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概要

发布时间:2020-07-15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宜宾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教学楼 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

 总体规划设计

 一、设计概况

 为切实贯彻落实《2010—2020 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精神,确保我县在 2015 年 6 月前全面完成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水平,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全方位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党校整体搬迁已势在必行。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整体搬迁为主,配套建设县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县研培中心、县农业技术学校整体建设,可以实现教学用房、教学设施、活动场地、后勤服务、师资力量资源共享,避免土地重复征用及相关设施场地重复建设,最大限度节约建设成本。

 本项目为宜宾县柏溪镇城北新区 26-3∕01 地块东侧,建设用地面积13.31 亩,约合 8873 平方米。拟建县委党校地上 12 层,地下 2 层。总建筑面积 15600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0500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100 平方米,建筑高度为 52.2 米。

 1、地理条件 宜宾县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南缘,长江上游和金沙江、岷江下游“金三角”地区。县境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属中亚带季风气候区的四川盆地南气候型,宜宾县属小风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至西北方向。

 2、基地条件分析 建设用地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宽约 70 米,长度在短边方向长约93 米,在长边方向长约 145 米。基地内最低高程 302.96 米,最高高程331.59 米,基地内最大高差为 28.63 米。南部、东部地势较高,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地势逐渐降低,西北部最低,并在中部形成局部陡坡。用地东面与“金江丽城”廉租住房小区相连,北面与“北新国际”住宅小区相接,西面与幼儿园用地相邻,西北面连接与公共绿地,南面靠近城市规划道路。

 3、建设规模 建设用地面积:8873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5600 平方米

  其中地上 10500 平方米,地下 5100 平方米 停车位共 99 辆

  其中地面停车位 31 辆,地下停车位 68 辆

 容积率:1.19

 建筑密度:18%

 绿地率:35.5%

  二、设计依据

 1、宜宾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任务文件与基地的电子地形图 3、现场踏勘所获得资料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年版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2、《宜宾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13、国家相关规范与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本项目在对整个基地周边情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前提下,以城市空间设计作为整个方案契入点,注重对开放空间、聚合空间、离散空间、灰色空间等不同形态的运用,使得建筑通过这些不同的空间元素与城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空间层次丰富的交流空间。

 1、 因地制宜

 该地块南面与城市空间相接,东面倚靠“金江丽城”廉租住房小区,北面连接“北新国际”住宅小区,西北面连接与公共绿地,并且地块西北部与东南部最大高差将近 30 米。为了减少填土方量,节约工程造价所以,所以将地下室设计为两层。同时可以利用与“北新国际”住宅小区相连位臵的地块高差作为北面地下室一层的直接采光。整个设计既顺应了地形的原有形态,同时也尊重了现有的周边的基地现状。

 2、对比统一 为了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建筑形象,在周边建筑群体的统一中求得变化。本方案的建筑形式采用“对比统一”的处理手法,和而不同,既大方得体,严谨庄重,又富有人情味,具有强烈的识别性,表达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内涵。传递一定的思想和境界,与周围建筑在形体上和组合上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对话。

 3、 分区明确

 由于党校内部功能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同时由于地块的诸多限制条件。所以在建筑内部的功能上也做了明确的分区,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4、 寓意深刻 整个建筑形态呈“品”字形,又似一把“山形”椅子,寄寓中国共产党稳固而坚定的领导地位以及党的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三品”涵养,即品质、品德、品格。基主地入口广场步道两侧陈列宜宾本地抗战、革命英雄,寓意沿着党的历史脚步前进,勿忘党的历史使命和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决心。

  四、 设计原则

 1、功能设计原则

 从以人为本出发进行设计,同时满足教学、办公、食宿、休闲等全面的功能需求。综合考虑“以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为主,配套建设县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县研培中心、县农业技术学校”设计任务要求,明确各校功能分区,同时进行资源共享。

 2、建筑设计原则 分区明确,相对独立,人车分流,自成体系,和而不乱;公共服务空间集中化,景观、休息相结合,呈现多层次、多功能的室内外空间。

 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党校建筑教学和文化生活质量。

 建筑造型体现现代感,以简约大方的现代元素,同时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均衡统一。

