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资料三:言语理解表达

发布时间:2020-10-25 来源: 演讲稿 点击:

  第 1 页 共 147 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复习资料 三 言语理解表达 目录

 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

 题型综述

 片段阅读往往给出一定的材料和观点,然后提出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句及段落的理解能力。有时可能是要求选出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可能是找出支持(或否定)片段观点的选项,有时可能是要求选择片段中所引申出的观点,等等。考生的选择应与所给的内容最相符合并使整个陈述最为完整。

 片段阅读题型丰富多样。试题一般分为七个类型:

 一、题旨概括

 二、意图推断

 三、观点态度把握

 四、标题选用

 五、细节判断

 六、词句理解

 七、语句衔接与连贯

  第 2 页 共 147 页 考生在做片段阅读题时,应分清该题考查的试题类型,然后依据该题型独有的方法和技巧来解答。

  题型分类破解

  一、题旨概括

 题旨概括题是片段阅读中归纳主旨、概括中心题型的简称。惯用的提问方式为:“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这段话主要讲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这段话的主旨是”,“对这段话概括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等。其中,“主要”、“主旨”、“主题”、“中心”、“核心”、“概括”等是此类型题目提问的标志性词语。

 题旨概括型的题目比较侧重考查考生的言语理解能力。理解文段的过程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分析文段有几层意思,再对这几层意思加以归纳、概括。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理清各句之间的关系,善于抓主旨句、主题句。

  答题步骤:先读问题,有针对性地答题

 在做片段阅读题时,不要急于阅读片段文字,要先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选项,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片段中的文字,这样,既可以辨清题型,又使阅读具有目的性,不会因盲目而浪费时间,从而提高做题速度,节约答题时间。

 【例 1】(2009·中央)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地给出 60 万至 90 万美元的估计,最终成交价却高达 150 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并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都伯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B.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C.文学手稿的价格优势难以估量

  C.《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

 【解析】第一步,读问题。由“这段文字主要说明”,可知是题旨概括题。

 第二步,读四个选项。可知 A 项强调“手稿高价的原因”,B 项强调“爱尔兰人的民族感情”,

  第 3 页 共 147 页 C 项强调“文学手稿的价格有时相当高”,D 项强调“手稿受爱尔兰人喜爱”。山东省公务员网

 第三步,读片段内容。第一句叙述了《尤利西斯》手稿拍出高价的事实;第二句讲手稿给爱尔兰人带来的遗憾;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讲爱尔兰图书馆高价买回手稿的原因即“文学价值和民族情感”。

 第四步,选出正确答案 A。

 【误区提示】片段自始至终都是以《尤利西斯》手稿为谈论的对象,B 项的陈述对象是“爱尔兰人”,故错误,且由手稿拍卖这一个案不足以引申出选项 B 的结论。C 项扩大了谈论对象的范围,《尤利西斯》手稿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文学手稿。D 项把“喜爱”等同于“民族感情”,属于“偷换概念”。

  1.抓住关键词,把握题旨

 每一个片段都有它想要强调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又是通过带有提示性的词语来引出的,我们把这些引出片段主旨的词语称为“关键词”。

 根据考生对这类词语的敏感程度,把关键词分为两类:

 (1)关联词。关联词是句间关系承载的主体,同时也是文段主旨句的标志所在。如转折关联词“但是”,因果关联词“所以”,递进关联词“而且”等,这些词后通常是文段的主旨句。因为这些词语是偏正复句的关联词,偏正复句的意思都是有所侧重的,因此这些词引出的意思是文段强调的意思。

 (2)一般性关键词。片段中的另外一些关键词语,如“最重要的是”、“基础是”、“关键是”等,由于考生在日常的谈话中提及时并不表示强调的意思,所以看到这些词时不能迅速意识到这些词将引出片段的主旨。

  【例 1】(2008·中央)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第 4 页 共 147 页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题旨概括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关联词“但”。转折词“但”引出了文段要强调的内容“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故选 C。

 【误区提示】选项 D 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文段的确提到了威胁文化遗产的三个因素,即“现代化建设加速”、“文化标准化的变化”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但是这三个因素只是作为最后一句话的一个表原因的成分,并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

