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换届部署会议上讲话

发布时间:2020-10-16 来源: 心得体会 点击:

 在领导班子换届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志们:

  刚才 X 同志对两个文件解读得非常好,这也算是一次宣讲,目的是让大家更好地把握大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工作。“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大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

  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中央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建设成效十分显著,选拔任用更加科学,管理监督更加严格。近年来,干部管理的“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起来了。习近平对干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好干部的标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总的来说,体现的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要求。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党中央对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适应推进伟大事业的战略需要,深刻把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部署,明确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要求。

  一是要坚持事业为上的价值取向。事业需要干部,干部在事业中成长,也就是说,选干部配班子,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事业发展,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

 展要求,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大力选拔那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二是要落实“四个坚持”原则和好干部标准。首先是落实党管干部原则,解决好“谁来选人”的问题。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党管干部的核心是保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其次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解决好“选什么人”的问题。德和才是干部素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有德无才难当重任,有才无德会败坏党的事业,所以要把德放在首位,引导干部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润才。第三是落实任人唯贤,解决好“怎么选人”的问题。第四是落实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解决好“依据什么选人”的问题。用干部,不能只看资历、搞平衡照顾,而要看谁更优秀、更合适,从工作需要出发,做到知事识人、依事择人、人岗相适。

  三是要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目标要求贯彻落实到选人用人全过程各方面。首先是突出政治标准,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四个自信”;看政治担当,是否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

 题;看政治自律,是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那些同党中央不一致、不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上有问题的,坚决不用。除此之外,要注重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二、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先确立规矩

  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要求、建设好我们的中层班子和干部队伍呢?我们考虑,首先必须要立规矩,这也是选人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叫“依法依规办事”。

  十八大以后,中央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按照“1+X”的模式陆续出台了事业单位及各行业的管理办法。“X”中与我们相关的,主要的就是《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高校的关心,体现了高校的特点。中央的“法”有了,学校的“规”也得立起来。所以,我们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准备酝酿,在充分征求和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我们第一个《办法》,就是《中层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在这个《办法》中,对我校中层领导人员“选育管用”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规定,回答了“谁来选人”、“选什么人”、“怎样选人”、

 “怎样育人”、“如何用人”、“如何管人”等一系列问题。

  谁来选人?就是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不管是选任制、委任制还是聘任制干部,不论是管理干部还是双肩挑干部,学校党委都要管起来。选什么人?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把正确导向树起来,把高标杆立起来,想做领导人员,要有很高的标准,不是人人都够标准的,你要非常努力才能达到这个标准。怎样选人?就是依法依规办事,通过办法改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以科学的方式来选拔任用中层领导人员。怎样育人?就是要加强教育培训,要有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保障措施。如何用人?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公道公平公正对待、评价和使用领导人员。如何管人?就是要从严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要有任期目标,要有考核评价,要有约束和退出机制,等等。可以说,在这个《办法》的各个章节和条目中,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中层领导人员管理所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二个文件《进一步加强中层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按照原定计划,我们今年应当开展中层班子的换届工作,前期我们也曾经起草过一个换届工作方案,但后来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就事论事只制定这样一个换届工作方案,因为我们考虑这不单单是一个人员换届问题,而是如何把我们的中层领导班子建设好、如何为我们 XX 梦的实现

 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问题。为此,我们就需要明确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层班子?为什么要进班子?什么样的人能进班子?进了班子要怎么干?怎样配班子?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层班子?前面我强调了,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层班子一定要能够把我们的“双一流”事业撑起来,要坚强有力、顶得住!所以我们突出强调了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等。为什么要进班子?大家想想我们的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大家进班子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当官图享受,而是为了干事业。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那你就不要进班子。进了班子,当了领导,就是要比普通群众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就应该“不易”。什么样的人能进班子?这个问题在《中层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中已经回答了,标准是很高的,有德的标准,有才的标准,有政治的标准,有业务的标准,正职有标准,副职有标准,书记有标准,院长也有标准。我们每位同志不妨先对照这个标准,看看我们哪些条件够了,哪些还不符合标准。进了班子要怎么干?那你就要遵守规矩,要按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工作,要执行民主集中制,要自觉参加党内政治生活,要讲政治顾大局,强化团结意识,

