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会精神心得汇编1

发布时间:2020-07-07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 汇编 3 13 篇

  【篇一】

 今年“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 5 月 21 日和 22 日相继在京召开。作为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两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迎难而上,树立责任意识,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主动担当,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奋斗目标。作为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须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加强党性教育,牢记神圣使命,将日常工作做到尽职尽责,主动下基层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不计较得失,甘当群众的“孺子牛”。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担当,它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个风向标。它激励党员干部敢担当,敢作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沮丧,在私利面前不贪心,“身在其位,必谋其职”,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以群众利益为中心,廉洁自律,严抓敢管,不做“老好人”,敢于担当,勤政为民,做合格的人民公仆。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责。勇于担责,它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它要求党员干部自身要行的正,做的稳,立得牢。工作尽职尽责,困难面前敢于负责,过失面前勇于担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积极面对自身错误,不逃避,不退缩,不推责,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图”、“手中有策”,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需牢记心中的神圣使命,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勇于担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篇二】

 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从今年两会的召开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看到了大国的担当和使命,看到了中国人的信心之所在。

 人心齐,泰山移。中国的力量来源于人民。2020 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人民”二字的分量格外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连接着会内与会外,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期盼。心系家乡教育,西藏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代表,通过求学走出大山,却又选择回家乡教书。“老百姓要找到出路改变命运,教育是关键。”“眼前的困难压不垮我们。”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代表说,“通过我们自己双手的努力,日子越过越好,梦想定能成真。”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只有牢牢植根人民,才能不断造福人民,汇聚起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中国的信心所在在于人民。

 遇非常之变,施非常之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并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指出,今年的各项政策都在围绕“六稳”特别是“六保”展开,“六保”是针对新情况提出的积极的、进取的而不是消极的目标任务。我们的党在把握大势的前提下能够看清走势,因势而动,促进“六稳”“六保”,非常及时、精准、有力。说到底,这是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中国的信心所在在于制度。

 全国两会,连接着党中央和基层,连接着会内会外,连接着中国和世界,两会上研究的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有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这样的两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这样的两会更让我们坚信疫情不会阻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坚信全面小康社会必将如期建成,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将成功实现。

 【篇三】

 为期 8 天的全国两会闭幕了,但两会精神,却给我们经受疫情困扰以来,带来一场及时雨,增强了我们扶贫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受疫情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季度比同期经济下降了 6.8%。但并没有削弱我们关注民生,脱贫扶贫的攻坚力量。国家用 2 个 1 亿万元,直达基层惠企利民,用一份报告 39 次提到就业问题,响鼓重

 捶,发力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再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在为消除贫困而努力。特别是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些六保的提岀,每一保都没有脱离群众的利益。这些事涉群众饮食起居,工作生活方面的保证,这就是一个大国的担当,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

 其实,扶贫脱贫就需要有这些保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票子、车子、房子、医疗、养老、人居环境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把群众的难事、实事抓好、做好,不折不扣落实好,让群众感受到温度和力度。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被动扶贫,它在一定的时间内,给救助者带来的只是短暂性的解难纾困,还不能真正从根子上脱去贫困的帽子。要想真正达到真扶贫扶真贫需要从思想上改变他们。一方面要结合政府部门相关政策,整理并制作宣传手册,营造人人关心贫困、个个参与扶助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开展跳广场舞文艺活动,扩大扶贫救助工作的知晓面和参与度,使扶贫先扶心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具体措施指导,形成扶贫脱贫好方法。扶贫工作最本质的出发点就是让这些贫困的人们找到一种发挥自身能力的好办法。授之以

 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定点扶贫,借鉴一些成功地区扶贫方面的经验,帮助村民发展适合于本地基础条件的项目,形成链条经济循环模式。从中给予指导,真正让他们掌握一种生存技能,这是我们做好扶贫脱贫工作的关键所在, 两会提岀的六保方法,对于我们有效提升扶贫脱贫工作质量,形成扶贫脱供方法提供了思路,要想解决不返贫,建立长效脱贫机制,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有一种认真当真的实干精神,转信心为动力,转力量为行动,一以贯之两会精神,从多方面寻求致富门路,让农民走一天早出贫困境地,以更好的姿态,服务于社会,为共同振兴新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而努力。

 【篇四】

 聚焦全国“两会”,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有思考、有判断、有举措,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高站位学深悟透,充分认识这次全国“两会”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从强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到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反映出对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谋划,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蕴含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科学方法,是我们准确把握、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务实推动中央各项决

 策部署在全局落地见效的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要坚持严明工作作风纪律,狠抓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小落实。习近平同志强调,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是一次大考,充分彰显了各级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彰显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党组织组织领导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党员干部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奋力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胜利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既定目标任务的完成带来的新的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需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过硬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走好群众路线,多同群众交真心、谈真情、较真理,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项工作一项工作推进。在纵深推进各项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以“脱几层