  2.抓住关键句,把握主旨

 片段中,有一些句子考生需要重点关注。比如首尾句、启承句、引用句和发表议论的句子。有些文段的首句或者尾句就是文段的主旨句,有些则对分析主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文段时,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句子。

 【例 1】(2009·中央)尽管黄金的地位已今不如昔,但魔力依然不减。纸币在通货膨胀面前无能为力,而黄金天生具备保值功能,在通货膨胀时代尤为耀眼。美元和黄金价格犹如跷跷板的两端,在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会自然走高。在股市风险加大时,黄金市场会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最近国际市场金价走高,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股市震荡不无关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预测黄金市场未来的走势

  B.说明影响金价的各种因素

 C.解释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

  D.分析黄金投资的国际环境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题旨概括题 。文段的第一句话就是主旨句,后面的部分通过在通货膨胀、美元贬值和股市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黄金的处境来说明“黄金受到追捧的原因”,选项C 的概括是最准确的。故选 C。

 【误区提示】选项 A 所谓“未来的走势”无中生有,因此是错误的。选项 B、D 只关注了文段的后半部分,是片面的,因此也不选。

 3.通过行文脉络,把握主旨

 近年来,随着片段阅读字数的增加,难度也在不断增大,文段的主旨不容易被轻易发掘出来。这就需要考生分析文段的行文脉络,把握文段的内在逻辑,从而概括总结出主旨。这是对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更高层次的考查。

  【例 1】(2007·中央)政府美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

  第 5 页 共 147 页 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题旨概括题。文段由三个句子构成,其行文脉络是:政府的经济政策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这些利益集团会设法抵消政策带来的损失—>政府若因此改变政策将带来严重的后果—>结论:政府应排除干扰,持续贯彻其制定的经济政策。故选 B。

 【误区提示】文段的内容主要讲经济政策的贯彻,A、C 两项的内容是经济政策的制定,偏离了中心意思;D 项“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在文段中根本没有体现,是一种主观的推测,故错。

  4、排除干扰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为了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命题人通常设置一些迷惑性选项来干扰考生。命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时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1)偷换概念。或者和文段陈述的对象不一致,或者扩大、缩小陈述的范围。

 (2)以偏概全。只是文段的细枝末节,不能涵盖全部内容。

 (3)无中生有。选项所说的内容是文段中某些词语的组合,所表达的意思与文段没有丝毫的联系。

 (4)出现过于肯定或绝对意义的词。

 掌握以上规律,可以迅速排除一些错误选项。

  【例 1】(2009·中央)近年来,全球纸价持续上涨。据分析,纸浆的价格会越来越高,而出于环保的原因,全球的纸浆生产能力却在减弱。油价的上涨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而据预测,这一上涨趋势并不会在短期内逆转。当纸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必然反映到书价。即使不考虑买书人会因为额外支出而减少购买,增加的占用资金也会令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

  第 6 页 共 147 页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说明书价必然上涨的诸多原因

 B.分析未来图书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C.揭示能源问题与图书行业的关系

 D.预测图书零售业将面临经营困境

 【解析】文段前三句讲纸浆的价格上涨引起纸价上涨,第四句讲纸价的上涨必然引起书价的上涨,第五句通过一个让步假设复句强调书价的上涨会使书店的占用资金增加,从而使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本题的行文从逻辑上看是一个层层递推的关系,句末点出文章的主旨。故选 D。

 【误区提示】文段中所说的纸浆和书籍价格上涨,目的是为了说明“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因此选项 A 的着眼点是错误的。题干只提到了图书零售业的未来风险,选项 B 说“分析未来图书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发展趋势”并不单指“风险”,属于偷换概念。选项 C 中所说的“能源问题”在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属于无中生有。

  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

 题型综述

  选词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词义的辨析能力和对语句的理解把握能力。被辨析词的类型主要有:

 一、实词的辨析(以近义词为主)

 二、虚词的辨析(以关联词为主)

 三、成语辨析 这种题型一般是先给定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处留出空格,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题型分类破解

  一、实词的辨析 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实词是相对于虚词来说的,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对于实词,通常考查考生对词义相近的词的辨析能力,而辨析的对象,归根到底就是词语的语义。只要我们能区分好词语的语义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轻松提高选词填空这一题型的正确率。下面就如何掌握近义词的语义提供几种有用的方法。

