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实例参考

发布时间:2021-07-14 来源: 实习报告 点击: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例参考

  通过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补白让学生再现诗歌画面,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古诗的意境中任意驰骋,充实了诗的内涵,让古诗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以下是蒲公英文摘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三首教学实例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例参考

  《宿建德江》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比树木还低些,使心情更觉压抑,只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才思敏捷的诗人苏轼用诗句捕捉到西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顷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诗人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将它们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学习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虽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词人却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词中也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的教学设计主要注重朗读、想象和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词的意味和意境的美好。同时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字词、诗句含义的方法,感悟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同时,明白“诗以言情,诗以言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文化底蕴。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色;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4.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

  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西湖边;“醉书”是指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可见这首诗是作者于六月二十七日这天,饮酒微醉后,在西湖湖畔所作。)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1.学习《宿建德江》一诗,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故事激趣。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清幽境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孟浩然一生好学,交际广泛,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等交往甚密。其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收录于《孟浩然集》中。

  (2)写作背景。

  《宿建德江》一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山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3)孟浩然求仕的传说。(可以用纸稿的形式发给学生阅读,也可以简洁地讲一讲)

  孟浩然一生并未入朝做官,早年也一直在鹿门山隐居。他天性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但也并非没有“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相传有一次孟浩然去省中拜访王维,不料玄宗皇帝亲自到这里来视察了。本来,省中是办公的地方,怎么可以随便招待朋友呢?所以王维就让孟浩然暂时藏在床底下——因为工作人员有时要值夜,所以省中有床,这在唐朝是有记载的。等到皇帝来了以后,王维一想:我把他藏起来,万一有一天被皇帝知道了,这可是欺君之罪。于是他马上就向玄宗禀报说:“今天我有一个朋友孟浩然来这里了,他知道本不该来,不敢见您,所以藏在了床下。”玄宗说:“我也听说过孟浩然,这人的诗写得不错,叫他出来好了。”等孟浩然出来后,玄宗就让他念一首诗给自己听,孟浩然就念了一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北阙”是指北方的朝廷。因为他来到长安考试没有考上,所以很不得意。他说:从此以后我不要再上书求仕了,我要回南山隐居到我的草庐之中。我这个人真的是没有什么才干,所以虽然是圣明的君主也不用我。因为我体弱多病,老朋友们也跟我疏远不来往了。现在,我头上已经长了白发,催促着我一步步走向衰老了。春天已经来到,和暖的阳气逼走了旧年的寒冷。我心中有一种长久的怀思向往,这使我不能成眠。晚上辗转床榻间,就看到窗外月光下的松树的影子,只觉得一片空虚。这本来是他贫穷、衰老、不得志的一些牢骚话,结果皇帝听罢就说:“卿自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当初是你自己不出来做官,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说是我抛弃了你呢?所以玄宗很不高兴,而孟浩然也一直没能得到一个做官的机会,他的第二次长安求仕又失败了。

  预设:《宿建德江》一诗中满含“客愁”,教师可不用详细讲解写作背景或作者生平,因本诗重在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但知其人方可明其情,对孟浩然特殊的生活经历可简要介绍,以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2.初读古诗,疏通诗句,明确节奏。

  (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

  过渡:同学们,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前两遍争取把字都念正确,后两遍争取把诗句读通念顺,可用铅笔试着断句。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

  生字:德。“德”的笔顺较多,注意右下部“心”上有一横,不要漏写。

  易读错字:泊。“泊”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bó和pō,通过读诗句可知这里指的是“停泊”,所以要读成“bó”。

  (3)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图文结合,画中会意。

  (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与交流:①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

  ②小组内讨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③观察课文插图,你印象最深的景物是什么?它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2)欣赏图片,理解诗句。(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A.对照插图细细品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提示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教师相机板书:小舟、烟雾、沙洲、日暮、旷野、低树、江水、明月。)

  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全面,基本上概括了诗歌中提到的所有景物。那么这些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我想大家应该和我的感觉差不多,是孤独、寂寞、冷清的。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生齐读)

  B.理解“移舟泊烟渚”。

  这一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移舟”,移船近岸的意思;“泊”,指停船夜宿。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一方面是点题,另一方面也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做了准备。)

  C.理解“日暮客愁新”。

  ①这句诗中的“客”指谁?(诗人)

  ②这句诗中的关键字是哪个字?(愁)

  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预设: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过渡:孟浩然在另一首诗中写道:“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他虽然没那么执着于做官,但回顾自己的一生,除了诗文,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成绩。诗人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游历四方,壮志未酬,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学生读诗句)

  背景知识拓展:

  行旅诗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典型的行旅诗,先要理解古人的行旅,我们才能读好这首诗。古人写行旅的诗文极多,同学们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古人要这么大写特写行旅之苦呢?现代意义的旅游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可是古人的行旅与现代的旅行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古代的文人总是形迹匆匆,有的是求学,有的是赶考,有的是省亲,有的是奔丧,最多的是赴任。我国古代多数时间实行的是流官制,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一个任职干上个二三年就得调离,而且讲究南人北相、北人南相,家在北方的偏让你到南方,家在南方的偏得到北方赴任,为的是防止结党营私。更有遭到贬谪的,那就得到边远的地方了。那个时候,没有公路,没有火车,好的有舟船、车马,差的就得用脚量了。动辄数月,多则数年,许多人的生命是在行旅中度过的。有名的大诗人,如李白、杜甫、苏轼可以说都是逝于行旅的。所以,身在异乡的诗人在行旅之中生出种种愁绪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D.教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①这两句诗写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空旷、孤寂、宁静、清远。)

  ②第一句描写远景,天为什么比树还低?第二句描写近景,月亮为什么与人接近了呢?

  明确:天并不比树低,只是因为原野极为空旷,放眼望去,远处的天仿佛比树还要低些;月亮也并不能和人接近,只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就与人接近了。

  ③讨论:“江清月近人”一句中,“近”字该如何理解?仅仅指实际距离的“近”吗?

  明确:就字面意义来说,“近”确实指月亮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水里,仿佛与人接近。但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还可以理解为“精神、情感上的接近”。诗人当时孤身在外,举目无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月亮虽然远在天边,却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所以作者感觉它非常之近,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这种理解是提供一种思路,可能有的学生还会认为这里的月亮不是指水中的倒影,而就是实指天上的月亮。在这次讨论中,结果其实不重要,而要引导学生在争论之中能提出疑问,分析、争论、感悟,从而加深对诗的认识。

  ④指名学生说诗意、悟诗情。

  小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第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⑤学生齐读,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诗。

  朗读指导:注意全诗的朗读基调是深沉的,于深沉之中又有一种安慰。

  (3)课堂延伸,文化积累。

  过渡: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因为思乡,李白曾经这样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为思亲,杜甫曾经这样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因为愁眠,张继曾经这样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也是因为满腔愁情,孟浩然写下了这首《宿建德江》,于是有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样的千古名句。同学们,诗人笔下的月亮还有着怎样的寄托呢?大家可以课下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4.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整首诗赛读,背诵积累。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诵方法。

  (3)指名背诵。注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富有韵律。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过渡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空旷的郊野、辽远的天空和天上的明月,给人一种凄清、寂寞的感觉。现在,让我们一洗“愁”态,去感受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去感受一种别样的自然图景。我们将要学习另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诗人苏轼笔下的这场暴雨有着怎样的奇趣。

  2.解诗题,明背景。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注意读准节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醉”该如何解释?(是饮酒后醉的状态,还是陶醉于景色之中?学完整首诗后再回到此题的讨论。)

  (3)诗人是何时写下这首诗的?(检测预习效果,对诗人及写作背景学生可略做了解。)

  ①出示课件“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②简介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3.初读诗歌,夯实基础。

  (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主朗读情况,教师适时正音。

  预设:提醒学生易读错的音:“卷地”的“卷”为三声;“忽吹散”的“散”为四声。

  (3)指名读诗,引导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出示自学提示。

  阅读与交流:①自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画问号。

  ②观察课本插图,再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③小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赏析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做好批注。

  (2)展示交流,品读诗句。

  过渡:老师在刚才的巡视中发现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各抒己见,认真专注,我特别欣赏大家的学习态度。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交流呢?大家在说的时候可运用下面这个句式。

  读了______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想到了______。这句诗中我最欣赏的(字)词是_______,这个(字)词_____________。

  预设一:黑云翻墨未遮山

  生1: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满天的乌云翻滚而来,似乎听到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想到了这乌云不就像打翻的墨汁吗?我最欣赏的词是“翻墨”,这个词展现了天上的云所呈现出来的状态,黑压压的,蔓延很快,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我还知道这句诗是描写下雨前天上的景象。

  预设二:白雨跳珠乱入船

  生2: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豆大的雨点从天上倾盆而下,它们蹦到了船上,跳到了岸边,落在了湖中,我仿佛听到了雨点噼里啪啦的声音,想象到它们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我最欣赏的词是“跳珠”,这个词写出了雨的大和猛。(生补充)我认为“乱”字用得好。从“乱”字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下得很杂乱。此外,我认为“白”字用得也很好,不仅写出了雨的颜色,还显示雨下得很大,大得我们都看到了它的颜色。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苏轼特别喜欢这句中的“跳珠”。十五年后,五十岁的苏轼重返西湖,特意写道: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一团黑云和一阵白雨,一黑一白形成了色彩美,一翻墨一跳珠,形成了动态美。我们大家再来一起读一读——(生齐读)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那么黑云白雨过后,天地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预设三:卷地风来忽吹散