 皮”“掉几斤肉”的态度锻造好作风,以新作风砥砺新作为,紧紧围绕党中央工作总要求,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小落实。

 【篇五】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而“两会”的召开则是在特殊时期给全国干部群众服下了一颗强心剂,带领全国干部,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两会的召开为我们再一次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学习两会精神就要确保扶贫工作事事落地。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时刻,要敢于啃硬骨头、攻坚贫困掣肘、发展难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选好人、用好力、建班子、强队伍。要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 ,明确目标,找准自身定位,拿出奖惩措施,倒逼扶贫干部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在全国扶贫事业中献力献策。用好“人”的力量,让扶贫干部在人民群众战贫的汪洋大海中经受历史的检验、经受人民的考验,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发挥好每一颗螺丝钉的作用,助力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学习两会精神就要确保困难地区人人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扶贫更要扶志,要把贫困户的求富之心激发出来,把贫困户的自强意识树立起来,让贫困户从心底迫切希望脱贫,敢于改变就有的生活状况,从“要我富”变“我要富”,从“整体脱贫”转变为“人人脱贫”。2020 年的两会,是中国在向着全面小康发展道

 路上一次鼓舞人心的发展盛会,必将更加坚定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勇气,迎来一个崭新的太平盛世。这是一次政治盛会。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建工作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领航作用更加凸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红旗。坚定政治信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成为了每个共产党员的座右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1 周年,也是全国人大成立 66 周年、人民政协成立 71 周年。这么多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参政议政,在中国的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将持续关注国家大事,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六】

 今年的三月份是一个不寻常的月份,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满怀激情的参加和讨论了“两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此次两会的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团结起来,开拓进取,为全国的发展、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两会精神要实事求是、不忘初心。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践行使命。首先,党员干部必须要牢记和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必须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说到底就是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好事实事。它也往往决

 定着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会急功近利、欺上瞒下,热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因此,每个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杜绝“纸上论英雄”。

 不断学习两会精神,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未来的发展,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觉悟,努力为祖国的未来奉献一丝力量。

 【篇七】

 从强调人民至上,到要求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再到部署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行动中,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越是面临困难,越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今年全国两会着眼特殊时期的国计民生,对民生工作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从决战脱贫攻坚到稳就业保民生,从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到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一系列决策部署回应社会关切,聚焦民生痛点难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诠释了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执政理念。

 扎实做好民生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政

 绩是为民造福,最紧要的工作是为民解忧。对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要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对接群众所需,谋划务实之策,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才能以“实打实”换来“心贴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特殊形势下,抓发展惠民生,至关重要的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今年我们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加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各项工作难度更大。大车行难路,稳字当在先。民生稳,则人心安、大局稳。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才能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稳住发展基本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动脑筋、开拓门路,千方百计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各级干部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一事当前,多想想群众的难处,多问问自身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困难时期,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更应过“紧日子”,把资金和资源用到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刀刃”上,用富有成效的工作换来群众的“好日子”,用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篇八】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开幕,近 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在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共议大计,共谋良策,不仅全国关注,更为全球瞩目。

 大会全体与会人员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今年年初,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各地各部门的纷纷迎难而上,主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在这一场严峻斗争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对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悼念,是让我们更加铭记历史、铭记英雄。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报告。报告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当前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时刻牢记,一手抓防控一手发展经济要努力。

 李克强对 2019 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民生进一步改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防控中,我们按照坚定信息、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李克强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努力改进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尽心竭力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李克强指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式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而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样做,有利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这里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写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对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

 全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稻种面积和产量,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支持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政策。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依据发展趋势,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无论是计划还行动都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方向已经明确,作为乡镇政府干部的我们,更应该一往无前的为之奋斗,逐梦小康。

 【篇九】

 2020 年 5 月下旬,近 3000 名全国人大代表和 2000 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从全国各地汇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两会推迟了两个多月,但在 2020 年这样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召开的两会,必定在历史坐标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0 年,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国两会开出不简单,从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这一份“实”,体悟这一份安心与务实。

 第一“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在担心今年怎么办?5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在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保”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词,共出现 85 次。这个“保”,对百姓来说是一份安心,对政府来说是一份责任,要担起责任,把这些事情切实“保”起来!任务很“实”。

 第二“实”,这份报告没有提出 2020 年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

 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这是实事求是的,是基于当前国内外现实形势的必要之举,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与民众福祉需求的合理部署。

 第三“实”,民生问题数据准、方案实。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面对疫情困难,党和政府坚持生命至上,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同时坚决兜牢民生底线,让发展回归民本,努力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从一系列的数字可以看出政府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来保障人民群众过“好日子”。将 2 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围绕民生问题,给群众包红包。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 30 元,发放抗疫一线和困难人员补助,将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 1 倍等。关注企业问题,给企业吃下定心丸,鼓励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等等。