 要分工协作,不能我行我素、无拘无束,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有时候连自己是一名党员都忘记了。要有任期和任期目标,不能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届班子任期 4 年,4 年之后你要干成什么事?要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立个军令状,这样你这个班子才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任期目标要科学合理,经过努力能够有较大进步。如果轻轻松松就能实现,那不叫目标,叫原地踏步,甚至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看齐意识,向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的中层班子,干上一届 4 年之后,你能把这个学院、这个单位带成什么样子?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能做出哪些创新?能实现什么变革?会对这个学院、这个单位今后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给师生员工、给历史一个什么样的交代?请大家深入思考、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有了任期目标就要有考核,看看当初你订的目标完成了没有?完成得好不好?考核结果还要充分运用,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得好的要给予政治荣誉、物质奖励,干得不好的要进行组织谈话、

 帮你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连续干不好、总是干不好的,就要进行组织调整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树起担当有为、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怎样配班子?要充分考虑学院、单位的规模特点,考虑专业背景、学科结构,考虑年龄梯次结构,考虑交流、多岗位锻炼、机关干部基层成长经历等等。

  还有其他一系列班子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文件中都做了回应,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能够从政治的高度认真领会两个文件的精神,深入思考今天的会议内容,只有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严明换届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按照学校党委部署,接下来一个阶段将要启动和开展中层班子的换届工作。在这里,我首先要代表学校党委,对我们这一届中层班子和广大干部,特别是对因年龄和任职期限原因不再进入领导班子的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家勤勉敬业、扎实工作,和 XX 同呼吸、共命运,学校改革发展每走一步、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凝结了同志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大家付出的辛勤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一下换届纪律问题。中层换届调整工作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也是对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以大局为重,把学校事业放在第一位,正确对待个人职位的进退留转,坚决服从组织的决定,经受住名、权、位的考验。在换届调整工作中,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确保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换届调整工作顺利进行。要严格遵守组织工作纪律,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非组织活动和拉票行为。对在换届调整工作中的违规违纪人员,一经发现,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也欢迎大家通过正常途径和方式,对换届调整工作进行监督和反映意见。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换届,学校的整个中层班子建设水平能够上一个大的台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地去建设我们的“双一流”,向我们的 XX 梦冲刺。

 附机关综合文稿起草工作的四个着力点(供参考)

 文物秘诀,但有规律;文无定法,但需得法。机关综合文稿起草主要是为机关领导和推动机关各项工作服务的,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时限性和务实性都很强的工作,除了涉及一般法定公文外,还涉及大量事务性文书如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计划、方案、思路、要点、情况汇报、典型经验介绍、调研文稿等等。可以说,这些文稿起草,既要讲求“文以载道”,表达思想,体现政策和措施办法;又要讲求“成文之法”,遵循规律,合乎规范和格式“体例”。其关键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

 一、切入点:把握领导意图。

 意图不明,主旨不清,行文就没有重点和方向,心里就没有底。这是文字工作者的切实感受,也是文字工作的“大忌”。从文秘工作的性质特点来看,综合文稿实质上是一种表达领导思想感情、体现领导工作个性、展示领导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它的起草工作与文学创作的最大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因是为文、奉命而作”,因此,起草工作必须“唯领导意图是瞻”;其成功与否,也首先取决于所服务的领导是否认可和满意。如果一篇文稿不能体现领导的“意图”(包括领导

