,宝物就在眼前 德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可见,兴趣是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一种强烈倾向和喜好情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主动学习的启动力。

 课堂伊始,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宝物?,其实是语文课上没收来的小东西。可想而知,用它们作‚诱饵?,一来能调动学生兴趣,二来,也算物尽其用。果然,‚宝物?一亮相,学生惊喜地大叫‚露露?‚摩狮迪露?‚肯扎特?。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自然会引起表达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很强烈。聪明的教师千万不能错过这个训练表达的好机会。像这会儿,我马上虚心地请在座同学好好介绍一下这些小东西。为人师表的感觉定是不错,课堂沸腾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好像谁不发言,谁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的。

 ‚原来是赛尔号里的精灵啊!谢谢同学们让老师认识它们。这节课我们来玩猜宝游戏。谁猜中了,精灵就送给他,大家看怎么样??学生平时就爱玩,玩具还都是己掏腰包买的。现在只要动脑猜一猜,就能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没有一个学生不大声叫好。可是谁来猜,谁来藏呢?老师马上故作为难,进而要求学生拿出笔用文字再次描述‚宝物?,描述佳者,角色任由其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

 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然如火如荼。

 (二)

 游戏 —— 让时间定格在那一刹那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彼时同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可见口头作文意义甚大。而中年级作文难教,除了写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年龄的心理因素。彼时学生情感更加丰富起来,反映在语言使用的选择上,呈现出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特征。这种变换和发展通常表现出心有余而言不足矛盾,从而形成写作心理障碍,觉得很难下笔,下笔时又怕写不好。口头作文却是消除上述写作心理障碍的好办法。

 限时写作的时间到了,同学们纷纷自告奋勇声情并茂地宣读了自己的‚解说词?,很快,游戏‚藏宝猜宝?开始了。自愿产生的三个‚藏宝人?,在讲台前排成一排,他们反背双手,而我就在三位同学身后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次,并在每个选手身后都稍作停顿,作出把宝物放到他手中的感觉。其间,底下学生眼睛睁得老大,我还没让他们竞猜,他们早已按捺不住在纷纷议论起来……当学生看到某种新鲜事物时,惊讶好奇的心情如惊涛骇浪,汹涌不已。‚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说说你的想法吧,别忘了把观察到的蛛丝马迹记录下来。? 在多种学习方法中,竞争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游戏中,竞猜者首先必须认真听取三名‚藏宝人?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藏宝人?说话时的表情判断其可信度。台上的‚藏宝人?为了保住手里的‚宝物?,个个舌绽莲花,超水准地

 完成了他们迷惑群众的任务,或真诚,或虚假,或夸张。有的斩钉截铁地说:‚宝物在我手中!?;有的故作心虚:‚宝物不在我这里。?有的顾左右而言其他:‚什么宝物?我不清楚。?台下的学生急坏了,‚宝物?只有三个,谁也不想空手而归啊。群情激愤中,眼睛睁得更大,看得更细,手里的笔也动得更频繁了…… 记得故事《小鱼不明白大海》中一条小鱼向大鱼问‚道?。‚我常听人说起海的事情,可是海是什么??‚你的周边就是海啊!?‚可是我怎么看不到?? ‚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生于海,也将终归于海。海包围着你,就像你自己的身体。?大鱼回答说。庄子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道?无处不在,而人却了无知觉的现象。事实上,对于‚说话?,人们多半也象‚生于海而不知海? 的小鱼,天天在使,时时在用而又浑然不知,成了‚被遗望的一角?。现在都提倡开放式的民主的课堂,学生在进行口头作文时不受拘束,可以自由发挥,自由表达,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呆板,而是变得生动开放。而‚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无意识记忆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这就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这么说。

 (三)完结 —— 谁是最后的赢家

 谜底即将揭晓,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我请台下学生再次查看作文本上对几名‚嫌疑人?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记录(这个安排,旨在让学生再一次理清游戏的条理,加深印象,为下面的写作作准备。)结合记录,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一起讨论,作出最后的决定。而台上的‚藏宝人?也下来了,他们同样要利用给定的时间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进行描述,并在文末说明宝物去向。

 ‚讨论的时间结束了,亲爱的同学们,写一篇侦察报告说说你的答案吧。它会让你更接近真相的。?教室里一时间‚沙沙?之声不绝而耳,如春雨飘落,又似蚕食桑叶。当写作结束后,你会看到学生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志

 得意满的神情,你会听到一场有理有据的雄辩会。最为可爱的是,孩子们说明自己的猜测及依据后,一改刚才的胸有成竹,纷纷小心地查问我‚宝物?到底在哪。是时候了,‚我们请‘藏宝人’公布答案……?‚藏宝?的学生于是拿起自己的文章开始‚汇报?。

 把完整教材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逐次地进行教学,最后使学生掌握完整教材,这就是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分解教学法。其优点是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突破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降低了动作的难度,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

 新课改实行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文不再是仅仅为考试服务,它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材料加观察并不等同于作文。好的师傅,给的不能只是砖头、石块、水泥之类的材料,还应该告诉他的徒弟怎么把这些东西有机组合,从而建起结实的大厦来。同样的,要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不仅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要教给‚详写?方法。而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分解教学法,恰恰能以‚分解?促‚整合?,达到‚零存整取?的目的。‚学有定律,教无定法。?习作教学的方法有千千万万条,但不管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在实行的时候,都要始终围绕一个大主题:‚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灌输语文和社会的真正交接。?

相关热词搜索:作文 小学语文 课程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