  生3: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卷地而来的风转眼就将乌云吹散,将白雨吹走,似乎听到了风吹的声音。我最欣赏的是“卷地”这个词,“卷地”说明风很大。我也喜欢“忽”这个字,说明风来得突然,也说明天地变化之快。

  预设四:望湖楼下水如天

  生4:读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大雨过后,望湖楼下水天相接,一片汪洋。我最欣赏“水如天”,说明雨很大,楼下一片汪洋,凸显景色之美。这一句写出了静态的美,它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有楼,有蓝天,有一片汪洋的水。

  过渡: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看到水天一色之景,怎能不令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中。(在课题“醉”下加着重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课题,大家如何理解这里的“醉”呢?(学生发言)

  (3)朗读背诵,感悟诗韵。

  过渡:醉于酒,醉于景,苏轼禁不住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醉于景,更醉于诗,让我们也走进了诗人描绘的奇趣世界。最后让我们带着对这场雨的惊叹,对雨后景色的赞美,一起来读背这首诗。

  (4)指名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

  (5)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6.课堂回顾,总结方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其中第二首诗主要由同学们自主学习。我们一起理解了诗题,在优美的旋律中朗读了诗文,通过合作交流明白了诗意,结合图画想象了诗中的情境,体悟到了诗人的心情。(出示课件: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这就是理解一首古诗的常规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吗?下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另一首名家作品。

  7.延伸拓展,作业设计。(出示课件:学生自选作业。)

  (1)画:画一画本课所学两首诗所呈现出的画面,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找:另找一些描写月夜或暴雨的古诗,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和画面美。

  (3)学:收集孟浩然或苏轼的故事和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第二课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会写“鹊、蝉”2个生字。

  2.理解句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能够默写。

  4.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赏析词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夏夜农村的清新恬静之美。

  2.品味词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一首诗描绘了静寂的月夜,一首诗描绘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暴雨。老师想邀请两位同学分别来吟诵一下这两首诗。

  1.抽查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再齐背。

  2.再次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两首诗的吗?今天,我们将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词虽与诗格式有别,但我们依然可以用上节课我们掌握的方法来学习它。(板书: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

  二、初读课文,读通文本。

  1.讲解课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夜”,点明时间;“行”,点明动作、事件;“黄沙”,点明地点。题目意思:夜间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他曾遭贬谪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沙岭比较熟悉。

  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生字“鹊、蝉”。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3.检查自读及交流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认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注意变色的字。

  惊鹊鸣蝉稻花茅店社林忽见

  易读错字:

  “蝉”是翘舌音,“惊”“鸣”是后鼻音;“见”在这里同“现”,注意不要读错音。

  (3)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惊鹊]鹊儿被惊醒。[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土地庙。[溪桥]溪上的小桥。

  (4)结合注释,弄懂句子的意思。

  4.齐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三、再读课文,品读欣赏。

  1.出示上阕文本和配图,引导探究。

  过渡:很好,我从同学们的朗读中听出词的味道来了!读通词是学好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里面所包含的意思,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下面就让我们去仔细品味辛弃疾的这首词吧!

  (1)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欣赏美丽的夜景。

  (2)小组交流,师生互学。

  A.说说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预设:对“别枝”的解释除了课本上的注释,还有两种其他解释,可引导学生思考,想象画面,教师相机出示:①离开枝头;②另外一枝。“明月惊鹊”可以联系“月落乌啼”来理解。

  B.说说你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说说你听到的:鹊啼、蝉鸣、蛙声、说丰年。

  过渡: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同桌之间试着演演说说;教师指名演演说说。(丰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虫子之类。)

  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形象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里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呢?(青蛙、农人以及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散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请齐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体会词人企盼丰年的感情。

  D.说说你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

  预设: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句,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3)想象画面,自由描述。

  (清幽的月光照着大地,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了起来,引得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它们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预设:学生在描述画面时,不必拘泥于一字一词的对应,可展开想象,丰富细节。教师可进行指点: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才会对诗词所描述的内容感受得真真切切。

  (4)播放音乐,展示图片。齐读上阕。

  小结: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轻轻地吟一吟吧——请大家齐读上阕。(生齐读)

  2.出示下阕文本和配图,引导探究。

  过渡: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让人犹如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己读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桌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请准备质疑。

  (1)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2)学生交流画面,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注意断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该怎样断句?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天外”和“山前”前面断句,这两句运用了倒装的句法,正常的语序应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②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可能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而且道路弯曲、树木茂盛,更难辨认方向了。还可能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而忘了前方的路。要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见的喜出望外的心情。)

  过渡:陆游有一句诗,写的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你们知道吗?对了,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想象画面,自由描述。

  (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那过去的茅店明明就在土地庙树丛旁边,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茅店就出现在了眼前。不用说,词人这时的心情是何等欣慰呀!)

