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9-13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扶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那扶贫攻坚调查报告该怎么写?以下是 xx 分享的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 2016 年工作安排,农工委于 9 月份,在市人大常委会刘辉副主任带领下,先集中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等 31 个相关部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并座谈,随后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到淳化、旬邑、永寿、彬县、乾县和泾阳县,听取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汇报、查阅有关脱贫攻坚档案资料,实地查看 30 多个移民搬迁、产业扶贫项目,走访 20 多个镇、50 多个村、80 多家贫困户,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围绕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高的目标,积极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作措施,夯实责任,积极探索,全市脱贫攻坚形成了大扶贫、大保障、大开发的工作格局。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推进全市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办法》,提出坚持做到六个精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力争 2017 年底使全市建档立卡的 30.53 万名贫困人口全部精准脱贫,长武、永寿、淳化、旬邑四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然后用三年时间,推进巩固提高脱贫成效。市、县、镇、村逐级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分别任第一组长和组长,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脱贫攻坚列入市级部门、县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大幅增加了权重。截止 8 月底,组织全市性专题会议 13 次,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 5 次,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脱贫攻坚议题 7 次,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彬县建成了脱贫攻坚信息指挥平台,永寿县将全县 102 个贫困村划分为 5 大片区,由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县委副书记分别担任片区指挥长,抽调 5 名基层经验丰富的镇党委书记脱离原工作岗位,担任片区指挥部办公室专职主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二)坚持六个精准,推动五个一批工作扎实。市政府周密部署,多措并举,目前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精准识别贫困群体。抽调 3500 多名干部,历时 2 个多月,采取收入核查鉴别、贫困程度排序、永久公示监督等方法,识别出 9.51 万户 30.53 万贫困人口。二是找准贫困病根,开好

 脱贫药方。通过对不同贫困人群、致贫原因进行全面分类识别和建档立卡,为后续精准帮扶、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需要发展产业 4.3 万户 14.7 万人、易地搬迁 1.45 万户 5.1 万人、生态补偿 1.2 万户 3.86 万人、教育就业 1.82 万户 4.85 万人、医疗救助 2.56 万户 8.28 万人、兜底保障 4.93 万户 15.36 万人。三是多措并举,落实责任。将 53 个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市级部门进行分组,成立五个一批专项工作组,由国土、农业、人社、教育、林业、民政6 个部门牵头负责。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出台了教育、就业扶贫等 17 个落实中省扶贫政策的方案。并根据我市实际,创新制定了 11 个指导性文件,搭建起了精准施策的政策支持网络。林业部门提出今年生态脱贫完成 7116 户 2.14 万人,已扶持 13731 户贫困户栽植杂果经济林 4.83 万亩,从贫困户中聘任生态护林员 406 名,组织 10.7 万人次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工程造林获得劳务报酬 856 万元。人社部门累计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 36937 人,开展就业援助 5535 人次,对 320户 388 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市教育局实施教育资助贫困学生项目资金近亿元,资助贫困学生 15299人。市卫计局从今年 7 月 1 日起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采取了三提高(报销比例)三取消(押金、诊疗费、起付线),解决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

  (三)多措并举,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截止 9 月底,

 市财政累计下达各类扶贫资金 45317 万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 38117 万元,市级财政资金 7200 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就业和生产能力等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果品冷藏、肉猪肉羊、农机服务、光伏产业 4 个精准扶贫模式探索指导意见。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开展果库扶贫脱贫,在淳化、永寿、长武、旬邑每县建设 10 个 200 吨的小型冷库和两个千吨冷库,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采取农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组建农机扶贫作业队 19 个,购买机械 389 台,帮扶了 262 户贫困户。实施光伏+贫困户项目,扶持 845 户贫困户发展光伏项目,已完成投资 996 万元,227 户已并网发电,两个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正在建设中。在资金使用上,将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 70%用于产业,其中一半用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带动。全市共有 2090 家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脱贫,带动 9万多户、27 万余贫困群众。彬县在产业扶贫上政策宣传到户,扶持措施到位,走在了全市前面。二是稳步实施移民搬迁。市政府出台了《咸阳市实施存量房库存现房加增量新建房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工作指导意见》,组建了市、县两级移民(脱贫)搬迁工作机构,完成了市、县两级调查摸底及规划编制初稿工作,全市布设安置区(点)208 个(其中含避灾等搬迁)。截止 9 月底,已到账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共 4.1128

