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山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调查报告2篇

发布时间:2020-10-24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生态旅游资源情况的调查告 报告 1 一、我县生态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产业,按照“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增 a 添星”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景区打造快速推进。

 2015 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 16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8.4 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 30.1%和 37.7%。2015 年 1―6 月,全县接待游客 102.76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8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94%和 24.09%。

 (一)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龙缸景区通过精心策划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成功开园并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目前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县城至龙缸景观廊道――“百里画廊”,目前已分片区在沿线道路旁栽种部分景观和经济植物;二是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完成了南滨路油化工程、桃园步行街等建设;启动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征地拆迁及景区绿化工作;三是三峡梯城景区完成了磐石城、龙脊岭公园、登云梯、三峡文物园、下岩寺等景点的硬件建设,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完善,2015 年申报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现已通过验收并授牌。

 (二)乡村旅游前景向好 近年来,各乡镇(街道)把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打造,各显特色。一是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靓点纷呈。栖霞油菜花节、水口荷花节、巴阳枇杷节、宝坪红高粱节、 E 草采茶节、平安钓鱼节、盘龙美食节、清水土家女儿会等 10 余个乡村旅游节庆年年举办,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二是以“农家乐”、“果农乐”、“牧家乐”、“休闲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目前,全县有农家乐 100 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 20 家,日接待能力 10000 余人次。三是从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

 品位和服务档次入手,推动了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开发。桃片糕、票草牛肉干、歧阳茶、巴山妹刺绣、中蜂蜂蜜、黑木耳、养鹿草编、云艺木制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10 余家,从业人员 600 余人。我县的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市民及周边区县游客的重要休闲方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旅游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全县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各层次酒店 40 余家,其中已评五星级酒店 1 家,三星级酒店 2 家。旅游产业所吸纳的直接从业人员达到 3000 人,间接从业人员达 1.5 万人;全县有国内旅行社 5 家,旅行社门市部服务网点 7 家,从业人员30 余人;旅游交通运输公司 1 家,旅游专车 6 辆,载客量 171 客位;旅游轮船公司 1 家,星级旅游船 13 艘,载客量 9548 客位;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 10 余家,基本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目前,重庆主城到云阳、利川到龙缸的旅游班车开通,车次不断增加,组团游、自驾游常态化,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快速增长。

 (四)旅游宣传营销成效明显 突出旅游形象宣传效果,在央视第一套节目、重庆卫视投放云阳龙缸形象宣传广告,在重庆日报等主城主流媒体专板宣传云阳旅游,重庆轨道交通等户外亦投放有云阳旅游形象广告,云阳旅游形象影响从主城逐渐扩大到全国。旅游营销活动层出不穷、形式多样,各种推介活动、节会活动在重庆主城、在周边重点城市不断开展,积极有效地扩展了客源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氛围不浓 一是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力量不强、合力不够。全县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部门和人员有限,亟需相关各行各业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全县旅游产业的投入较少,没有形成旅游产业导向性的投入机制,导致开发建设缓慢。对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政策不突出。如 XX 县对成功创建 4 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 50 万元,XX 县对成功创建 4 星级农家乐每户奖励 30 万元。这些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氛围渐浓,做法值得借鉴。而我县对农家乐创星没有奖励政策,一定程度影响农家乐创

 星的积极性。

 (二)旅游发展速度不快 一是景区打造较慢,旅游服务系统相对滞后。全县在旅游产业项目前期策划规划、包装、宣传、推介等方面都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景区项目建设推进较慢,精品景区的打造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旅游餐饮、住宿、游乐、购物等功能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县城缺乏旅游咨询、游客集散中心,其旅游集散功能有待形成。二是乡村旅游发展还比较落后。从全县的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缺乏总体规划,“绿色、生态”主题不突出,形象定位不准,开发、保护、规划管理等要素结合不够,造成布局欠合理,农家乐“散、多、小、差”,呈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造成价格恶性竞争和游客乏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不配套,部分景点、大多数农家乐的建设用地以租赁的方式获得,无法办理土地产权,导致消防、特种经营许可证等行业的审批手续无法办理,经营和发展受到制约;三是旅游业延伸产品不多,没有成有效的产业链。目前旅游人气拉动了部分餐饮住宿业,但效果还不够明显,旅游商品较少、旅游地产迟迟没有启动销售,已明显落后于周边的"万州、利川等区县。

