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文科)100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述职报告 点击:

 儋州 二中 2014- -5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 政治 ( 文 科)

 注意事项:

 1 1 .本试卷为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无效。

 2 2 .本试卷满分 0 100 分,考试时间 0 9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 44 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2 2 分,共 44 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4 年 2 月 7 日,等 22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办开幕式 B.2014 年 2 月 24 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 C.2014 年 3 月起,12306 网站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 D.2014 年 3 月 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中国大妈”、“高端大气上档次”、“土豪金”、“喜大普奔”等 2013 年网络新闻,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开阔。这表明 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网络灵感 3.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 漫画《嘱托》中所述现象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C.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 D.不同人的文化素养 5. 《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②要弘扬传统美德就必须传统节日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④透过庆祝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7. 2014 年 3 月 2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 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建交 50 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 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 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 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收视爆棚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并非“零差评”。批评者认为,节目同样是从韩国购版权,缺乏原创品牌,过度依赖“拿来主义”。这警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需要 A.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 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C.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以我为主,善于创新 9.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中秋节,许多东南亚国家也将这一天作为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中国唐代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这反映了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中国人移居境外,入乡随俗 10. 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通过单纯而又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

 B.加强文化交流,变革多样文化

  C.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

 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11.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这是流行的老百姓对盲目进行旧城改造而拆除传统特色建筑行为的感慨。时下,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不禁使人对乡村古建筑的衰落感到惋惜。之所以令人惋惜,是因为

 ①要重视现代文化的作用,避免文化发展上的守旧主义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 2013 年 6 月 10 日,第五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开幕,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南方人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子馅往往是甜的。这表明(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

 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3 年 5 月,大型音乐励志真人秀《中国梦之声》在东方卫视开播,节目释放“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

 ) ①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开始使文化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4.时代在变迁,但春节仍然是亿万中国人不变的情结,虽然电话、网络拉近了时空距离,但是为了能与家人吃一顿年夜饭,大部分中国人在春节前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重视文化传承,2013 年 5 月习近平寄语青少年,鼓励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据此回答 15-16 题。

 15.习近平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之所以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

 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 16 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收视率最高的一部记录片。它以美食作为窗口,用国际化的叙事方法,展示着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

 知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变迁和人生百味。此部记录片的创作方法能够体现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③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应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能够增加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 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 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从 2014 年 2 月 25 日开始审议,于 27 日表决通过“两决议”: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其文化意义是(

 )

 ①有利于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唤醒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 ②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能反映出我国政治的平民化,体现政治文明的进步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 56 分)

  23. 辨析题

 “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没有表达能力,那他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人。”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12 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 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 20 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 10 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 2008 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 638 万字,插图 2353 幅。书中收录了 3505 种中草药,附方 40 000 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2 分)

 25.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走红,经验值得借鉴.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由“吃”出发,真正是“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共鸣. 在国人看来,“吃”不仅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是一方水土各种文化要素的集合.该片流淌出的各地民俗民风与多样的美食文化相映成趣,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

 豪.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饮食文化是如何反映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8 分)

 (2)《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走红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什么启示?(12 分)

 但中国是创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同时也造成了“舌尖上的浪费”据调查,我国每年有 2000 多亿元的餐桌浪费,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其中“面子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视,奢华浪费的吃饭方式成为中国人讲面子、讲排场、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浪费折射出奢华的思想观念和浮华的社会心态。

 (3)请你针对这一问题给当地的政治和居民就节约粮食各提一条建议,并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12 分)

 儋州二中 2014- -5 2015 学年高二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答案

 高二政

 治(文科)

 题号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1

 答案

 A A

 C C

 B B

 A A

 A A

 D D

 C C

 D D

 B B

 C C

 C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C

 C C

 D D

 D D

 B B

 B B

 C C

 B B

 A A

 A A

 C C

  23.

 答案一: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 借助传媒加以传播,才 才能为他人所接受, 并产生社会影响。(4 分) 没有表达能力的人无法准确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思想就难以为他人所理解并产生影响。(4 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2 分)

 答案二:人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准确表达, , 借助传媒加以传播, , 才能为他人所接受,并产生社会影响。4 (4 分) ) 但是有思想的人假如没有表达能力、不能准确表达和传播自 己的思想,并不能表明他没有思想。4 (4 分) )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2 (2 分 )

  ( ( 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做答,或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所用原理正确,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可得满分。

 )

  24. 【答案】①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②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③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点 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每点 4 分,共 12 分)

 25.(

  8 8 分)( 1) ①中华饮食文化绵延数千年, ,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

 源远流长. . ②中华饮食文化是一方水土 各种文化要素的集合, , 与各地民俗民风相映成趣, ,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2) (2 12 分)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 文化继承和发展必须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

 (3 3 )(2 12 分)①对于政府,加大节约粮食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文化作为 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②对于公民个人而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勤俭节约。

相关热词搜索:政治试题 文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