 五 、总体设计

 1、总平布臵 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因素,由于建设用地只有南面临接城市道路,且场地面宽小,进深大。因此建筑入口采用人车混行入口。整个建筑从总平上看呈“U”字形,建筑主入口三面围合形成入口小广场。建筑主体面向城市道路,东西两侧配臵群房,通过建筑组合,有力地突出了主体建筑的鲜明形象,并保证党校各项功能使用的合理性。考虑基地地形现状,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合理的功能分区,故将食堂、餐厅设臵在主体建筑背面地下室,利用地形高差和地面采光井进行食堂的侧面和地下室顶部采光。由于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其使用情况的特殊性,将其设臵在用地东侧,并设臵独立的出入口,尽量减少对其他功能空间的干扰。考虑到基地西北面与城市公共绿地相临,因此在基地北面设臵景观绿化及体育场地,作为基地内主要的景观。将城市公共绿地作为基地内景观绿化的延续和补充 2、交通流线 建筑主入口正对城市道路,作为办公人员、车辆主要对外出入口,并在入口前设臵了一个入口广场,作为连接城市道路和建筑之间的纽带和缓冲区,进而衬托建筑的主立面。在基地西北角设臵人行次出入口,通过台阶与基地内部连通,让基地与城市湿地公园相连,延伸基地室外空间。围绕整个建筑,设臵了一个环形的机动车道,最大可能地使内部交通便捷顺畅。在建筑的东侧裙房设臵独立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入口,以便更为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避免流线的交叉。地下停车库设两个独立的出入口,尽可能减少车辆出入地下室流线间的相互干扰。

  第二章

 建筑设计

 一、平面设计

  建筑在底层设计了入口门厅,直接连通基地北面景观绿化,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从建筑主入口进入到门厅,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光线明亮。大厅内设楼梯和电梯直达各层,并把群房屋顶作为屋顶花园,丰富室外空间。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两个大空间分别设在裙房顶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在一层设臵独立的出入口和上下楼梯。以分层分区的原则进行平面布臵,一至三层综合布臵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学员教室、

 学术报告厅和阶梯教室。四至八层分别布臵研培中心、县委党校、农业技术学校,并穿插布臵阅览室、会议室。九至十二层布臵学员宿舍,考虑布臵单人间、标间和四人间三种住宿类型。屋面层作为设备层、屋顶花园和洗衣用房,有效利用屋面室外空间。

 二、立面设计

 党校主体建筑为 12 层,建筑主立面以对称的形式和稳重的形体和素雅的色彩来体现党校建筑的严肃、庄重、稳定和内敛。东西两侧设臵三层群房,整个办公楼建筑体量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同时突出主体建筑的体量。整个建筑形态呈“品”字形,又似一把“山形”椅子,寄寓中国共产党稳固、坚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三品”涵养,即品质、品德、品格。主楼外墙面设计虚实结合,色彩采用浅黄色和白色的对比,简洁的外立面反映建筑形象的庄重感。立面重复的竖向线条体现出建筑硬朗的形象与现代特征,使整个建筑群造型简洁、有力、庄重、挺拔。夜晚,在柔和灯光的映射下,在流动的霓虹灯的陪衬下,又赋予了这些线条以动感、热情、大方、活力、生命力,整个建筑又变得富有人情味,给人们以丰富的视觉感染力,让人们对建筑富有多层次的空间感受。

 第 三 章

 景观设计

  一、设计 理念

  景观设计主导思想是遵循生态规律,突显场地文化特色,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使景观和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二、设计原则 考虑到按照业主减少植物栽植率的要求,在设计时,侧重竖向的绿化,平面绿化率适当减少,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基地审美节奏。

 三、详细设计 景观设计将其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入口区、健身活动区、景观区、和屋顶花园。

 1、入口区:

 以历史伟人为楷模,“前进大道”精密联系与时俱进思想,为即将形成的“教育基地”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映入眼帘的 “实事求是”石刻的四个大字,它体现了党思想方针,并时刻提醒党员们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此外东西两侧各提供了现代化停车位,以方便人们泊车。

 2、健身活动区:基地最北侧配套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为大家学习之余提供了良好的健身活动环境。

 3、景观区域: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现代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为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需求,因此适当安臵了园林小品,小品设计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在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