 2020,决战在今朝,我们以“实”为工作目标,扎实、落实、夯实,稳扎稳打,攻坚克难,为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全胜利、推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篇十】

 5 月 21 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京召开;5 月 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在京召开。这是一次特殊的“两会时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为缅怀在抗疫中因公殉职的烈士、不幸逝世的同胞进行了默哀。此次疫情防控中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

 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我们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两会中提出人民至上,为民造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充分激发起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党和政府始终牵挂人民的安危,习主席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习主席这番话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让人民对国家未来的规划充满信心。只要坚持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努力,不断拼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也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十一】

 2020 年经过疫情“突袭”的中国,在这特殊背景下拉开了两会的大幕。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有人掉队。未来 5 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 7000 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十三五”规划也将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这是中国今后五年最艰巨但又必须打赢的“硬仗”。2020 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社会民生积极建言献策,多次提及“如期实现”“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后续扶持”“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热词,在介绍各地现阶段成果的同时,探讨如何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汇集勾勒出下阶段的努力目标及方向。民生无小事,点滴暖人心。习近平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传统美德,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做到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即使未来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我们始终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定能克服重重阻碍,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奔赴这场脱贫攻坚的“胜利之约”。

 【篇十二】

 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并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2020 年的两会,是一个特殊的两会。受全球疫情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

 在这充满大战大考的 2020 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相信只要我们始终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进一步增强斗罢艰险再出发的信心、决心和恒心,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发展信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困难总是与希望同在,而挑战也总是与机遇并存。虽然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依然信心十足。疫情暴露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但党和政府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之治”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广大领导干部坚持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在这场战疫中激发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了攻坚克难的团结力量。政府工作报告科学提出“两个 1 万亿”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我们有好的制度、好的政策、好的干部、好的人民,面对困难挑战,我们没有理由不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树牢“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必胜决心。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困难挑战的“拦路虎”面前,完成今年的发展任务,要有信心,更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决心。要直面挑战、坚定决心、一鼓作气、乘势而上;要放眼全局、找准优势、摸清困难、知己知彼;要聚焦难点、把准症结、有的放矢、逐一击破。只要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努力做到“在危机中孕育新机、

 于变局中打开新局”,一定能够冲破暗礁险滩、破浪前行,一定能够守住“六保”底线、抓好“六稳”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葆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奋斗恒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确保完成全年发展任务目标,困难重重、挑战艰巨。面对困难挑战,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也要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恒心,越是艰险、越要向前,越是困难重重、越要持之以恒。要把信心化作动力,把力量化作行动,咬紧牙关、鼓足干劲、持之以恒,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要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信念,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脚踏实地为民服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尽管困难再大、风浪再急,也能携手渡过。

 【篇十三】

 两会闭幕,成果丰硕。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充分彰显了这一点。

 这次疫情是国家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诚然,发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政治优势必须建立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上。把

 人民放在首位、融入血脉、刻在心中,是获取源源不断政治优势的必然选择,是获取不竭动力的实践源泉。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方向不变,以民为本不偏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本依据。“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在疫情防控救治中彰显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是发挥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的综合体现。一方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做好民生领域“大文章”,“一盘棋”格局促进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在战疫战贫、复工复产、复商复学多条“战线”上凝聚合力,充分释放制度威力,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硬核”战斗力。另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毫无畏惧、服从调度毫无怨言,强化“民本位”宗旨观念,浸润为民初心,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步锤炼党性和改进作风,始终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把统一思想转化为自觉行动。

 坚持“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道路不偏,执政为民不落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 13 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更加坚定了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绝对自信。做到执政为民不落空,必须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主线贯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辩证看待、统筹推进实现各项事业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长期任务和短期目标,算

 好“大局”“整体”“长远”的“综合账”。“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盼和有力动员,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中汲取群众智慧,在基层一线“拉家常”“看后院”“盯角落”中凝聚群众力量,要秉公用权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负重前行,满腔热情为民排忧解难,用心用力说好“群众话”,办好民生大事实事。

 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力度不减,为民造福不松懈。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战疫实践中充分展现军政军民“鱼水之情”,其集结速度之快、防治效率之高,是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实际检验,也是在党的政治统领下,聚集“精准”常态化制度化执行到底的绝对优势。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要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就必须把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配套设施、农资物力注入到基础建设保障中,借鉴“非常时期”推进产销对路、人岗相适的经验做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好风凭借力,把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优势让“中国之治”治理能力持续发力,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政治品格在团结协作成长发展史上谱写出宏伟精神谱系,要用好为民造福的“制胜法宝”,一丝一毫不能松懈、一分一秒不能停顿,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干部实绩经得起人民反复检验。

相关热词搜索:汇编 两会 心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