 亿元,其中中省共 3.71 亿元,市级财政 4028 万元。今年省移民办下达我市扶贫类搬迁 7860 户,全市已开工的集中安置区(点)104 个,已竣工 25 个,用存量房安置 3938 户。

  (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建立了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干部包户包扶机制,为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市县共派出驻村工作队 989 个、第一书记 858 名,7.1万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市工商联联系企业 48 户,结对帮扶贫困村,组织 30 余名贫困青年参加焊接技能培训,筹集 60 余万元资金资助 150 名大学生。市妇联创建妇字号脱贫基地 2 个,为 400 多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 150 余期,培训贫困妇女 1.3 万人。中国银行定点扶贫再掀高潮。5 月份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专程来我市开展扶贫调研,提出了十个一批的具体意见。9 月下旬,在旬邑县召开了由国内外 200 多家客商参与的跨境扶贫撮合洽谈会。在中国银行的牵线搭桥帮助下,从产业开发、人才培训到劳务输出等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脱贫措施,目前包括正大集团 300 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扶贫项目的洽谈对接已明确到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洽谈对接中。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拔寨决胜的新阶段,

 扶贫政策、工作重点、责任主体、项目管理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今年是由扶贫开发到脱贫攻坚的过渡期。据调研,在这一时期,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一)脱贫攻坚工作中主要具体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今年财政扶贫资金由省划块到县,县级在资金使用、项目安排上起主导作用。易地移民搬迁和产业扶持到户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近 10 亿元。特别是产业扶持资金,既是新出台的扶持政策,又量大面广。但是各县没有出台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文件,对补贴标准、项目要求、报账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使扶持资金大部分仍滞留在财政和乡镇账户上,拨付到户到项目的资金很少。

  (二)产业扶持贫困户增收难度大。贫困户能力低下,资金短缺、贷款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产业扶持贫困户的难度在增加。淳化县后庄村通过扶贫摸底确定村上 11 户贫困户贷款养羊脱贫,7 户贫困户易地搬迁脱贫,但时至今日没有一户贫困户贷到款。彬县中罗堡村 39 户贫困户,除去 3 户五保户,36 户需贷款发展生产,县邮储银行到村考察时宣布了三不贷政策,即 60 岁以上者、夫妇不全者、有陈贷者不贷,经过审查全村 36 户仅有 14 户能贷,且贷款不超过 1 万元,期限不超过 1 年,与扶贫无担保、无抵押、每户贷款 3-5 万元、年限 3-5 年相差甚远。且至今也是一分

 钱也没有贷到。据调查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到企业,带动贫困户每户每年收入基本在 500-1600 元之间,增收有限。生态扶贫每户每年增收 6000 元,距脱贫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易地移民搬迁上级要求与各县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易地移民搬迁从今年初到 7 月 1 日,省市主管部门先后经过了发改委-住建厅(局)-扶贫办-国土厅(局)的变迁,到 7 月 1 日起省政府确定在省国土厅下设移民局,负责全省各类移民搬迁,随后市县分别在国土局设立移民办,具体负责移民搬迁。但对每户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具体详细的补贴标准还没有确定。按照省上移民搬迁要求,集中搬迁安置要达90%以上,且每个搬迁点不能少于 50-100 户。我市今年易地扶贫搬迁利用存量房安置 3938 户,剩余 3922 户需新建房安置。按此要求,全市最多设 80 个安置点,才能达到省上的要求。但据调查,全市设易地移民搬迁点多达 208 个,安置点数量最多的彬县 41 个。且全市开工率仅占计划的 50%。

  (四)驻村扶贫管理松懈。由于对驻村扶贫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缺乏必要的检查督促。驻村扶贫满足于送温暖、建设施,而对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缺乏长期的打算,甚至不闻不问。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凡是县上给驻村单位打了招呼,在村上才能看到驻村干部,没有给单位打招呼的就看不到驻村干部。调研组到了 50 多个村,看到驻村干部的仅有10 多个村。