 (三)旅游形象知名度不高 一是旅游形象口号不够响亮。我县旅游形象口号代表性和影响力不强,而且频繁变化,对客源市场没有较强的冲击力,游客难于记住云阳旅游特色;二是旅游宣传形式缺少吸引力。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我县旅游对外宣传模式比较单一,规模小且比较散。虽在部分市县举办了旅游推介会和央视、重庆卫视有广告投放,但密度太小,吸引力不强。在报媒、户外媒体投放的广告少而分散,针对的对象不广;三是市场拓展缓慢。目前,我县主要的客源市场还是本县、周边区县及重庆主城,对周边省市市场的拓展较慢,客流量少,离“国内外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差距。

 (四)旅游同质化竞争激烈 目前,我县周边的巫山、奉节、湖北的恩施、利川等地都在加快发展旅游及

 其相关产业。他们均位于长江中上游,同属于喀斯特地貌特征,我县的龙缸、奉节天坑地缝、恩施大峡谷等都属于同一类型自然景观。在资源同质的情况下,周边的快速发展对云阳旅游形成了巨大竞争,如何突出重围,放大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是我县旅游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面对三峡黄金旅游带这块大蛋糕,沿江城市都想分一杯羹。如果能做出亮点、做出特色,不仅能在三峡游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也能让我县其他旅游景点借势营销,后发制人。

 (五)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旅游业是一个较长产业链的产业,我县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旅游策划规划、开发建设、宣传营销、行业管理等各方面人才。但编制控制太严,旅游队伍数量严重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稀缺,制约了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中接受系统专业知识培训的人仅占10%。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旅游规划,科学确立旅游发展战略 一是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围绕“两点一线”、“五大园区”的规划,以龙缸景区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好“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三张旅游名牌。尽快启动彭氏宗祠、南三峡、栖霞宫、彭咏梧纪念馆等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努力形成文物古迹游、生态观光游、康体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红色旅游五大旅游产品体系。二是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突出乡村本地特色,让当地村民充分参与,利用好现有设施,加强配套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同时,根据我县民俗和地方特色,按照“一乡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乡村旅游产品。具体到村镇,要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旅游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接待户,以充分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强化旅游配套服务,打牢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全力营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树立“全民兴旅”的大旅游意识。从组织领导、产业政策、资金投入、工作部署等各方面给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是完善旅游发展体制,进一步研究制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形成不断加大旅游投入的导向机制,营造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捆绑使用发改委、扶贫、交通、林业、水利、农业、移民等部门的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进度,建设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二是加强现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旅游教育机构、高等院校等平台,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与此同时,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吸纳优秀旅游人才。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是落实好《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出台的优惠政策,特别是解决好旅游企业的用水、用气、用电与一般工业同价、从旅游企业营业额中收取旅游宣传促销费、旅游企业税收优惠等问题,为旅游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强化精品景区打造,提升云阳旅游品牌质量 一是加快打造龙缸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以“4a” 景区为基础,以“天下龙缸、云上草原、石笋峡谷”为主题,将云阳龙缸景区打造为集猎奇探险、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地质科考、健身养生、民俗体验、节事节庆于一体的西部最具吸引力的体验型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县城至清水“百里画廊”建设进度,争取早出形象。二是加快推进张飞庙景区提档升级工程。要主动出击,加强联系协调,督促市旅投集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档次,做大规模,加快张飞庙景区广场、绿化、接待中心、消落区整治工程、南滨路商业一条街的建设进度,增加游客参与项目,力争早日实现从单纯的过境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型。

 (四)强化宣传营销力度,全力提升云阳旅游形象 一是加强旅游形象宣传。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云阳民族文化遗产,着手筹划在云阳龙缸景区打造一台实景演出,丰富龙缸景区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办好

 “十大乡村旅游节”,抓好旅游宣传“十个一”工程,综合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手段,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体系;二是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做好长江三峡陆路深度游这篇文章。借助沪蓉、万州高速铁(公)路的建设和开通,积极开展与湖北利川旅游宣传合作,融入万州、XX 县、奉节大旅游经济圈的宣传营销格局。创新旅游推介方式,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推行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营销计划,构筑全国旅行社网络营销体系。三是部门、乡镇联合联动。支持并参与旅游产业大发展。XX 县、酉阳县把旅游发展放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集合全县产业发展政策,全民参与旅游,特别是明确任务,实行奖惩,由全县各部门、乡镇组建多个旅游宣传营销团队深入全国重点城市宣传营销的做法值得借鉴。