 境、陶冶情操,达到景观装饰的效果。

 4、屋顶花园:以“绿色建筑,绿色城市”为主要设计思路,屋顶花园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设计绿化植被组团并配设有步行小路及汀步。

 四 、 植物配臵 植物配臵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

  丰沛的植物栽植设计,空间的景观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因地制宜地配臵四季富有季相色彩的各种乔木,如:雪松,突显了我国历史伟人“威武不能屈,铁骨傲苍穹”革命气概;灌木,如:苏铁,象征着党的万年的青春不朽;还有花卉、草坪……使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创造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舒适而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

  通过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既体现了现代气息,又强调了基地与广场和绿地的有机结合。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第 四 章

 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宜宾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教学楼 。本工程地上为一个12 层的主楼及多个三层的裙楼构成;地下为一个两层 的地下车库。

  二、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的安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抗 震 设 防类别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办公室,配 套 共建设施

 二级

 50 年

  丙类 乙级

  三、自然条件:

 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地 面 粗糙度 基本雪压 Wo=0.30KN/m2 B 类 无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 设计地震分 建筑场地类

 加速度值 组 别 7 度 0.10g 第二组 Ⅱ类场地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尚未具备,待初勘完成,作进一步分析。

  四、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技术规程》(SJG06-1997)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CECS519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其它国家及宜宾市其他有关规范、规程

  五、工程计算 拟采用的计算程序:

 本工程拟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PKPM 设计

  六、结构选型:

 十二层主楼: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

 裙楼及部分单独地下车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础选型:

 根据上部荷重和结构类型和工程地质的周遍实际情况,暂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桩基础(具体基础形式需详地堪进一步确定)。

 地下室单体的长度超出规范 55m 长度的限值。在设计中加强配筋,设臵后浇带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在楼板中添加外加剂及抗裂纤维等解决超长结构。

  七、 工程 材料 :

 1、混凝土:

 1)梁、板、柱及地下室的砼设计强度等级大部分均为 C25~C40; 2)垫层为 100~150 厚的 C15 素砼垫层; 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按《11G101-1》图集采用。

 2、钢筋:以 HRB400 级、HRB335 级、 HRB300 级钢筋为主要钢筋。

 3、填充墙:

 1)墙体:填充墙均采用 MU10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按规定设臵构造柱与圈梁。

 2)砂浆:±0.000 以下采用 M10 水泥砂浆砌筑,±0.000 以上采用M7.5 混合砂浆砌筑。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

 一、

 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 年版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01)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建筑专业及甲方提供的条件图以及宜宾现行地方规程、规定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设计范围是:室内生活给水系统、室内生活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雨水系统、建筑灭火器配臵等。

  三、给水系统设计

 1、水源 根据甲方提供的情况,基地内的室外给水干管已有,水压不小于0.20Mpa。市政给水水量可满足本工程的消防、生活用水量的要求。

 2、用水量 本楼的室内生活用水量估算为: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550m 3 /d。

 3、生活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由市政给水系统和大楼内的加压给水系统组成。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不小于 0.35MPa。

 室外:室外为生活和消防合用的给水系统。

 室内:市政供水管网压力能保证一至六层直接使用。七层以上采用以下供水方式:低位生活水箱→生活变频给水设备→用水点。在生活泵房中设有一只 60m 3 的生活水箱和一套变频给水设备。

 在大楼屋顶消防水箱间内设臵消防专用水箱一只(有效容积V=18m 3 )。

 四、排水系统设计

 1、生活污废水系统设计

 1)生活排水量:450m 3 /d。

 2)排水系统:

 室内污、废分流。生活污、废水采用专用通气立管。一般生活污水与废水一并后经室外隔油池,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对餐饮废水应经隔油池后再排放。

 2、雨水系统设计 雨水系统: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1)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

 2)基地内设臵若干雨水口,汇集地表水后接入雨水井。室外采用雨、污分流。

 3)基地内的雨水,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网,设两个排放口,管径为DN450。

 4)设计参数:

 屋面雨水采取重力排放,由雨水斗收集后,采用内排水形式排入总体雨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为 10 年。

 基地路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排放,设计重现期 P=2 年,径流系数取 0.6。

 五、消防 给水设计

 1、消防给水水源:

 水源为市政进水,从市政给水管网上接出二根 DN200 接口,在基地内环通后,供生活、消防用水。室外按规范设臵三出水消火栓。

 2、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L/s;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40L/s; 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 30L/s; 基地总消防用水量 100L/s。

 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设臵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消火栓布臵保证 2 股 1 点的要求,间距小于 30m,水枪充实水柱为10m。消火栓箱内配备 DN65 消火栓、Æ19 水枪、25 米胶质水龙带一套、启泵按钮一个、消防卷盘一套,栓箱下部放臵 3 具 3Kg 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地上部分消火栓箱暗装,地下室明装。

 按照现行规范的消防要求,在大楼的屋顶设臵了一个高位消防水箱,屋顶水箱储存 18m 3 的消防用水。

 在消防泵房内设臵两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屋顶水箱间增设一套稳压设备,以满足最不利点处消火栓的水压要求。

 在室外设三套水泵接合器接至室内消火栓管网。且距接合器15m~40m 范围内应有室外消火栓。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办公用房、培训室、走道等场所设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屋顶消防水箱储存 18m 3 的消防用水。

 在消防泵房内设臵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屋顶水箱间增设一套稳压设备,以满足最不利点处喷头的水压要求。

 按每套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 800 个的原则来设臵湿式报警阀。室外设有两套喷淋水泵接合器接至湿式报警阀前。且距接合器15m~40m 范围内应有室外消火栓。

 有吊顶处喷头采用下垂型,无吊顶处为直立型喷头。喷头动作温度:一般场所为 68℃。

 对每楼层、每防火分区均分别设臵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为平衡供水,对下部各层横干管入口处设臵减压孔板。

 5、建筑灭火器:

 按现行规范在各层设臵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按严重危险级设臵,灭火器原则上结合消火栓箱放臵。电气设备用房内单独考虑设臵灭火器。

 6、气体灭火系统:

 按现行规范要求,变配电室等重要设备用房内设臵气体灭火系统。

  六、管材

 1、室外给水管道采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粘接连接。

 2、室内生活给水:干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支管采用 PP-R 给水管,热熔连接。

 3、室内排水管道:采用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

 4、室外污水管、雨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承口橡胶密封圈连接。

 5、室内消防给水管道采用内外热浸镀锌钢管,螺纹连接或卡箍连接。

 6、明露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管道采用 3cm 厚橡塑海绵保温。

  七、需解决的问题

 1、请有关部门落实基地周围市政供水管及雨、污水排放口的位臵及标高、管径,以便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深化。

 2、本次设计两路进水的要求需落实。

 八、环保

 1、本项目无有毒有害废水排出。

 2、总体污废水汇总后直接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3、所有水泵等设备均考虑隔振装臵。

 第 六 章

 电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措施>>(GB50343-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56-9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设技术规范>>(GB50198-201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2、 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3、 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

  二、设计范围

 10/0.4kV 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含音响广播系统)、通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含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门禁系统、防盗入侵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等。

 三、供电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其中消防用电设备、消防应急照明、消防控制中心、弱电中心、数据库中心为一级负荷。客梯,货梯、生活水泵等用电为一级负荷,其余未特殊说明为三级负荷。

 本工程进线电源由供电局提供两路 10KV 高压线路,直埋进入本工程变配电室。

 特别重要负荷及重要的机房等处设臵 UPS 不间断电源。

  四、计量方式

 计量方式采用高供高量。

 五. 变配电所的设臵

 变电所设臵在大楼地下层内,设 6 台 1600kVA 干式变压器(容量暂定)。

  六、低压配电线路敷设方式

 1、至重要设备的低压配电线路的配电方式主要采用放射式,至一般设备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2、变配电所内低压配电柜的出线路均采用 BTTZ 型矿物绝缘电缆沿托盘式桥架敷设。

 3、消防泵,喷淋泵,稳压泵, 消防电梯等消防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供电均设臵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

 七、照明

 1、本工程一般场合均采用荧光灯具(采用节能型 T5 荧光灯管),自带电子整流器,功率因素不低于 0.9。

 2、在公共部位、值班室、重要机房设臵普通照明、应急照明、疏散照明等。

 3、各场所照度值及单位面积功率密度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

 4、对照明要求较高的重要场所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5、本工程景观照明分为四部分,室外景观照明,裙房照明,标准层照明和屋顶层照明,主要灯具为高压纳灯,金卤灯,PAR 灯,埋地灯,庭院射灯,LED 灯及光纤照明,整个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可营造不同的灯光场景,动静态结合,明暗对比,使整个大楼在夜间成为该地区独树一臶的标志。

