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县域经济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以PY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疫情防控 点击:

  I 河南省县域经济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以 PY 县为例 摘

 要 近几年随着经济结构的改良,造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就业市场都存在着很大的压力,所以作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任务是如何才能保持经济快速与稳定增长,以此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去缓解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显示,我国经济的增长呈现逐渐放缓并转向稳步增长,我国劳动力剩余现象严重,由此可见仅靠国家调节与相关政策,并不能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如果将国内剩余劳动力转向国外,盘活国际国内人力资源,这将有助于缓解国内劳动者就业压力、有效地降低我国失业率。在世界范围内,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劳动力资源并不平衡,作为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却存在着人口资源并不丰富,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由此可见劳动力在世界市场流动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劳务输出便应时代所需成为国家间劳动力派遣最简单便捷的方式。

 劳务输出是指劳动者从一国到外国的企业提供劳务,对外承包工程和服务合作以及在境外设立合营企业。劳务输出实际上就是附着在劳动力身上的某种技术的输出,近些年各个国家、地区对劳动力的素质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而劳务输出所提供的劳动力在专业方面相对国内劳动力较高,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高和专业水平高。相比之下我国劳务输出人员在技术、专业方面存在的劣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务输出事业的发展。劳务输出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国外劳务创造非外汇收入,促进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等相关物资的出口,促进相关劳务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对外劳务输出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并对有关于扶贫、人民收入增加以及国家的财政问题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II 我国是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劳务输出的规模还不具有影响力,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着重提高相关劳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实力、影响力的劳务品牌。我们还需要向劳务输出大国借鉴成功的经验。对比其他国家的对外劳务输出和国内的劳动力流动,我国劳务输出事业的发展虽然开展时间早,对外劳务输出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优势体现在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数量多,但相对质量偏低、规模偏小;层次偏低的劣势同样不可忽视。在对外劳务输出市场上,民间劳务输出形式将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 PY 县的实际情况,总结劳务输出相关的一些经验与对策,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劳务输出;剩余劳动力;案例分析;劳务回归创业;对策建议

  III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great pressure on the employment market, both urban and rural, so the important task at the national level is how to maintain rapid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so as to provide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employment pressure. But if we turn the domestic surplus labor force abroad and revitalize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human resources, It helps to reliev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domestic workers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unemployment rate in our country.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rich in labor resources and low in labor costs. Thus, the flow of labor in the world marke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bor export should be the simplest and most convenient way to dispatch labor among countries. The export of labor services refers to the provision of labor services by enterprises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cooperation in contracting projects and services abroa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joint ventures abroad. The export of labor is actually the export of some kind of technology attached to the labor force. In recent years,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increasingly demanded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especially the technical level, while the labor force provided by the labor force is relatively high in professional terms relative to the domestic labor forc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high level of technolog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In contrast, the 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disadvantages of China"s labor export personnel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bor export industry.The significance of export is that it can create non-foreign exchange income through foreign labor services, promote the export of related

  IV materials, such as domestic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s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promote the technical exchange of relevant labor personnel. Foreign labor expor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but also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income and the financial problems of the state. Although our country is a large population, but the scale of labor export has not been influential, the potential has not been fully brought into play,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abor personnel, we need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d technical level of relevant labor personnel, and strive to build a labor brand with market competitiveness, strength and influence. We also need to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large labor exporters.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foreign labor export and domestic labor flow,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abor export industry is early,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foreign labor export: the advantages are reflected in the large population base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labor force, But the relative quality is low, the scale is small; the inferior position that the level is low also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foreign labor export market, the form of private labor export will be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Puyang Coun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experi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 related to labor export,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Labor export; surplus labor force; case analysis; labor return to entrepreneurship;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V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3 1.2.2 研究方法 ............................................... 3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政策的变化..................................... 5 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5 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6 2.3 与对外劳务输出相关的理论研究................................. 7 2.4 劳务输出的相关概念........................................... 8 2.5 劳务输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 9

