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资料印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思想汇报 点击:

 第 一 部 分 ( 3 4 题 )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一、如果 34 题考哲学就按照七步走答题模板和六种解题技巧去解题:

 1、先写... ...认为:

 ①唯物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②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③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④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指出方法论意义。

 3、概括材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或摘抄材料。

 4、指出材料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并反对错误。

 5、再写一个原理,并重复 3、4 操作。

 6、此外,多写几个原理但不必解释。如果实在不会就写两个万能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和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但着重考虑三个黄金原理(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改变了物的量的结构引起质的飞跃的原理)。

 7、下结论:只有按照马克思的上述原理的指导正确处理人的实践活动,我们才能成功!!

 注:①如果分值较小去掉第五步。

 ②如果题目给出原理,去掉五、六步。

 二、34 题还有一种可能用哲学原理分析政治经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原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具体表现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它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第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它必然在上层建筑领域也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思想文化领域里新旧斗争的长期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的调控来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阻碍两种情况。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则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其先进性的发挥,就集中表现在它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是因为:新建立

 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命题角度与例题:

 1 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实质

 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以此为指导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国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其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

 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本主义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不平等合法化。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因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的政治工具。

  ③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是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等观念来实现其维护职能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这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内化为本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又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

 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一段时期的巩固和发展以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做论证的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而其中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需要而有意编造出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

 2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内容及其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以私人资本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兴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第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第四、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六、政治制度的变化。

  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并没有改变。尽管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3 3 、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对金融风暴的原因、后果进行分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不断发展的最突出表现,就是频繁出现并不断加深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仍然不能消除经济危

 机。但在当今,经济危机的形态发生了若干变化,比如: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大规模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消除,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无法消除。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困难:经济周期停滞和经济危机始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的痼疾。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扩大。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中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金融体制过度自由化,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存在的深层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同时又带来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矛盾。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结构性失业,加速了社会分化。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扩张中也造成各种矛盾的加剧。跨国乃至全球经济活动在极大地扩展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又造成经济失控现象。资本主义深层矛盾的本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

 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的调整表现在:①调整经济政策,建立国家宏观调节机制,包括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等,寻求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②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经济结构不断变化。③调整经济关系,主要反映在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④国家垄断资本同盟得到发展。这是经济关系的调整在区域经济中的明显表现,欧洲一体化是最为突出的例子。

 尽管上述调整政策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深层矛盾没有改变,所以此次源自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4 4 、运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分析马克思提出的 “ 两个必然 ” 和“ 两个决不会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也称“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

 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和对抗的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社会危机,从而促使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问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基本矛盾的发展、激化有个过程。我们既要坚定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要面对现实,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的改变。但是,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这种斗争尽管形式不断变换,但从未停止过;另一方面,他们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

 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在造成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5 5 、运用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原理分析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方面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方面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身特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

 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文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先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6 6 、运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原理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它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过程决定性的原因:一是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口,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二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七层建筑,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三是社会发展是由许多个人意志和活动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使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是指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的确定作用。主体选择性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一是这种主体选择取决于内在矛盾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不同阶级、集团实际力量的对比;二是这种选择取决于人民大众的愿望与要求.取决于领导集团对所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

 认知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民族的根本利益。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具有多样性。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充分说明了坚持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一致性。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体现了历史决定论的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第二部分(35 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分析题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

  第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措施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化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 4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经营性文化 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

 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5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6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7 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

 第二,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分析题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 1 、当前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当前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追求投资、追求出口、追求数量扩张,第二产业特别是资源性产业、行业如钢铁、水泥、煤炭、电解铝以及汽车、房地产等发展过快过热,有的甚至主要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房价轮番上涨等等。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又积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结构。而在当前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上述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可能隐蔽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由此可以判定:当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除非有有力的政策干预,否则上述矛盾的持续和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并最终导致发展本身的不可持续。因此,只有在宏观上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调控,才能实现和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即高质量)又快(即高速度)地发展。因此,及时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第一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2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如何理解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 区别)。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

 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3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

 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有利于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艰苦的过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5 5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第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

 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三,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分析题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 1 、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 2 、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决策的提出依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第三,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改变这种状况,也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3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

 (1)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2)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4)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

 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4 4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的类型:原始创新(独立自主地完成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集成创新(把各种已有的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的创新活动)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6 6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分析题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 1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一,就深度而言,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第二,就目的而言,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就

 改革开放的实践而言,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

 2 2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依据: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第三,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3 3 、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4 4 、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新的更加错综复杂的环境面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的邪路。惟有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才能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在这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全党要坚定不移,全国人民也要坚定不移。

 5 5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

 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其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其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其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分析五、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 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2 2 、解放思想的含义。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做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3 3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实事求

 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如果思想不解放,一切工作就很难推得动,本来可以办成的事情也办不成;反之,如果思想解放了,想问题的思路就开了,办法就多了,路子就宽了,本来很难办成的事情也能办成。

  第三,进入 21 世纪,我们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继续强调解放思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在实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分析题六、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

 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后三个方面不仅是产生收入差距的经济条件,而且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2 2 、如何解决我国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应当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第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鄙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天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着力提高低收人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四,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第五,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六,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分配差距大趋势。

 3 3。

 、要充分认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重要性。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

 正的社会收人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

 4 4 、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当前要更加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利益分配和收入差距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5 5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因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私有制、剥削和压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不平等。从此,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设计,始终贯穿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奋斗目标。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自己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

 (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比以往任何社会形态都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

 6 6 、公平正义的内涵

 在现阶段,其基本目标就是胡锦涛同志所讲的:“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切实保障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

 第三部分(36 题)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分析题一、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 1 1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第一件大事及其意义

 第一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2 2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第二件大事及其意义

 第二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党带领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 3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的第三件大事及其 意义

 第三件大事: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总结:(1)90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2)事实充分说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

 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3)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分析题二、统一战线理论 1 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曾经有过的统一战线形式有

 第一、1924 年——1927 年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①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山领导的中国国...

相关热词搜索:复习资料 考研政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