 的思想意识理念、工作态度作风、思路及方式方法、乃至于语言表达的风格习惯和特点等),或是不和领导的“口味”那么,即使写得再好,也终究是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因此,综合文稿的写作,必须把准确领会和体现领导意图尤其是工作意图作为起草工作的切入点和先决条件,否则,难以使领导满意。可以说,把握了领导的意图,就等于是把握住了文稿的“要旨”、基调,把握住了行文的重点和方向、文稿起草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工作中,领导意图的体现或把握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出现诸多“难点”、“疑”甚至“盲点”。比如:有时领导只是简单的提出一两个问题,或只是粗略的交代几句话,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做大量的揣摩、延伸、拓展、补充、细化和完善等等“拾遗补缺”工作,才能使之明细化、条理化、系统化。现实工作中有时还常会遇到“上午给题目,下午要文稿”或是领导授意不清等“意外”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凭借经验与以灵活把握或机动处理。这种把握和处理,显然离不开平时工作中的细心观察、体验、领悟,以及相关经验的积累。我个人感受较深的是,做好领导意图把握工作,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其关键点在于要在“三个不断”上下功夫,即:一是要不断了解领导,重点了解其理论素思想内涵、决策工作取向;二是要不断适应领导,重点适应其思维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三是要不断学习领导、重点学习其领导艺术、道德品质、人格魅力。

 只有通过这种有意思的了解,适应和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思维理念与领导形成“合拍共振”在文稿起草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文稿内容与领导“意图”的有效对接,并在文稿中充分体现出领导的风格特点,实现准确表达领导“意图”的目的。

 二、核心点:充分占有材料。

 文稿质量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文字的堆砌,而在于对问题的研究分析和对观点的概况提炼,在于对材料的合理取舍与运用。实践证明,挖取主题、亮明观点、阐明要以,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既要体现上级精神又要切合当地的实际;既要源于实践又要高出与实践;既能引经论典又有具体实例。如此,才能使文稿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深入浅出,富有境界和张力,发挥出它的功能作用,最终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之上。古人说:“老于读书,谕于作文”。我个人认为从事综合文稿写作其实也是“七分想(看),三分写”。因为综合文稿主要形成“构件”就是情况和材料,不去看、不去想、不去“消化”,就无从“下笔”。另外,从我国应用文体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来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古代的应用文本来是起于“言事”,但后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孤立的言事有时还不足

 以解决问题,因此要晓之以“理”;而光有“理”也是也不行,还必须再诉之以“情”。所以,人们通常“事、理(义)、情”称为应用文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对它们的使用上,主要视“言事”的具体方位和需要而定。就综合文稿而言, “事、理(义)、情”实际上就蕴含在各种各样的情况和材料之中。也就是说,能客观反映事物发展归路和揭示事物发展本质的种种“情况”和“材料”,就是写作综合文稿不可或缺的“构件”。在工作中,我们每次接到文稿起草任务时,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大量搜集材料,了解实际情况,落实有关数据,尽量大可能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与领导意图有关的第一手材料和实际情况,然后要尽最大可能的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情况“吃深”、 “吃透”,这样,文稿起草起来才会感到得心应手。否则,就会陷入“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没用。初学文稿写作的同志拟稿前常常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不知从何写起”,恐怕也真是不明白或不重视对材料收集、占有和取舍、运用的道理。“充分占有材料”,仅是针对单篇文稿起草情况而言。对从事综合文字工作的同志来说,还必须熟悉方方面面的情况,识“大体”、讲“见识”、饱“学养”。也就是既要“同上情”、“懂外交”,及时了解掌握上级的大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周边地区以及兄弟单位的发展态势;又要“熟内情”、“知下情”,对本地、本部门或单位的新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新经验、新做法等等心中

 有数。如此,文稿起草工作才能免去“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之难和“没有什么可写的”、“不知从何写起”之感。

 三、根本点:认真谋篇布局。

 写文章,最关键的思路清晰、布局合理。任何一种文体,科学的做法就是在写作前先把要表达的观点和意图想好,把要表达要点和内容想到,这就是所谓的“酝酿”、“构思”、“谋篇”与“布局”。我个人的体会是综