 (五)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新特点、新任务认识不到位。其具体表现在,一些单位、一些领导心中把自己承担的脱贫攻坚任务当做额外负担,不用脑、不上心,听之任之;部分县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市扶贫办创新协调管理力度与之承担的任务不匹配;贫困群众有等、靠、要的思想;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脱贫攻坚是扶持了懒汉,对政策不理解。

  三、工作建议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必然要求,全市上下只有凝心聚力,认真落实六个精准,大力推进五个一批,完善政策规定,加大工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仗。针对我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加快项目进度,加快资金兑付。市政府要责成财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新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各县政府要尽快出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细则。市移民办对扶贫移民搬迁每户的财政补贴标准,贷款额度、年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与搬迁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要尽快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及时公之于众。对已确定的产业扶贫项目,要及时兑付财政补贴资金,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对易地移民搬迁,要在做好前后工

 作政策衔接的同时,重点抓好新建移民点的建设,既要向上反映我市实际情况,又要做好群众工作,尽量做到政策与群众意愿相统一。要尽快开工,力争在封冻前完成年内搬迁房屋的主体建设,并按工程进度把相关资金拨付到位。

  (二)扶持特色产业,精准帮扶到户,确保贫困户增收。在脱贫攻坚中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和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中要改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始终要以贫困村户为重点,集中人财物打好歼灭战。在五个一批中唯有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既是首条,又是需要各级政府精心实施,贫困户努力才能实现的,也是最难和最有意义的一条。要做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首先就是要立足我市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的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带动包户脱贫的机制。目前,各县在企业包户脱贫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主要是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买畜,企业代养代管,贫困户收益包干,且优先在企业打工的模式,使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各县要在协调企业和贫困户关系、完善相关协议的基础上,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三是要有生产带头人和帮扶人。缺资金、少技术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特点,在农村发展生产有了带头人,

 贫困户就会跟着学、跟着干,再有一个干部(或能人)包户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发展生产就有了希望。同时对有条件的贫困户还可通过发展旅游、电商、光伏等项目脱贫致富。四是要着力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财政拿出了一定的资金,为贫困户贷款作为担保,从扶贫部门到金融部门讲起来,贫困户贷款不担保、不抵押,贷款不难。但从调查和基层干部反映来看,农村贷款难、扶贫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市政府应组织人力,深入基层,研究解决这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三)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一是加强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力量。适当增加市扶贫办的领导职数,抽调得力的领导干部,并在车辆、办公条件上予以保证,切实提高其综合协调、检查督导的能力。二是要进一步压实县为主体,县委书记、县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使他们始终明确肩上的担子,在进度安排、项目落实、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中切实负责,扎实推进。三是切实落实部门行业扶贫的责任。要消除脱贫攻坚是额外负担的思想,把主动争取中省扶贫资金、惠及贫困人口作为主要任务来对待,确定领导、确定人员、确定任务,一把手要亲自抓落实。四要充分调动乡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乡村干部们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与贫困村、贫困户联系最紧密,在脱贫攻坚中最有发言权,是脱

 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在扶贫项目的确定、资金的使用、进度安排上要注意征询和听取他们的意见,放手让他们带领群众去干。

  (四)严格考核问责,加大检查督促力度,促进全市上下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抓落实就是要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和钉钉子的精神,要真抓、实抓、抓严、抓细,抓出成效。市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和《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办法》,建立脱贫工作责任清单、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和考核督察制度。定期对县(市)和部门单位进行检查,特别是要深入到贫困村户,采取明察暗访的办法,倾听贫困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查看扶贫政策措施是否落地,扶贫资金是否拨付到位,扶贫成效如何。要始终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绝不能打糊涂仗。对检查结果要定期通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县(市)和部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追究责任。要加强对驻村扶贫、干部包户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完善重申《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落实部门单位和驻村工作人员的责任,对驻村扶贫工作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总结。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健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积极搭建扶贫脱贫爱心平台,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脱贫攻坚精准对接,

 提高脱贫攻坚效益。要加强脱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切实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合理,对挤占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查处,从严问责。