  第 7 页 共 147 页 1 1 、辨词语的特定“方向性” 有些词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选择时忽视这方面的意义,就会出现错误。

 【例 例 1 1】这家酒店刚开业,服务质量肯定不错。我们今天就光顾它。

 【解析】“光顾”,敬辞,表示欢迎客人到来。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而不是顾客自己到商家去的用语,故“光顾”误用。类似的词语还有“惠存”、“斧正”、“垂询”、“雅正”、“惠临”、“惠顾”、“惠允”、“光临”等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行动都不是“我”或“我们”发出的,而是“对方”发出的。

  2 2 、看词语的适用对象 如:“驱除”适用于具体的人或物,“祛除”适用于抽象的事物,比如:迷信或疾病。

 【例 例 1 1】爱护—爱戴—爱惜

  ①周总理正亲切地关注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

  ②那是标志着学生们对老师衷心爱戴的歌。

  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例句①中的“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是上对下;用于物多指机器、国家财产。例句②中的“爱戴”只用于人,且限于下对上、群众对领袖、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与拥护。例句③中的“爱惜”只用于珍惜会消耗掉的东西,如时间、生命、粮食等。

 【例 例 2 2】为迅速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启用,起用)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解析】“启用”所指对象是物,重在开始使用,而“起用”所指对象是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重在重新使用。此句语境适合“起用”。

 【 例3】准备离开时,温总理忽然转过身,挥起右手和这座成为废墟的县城告别。随后,他默默地环视县城,神情_______。

 A.庄重

 B.沉重

  C.稳重

  D.凝重

  【解析】庄重: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沉重:分量大,程度深。稳重:言语、举动沉着而有分寸。凝重:沉重;沉稳庄重。神情用表示言语、举止的词汇修饰不合适,故排除 A、C 两项。沉重和凝重都有沉重的意思,但是沉重主要修饰心情,凝重可以修饰气氛、神情等,温总理在离开地震废墟时,心情、气氛等方面都很沉重,用凝重修饰更为合理,故本题选 D。

  3 3 、看词语的搭配习惯 一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和特定的语义义项,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并且这种搭配方式是约定俗成的,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

 【例 例 1 1】严厉—严格—严肃 ①“拿摩温”为着要对东洋婆表示他管督的严厉,打得比平常格外着力。

 ②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

  第 8 页 共 147 页 ③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

 例句①中的“严厉”常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搭配。例句②中的“严格”常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词语搭配。例句③中的“严肃”多与“态度、作风、气氛”等词语搭配。

 【例 例 2 2】预算即使制订得再(正确,准确),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解析】句中的搭配关系要根据前面的“预算”来决定,我们常说“准确预算”或“预算准确”,而不说“正确预算”或“预算正确”。

 【例 例 3 3】(2008·中央)在当代,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口素质。谁人口素质高、人力资本

  ,谁就占据先机,谁就会走在发展的

  ;谁人口素质低、人力资本

  不够,谁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丰富

 前沿

 累积

  B.充足

 前锋

 积累 C.强大

 前端

 聚集

  D.雄厚

 前列

 积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凭借语感,“强大”与“人力资本”显然搭配不恰当,排除 C 项;一般不会将“发展”与“前端”、“前锋”相搭配,由此也可以排除 B 项;“丰富”侧重于描述多样性,而“雄厚”侧重于描述充足、数量多,后者填入第一个横线处意思表示跟恰当;“积累”含累积的意思,“积聚”则包含积累、发展之意,用“积聚”显得更符合语境,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故选 D。

 【例 例 4 4】(2009 年国考)我从不怀疑“城市车”概念的________________性,因为这是全世界都需要的东西:干净、简洁、低能源消耗。我们不是在________________让“城市车”概念成真,而是必须让它实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超前

  梦想

 B. 可行

 尝试

  C.实用

  期待

 D.科学

 努力

 【解析】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解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搭配的词语。考生可以根据瞻前顾后的方式来判断此题的答案。根据最后一句“而是必须让它实现”一句可知第一个空一定是“可行性”,因此此题的答案为 B 项。

  【 例5】夸父这个形象是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以全部生命力________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一曲壮歌!他________了整个时空,从________的原始社会到因特网时代,从东方到西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唱出 超越