 第三章 PY 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与劳务输出情况 ................. 11 3.1PY 县的历史与发展............................................ 11 3.1.1PY 县的历史 ............................................ 11 3.1.2PY 县的成立与发展 ...................................... 11 3.2PY 县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情况................................ 11 3.2.1PY 县的自然条件 ........................................ 11 3.2.2PY 县的社会状况 ........................................ 12 3.2.3PY 县的经济状况 ........................................ 13

 3.3PY 县劳务输出情况 ........................................... 17 3.3.1PY 县劳务输出初期阶段 .................................. 17 3.3.2PY 县劳务输出发展阶段 .................................. 18 第四章 PY 县劳务输出的重要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 22

 4.1PY 县劳务输出的重要影响...................................... 22

  VI 4.1.1 增加了 PY 县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 22 4.1.2 促进了 PY 县经济总量的增加,加快城镇化步伐 ............. 23 4.1.3 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 PY 县劳动就业转移 ............... 24 4.1.4 带动了当地房地产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25 4.1.5 对外劳务输出具有回归效应 .............................. 27 4.1.6 提升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 27 4.2PY 县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28 4.2.1 相关法规不健全,劳务安全存在问题 ...................... 28 4.2.2 管理体制不完善、劳务渠道不规范造成的市场混乱 .......... 29 4.2.3 外派劳务技术含量低,劳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竞争乏力 .... 29 4.2.4 青壮年劳务输出留下的养老和教育问题 .................... 30 4.2.5 出国劳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健康问题 .................... 31 4.2.6 回归人员缺乏创业意识、回归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 .......... 32 第五章 PY 县劳务输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 34

 5.1 国内外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 34 5.1.1 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对外劳务输出 .......................... 34 5.1.2 创立劳务品牌,注重品牌效应 ............................ 34 5.1.3 成立有关劳务输出专一的管理机构,完善配套措施 .......... 35 5.2PY 县劳务输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5 5.2.1 组建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疏通合法渠道 .................... 35 5.2.2 加强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和语言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 36 5.2.3 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保障体系,使相关扶持政策得到落实 ...... 37 5.2.4 注重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 38 5.2.5 正确引导劳务输出人员回归投资创业 ...................... 39 5.2.6 劳务人员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按法律办事 .................. 40

 结束语............................................................. 42 参考文献........................................................... 43 致谢............................................................... 44 附录............................................................... 45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相对比而言国外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但国外却存在着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优势资源相互补的情况下,为我国劳务输出市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上,近些年来贸易政策愈加规范化,也为我国对外劳务输出提供了更加稳固的保障条件。但是劳务输出事业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劳务输出时受到相关政策的约束、劳务输出的相关法律与法规不完善,都可能导致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另外,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存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语言沟通能力较弱的问题,也成为阻碍我国对外劳务长期较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劳务输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由于人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经济基础难以决定自身的上层建筑,于是出国劳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了一种新的淘金方式。与国内工作相比,国外工作不论在薪资还是待遇上都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对于解决国民收入问题以及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对于劳务输出事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创新,目前已经将劳务输出作为一种重要手段,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度剩余问题,在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劳务输出事业可以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通过对 PY 县劳务输出农民发放问卷 300 份,实际回收 278 份,有效问卷 261 份,问卷重点对 PY 县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工资、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工作受限,消费情况、劳务渠道、返乡后变化等 8 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详细找出了劳务输出收入、对外贸易所得外汇、工作选择、提高国外劳务生活质量、村级领导带头务工、技术影响专业收入、节约财富、返乡创业就业等特点,并针对 PY 县对外劳务输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农民技能的影响、对壮大集体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着重归纳、劳务输出增收问题,改善农民生活居住条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2 件问题、语言、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和集成问题、科技和文化限制择业和收入需求的培训问题、老年人养老和青少年教育问题、中介骗取派遣费问题、农民偷渡和滞留海外问题、空巢村现代化建设问题、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影响身体健康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1.2 研究意义 虽然国内学者研究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方面的较多,大多都只是相关的论文与报告,针对劳务输出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的影响以及针对劳务输出开展所采取的相关对策与建议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并不深刻与全面,目前,关于中国的劳务输出促进发展的对策研究,很多学者观点仍然缺乏可行性和实施的具体操作细节,例如如何建设强有力的出国劳务品牌来促进劳务输出的整体质量。此外,关于返乡创业的研究更是缺乏,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必然环节,同时也是提升劳务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针对劳务人员返乡创业问题,政府应加大宣传与扶持力度,积极搭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对返乡创业的农民给予各种税收优惠与奖励,大力宣传返乡创业产生带动效应,从而实现我国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这是对外劳务输出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理论意义:通过对 PY 县对外劳务输出状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证实在我国基本国情下进一步推动改革和“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国始终将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和国际间贸易往来相结合,认为促进国家间的利益往来,努力实现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必须坚持从双方利益角度出发。本文写作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 PY 县对韩国、新加坡的出国劳务研究,调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我们能够在对外劳务输出工作中提供一些实践借鉴和理论根据;二是对出国劳务人员培训与管理以及制订政策方面提供一些借鉴;三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实践方面提供借鉴。现实意义:通过对 PY 县劳务输出的状况进行研究,能为今后的劳务事业的展开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其次,通过研究 PY 县出国劳务事业所引起的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调整 PY 县乡村治理的方向与策略,从而能够促进“三农”的改善。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论