 关于秦岭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情况的调查告 报告 2 目前,陕汽 30 万辆微型车项目落户,标志着我县实施“突破蔡家坡”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家颁布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蔡家坡建成经济区内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中等城市,这为蔡家坡突破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面对即将崛起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如何发挥秦岭北麓的自然资源优势,打造蔡五地区的“后花园”,为蔡家坡发展创造最佳人居环境已成为超前思考、高点谋划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期,县政协社会与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分两次对我县秦岭北麓石榴山自然生态资源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予以报告,请参阅。

 一、基本情况 石榴山又称桃山、二郎山,因神话传说中的石榴神坐化于此,故称石榴山,位于我县南部秦岭腹地,海拔 2160 米,为岐山境内最高峰。由曹家镇西沟村入山到石榴山主峰相距约 35 公里,整个区域地理坐标约在东经 107°31"40"~107°38"40",北纬 34°08"~34°13"之间,东临石头河库区和我县安乐镇,西与陈仓区毗邻,南接太白县青峰山,北至我县曹家镇,南北长约 10 公里,东西宽约 9.6 公里,可供开发的总面积约 90 多平方公里。石榴山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 726.3mm,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年平均气温 12℃,无霜期 214 天。该山区犹如镶嵌于秦岭山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山、谷、石、林、水诸景皆备,山体由岩石组成,土层薄,含砾量大,林草资源

 广,多为我县五丈原林场国有林地,余为曹家镇西沟村土地。森林覆盖率 94.3%,植被覆盖率 93.5%。山峰顶尖设有岐、宝、太三县分界碑,国家测绘总局高点标志。山内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夏季凉爽。山中流水清澈跌宕,庙宇众多,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七月初一庙会时,岐、宝、太三县徒步进山观光朝庙的善男善女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人数多时有近万人。石榴山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了旅游、休闲、疗养、避暑、观光的天赐宝地,具备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良好条件。

 二、开发优势 优势之一:森林植被蓊郁宜人。石榴山区域珍稀动植物保存完好,森林分布茂密,满目苍翠,秀色欲滴,林木依山体而苍翠,景观随四季而不同,由北向南一路陡升,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天然林以栎类次生林为主,散生树种有榆、核桃、白桦、华山松和侧柏等,另有小面积呈团状分布的山杨、青杨、漆树及人工营造的刺槐、油松等,灌木主要有酸枣、胡枝子、胡颓子、绣线菊、忍冬、山杏,地被植物主要有禾草、莎草、蒿类等。森林和植被的覆盖,营造了山谷舒爽宜人的小气候,空气清新,富含氧离子及植物精气,适宜游客开展娱乐休闲、保健度假活动。山体土壤多为褐土,海拔 1500 米以上为棕壤。母岩以花岗岩、片麻岩、混合岩、十枚岩及石灰岩为主,成土母质为坡积母质——残积母质的聚积物,土层厚度一般为 30~60 厘米,PH 值为 7.0 左右。山内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林麝、青羊、野猪、锦鸡、白鹭及鸟类。

 优势之二:自然景观沉雄峻秀。远眺石榴山,群峰耸峙,气象万千,山岚蒙面,白云缠绕;走近石榴山,林草葱郁,水清泉幽,白日寂静,夜晚更幽。顺山谷而前行,只见山体依蓝天而巍峨,河谷依山体而深邃,悬崖峭壁与岩石造型并存,高耸山峰与深切峡谷相依,石河、石海气势壮观。途中的石罐子瀑布及石坝水库,造型别致,石坝水库水面约 16000平方米左右,遇山雨充沛,坝面形成天然瀑布,落差 20 余米,瀑布旁边石崖中部有一圆形石罐,积水深不见底,传为瀑布流水长年冲刷所致,甚为奇特。走近石榴山山麓,山体裸露众多岩石,人称诸葛石,均石尖指向山巅,煞是壮观,实为奇景。如若细观,秦岭北麓特有的急陡山势,使森林的景色,随山而变,顺水而移,山涧清澈的流水时而跌宕在浑白的巨石上欢歌,时而在柔草浅滩上细语低吟,山渐高,只见青青翠竹,摇曳生姿,颇有几分南国的韵味。特有的森林气候造成山内时而天高云淡,时而雾云遮天,时而倾盆大雨,时而阳光明媚,非常神奇迷人。据《岐山地名志》记载,石榴山雨量充沛,气候差异大,如山腰出云,若雾若烟,弥满山巅,必然淋雨,俗谚有:“石榴戴帽,农夫高卧”。