 混沌

  B.描绘

 穿越

 野蛮

  第 9 页 共 147 页 C.谱写 掩盖

 简陋

  D.描述

 跨越

 粗鄙

  【解析】先看第一空。“描述”、“描绘”与句中的“壮歌”搭配不当,故排除 B、D。再看第二空,句意是夸父精神的影响力从古代一直延伸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这是一种对时空的“超越”,用“掩盖”不妥,故排除 C。因此本题选 A。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搭配习惯:

 实词 搭配习惯 发扬 多与“传统”、“精神”、“风格”、“作风”等搭配 发挥 多与“作用”、“特长”、“优势”等搭配 暴发 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务 爆发 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力量、情绪等 颁布 多与“法令”、“条例”等大的正规性文件搭配 公布 多指“法令”、“文告”、“通知”等公开发布 改进 多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 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交流 多与“思想”、“心得”等搭配 交换 多与“礼物”、“意见”等搭配

  4 4 、看词义的侧重点 【例 例 1 1】洪亮—嘹亮—响亮 ①上校同志的话像洪亮的钟声,一句句在大伙儿的心里响着。(侧重在音域宽宏)

 ②一声长长的嘹亮的鸣叫声,从不远的地方传来。(侧重在音色清脆、高远)

 ③大家又笑起来,比刚才笑得更响亮,跟长久。(侧重在声音响度大)

 【例 例 2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

 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

 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

 ,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解析】“所以”表因果,用在下半句中表示结果;“虽然”常与“可是”、“但是”搭配表转折关系。第一句表达得意思是咬文嚼字有时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它的含义一般也不好,应选“所以”。“必须”强调必要性,“必需”强调的是一种需要,原句中出现“有”

  第 10 页 共 147 页 字,只能选“必须”。“表现”:表示、显现出来,故意显出自己的长处,以特定方式行事或活动;“表示”:用言行表现出,用记号或符号示意,显出某种意义。原句中是借助文字表达情感,应用“表现”。“精确”强调非常准确;“透彻”指了解情况,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思想不能与“精确”搭配,应选“透彻”。

 【例 例 3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分别二十多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

  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A.终身

  辨认

  品尝

 B.终身

  辨别

  品评 C.终生

  辨别

  品尝

 D.终生

  辨认

  品评 【解析】“终身”指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终生”指一生,多就事业来说。结合语境,①句应选“终身”,据此排除 C、D 项。②句是说时间久了认不出同桌,应选“辨认”(侧重“认”),排除 B 项,选 A 项。另外,也可以从第三组入手辨别。茶叶当然要尝一下才能领略其妙处,所以应选“品尝”(侧重“尝”),排除“品评”(侧重“评”,评论)。

 【例 例 4 4】(2007 年国考)钧瓷以其古朴的________________,精湛的________________,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造型

  技术

 B.外形

  工艺 C.外形

  技术

 D.造型

  工艺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近义词构词上的不同语素,即侧重点。首先根据词义来判断“造型”和“外形”两个词,其中“外形”强调“外”,即物体外部的形状,而“造型”强调“造”,即创造制作出来的物体形象。根据原文可知“造型”更符合文意。再根据后一个空进行判断,“工艺”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而“技术”指的是积累的经验、知识和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可知“工艺”要比“技术”更为恰当。因此 D 项正确。

 【 例5】这是几只在山坡上爬行的鹰。臃肿的躯体缓慢地往前________,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 ________着厚厚的污垢。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刚刚被刀剃开的一样。它们的眼睛半睁半闭,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挪动

  淤积

 B.挪动

  堆积 C.移动

  淤积

 D.移动

 堆积

  第 11 页 共 147 页 【解析】挪动:指移动位置,可指有生命的事物;移动:指改变原来的位置,多指无生命的事物。题中写的是鹰,故选“挪动”。堆积:指(事物)聚集成堆;淤积:指(水里的泥沙等)沉积。根据题意.污垢“沉积”比较合适,选“淤积”。故本题选 A。

  5 5 、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一定的句子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而这个语境,往往是作者所褒扬的或贬斥的,所以在用词时就有所讲究:褒义语境一般不用贬义词,贬义语境不用褒义词。