  3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首先介绍了我国劳务输出的背景和现状,然后分析了劳务输出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劳务输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 PY 县劳务输出事业开展地进一步发展。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主要选题背景与意义,整理与概括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要观点,表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劳务输出的相关概念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

 第三章分析 PY 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 PY 县出国劳务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

 第四章针对 PY 县劳务输出发展分析从各个方面进行剖析,阐述 PY 县劳务输出发展现、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针对 PY 县劳务输出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并进行概括出他们对于劳务输出研究的相同点和创新点。

 2.问卷调查法。设计 PY 县劳务输出相关问题的问卷,共发放问卷 300 份,实际回收 278 份,有效问卷 261 份,了解 PY 县劳务输出发展概况。

 3.实际考察法。通过实地调查与交流,发现农村地区劳务输出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4.数据研究法。在收集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之上,对影响劳务市场需求规模的因素,如产业结构的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等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对 PY县对外劳务输出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影响作出测算。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不足之处:首先,本文是从中国劳务输出的背景来论证分析 PY 县劳务输出问题,存在研究背景过大的问题。第二,本文在提出对策这部分论述时使用的数据不全面。论文选题尽可能搜集到 PY 县劳务输出方面详细和真实的材料,力求大量运用相关数据和统计图表等原始资料,在整理近十年 PY 县劳务输的发展状况,真实反映 PY 县劳务十年的发展历史,通过政策分析,进一步研究 PY 县新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4 形势下的应对策略,得出劳务输出对 PY 县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的重要影响。本文从国内劳务输出大背景下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以此分析 PY 县劳务输出的背景和现状,指出 PY 县劳务输出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而国内学者一般都是直接论述国家间的劳务输出,很少有从某个地区这个方面来专门分析,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作为本文的创新点。但是由于国内学者在中国对外劳务输出这一领域还没有专门的论述,所以本文缺少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论述也不够全面具体。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政策变化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政策的变化 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由李祥林、洛桑(1993)二人所编撰名叫《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的一本著作, 这本书中较早的将劳务输出与简单的出售劳动力进行了比较,还对出国劳务的人员选拔以及劳务人员所得营业额结算与简单劳动力进行比较[2] 。尹豪详细介绍中国劳务输出对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积极影响[3] 。刘权在总结经验的前提下就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做出了进一步的概括与研究,并主张针对劳务事业提出有效的建议,他认为华人华商对我国劳务工作影响很大,而且主要是积极影响,更甚至会很大程度促进劳务工作的发展[4] 。近期杨云母、孙博伟,则对当今阶段主要以基础性行业为主的低水平、低技术劳动力将给我国多外劳务输出是否存在有利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并更进一步地研究如果存在有利影响,是在什么情况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深入研究了其潜在的危机,怎样才能在现有的情况下规避消极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劳务输出开展得一些对策建议[5] 。