  (五)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舆论引导,使脱贫攻坚政策家喻户晓。市县政府和各级宣传新闻单位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精心部署、跟踪报道。要把党和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要及时报道各县(市)、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振奋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这场改变自身命运、建设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来。对工作不力甚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负责任、不愿担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和事要在媒体上公开曝光。通过宣传报道,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社会凝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寻乌地处江西省东南端,是坐落在赣、闽、粤三省边际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 2351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184 个村(居),33 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寻乌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受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欠发达、后发展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落后仍然是寻乌的基本特征,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结构单一,县级财力薄弱,农村贫困面

 依然较广、贫困程度较深。目前,全县还有贫困村 65 个、贫困人口 28819 人,贫困发生率为 10.5%,脱贫攻坚是寻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寻乌县发扬深入唯实的寻乌调查精神,开展了精准扶贫寻乌再调查活动,并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脱贫进展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中央先后安排中宣部、国家统计局、国家供销总社等三个中央部委和国家单位对口支援寻乌。在部委的有力帮扶下,寻乌扶贫脱贫事业迈入了快车道。全县贫困人口由 2013 年底的 65728 人下降到 2016 年底的 14432 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近 25 个百分点。

  (一)千斤重担众人挑,把扶贫脱贫责任落到每个干部肩上。寻乌县把脱贫攻坚确立为书记工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总责的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机制。同时,通过落实 2+10864(即每位现职县级领导包 2 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至少有 1 个县直、驻县单位帮扶,每位县级领导、正科级、副科级和一般干部分别结对 10 户、8 户、6 户、4 户贫困户)工作机制,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现了县级领导包村、单位对口帮村、干部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让全县各级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任务,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

 扶,较好地解决了谁帮扶的问题。特别是在选好第一书记、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出台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向 65 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除 9 名为市级以上单位派驻干部外,其余均在县科级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派,在精准扶贫工作一线锤炼、识别和使用干部。(见图表 1)

  (二)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扶贫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为摸清贫困户底数,寻乌县出台了《寻乌县精准识别工作指导意见》,先后组织开展了 5 次贫困农户调查和精准识别工作。寻乌县在对象识别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严格执行七步法(即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组级公示、村民代表大会审核、村委会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复核和县扶贫和移民办批准、村公告以及扶贫对象签字)的识别程序,做到全过程阳光公开,摸清摸实贫困户相关信息,并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进行分类建档,做到了户有卡、村有档、乡有册、县有库。对扶贫脱贫信息系统实行精准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及时更新,使得精准帮扶与信息管理一致,较好地解决了帮扶谁的问题。

  (三)政策落实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至少享受一项以上扶贫政策。根据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出台了《寻乌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 14 个专项扶贫政策,以乡(镇)、村和扶贫工作队为主体,按照因人因户、因类因

 村施策的要求,做到项目到村、政策到户、滴灌到人。对具备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人口,主要是通过扶持发展产业和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具备部分劳动能力的扶贫低保人口,主要是通过低保补助+扶持发展产业、低保补助+帮助转移就业脱贫;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主要是通过低保、五保补助+投资收益扶持脱贫;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则采取易地搬迁安居的方式脱贫,等等,实现了全覆盖,不落下任何一个贫困家庭,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帮的问题。(见图表 2)

  (四)积极探索闯新路,不断创新扶贫脱贫的工作机制。为解决好督查监管不力的问题,寻乌县组建了县委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即:由分管脱贫攻坚县领导组成的脱贫指导组、由若干科级干部组成的脱贫督查组、由纪检审计工作人员组成的巡察审计组、由精准扶贫办业务干部组成的模拟评估组,形成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工作落实。为尽可能地筹集扶贫资金,寻乌县出台了《寻乌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意见(试行)》,整合各类涉农资金 8.23 亿元用于扶贫开发。为撬动金融资本,寻乌县积极推进金融扶贫试点创新,2015 年至今,累计为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 25186万元。同时,还组建了县扶贫开发公司,投入扶贫资产收益资金 1000 万元,并将土地开发整理和增减挂形成的土地指标等资产或收益划入扶贫开发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