 【例 1】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 100 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解析】“染指”是贬义词,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我国的运动健儿勇夺金牌,应用褒义词,所以“染指”一词使用错误。

 【例 2】(2007·江西)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

 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附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

  的种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善良

  愚昧

  B.天真

  好胜

 C.聪明

  狡猾

  D.平凡

  堕落 【解析】这道题目可以根据感情色彩作答。文中空白处之后出现了表示递进关系的“而且”一词,引导了“不好的东西”一句,表达了一种否定的倾向性。由此可以判断空白处的词语不可能是表达积极肯定的倾向性,而 A、B、C 三项中“善良”、“天真”、“聪明”几个词都是表达积极感情色彩的词语,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因此予以排除。只有 D 项“平凡”表达了中性色彩,能够与之后的递进句“而且”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故选 D。

 6 6 、识别词义的轻重 有些词的词义是有轻重的,该用词义较重的就不能用轻的,词义轻重要适当。

 【例 例 1 1】岳飞被秦桧(诬蔑,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解析】“诬蔑”和“诬陷”这两个词都有“硬说别人做了坏事”之意,但“诬蔑”指捏造事实,破坏别人名誉,词义较轻;“诬陷”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词义较重,此句语境要用词义较重的“诬陷”。

 【例 例 2 2】(2008·中央)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

 着社会舆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 12 页 共 147 页

 A.日益

  影响

 B.逐步

  控制

 C.渐渐

  干扰

 D.不断

  引领 【解析】本题从词义大小和轻重上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应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辨析。由“主要”、“很大程度”可知,该影响力扩大的速度快、规模大,“逐步”、“渐渐”显然语义过轻,显得过“慢”,排除 B、C 项;“引领”侧重于带领某一好的事物发展,而“影响”的词义范围比“引领”更宽泛,用在该句中更符合句意。故选 A。

 【例 3】这些____党纪国法的人已经堕落为社会的蠢虫,人民的罪人,面临的将是严肃的法律____,怎么还会异想天开地要求保留党籍呢? A.违反

  制裁

 B.违犯

  惩罚 C.违犯

  制裁

 D.违反

  惩罚 【解析】本题是对词义轻重辨析的考查。违犯和制裁分别包含了违反和惩罚的意思,语气更强。故选 C。

 【 例3】雪山草地,____下前辈铿锵的足迹;战火硝烟,____起先烈英勇的雕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留

  树

 B.写

  刻 C.印

  铸

 D.刻

  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程度把握和词语间的相互对应。“留”、“写”、“印”、“刻”是程度逐渐加重的动词,那么和“铿锵的足迹”搭配显然要用程度最重的“刻”。同理,后一个空应选“铸”。本题答案是 D。

  7 7 、区别词义的范围 辨析词语有时也要从词义的范围入手,因为词义的范围有大有小。如:“财产”通常指具体的物质财富,不包括知识和精神财富;“财富”既可指物质财富,又可指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其范围比前者大。“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例 例 1 1】战争—战役—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①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范围最大)

  ②还是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去切断敌人的逃路。(范围较小)

 ③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役——松骨峰战斗。(范围最小)

 【例 例 2 2】学生从小就应培养保卫(边疆,边境)、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

  第 13 页 共 147 页 【例 例 3 3】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什么是人才,可谓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才应该具备的几点基本素质倒是

  的。很多大企业认为,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也是企业最缺乏的人才必须具备三大条件: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

 A.众说纷纭

  统一

 B.莫衷一是

  固定 C.见仁见智

  共通

 D.因人而异

  公认 【解析】第一空是强调大家意见不统一,ABC 中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只有 D 项“因人而异”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强调如何解决问题,可以排除。第二空前后内容是解说关系,注意是“很多大企业”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统一”和“固定”都太绝对,而“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所指范围较宽泛,综合起来当选 C。

  8 8 、从语法功能来区分词的语义 从语法功能的角度,有时也能区分词义。

 【例 1】现代科技还没有完全(把握,掌握)这项技术,现在实施它还没有(把握,掌握),所以有关部门建议暂时不要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解析】“把握”和“掌握”都是动词,有“控制”之意,但“把握”兼属名词,可作宾语,如“有把握”、“没把握,而“掌握”没有这种用法。所以第二空所填词语作“没有”的宾语,要用“把握”,第一空自然要用“掌握”了。