 站在石榴山的顶峰,若天空晴朗,放眼望去,西秦大地,如锦似绣,渭河蜿蜒,龙行东去,城镇村庄,颗颗明珠,渭北平原,冯家山水库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神、奇、险的自然景观,为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优势之三:人文景观内涵丰富。石榴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具备了优于其它生态旅游胜地的人文优势。位于途中的大柳坪圆通寺,占地 10 余亩,建有佛教大雄宝殿。该寺院气势恢宏,设有五尊主

 佛神位,颇具规模,民间在此从事佛事活动已有数年,近年佛事频繁,在岐、宝、太三县影响较大。山间还另有山寺道教圣地一处,设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众多神位。同时,还有汉代光武帝刘秀系马桩、清末明初黄家院遗址、华林寺古庙等人文景点多处。行至石榴山顶有桃山庙一座,设有玉皇大帝、太白神、二郎神、娘娘等诸多神位。庙内原有的一尊铸铁佛像和铸铁大钟文革时惨遭损毁。90年代,民间在重修庙宇时,电闪雷鸣,一声炸响,山顶东侧一重达百余吨的立条石被雷电击中裂缝,民间称天公开山,至今石缝仍清晰可见。

 优势之四: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榴山与蔡家坡、五丈原近在咫尺,可以说是蔡家坡的后花园。7.25 万亩的天然栎类、阔叶混交林,充沛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风光,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山内原有拉运林木柴头的简易砂石道路,可通到各个景点,70 年代,曹家公社(今曹家镇)在石榴山山腰(当时的公社中药材厂)召开“三干会”时,农用拖拉机可行至山腰,现因封山育林,简易公路仅通到瓦房沟管护区,再向上部分需步行上山。山口处距即将在五丈原要动工建设的郑西专线客运站 5 公里,距西宝高速公路蔡家坡出口处仅 8.5 公里,距陇海铁路蔡家坡火车站仅 10 公里,距 310 国道(西宝南线)仅 7 公里,距五丈原诸葛亮庙 5 公里,距西安市 120 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105 公里,距宝鸡市 50 公里,处于西安与宝鸡都市圈的中间地带。关中旅游环线的建成通车,又将石榴山与北部的法门寺、崛山、周公庙,南部的诸葛亮庙、钓鱼台、红河谷、汤峪口、太白山等旅游景点紧密相连,这些都为石榴山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优势之五:前景诱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业作为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兴起,走进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原始纯情已成为当代人生活的新时尚,而蔡家坡地区云集机械制造、电子、纺织、制药、建材等行业,企业密集,且对周边陈仓、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麟游、太白辐射影响较强,是未来宝鸡大城市的副中心、50 万人口的西部汽车工业中心和宜居创新城市,潜在的庞大休闲旅游消费群体,不仅会对石榴山生态旅游提供充足的客源保证,而且会对提升我县旅游品位和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石榴山以大范围的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依托,弥补了周边地区的法门寺有神而无山水,太白森林公园有山水而无神的空白,与诸葛亮庙相互支撑,二者兼备,优势互补,既有传说的神气,又有山水的灵气,特别是石榴山区域内(圆通寺、瓦房沟、华林寺等),大面积的平缓地带比比皆是,为建设别墅度假村、停车场和会议培训中心提供了独特条件。开发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可使石榴山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进一步扩大岐山文化旅游名县的对外影响力,而且将带动石榴山区域的城镇建设和相关产业加快发展,从而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和群众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全县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对我县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实施“突破蔡家坡”战略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几点建议 1、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石榴山境内山高、弯多、坡陡,地形相对复杂,再加上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开发成本很大,因此不宜搞“一窝

