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联手”,“联”通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8-26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贵州锦屏县:“三个联手” “联”通致富路 ‚我从耕土开始就来参加务工的,栽苗、施肥、浇水,到果子成熟之后我们还可以来摘果子,每天有 80 元的工资,一个月下来有 2000 元左右的收入,还有土地流转资金,现在生活在慢慢变好,干起活来也就越有劲了。?贵州省锦屏县新化乡密寨村村民刘青兰在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不仅务工赚钱,自家还流转了 7 亩多土地。

 近年来,锦屏县深入推进‚三联三带?活动,创新开展村企联手、党群联手、企地联手‚三个联手?行动,构建起村、企、群众联动网络,使得组织覆盖更加全面、党建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产业带动就业更加明显,党建促脱贫促振兴的效应也赢得群众点赞。

 村企联手,支部带产业 ?

 哪里建了党支部,哪有就有了主心骨。在该县新化乡,该乡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目标,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成功引进黔泉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百香果种植技术研发、技术培训和基地经营管理,做好产品品牌创建、销售渠道畅通和群众自发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辐射带动,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助推‚白香果?产业发展。同时,以村党支部为牵引,积极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专门成立村级背景合作社 1 个(锦屏县祥泰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服务百香果产业

 发展。并在村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新化寨村临时党支部,从县、乡下派网格员中抽选党员充实临时党支部力量,切实发挥好脱贫攻坚村前沿指挥部作用,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尤其是百香果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新化寨村党支部有党员21 名,临时党支部有党员 25 名,帮扶干部 33 名,县级联系帮扶单位 1 个,网格员 9 名。通过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百香果产业发展,带动 280 余户1120 人,实现年增收 63.1 万元以上;并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6 万余元。

 为了扩大组织覆盖,锦屏县推行‚村企联手?行动,探索建立‚党组织+企业+农户?工作模式,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建立产业园区党总支 2 个、党支部 4 个,实现产业园区及入园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将党建工作融入园区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

 党群联手,党员带增收 ?

 在该县隆里乡,充分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以党支部为引领、‚公司+合作社+农户?为载体模式,推动盛丰公司和隆里所村合作社互动合作,以推动产业园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提高和农民增收为目的,确立以‚公司为主、合作社为辅?的发展协作机制全力打造生态农业生态园。先后成立盛丰生态生产业园临时党支部,由乡党委和隆里所村党支部分别选一名党委班子成员和一名

 村支委成员为临时党支部的党建指导和党建联络员,指导组织生活的开展,定期开展学习会,将支部建在生态园建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依托支部集中学习会和‚党课开讲啦?学习载体,以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知识为主题,推动党的声音走进生产一线。走出了一条‚合作社、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党建引领主导产业发展新路子。目前,该产业园以‚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引领方向、‚合作社+农户?促进增收,使得受益农户覆盖全乡 4 个村 300 余户共计 800 余人,人均月增收 2400 元以上。

 锦屏县坚持贴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按照‚关系在支部,活动在小组?的原则,结合产业布局、链条延伸,依托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协会以及创业带富项目,打破村级行政区域、行业党组织壁垒,以‚村社联建?‚村企联建?‚村协联建?‚跨村联建? 等方式,镶嵌党员 1500 余名,及时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捕捉市场信息、带动群众致富,充分发挥了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企地联手,工厂带就业 ?

 早上送孩子去小区旁边的学校上学,之后在小区的飘雅服饰加工厂上班。下班在小区隔壁的超市买菜,然后接孩子回家。这是三江镇龙塘安置小区易地搬迁户周菊江的日常生活。‚以前为了养家不得不去外地打工,现在好了,搬了

 新房子,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能养家还能顾家。真好!? ?

 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龙塘安置小区党支部在小区附近,大力引进和发展以就业扶贫为目的的‚门前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打造‚村镇生活、村镇就业?的就地就近就业模式,实现了‚闲房变厂房、农民变工人、无业变就业?三变效应。先后引进贵州飘雅服饰有限公司、锦屏富永昌电子有限公司、锦屏福鑫服饰有限公司、锦屏县精工镜配件有限公司、贵州荣帆电器有限公司 5 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签约入驻,解决社区就业岗位 160 个,实现家门口就业,每人月收入达 1500 元左右。

 锦屏县坚持‚搬得出?与‚住得下?紧密衔接,采取企地联手行动,以扶贫加工车间强化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的经验做法,探索‚党支部+扶贫车间+贫困户?‚党支部+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等模式,真正为易地搬迁的群众上了‚保险丝?、拧了‚安全阀?,让他们致富无忧、生活无虑,住得安心、舒心、放心。

相关热词搜索:联手 致富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