 掌握:

 ①控制、主持:~主动、~政权、~分寸。

 ②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知识、~技术、~规律。

 把握:

 ①握、拿。

 ②抓住(抽象的东西):~时机、~本质。

 ③成功的可靠性(多用于“有”、“没”后):赢球是有~的。

 【例 例 2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要坚持权为民所____,情为民____,利为民所____,____倾听群众呼声, 反应群众_____愿望____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A.用,系,谋,真诚,真实,真情 B.谋,系,用,真诚,真实,真情 C.用,系,谋,真心,真诚,真实 D.用,系,谋,真实,真心,真诚

  第 14 页 共 147 页 【解析】本段文字出自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只有 A 选项的词语搭配是最恰当的。本题比较难的一个空是最后一个“真情”。“真诚”和“真实”都可以作副词,充当状语成分,“真情”通常作名词,很少充当状语成分,但在本句中,强调关心群众要建立在对群众拿出真情实感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A。

  9 9 、看词语的语体色彩 按语体色彩分类,词语大致可分为书面语、口头语、文学语体、科技语体等。不同语体色彩的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在使用词语时,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选用恰当的词语。

 【例 例 1 1】商量—商榷—商讨—商议 ①于是出版社又来商量,说是很多读者要求重印。(侧重于口语)

 ②机构是可以组织的,条例大有商榷的余地。(侧重于书面语)

 ③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商讨科学发展规划。(具有庄重色彩)

 ④为了全胡同的事,大家常常到一块商议。(用于较普通的场合)

 【例 例 2 2】黎明—拂晓 ①天刚刚黎明,他就起身走了。(文学用语)

 ②情报送到了,战斗大概在明天拂晓时进行。(军事用语)

 【例 例 3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岫岩故称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②如果不彻底转变旧观念,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迈不开前进的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③语音也是发展变化的,

 ,汉字不以标音为主,因此,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

 ④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各类学校又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回溯

  步子

  但是

  场所

 B.上溯

  步伐

  但是

  场合 C.回溯

  步子

  因为

  场所

 D.上溯

  步伐

  因为

  场合 【解析】“回溯”回顾,回忆;“上溯”指从当前向以往推。①句选“上溯”。“步伐”行走的步子,多用来比喻事物进行的速度,常用于书面语,科技语体,例如:要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步子”,脚步,多用作口头语。“但是”表转折,“因为”表因果。根据前后文可判断③句表转折,故选“但是”。“场所”,活动的处所,一般单用做名词;“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前面一般加修饰语。故本题选 B。

  10、分析句子的语境(主题、上下文、情景等)

  第 15 页 共 147 页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 例1】为了躲避敌人搜捕,她(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化装”是指改变装束、容貌,“化妆”是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这一语境,要求使用“化装”而不使用“化妆”。可见语境是非常重要的选词依据。

 【 例2】关于“飞天”的神话传说与艺术创作,始终随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脉搏起伏呼吸,中华民族一向有理性务实之名,但其________的衣袂上,一直缀着一朵________的花儿,那花儿上________的梦,名为“飞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飘零

 奇特

 闪耀

 B.飘逸 怪异

 点缀 C.飘零

 奇异

 闪动

 D.飘逸 奇幻

 闪烁 【解析】飘零:(花叶等)凋谢脱落,比喻漂泊流落。飘逸:飘浮,轻疾高飞;洒脱自然。本句修饰“衣袂”,显然用“飘逸”合适,排除 A、C 两项。怪异:奇异,反常。奇幻:奇特而虚幻。本句讲“飞天”是一种美的意境,用“怪异”修饰显然不合适,排除 B 项。最后一空用“闪烁”修饰“梦”符合意境。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

 【 例3】当体育界、工业界和其他领域中的一些领导者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一种高度 ________的意识时,一个社会还是应该更好地为那些即将成为领导者的年轻人灌输一种________的意识。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竞争

 合作

 B.大局

 协作 C.协作

 分工

 D.危机

 团队 【解析】根据语境,这两个空应填入一对意义相反的词。前半句强调的是独立的个体,故应填“竞争”,而后半句强调的是“即将成为领导者”的社会功用,故应填“合作”。本题选 A。