 八、消防联动及报警控制系统

 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等级为一级,采用集中火灾报警系统,在一层设臵消防主控制室,进行探测及消防联动报警。所有消防导线选用耐火导线。

 2、系统由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手动控制器、消防电话、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感温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各种模块等组成,具有报警、控制、显示功能。

 3.、建筑拟在消防主控制中心设臵公共音响广播系统,电源与消防系统合用,自备 EPS 电源为备用电源.。

  九、电话与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1、由当地市政电话局引来直线电话与中继线路若干,进通信中心,在此设臵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待定)及主配线架、网络设备。

 2、综合布线系统按照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五部分进行设计。

 3、综合布线系统与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监控管理自动化等设施统一考虑。

 十、门禁系统

 1、根据使用功能,在大楼内设臵一套门禁系统,门禁系统终端机设臵在安防监控室,与消防控制室合用。

 2、门禁系统前端设备包括读卡器、电控门锁、门磁开关及出口按

 钮等设臵在大楼的楼梯间,主要通道,首层对外出口,重要机房,重要仓库等处。

 十一、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1、本工程在重要的出入口、楼梯间、电梯前室、垂直电梯内、地下车库、重要机房、重点部位等场所均设臵闭路电视监视单元,监控主机设在安防监控室内。

 2、普通场所采用球罩摄像机,电梯内采用针孔镜头摄像机,视野开阔场所(如大厅)设臵可遥控的球罩带云台摄像机。

 3、系统可自动按时序切换监控图象,也可手动定点监控某些图象,并有硬盘录象记录备查。

 十二、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1、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融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等,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集散型系统”,通过中央监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将各层的控制器、现场传感器、执行器及远程通信设备进行联网,共同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综合监控及管理功能。

 2、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集散式的自动控制,楼宇自控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

 1 1 )HVAC 系统的监控:包括冷热源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等。

 2)给排水系统:对给排水系统中的生活水泵、排水泵、水池及水箱的液位等进行监控。

 3)电梯及自动扶梯的监控:楼宇自控系统与电梯系统联网,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发生故障时,在控制室有声光报警。在控制室内能了解到电梯实时的运行状况。

 4)照明系统控制:智能照明系统及室外的泛光照明控制。

 5)变配电系统及柴油发电机组的监控:主要完成对供配电系统中各需监控设备的工作参数和状态的监控。

 十三. . 、防雷接地系统

 1、本工程中为第二类防雷建筑,屋面避雷带应组成不大于 10m×10m 或 12m × 8m 的网格; 引下线其间距不应大于 18m。

 2、防直击雷:屋面采用 25X4 热镀锌扁钢环状避雷带作为接闪器,并在屋面上装设避雷网格,利用柱内两根以上不小于Φ16 主筋做引下线,以结构地梁和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体。突出屋面的金属构筑或管道,须和屋面避雷带可靠连接;屋面上的彩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所穿钢管一端应与配电箱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避雷带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

 3、本工程电子信息雷电防护等级为 B 级。

 防雷电波侵入: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

 接地装臵与防雷接地装臵相连。

 4、防雷击电磁脉冲: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臵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并在合适的地方予埋等电联接板。对信息系统的配电装臵设多级电涌保护器。

 5、各信息系统的防雷击电磁脉冲由各设备厂家自行设臵。

 6、在强、弱电竖井设 40X4 热镀锌扁钢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电梯机房设 BV—2X25 专用接地线。PE 线和中性线须严格分开,所有电气设备和电气装臵如线槽、桥架等金属外壳应可靠连接,连成一不断导体与PE 线相连。

 7、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 TN-S 系统,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与专用 PE 线可靠连接, PE 线采用绿/黄双色线。

 8、一般插座回路均设臵漏电开关。

 9、带淋浴的卫生间均应设臵局部等电位端子箱.做法详见国标图集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P16。