 合文稿写作,动笔前拟列一份提纲既很重要,也很“管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办法,能解决不少实际问题,免除许多“劳心”、“劳累”之苦;特别是能较好地化解文稿写作中令人头疼的“程序与效率”这一矛盾,有效提高文稿的成功率、质量和效率。这是因为在现实工作中,综合文稿起草不但是“个人创作”,经常还需要集体参与、分块写作或有别人提供材料,有时干脆是委托部门代笔,因此前前后后会涉及到很多“中间环节”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比如材料的收集、补充、综合、替换、修改、深化、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拟一份相对完整的提纲,事前分别交给领导审阅或相关人员讨论,就能产生“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功效,避免重头再来的危险。这是撰写“大块头”的文稿(比如工作总结、大型会

 议材料等等)尤须注意的,也是惯用的办法。如果时间或条件允许,提纲拟的越细、越实、越到位越好,以便材料收集整理、文字的组织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实际操作。对于从事综合文稿写作的同志而言,学会拟列提纲,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养成拟写提纲的习惯,也将受益多多。它好比是人体的“骨骼”、房屋的“框架”、运行的“航线”、指向的“路标”,也可以说是一张规划设计“蓝图”。有了这张“蓝图”只要按科学的方法去“备料”、“施工”、“装饰”就可以了。有时候,一篇好提纲,再加几份配套材料和数据资料,就可供领导作为讲话稿使用,这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时间紧迫的时候都很管用,可以解决许多“燃眉之急”和被动应付等尴尬之事。一般来讲,提纲拟列,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有粗纲、细纲和粗细纲结合三种。粗钢,也就是只简略标出所要写(或说)的内容的层次段落大意和相互间的大致关系即可;细纲,则除粗钢所标内容外,还要标出开头结尾、过度照应、分点内容、段落层次的安排处理等。通常情况下,提纲拟列会采用粗细相结合的办法,使用也相对比较灵活,因时因事和因个人习惯而定,只为"实用",不必太过苛求什么固定模式。

 四、支撑点:日常勤学积累。

 勤学是能力之源,思考是谋事之基,而积累则是成事之

 道。知识要靠学习积累,思想要靠思考积累。干工作往往是厚积薄发,搞综合文字工作尤其如此。古人说: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对于办公室文字工作者来说,必要的知识,资料和经验的积累和储备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从事办公室文字工作的同志要“有事能干,无事能思”,“思”实际上是:“学”与“干”的一个部分;又说,文秘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这种文字功底虽然表面上指文字的组织、综合、概括与表达能力,实质上更是有各种“见识”、“学养”或是“学问”和“技能”等支撑起来的。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文稿起草是一些学问和技能,不完全是从教科书上就能学到的也不是通过大学中文系就可以直接培养出来的,有许多是需要通过实践工作不断总结摸索才能培养锻炼出来的,是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勤于学习,善于积累,是从事综合文字工作的同志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如何学习积累,知名记者邓拓先生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你看农民出门,

 总顺手带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捡粪,倒不一定能捡很多。但养成了随手捡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积累知识(资料),也要有农民积肥的尽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没有积累,就什么也谈

 不上。”这正说明学习积累对于从事写作的同志的重要性。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要重视领导意图把握问题,材料收集占有问题,文稿的谋篇布局问题,以及事关文稿质量的修改润色等等问题,也都离不开日常的勤学积累、总结领悟。从综合文字工作的角度来看,学习积累,一是知识的积累,二是资料的积累,三是经验的积累。三方面的积累层次当然能做到越宽、越厚越好、越能靠近“博学而不穷”的程度越好。脑子里装的东西越多,肚子里装的“货色”越多,那么你“综合”的本钱也就越大,能力也就越强,水平也就越高。总之,综合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能力,素质与修养,不是靠简单看了几篇“写作要诀”之类的文字就能写好得,还必须依靠自己的勤学积累。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关热词搜索:换届 领导班子 部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