 单广宁于 1991 年提出了贫困落后地区可通过劳务输出的途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并指出了民间劳务输出所具有的多个特征:形式灵活且多样、相对成本较低、渠道广泛、竞争力极强等。他认为通过劳务输出渠道能将社会各个地区的闲散自建充分利用起来,解决地区资金短缺的问题;通过劳务输出兼带各种商品出口,这有助于拓宽对外商品贸易的渠道 [6] 。他认为我国劳务输出现状相对其他劳务输出大国还是很有差距的,要想劳务输出进一步发展,政府要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积极利用各种合法渠道、积极搜集劳动就业信息、积极发展和规划国外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从而建设健康高效的国外劳务输出市场。

 郭羽诞(2005),认为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间影响极大,主张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他认为教育是根本,应该首先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只有提高教育水平,通过教育方可提高我国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各方面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促进劳务输出的发展,并提出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办学,培养一种新型劳动力,必要时需要开展国外从业资格证考试,取得相关学历认证文凭[7] 。许陆(2008),主张劳务输出需适应国内外劳务市场的需求、劳务人员所应具备的各种职业要求、加强劳务人员的相关技能职业的培训,只有多方面共同发展,才能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6 促进我国劳务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并据此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8] 。骆世杰(2008),侧重分析研究了四个劳务输出大国劳务输出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经营管理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的办法与对策;总结了很多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学习的管理经验以及应积极制定配合性的政策[9] 。钟文波、贾兰春(2005),认为我国对外的劳务输出与劳务输出开展较好的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还重点分析了造成差距的可能性,将我国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作为前提条件得出了针对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一些对策和建议[10] 。

 由上可知,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对于劳务输出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指出了我国劳务输出事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并主张发展劳务输出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其中前者的研究仅从劳务输出带来的影响来分析劳务输出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对劳务输出本身的研究;后者通过研究创新从劳务输出的劳动者素质、劳动技能、教育等多方面研究与分析出国劳务的发展。

 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在劳务输出方面的研究是在 1950 年以后。Davis,Weinstein 侧重在进行贸易所需要的条件进行分析,他认为劳动力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输出,因为发达国家相较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丰厚的佣金,但它们本国的劳动力远不够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换句话说,倘若先进技术慢慢被这些劳动力所掌握,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这就是一种存在于贸易上的损失。而且由于具有高技术高知识水平能力的劳动力,会径向奔向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高的地区,这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国家的高水平劳动力会选择出国劳务这条路[11] 。唐纳德?博格首次提出只针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推力—拉力”理论,认为人口流动取决于两种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第一种作用是劳动力流出地的“推力”包括人口增长过剧、竞争压力过大、较低的生活水平、缺乏各种经济机会等;另一种是劳动力流入地“拉力” 包括劳动力的需求、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获得更过经济收入的机会、以及各种优惠的劳动力政策与补贴等。在他看来劳务输出的根本原因在于流入地的“拉力”大于“推力”,并占主导地位 [12] 。1961 年,舒尔茨( T.W. Shultz)提出成本 - 收益理论,从微观角度出发,对人口的转移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政策变化

 7 产生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尤其对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个人劳务输出行为的决策,是由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结果决定的 [13]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却认为:劳动力富余国家输出劳动力可以降低社会经济的压力,而且有助于实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工资与生产条件之间的趋同化,努力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从经济和地域的角度推拉理论可以解释中外劳务合作,但缺乏对来自流入地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推力”解释;如今,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大大降低了迁移成本,但因为在我国办理许可证及签证等方面的费用过高和时间过长,间接地增大了迁移成本,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了阻碍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产生劳动力流动的行为是比较下的行为,是一种理性的个人所追求人力资本投入的最大化回报的行为,也就是对是对较高工资、较好福利、较好生活水平的一种连锁反应 [14] 。