 蜂”式开发,而应该在做好市场分析、进行景观生态化设计以及理顺生态旅游关系的前提下,用 5—8 年左右的时间,分二至三期工程,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开发。一是要科学规划。要把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突破蔡家坡”战略的总体规划之中,高点谋划,统筹考虑,逐步开发建设。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石榴山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科学规划和设计有利于景区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二是要按规划分步实施。旅游项目开发应坚持条件成熟一点开发一点,不成熟就先保护起来,不要盲目上马,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资源环境的破坏。三是要按照逐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石榴山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充分挖掘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在景区开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项目选择应符合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布局密度、体量、色彩和风格要与环境协调,充分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粗旷古朴的风格,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不断增强石榴山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旅游、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2、加强宣传,积极招商。石榴山的旅游资源优势目前已有一定的知名度,要继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用严格科学的准入标准,精心选择开发商,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个人投资开发石榴山景区。同时,要通过签定开发协议的形式,要求开发商按规划有序地开发和建设景区,防止开发商因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的行为。

 3、拓宽渠道,多方融资。石榴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首当其冲要建设,庙宇维修不可缺,依据目前的物价和消费水平,预计需要开发资金 2 亿 8 千万元左右(其中:道路 1 亿元,通电 9 千万元,水工程 6 千万元,庙宇维修建设 3 千万元)。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积极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大力鼓励国有、集体、个人、外资等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开发。要积极探索建立石榴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引导县内外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4、落实责任,科学管理。随着石榴山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游客自发进入石榴山进行度假、探险和旅游活动。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规范管理,个别游客的旅游活动出现了一定的破坏性,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景区环境的保护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石榴山景区尚未开发成熟投入市场之前,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运用法律手段对石榴山实施严格有效的保护。一要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二要增强游客自我保护意识。三要禁止非法狩猎、诱捕、毒杀野生动物和出现其它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现象。四要禁止乱砍乱伐林木,禁止非法收购或收集、采挖野生花卉、珍稀名贵树种、中草药材、树桩盆景等,严禁随意放牧。

 附件:关于石榴山的四个传说 1、石榴神的传说:相传古时,岐山马江三县寺一樵夫乔德铭骑驴来南山伐薪,见山中树下有两个老者下棋,便在一旁观棋。有一个老者给了他一颗桃,他吃了桃,看完棋后,驴绳朽断,斧把成末。回到家中后,家中的人俱不认识,原来他已在山中待了六十年,给他开门的人已是长成中年人的孙子了,他知道自己已得了道,故又去南山,后在山上坐化为石榴神。时至今日,我县马江一带的人,每年都还要到石榴山去祭拜先人。

 2、二郎神劈桃山救母的传说:石榴山又称桃山,相传天界的九莲圣母遭贬被天王流放到桃山,孤守桃园,其子青峰神吴二郎不见母亲的踪影,到处寻找。后来有人告诉他母亲的所在,便到桃山寻母,可既不见母亲,又不见桃树,遂怒劈桃山。石榴山山顶上现在宽约 1 米、长达8 米、深不见底的巨大石缝,相传即为二郎神所留。至今,石榴山上还建有二郎神庙,人行此处皆可感受到古代英雄的神韵和伟力。

 3、刘秀系马石的传说:相传汉代光武帝刘秀带兵作战时,行至石榴山,见此地林草丰茂,风景秀丽,便将其战马拴于一方石上休息。时至今日,系马石上仍可见一圆形铁环,传为刘秀当年拴马所用铁环。

 4、黄家院的传说:相传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有一黄姓财主在山间的平坝上开工场、办运输、搞商业,大手笔经营,高店(现五丈原)半条街的铺面为他所有,可谓富甲一方。他的骡队也是颇具规模,共有99 头骡子,超过 99 头,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添一头则死一头,增

 两头则亡一双。后来,黄姓财主为防盗贼而修哨楼,据说因挖到了龙脉上,家境由此而衰(还有一说是山中发生了一场瘟疫)。直至今日,黄家院遗址上盗墓者仍时有出没,掘得到处是洞,一片狼藉。但当时修建哨楼所用的部分石条依然存在。景由地而生,地因人而名,宝地钟人杰,胜景毓精英,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为石榴山的开发增添无比的灵气。

相关热词搜索:旅游资源 调查报告 生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