 【 例4】央视改版强调强化频道专业特色时,罗明更是坦言:“因为专业就是________,2010 年,央视将深入频道________,________品牌栏目。每个频道者。要砍掉 1/3 缺乏竞争力的栏目,培养 1/3 有潜力的栏目,巩固 1/3 的有潜力的栏目。”

 填入划线部分最合适的是(

 )。

 A.立台之本 多样化 创造 B.制台之策 专业化 打造 C.制台之源 综合化 制造 D.立台之基 复杂化 创立 【解析】央视是我国不可替代的电视媒体,已经成立多年,故 A,D 两项谈“立台”不合适,排除。从“强化频道专业特色”可知,央视希望各个频道体现专业特色,故“专业化”更合适,本题选 B。

 【 例5】近现代西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经历了融合、冲突和消解三个时期,反映到教育理念上也相应地经历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越走越远和共同反思三个阶段。

  第 16 页 共 147 页 这一历史发展表明,过分强调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必然导致对人文的______;而过分强调人文文化和人文教育,也会带来对科学技术的漠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排挤 B.无视 C.轻视 D.限制 【解析】此题论述的是教育理念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矛盾。空缺处后面是一个分句,其中“过分强调”与“漠视”是一对矛盾。与此相对应.前一个分句中的“过分强调”与空缺处的词语也应是一对矛盾。由此排除 A、D。“无视”含“故意的忽视”的意思,与题意不符.排除。

 二、虚词的辨析 1、虚词概述 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虚,除副词能单独充当状语外,其它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例如:“顶多有五斤”,“起码有五斤”,“大约有五斤”,“恰好有五斤”,这“顶多、起码、大约、恰好“几个副词就起到区别作用,使表达更准确精当。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由于、除了等。

 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与其、尚且等。

 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虚词。汉语中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呀等。

  2、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语 (1)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句子或词语之间具有的一种相互关联,或是同时并举,或是同地进行的关系。并列的,可以是相互关联的不同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还可以是同一主体的不同动作。

 单独使用:也、又、还、同时、同样; 成对使用:“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不是……而是”、“是……不是”等。

  (2)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肯定地表达出前一个分句,接着后一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表达的意思要更进一步。

 单独使用:而且、甚至、并且、更;

  第 17 页 共 147 页 成对使用:“不但……而且”、“不仅(单)……还”、“连……也”、“尚且……何况”等。

  (3)选择关系 单独使用:或者、还是、要么 成对使用:“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愿……不愿”、“宁可……不”、“与其……不如”、“或者……或者”等。

  (4)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指前一个分句叙述一个已然性事实,而后一个分句没有顺着这个事实得出结论,而是说出了一个相反的事实。

 单独使用:只是、不过、其实(转折味轻)、然而、可是、但是、反而、却; 成对使用:“虽然……但是”、“尽管……却”、“不但不……反而”。

  (5)假设关系 单独使用:如果、倘若、便、要是、即使; 成对使用:“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

  (6)条件关系 单独使用:只要、只有、除非、无论、不论; 成对使用:“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

  (7)因果关系 单独使用:因此、因而、故而、所以、以致、从而、是因为、是由于、可见; 成对使用:“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

  (8)承接关系 承接关系指各个分句依次叙述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或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颠倒。

 单独使用:就、便、才、然后、后来、接着、继而; 成对使用:“首先……然后”、“起先……后来”、“先……接着”。

  第 18 页 共 147 页 (9)目的关系:以、以便、好、为的是、省得、免得、以免。

  3、真题点击 【例 1】(2007 年广州)一个人

 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

  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

  他有善良的动机,

 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B.由于

 因此

 即使

 也 C.不但

 而且

 虽然

 但

  D.如果

 而

 即使

 也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了考生对于关联词搭配及辨析的能力。阅读原文发现文中“那么”一词,与之进行搭配的应该是“如果”一词,表达一种假设关系。因此正确答案已可以确定是 D 项。A 项“因为……所以”与 B 项“由于……因此”均表示因果关系,所以 A、B项均予以排除。C 项“不但……而且”表示一种递进关系,与原文含义不符。而 D 项“即使……也”表示的是假设关系,与原文相符。故答案选 D。

