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来源: 思想汇报 点击:

 县域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 论证合页一

 1. 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及动态分析,或对实际问题的现状思考及对应的研究意向分析等。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梳理及动态分析 国外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研究始于 2000 年“学生国际测评项目”中。表述为:“PISA”其测试领域主要包括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三个方面,旨在检测学生运用已有的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评估。“PISA”测试体系中,主要从文本形式的角度进行,到了 2009 年。在“PISA2009”项目测试中增加了混合性和多重性文本。混合性文本是由“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组成。以上测试主要针对 15 岁的学生。在“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简称 PIRLS)中,对文本测试同样关注了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测试,针对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且把阅读能力测试按照目的的不同,分为“文学类和信息类”。从国际的角度,无论是 PISA 还是 PIRLS,都同样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进而表明:国际社会非常关注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外一些国家非常重视。美国教育教学中,重视非连续性文本在现实生活中的读写实践。《美国“非连续性文本”的读写实践及启示》一文,主要介绍介绍了非连续性文本写作的实践状态。英国《卫报》讨论了评估的基本诉求――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能力的概况,并在全球进行比较研究。

 我国在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主要是从 2009 年上海学生参加的第一次“PISA”测试,在这场测试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测试不理想。引发中国教育届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领域的思考。2011 年,语文现行课标引入了“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新概念。非连续性文本领域的研究,从 2012 年开始,在我国进行教学研究程明显上升趋势,2017 年 2 月正式出版的专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试》是我国当前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标志性著作。可见,我国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方面的研究还很滞后,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领域的能力培养亟待解决。

 1.2 本课题对实际问题的现状思考及对应的研究意向分析 该课题拟定前,课题负责人在贵州省乡村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中有目的的进行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调查,发现研究该课题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是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较少,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中,逐渐增多,但是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 2020 年春节学期才实现,对此进行研究较少,导致非连续性文本的研究缺乏基础性。二是现有的教材体系中,非连续性文本大多以某一指向为目的的多种资料的组合阅读,而对那些包含图表的综合性文本以及与信息相关的多种形式的文本集群涉猎不够,甚至完全忽略,导致文本类型不全,学生阅读面狭窄。三是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我们在前期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无法准确地阐述。由此可见,非连续性文本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四是我们处在县域小学范围,县域范围教师与学生,从全国来比较,相对属于社会经济、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对于学生实践性的训练与发达城市地区存在差异。五是,县域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未建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意识。课标中只有一句话表述,教师不够重视。近十年来,在我县期末检测中从未出现过非连续性试题。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状,我们提出对县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旨在培养小学生通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提高自身独立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县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探寻、完善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研究,让县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与理解。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2.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研究对象、总体框架等 。

 2.1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构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体系,探索有效的阅读方式及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使之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整合、推论、判断及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兴趣,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为实现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本课题的内容

 2.2.1 构建与明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第三学段的目标 年级目标是“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因而,我们根据课程标准,依据教材体现的学科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实际。

 2.2.2 完善与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资源 (1)梳理教材内容 教科书是由诸多专家反复审议,选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典范性。因此,我们对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

 (2)整合课程资源 非连续性文本并非语文教材所特有,它还散见于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当中。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其他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对教材进行补充。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数学、科学学科教材中最常见的统计图、曲线图,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图文,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3)挖掘生活素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资源无处不在。非连续性文本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处可见的宣传单、指路牌、说明书等素材是最好地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载体。因此,有效地挖掘生活素材将大大丰厚阅读资源。

 (4)开发校本教材 应结合县域地的优秀文化特色、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针对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缺乏,根据学生学情和实际需要,开发“非连续性文本”校本教材。

 2.2.3 寻求与探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路径,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找到适合培养学生阅读该类文本的教学模式,探究学生最佳的学习与实践的方法。

 2.2.4 形成与确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评价体系,充分运用教学研究经验总结,达成评价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评价体系。

 2.3 本课题的重点难点

 2.3.1.通过梳理教材内容,整合课程资源,探寻教学模式,形成非连续性文本的评价体系,挖掘生活素材与学生学习实践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教材。