 促进扶贫资产(金)保值增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进一步实现贫困面貌的深刻改变、巩固脱贫成效、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较弱。寻乌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企业少、规模小,工业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据统计,37 家规模以上企业正常用工需求约 3500 余人,服务业为老百姓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不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还不明显。

  (二)农业产业升级转型任重道远。寻乌县虽然在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新推广的葡萄、百香果、猕猴桃、蓝莓、蔬菜等替代产业,当前效益虽然可观,但能否成长为规模产业、主导产业,成为群众的长久致富产业,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三)少数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在当前含金量十足的帮扶政策面前,少数贫困人口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寄希望于政府给钱、给物,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贫困面貌的动力不足,存在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现象。

  (四)脱贫退出的资金保障缺口较大。由于县级财力弱,扶贫资金的筹措难于满足投入需求,特别是保障 14 个专项扶贫政策的实施、完成 65 个十三五贫困村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还需投入大量资金。

 三、对扶贫脱贫工作的有关思考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攻坚拔寨的勇气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履行好精准扶贫脱贫的责任与担当。

  (一)立足精准要求,提升扶贫成效。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六个精准的要求,强调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寻乌在扶贫脱贫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这一核心精神,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兜底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领域政策措施,由贫困户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项目,报由相关职能部门帮扶实施,构建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相关职能部门上菜的菜单式脱贫模式,努力提升扶贫成效。

  (二)立足脱贫引领,加快县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寻乌而言,始终坚持脱贫引领不动摇,把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两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富民与强县统一起来,通过县域经济发展促进脱贫攻坚,通过脱贫攻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要以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补齐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地方经济发

 展,为贫困户、贫困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努力提升其自身造血功能。

  (三)立足利益联结,实现合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农业产业是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积极探索建立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具体合作模式可以是: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贫困户参与生产环节中的生产活动,可解决贫困农户面临的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织密、织牢贫困户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之网,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发展。

  (四)立足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倡导自力更生,激发内生动力为目标,做到履职不越位、引导不包办。一方面,强化政府在政策落实、产业规划、兜底保障等方面的责任,着力改善贫困村条件,提高贫困户素质和劳动技能,为贫困户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帮扶机制上,通过财政奖补、信贷贴息、互助合作及技能培训等形式进行帮扶,对贫困户授之以渔,以帮助群众找准路子和解决瓶颈困难为重点,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要坚持以文化扶贫的深入实施为先导,落实好精神塑造和能力转化工作,转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为脱

 贫致富提供根本保证和持久支撑。

  (五)立足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一方面,要坚持新增财力向扶贫领域倾斜,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济困,拓宽筹资渠道,为扶贫资金开源。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其他领域的行政性开支,并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贫困地区扶贫资金专项审计,着力发现和杜绝扶贫资金的违规使用,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扶贫款都用在刀刃上。

  (六)立足斩断穷根,巩固脱贫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在扶贫脱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既要实施短平快的发展项目,让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又要注重以短养长,让贫困户找到稳定的增收致富之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在工作机制上,要扶上马、送一程,脱贫后 2 年内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工作队包村、干部结对帮扶不脱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扩大脱贫成果。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前言: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

 衡的实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发展缓慢,贫困现象仍很突出。

 进入 21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了解 xx 地区新形势下农村扶贫攻坚的结果,我校经济学院公共管理专业专程来到xx 县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2012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 号文件。《意见》指出,xx 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 xx 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 xx 的主要任务。xx 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发挥 xx 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了解国发 2 号文件对 xx 地区的影响和

 成果,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快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校经济学院特地来到 xx 省xx 县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地点及方式

  我们这次选择的调查对象是目前居住在 xx 县的比较贫困的群体,主要是农业人口且收入较少的 xx 居民。我们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在 xx 县城的城郊结合处。调查的方式是采取问卷的形式,由我们将问卷发放给我们的受访者,由他们仔细阅读后填上答案,然后我们将问卷回收,分析,总结。这次我一共向我的访问对象发放了 x 份问卷,实回收 x份,其中有效问卷 x 份。