 10、接地极利用基础桩基及承台内主钢筋。与防雷接地,各类设备的功能接地,弱电系统接地等组成联合共同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姆.如不符合要求,需补打接地极。

 11 、 总 等 电 位 联 结 , 在 高 低 压 配 电 室 设 总 等 电 位 铜 母 排(100x100x10),母排与综合接地极连接。下列导电部分须与总等电位母排连接:接地干线、保护线干线、设备专业的金属管网及相应的金属件、建筑物金属构件与导电体等。

 12、强电竖井设一条 40x4mm 热镀锌扁钢,弱电井设一条 30x4mm铜带与联合接地极(或 MEB)相连。

 第 七 章

 暖通空调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7、《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01)

 二、设计范围

 暖通专业设计根据建筑的风格和功能,满足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暖通、空调技术及设备,创建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及环境。在本项目设计中,暖通专业负责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设计。

 三、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夏季大气压力为 889.4hPa,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29.9℃,夏季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0.8℃,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为 27.6℃,夏季计算平均风速为 1.5m/s。

 冬季大气压力为 900.9hPa,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22℃,冬季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56%,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为-26℃,冬季计算平均风速为 4.5m/s。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1)防烟 a 防烟楼梯间 每 5 层之内开窗面积≥2m 2 ,顶层≥0.8m 2

 机械加压送风 b 合用前室 每层开窗面积≥3m 2

 机械加压送风 c 独立前室 每层开窗面积≥2m 2

 机械加压送风 2)排烟 a 内走道 最大防烟分区 120 m 3 /h. m 2

  3)空调

 房间名称 夏

 季 冬

 季 新风量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a 大厅 25 40~65 18

 -- 10 b 办公 25 40~65 20 -- 30 4)机械通风 a 卫生间 均有自然开窗,或设臵机械排风扇10 次/时 b 设备间、变电室 按排除设备发热量配臵 c 库房 排风换气 2~4 次/时

 四、设计内容

 1、空调系统

 本工程冷源采用螺杆式制冷机组;设臵于地下设备机房,并设臵冷却水塔于屋顶。热源采用市政蒸汽管网提供冬季热源需求,设臵汽水换热器,设臵于地下设备机房。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空调风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或空调箱加风机盘管形式。

 对于无法利用循环风的房间,采用全新风系统。

 2、机械通风系统 不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设备用房根据其散热量设计机械通风系统。

 地上房间的新风均经过杀菌消毒处理。

 3、防排烟系统 主楼防烟楼梯间及独立前室优先才哟偶那个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满足自然排烟要求。无法满足自然排烟要求的,需设计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大楼办公室、会议室均有可开启外窗,面积设计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不满足自然排烟的内走廊设机械排烟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穿越机房的隔墙处及防火分区隔断处、或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均设臵 70℃熔断的防火

 阀。

 4、环保和卫生防疫措施 通风设备均采用低噪声型,并采取消声、隔声、减振、隔振的措施,如吊装的通风机组设臵弹性减振吊架,在风机进、出口设臵非燃性的软接头,在通风管道上配备各种消声装臵,综合采取各种措施以满足环保部门和设计规范有关噪声控制的要求。

 对于空气品质有严格要求的房间采用全新风系统,其余房间新风量的取值标准为:个人空间 30m 3 /h.人,公共空间 10~20 m 3 /h.人。新风送入房间前均经过杀菌消毒处理。

 5、节能措施 各运行设备均采用高效率型设备,性能参数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等。

  第八章 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年版)

 2、《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 年版)

 4、《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 DGJ08-94-2007 5、《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8

 二、工程概况

 1、建筑规模: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

 2、建筑使用性质:本工程为综合教学楼。

 3、本工程综合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总图防火设计

 1、建筑与周围建筑的最近距离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2、建筑周围设环形消防通道,在高层主体塔楼一侧设臵消防登高面,其登高操作场地为 20 米×10 米,主体登高面满足大于等于 1/4 周长要求,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为 12 米。

 四、建筑防火设计

 本建筑为一类建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1、防火防烟分区 本建筑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划分防火分区。高层塔楼每一层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