 4、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1 1 )从而 — 进而 — 因而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承接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因而:重在表因果关系。

 ①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

 ②必须首先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进而解决文化生活问题。

 ③小明近来迟到现象十分严重,因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2 2 )对 — 对于 — 关于

 对:很多场合与“对于”用法相同,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对于:用法同“对”,表示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关于:主要表关涉的范围。“关于……”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

 ①她对孩子很严厉。

 ②对于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领导很是重视。

 ③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三、成语辨析 1、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第 19 页 共 147 页 从内容上看,成语的含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但更多的成语出自历史典故或古诗文,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闹出笑话;还有的成语含有比喻义,要透过表面意义去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常见的比较容易出错的成语有:

 成语 正确含义 错误理解 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法则和典范,还够不上作为榜样的意思。

 常误解为不足以作为教训。

 差强人意 大致上能够使人满意。

 常误解为不尽如人意。

 汗牛充栋 用来形容藏书极多。

 不能用汗牛充栋去形容除书之外的其它事物。

 火中取栗 比喻冒着风险替别人出力,自己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常误解为做某事很危险。

 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常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文不加点 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常误解为不加标点。

 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常误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常误解为一钱不值。

 振聋发聩 比喻用激昂的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常误解为声音大。

 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常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南辕北辙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常误解为两个人方向相反。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常误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空穴来风 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根据,事出有因。

 常误解为表示传言毫无根据。

 首鼠两端 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的样子。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期期艾艾 形容人口吃。

 常误解为懦弱、犹豫。

 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

 常误解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常误解为变化莫测。

 …… …… ……

  第 20 页 共 147 页 【例 例 1 1】考虑问题时没有大局意识,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就是他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

 【解析】在这句话中,成语“目无全牛”的使用是不正确的,说话者没有准确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木屋全牛”是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而说话者却将它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是错误的。

 【例 例 2 2】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解析】“间不容发”是个多义成语,有三个意思:①指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②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③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空间容不下的意思。

 2、准确辨明成语的感情色彩 有一些成语自身就附带有展示褒贬态度的感情色彩,如:

 成语 含义 感情色彩 处心积虑 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贬义 不孚众望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贬义 趋之若鹜 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贬义 炙手可热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贬义 溢美之词 过分赞美的言词。

 贬义 弹冠相庆 一个坏人做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做。比喻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贬义 振振有词 自以为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其实是强词夺理。

 贬义 好为人师 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人不够谦逊,好以教导者自居。

 贬义 如丧考妣 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痛。

 贬义 亦步亦趋 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贬义 …… …… ……

  【例 例 1 1】今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解析】“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学生报考显然不对。

  3、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

  第 21 页 共 147 页 成语作为一种长期流传下来的固定的词语形式,其含义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其适用范围也是固定的,不可乱用、滥用。如:

 成语 含义 适用范围 鬼斧神工 形容记忆高超神妙。

 技艺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

 建筑 浩如烟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书 阳春白雪 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 济济一堂 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通常指有才能的人。

 人才 擢发难数 形容罪过之多,如拔下来的头发,难以数清。

 罪行

  【例 例 1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本句中“汗牛充栋”的使用是错误的。“汗牛充栋”的意思是运书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它适用于说书多。但是经过分析句子,我们得知句中的“汗牛充栋”说的是人,所以,“汗牛充栋”不适用于本句。

  4、掌握成语的句法功能 成语的运用,在一定语境中要正确地表达意义,在语法上必须合乎句法规则。

  成语 含义 句法功能 错误示例 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作谓语,不带宾语;作定语;不作状语 他总是首当其冲地抢着去干。

 漠不关心 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做谓语,不带宾语 他漠不关心这些现象。

 从长计议 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 他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

 妄自菲薄 毫无根据地小看自己。形容自轻自贱。

 作谓语,不带宾语 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

 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给别人。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 责无旁贷的责任 千头万绪 形容事物纷繁复杂,头绪很多。

 作谓语,不带宾语;不作定语 千头万绪的联系

  第 22 页 共 147 页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

 作谓语,不作状语 指手画脚地练动作 ...

相关热词搜索:复习资料 试行 言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