 2.3.2 对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进行比对,形成学生能力量化体系,有效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2.4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训练。

 2.5 本课题总体构架 2.5.1 梳理统编教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材内容,整理分析年段达成的教学目标。落实本课题研究范围,确定目标序列。

 2.5.2 根据课程标准,年段目标要求,进行教材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挖掘、比较研究,总结并积累开发校本教材资源。

 2.5.3 通过研究形成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

 3. 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假设、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3.1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收集整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对县域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以往形成的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县域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结合实践研究,开发校本教材。

 3.2 本课题具体研究的方法

 收到集整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相关资料

  调查我县部份小学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现状 两相比较 分析、寻找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 索出非连续性文本有效的教学策略 学生 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主要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的总结与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县域小学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知、阅读兴趣、阅读积累,阅读能力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访谈法:主要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了解教师对“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培养”上的目标定位,教学指导方法。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同时访谈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习中的心得。行动研究法:主要指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研究。分析“非连续性文本能力培养”的实践总结研究。案例分析法: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例进行研究,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先教学模式的研究。

 3.3 本课题研究假设

 “县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的目的是让我县小学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功能的认识、重视、运用。有效培养县域小学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让小学生在实践性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实践研究,预期县域小学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增强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重视度,达到全面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有效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

 3.4 本课题研究计划及可行性 该课题负责人系 XXX 县 XX 工作室主持人助理,高级教师、县级骨干教师。近四年来,以工作室、县域小学为载体开展教学、培训,课题研究活动。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课题负责人已完成了小学随文练笔的研究。在随文练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和经验性。课题研究主要参与人 XXX,高级教师,具有参与省级课题,主持市级课题、县级课题研究的经验。在《贵州教育》上公开发表论文 2 篇。其他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均具有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研究经历,具有务实严谨的学术作风。

 课题实验学校主要以工作室基地学校为主,向全县学校展开。负责人所在学校学生 1800 人以上。学校基础设施齐全,网络设施设备良好,学校能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切保障。

 该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研究培养县域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研究定位于拓展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范围小,但延展性强,辐射引导县域教师关注重视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策略。可以通过研究让县域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领域、思维拓宽,形成具有实践性阅读的价值取向。可通过实验学校与非实验学校的对比研究,分析、总结、提炼其教学策略。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产生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4. 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破解难题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4.1 课题在学术思想和观点的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县域小学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发现,学生阅读能力普遍低下,语文实践性在学生的社会性实践表现中普遍偏低,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知较浅,课堂与课外训练少,导致学生阅读素养低,社会参与实践能力差。基于此,提出“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明确,运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训练研究,课达成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找准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研究”是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关键点。

 4.2 课题在研究方法和破解难题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在县域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研究”。其操作方便,与统编教材教学资源匹配,落实了语文课标的要求。利用语文课堂与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研究,与语文教学的任务关联。贵州省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在县域小学中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有效助力于课题的研究。工作室顾问的理论指导,工作室成员的实践研究与研讨,都是该课题在过程中逐渐产生研究成果的关键要素。实验学校与非实验学校的课堂比较,可以通过工作室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实现,其对比可视。

 5. 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5.1 主要成果形式 成果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案例,实践研究中分析总结,形成教学模式,提炼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开发出校本教材。最终形成“县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实用性专著。

 5.2 成果的使用去向、课题成果预期的社会效应 通过研究得出的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引领、示范,辐射到县域地区的小学教师与学生,再经过实践证明,进而修改、补充。成为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专著,推动小学语文实践性教育教学发展。为更好的发挥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

 6. 参考文献:前期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3-15 [2]张祖庆 戴一苗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试[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6-8 [3]汪潮 关于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处理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2014(10)

 [4]王静 钟家莲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提升研究[D] 语文教育通讯,2014(5)

 [5]傅登顺“非连续性文本”的缺失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 (12)

 [6]朱玲娟 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5(9)

相关热词搜索:连续性 县域 文本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