  (4)播放音乐、展示图片。齐读下阕。

  小结: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体会——请大家齐读下阕。(生齐读)

  四、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个性朗读。

  过渡:同学们,学词的最高境界就是读透它。读透就是要求我们在读时,一边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词图合一,身临其境。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板书: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最有诗人的气质。

  2.学生配乐朗读比赛。(学生朗读展示、评价,最后全班齐读收尾。)

  3.想象画面,结合板书,学生试背。

  五、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1.分析比较,群文阅读。

  过渡:同学们,我们到此就学完了本课三首古诗词。这三首古诗词都描写了自然的美景。虽然作者在其间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但这三首诗词所描绘出的画面都激发了我们美妙的想象力。现在,我们再把这三首诗词一起读一遍吧!

  (1)齐读三首古诗词。(出示课件:三首古诗词)

  (2)填写表格,比较异同。(出示课件:表格)

  ①先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教师点拨后出示答案。

  ②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词,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诗词名作者朝代时间段描写的景物诗人的情感《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黄昏到夜晚舟、烟渚、日暮、旷野、树、江、月羁旅的惆怅、思乡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代白天黑云、山、白雨、船、风、望湖楼、水对西湖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夜晚明月、鹊、清风、蝉、稻田、蛙、星、雨、山、茅店、社林、溪桥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相同: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动人的自然图景,情与景相融。

  不同:作者见到的景物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宿建德江》写日暮时分江边清幽之景,情绪低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大雨骤至时的磅礴之景,情绪爽朗豪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雨中夜行所见清新之景,情绪闲适愉快。

  2.拓展诗句,促进感悟。

  过渡:古诗词的妙处就在于寥寥几字,便能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古诗词中绝不缺乏想象奇丽、情感浓烈的句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些句子,读的时候,同学们要充分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感受到怎样的心情。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孟浩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中秋月》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宋]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读诗句,想象画面

  师:我们把一行行的诗想象成一幅幅灵动的画面。这首诗一共有四句,每一句中最主要的景物是什么?

  生:黑云、白雨、卷地风、水如天。

  师:(课件出示:云、雨、风、水)同学们把课前的预习纸拿出来,在这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把它用文字描述出来。

  (生在练习纸上对应的诗句后面写话。4分钟时间,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师:“黑云翻墨”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生:乌黑乌黑的黑云好像打翻在纸上的墨汁,还没来得及遮住远处的山。

  师:“乌黑乌黑的黑云”这个说法对吗?应该怎么说?

  生:不对,应该是“乌黑乌黑的云”。

  师:可以的。换一个词,“黑沉沉的乌云”可能更好些。还有谁写了第一幅图?

  生:黑色的云好像打翻的墨汁还没来得及遮住山。

  师:很好。第二幅图呢?这场暴风雨在你头脑当中是什么样的呢?

  生:白雨落在地上溅起的水花像打落的珍珠乱跳入船内。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一颗颗晶莹闪烁的小水珠落在水面上,飞溅起的水珠如珍珠一般乱跳入小船内。

  师:短短七个字被你写成了一段景,妙极了。这是一阵怎样的风呢?

  生:一阵大风吹来,把阴暗得像是打翻了墨汁的乌云吹散了。

  师:这阵风不仅吹散了黑沉沉的乌云,还吹走了——

  生:似珍珠一样的雨点。

  师:这时候,望湖楼下——

  生:从望湖楼往下看去,楼下一片汪洋,水就像天空一样广阔。

  师:此时在头脑当中也出现了一个画面,还有谁来说一说呢?

  生:在望湖楼下,发现水天一色,一片汪洋。

  师:还有谁讲?

  生:从望湖楼上往下望,水和天一样,融为一体。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幅画面带到我们的面前。大家练一练,好不好?

  (生自由练读。)

  师: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习古诗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过程中一定也想到了许多有趣的画面,这对我们深入了解诗意有很大的帮助。

  赏析: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具有想象丰富的特点。古诗总是借助想象来创造诗的形象,开拓诗的意境。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在本段教学中,教师抓住了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巧妙的补白让学生再现诗歌画面,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古诗的意境中任意驰骋,充实了诗的内涵,让古诗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

 

相关热词搜索:古诗词三首 教学实例 教学设计 教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