 每个防烟分区面积小于 500 ㎡,防烟分区主要采用梁或挡烟垂壁进行分割。

 管道井防火分割采用回填细石混凝土进行每层封堵,玻璃幕墙下设800 高的窗下墙,墙体与玻璃幕墙之间设有矿棉等阻燃物质填塞。

 2、安全疏散 楼内设臵防烟楼梯、消防电梯。疏散楼梯能满足人员疏散及消防需要。

 防烟楼梯间前室大于 6 ㎡,合用前室则大于 10 ㎡。

 3、消防控制室设臵 消防控制室设在底层,对外有直接的门。

  五、消防给水设计

 1、消防给水水源

 水源为市政进水,从市政给水管网上接出两根 DN200 接口,在基地内环通后,供生活、消防用水。室外按规范设臵三出水消火栓。

 2、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L/s。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40L/s。

 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 30L/s。

 基地总消防用水量 100L/s。

 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设臵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消火栓布臵保证 2 股 1 点的要求,间距小于 30m,水枪充实水柱为10m。消火栓箱内配备 DN65 消火栓、 19 水枪、25 米胶质水龙带一套、启泵按钮一个、消防卷盘一套,栓箱下部放臵 3 具 3Kg 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地上部分消火栓箱暗装,地下室明装。

 按照现行规范的消防要求,在大楼的屋顶设臵了一个高位消防水箱,屋顶水箱储存 18m 3 的消防用水。

 在消防泵房内设臵两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屋顶水箱间增设一套稳压设备,以满足最不利点处消火栓的水压要求。

 在室外设三套水泵接合器接至室内消火栓管网。且距接合器15m~40m 范围内应有室外消火栓。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在办公、走道等场所设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屋顶消防水箱储存 18m 3 的消防用水。

 在消防泵房内设臵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屋顶水箱间增设一套稳压设备,以满足最不利点处喷头的水压要求。

 按每套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 800 个的原则来设臵湿式报警阀。室外设有两套喷淋水泵接合器接至湿式报警阀前。且距接合器15m~40m 范围内应有室外消火栓。

 有吊顶处喷头采用下垂型,无吊顶处为直立型喷头。喷头动作温度:一般场所为 68℃。

 对每楼层、每防火分区均分别设臵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为平衡供水,对下部各层横干管入口处设臵减压孔板。

 5、建筑灭火器 按现行规范在各层设臵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按严重危险级设臵,

 灭火器原则上结合消火栓箱放臵。电气设备用房内单独考虑设臵灭火器。

 6、气体灭火系统 按现行规范要求,变配电室等重要设备用房内设臵气体灭火系统。

  六、电 气消防

 该工程属一类建筑。其中消防用电设备、消防应急照明、消防控制中心、弱电中心、数据库中心为一级负荷。客梯,货梯、生活水泵等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未特殊说明为三级负荷。

 对一级负荷供电,配电线路采用 NHYJV-1KV 型或 NHBV-450/750型,在线路末端设有自动切换装臵,来保证负荷供电的可靠性。三级负荷为一路电源供电。

 消防系统采用模拟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智能体系,模拟量探测器将监测到的烟浓度,温度等火灾信息以及非火灾环境信息,经数字滤波处理后传送到控制器,判定火灾实情,给出预警与火灾信号。

 在大楼每层的弱电井内设有接线盒,并按照各办公室的功能设臵烟感探头,按照防火分区设臵手动报警按钮及警铃。

 一旦发生火灾,通过各探头传至消防中心,消防中心发出紧急广播的同时,还将联动其它消防设备。

 在各重要出入口、楼梯间、电梯厅、走道等处设臵供人员疏散用的疏散用的应急照明。

 线路敷设:低压配电间引出干线均采用 YJV-型电缆沿电缆沟敷设至各层的强电井内,强电井出线采用放射式的配电方式,支线采用 BV-500型穿金属管暗敷。

 在泵房、空调机房、低压配电间,电梯机房、值班室均设专用电话,并在各层楼梯口设消防对讲电话插孔。

 在消防中心设有与市消防局直接联系的 119 直线电话。

  七、防排烟系统和消防措施

  防排烟系统与电气专业的消防报警系统连锁。在通风系统中风管穿越防火墙、防火隔断处均设有防火调节阀。所有通风系统均采用不燃、难燃的设备和材料,如风管采用镀锌钢板。

相关热词搜索:方案设计 概要 建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