  三,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第一部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受访者的性别结构接近 1:1,其中有 x 个是汉族居民,x 个是布依族居民,两个是苗族居民。在这 x 个访问对象中,只有两位是从外地刚刚迁到 xx 居住的,其余 x 位都是当地居民。这些受访者的年龄构成比例为:16 岁一下有 x 位,占总人数的 x%,16-44 岁有 x 位,占总数的 50%,45-60 岁有 x 位,占总数的 40%,60 岁以上的有 1位,占总数的 5%。在这 20 位受访者中,有 x 位来自农村,占总数的 x%,他们绝大多数家庭的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获得,也有一部分人靠经商来获取收益。所占比例如下:种

 植业 x%,外出务工 x%,子女或亲戚援助占 x%,经商 20%,养殖业 15%。而且根据调查结果,这些农村居民的收入都比较低,有 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 元以下,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x 元,有 10%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x 元,有 5%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x 元,有 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 元以上。而导致这些家庭不富裕的主要原因就是除农业以外没有其他收入(有 x%的家庭这样认为),居住的自然条件很差(x%的家庭这样认为)子女上学负担严重(有 x%的家庭这样认为),也有一部分家庭感觉赡养家里的老人负担重(x%的家庭)和一部分人感觉家里缺乏劳动力(占 5%)

  对于 2012 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发 2 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x%的人都表示不知道这个文件,而剩下的 x%的居民则表示他们只是听说过,但是不了解文件的具体类容。

  第二部分:个人对扶贫政策的整体评价

  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xx 县的居民有 60%以上的居民都认为当地政府对农村扶贫很重视,但只要 35%的人对目前的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有一半的人从扶贫政策中享受到了实惠并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非常有信心。但是这些居民由于信息来源不广,对政府的信息动态不了解,只有25%的人参加过相关的扶贫项目,如退耕还林,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对于家中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居然所

 有的受访者都感到头疼,都抱怨金额太低,不能满足日常开销。令人欣慰的是,有 90%的人表示,对于政府安排的各类扶贫活动,他们都会积极参加。

  第三部分:个人对扶贫政策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

  国家现在 x 元的新扶贫标准线,本应该是一则重要的消息,但是在当地却只有 x%的人知道。对于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目,绝大多数的人也表示不清楚。在这些受访者中,他们的家庭所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欣喜地发现,在 xx 地区,超过一半的居民都认为我国目前的一些扶贫政策如:家电下乡,教育扶贫,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粮种补贴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等,是有效的,这些政策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分析和总结

  通过此次的社会调查,我发现,xx 县近年来采取的有力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 xx 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x 万元,实施扶贫项目 x 个,完成整村推进村 x 个;新建和改造村级公路 x公里,村寨道路硬化 x 万平方米,修建小水池 x 口,水利沟渠 x 公里;推广杂交玉米种植 x 亩、脱毒马铃薯种植 x 亩;种植板栗、核桃等经果林 x 亩,饲养育肥猪 x 多头,肉兔 x 多

 只土杂鸡 x 万多羽,养殖大鲵 x 多尾。

  通过小水池、沟渠修建等水利项目的实施,解决了x 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和 x 万人饮水难问题。通过公路建设、村寨道路硬化等交通项目的实施,解决了 x 个村 x 万人口的行路难问题,x 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茶叶、蔬菜、经果林和畜牧水产养殖等项目的实施,以贫困村为主的茶叶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逐步形成,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通过扶贫攻坚,xx 县贫困人口数量从 2006 年的 x万人下降到 2010 年的 x 万人,减少贫困人口 x 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 x%下降到 x%,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6 年的 x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x 元,增长 x%。

  但是,在取得重大绩效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xx 农村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太低,生活困难,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年均人收入都集中在 1200 元左右。

  2,收入来源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

  3,信息流通不畅,不了解政府信息,不了解相关国家政策,不知道政府的相关扶贫项目,使得国家扶贫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4,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

 市场竞争地位,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缺的资源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5,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的缺失,难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出正确的决断你。

  四,对于 xx 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

  1,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

  心,适应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转向重点扶镇、扶村、扶户。

  2,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增强扶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

 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投入。

  3,在开发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

  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式和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指导现代农业的能力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二)政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当地居民时刻了解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积极参加当地政府开展的扶贫项目,早日脱贫致富。

相关热词搜索:脱贫 攻坚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