 2.3 与对外劳务输出相关的理论研究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他主张研究劳务输出在经济领域方面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所以他需要相应的基本的劳动理论来支撑研究活动。在他看来劳动力是一种可以作为重要资源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可以作为一条最具有基础性的劳动理论。在赫克歇尔-俄林看来,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产生各类贸易活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素禀赋的差异,所以才会产生各国间的劳务输出活动的产生。那么倘若只是单单从地域角度来定义要素禀赋,就必须考虑在当前环境下所存在的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必然存在的,必然会造成要素禀赋之间的巨大差异。总所周知,对于国家来讲所能出口的某种商品必然是可以当作国家的富有资源,与之相对的是如果过度进口的某种商品也必然是这个国家相对贫乏的资源,这就需要两者之间的利益对比以及有关生产要素的进行比较,做出相对应的选择并进行各种贸易活动。劳动作为一种无差别的人类活动,劳动力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特殊的商品,对于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影响极大。赫克歇尔-俄林就是就要素禀赋这一理论来说明劳动力的数量是决定劳务输出的重要决定性因素[15] 。

 新古典经济学家主张的“推拉理论”,主要是讲劳动力的输入与输出;输入过的工资水平与输出过的工资水平相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框架理论。但在人口流动方面他们认为通过各种劳务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并与其这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8 种流动达到何种规模何种水平,才能使劳动力的输入地区与输出地区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对于具有丰富劳动力的国家来讲,劳动力的输出能够缓解其社会就业压力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会带来更多的创汇收入;对于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国家来讲,劳动力间的流动能够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而缓解劳动力不足;就是这种相互弥补的方法,将双方的利益实现最大化。拉文斯坦认为,劳动力的输出能尽可能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使劳动要素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得劳动力要素实现最大效应的利用,这种理论对于劳务输出的介绍与研究,有一定的限制性,但却明确指出发展劳务输出意义重大[16] 。

 亚当·斯密看来劳务分工不单单适用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内部之间不同种类职业、不同工种,它同样适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因为国家之间具体国情不同,所具有的某种优势并不完全相同,向具备这种优势的国家之间购买总比自己生产要好很多”。如果每个国家都能根据自身所存在的绝对优势来进行分工与交换,将能够充分发挥本国最具优势的生产要素,在产业生产方面的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总量。它认为如果能够将具有绝对优势的生产条件进行专项化、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换,将双方利益实现最大化,这个理论就是“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s Theory) [17]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适用于劳务输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在生产方面不存在绝对优势,但只要比其他国家具有一定优势,那么它是能够通过生产具有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且通过商品流通这一环节获得一定收益,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自身劳动力价格较低、劳动水平不高,但在劳务市场上具有劳动力成本的绝对优势的一种解释。因而向劳动力资源相对较少、价格较高的发达国家输出劳动力,通过劳动力的相互流动发展成为劳务输出大国。从“比较优势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劳务市场的广阔,在东南亚,有些国家虽然劳动力资源并不丰富,却能依靠劳动力的出口获得比较高的贸易利润,这就是对比较优势的一种完美解释[18] 。

 2.4 劳务输出的相关概念 劳务输出是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就是组织国内的民工到国外从事劳务活动,民工以此获得一定报酬的行为,也可以称作劳务出口。具体地讲,劳务是一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政策变化

 9 种满足某种需求的劳动,它主要是由劳动力所有者过度给不具备支配劳动力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劳务产生的劳动在提供多种生活服务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参与物质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生产活动,前者作为服务性劳务,后者是一种生产性劳务,通过劳务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能够有效的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只有如此才能够争取到双方效益的最大化。根据劳务者所提供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分为普通性劳务和技术性劳务。普通劳务的特点是技术要求低,如从事建筑行业中的搬运工、刷墙工、架子工、模板工、水井工、筑路工等;技术劳务主要指那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劳务,如机械工、工程工、工程电器设备调试工、工程机械修理工、设计师等;依据不同的劳务提供者,可以分为个体劳务与团队劳务。单个人进行的劳务称为个体劳务,例如劳动者个人通过亲朋好友提供的信息作为获得劳务渠道的重要依据所进行的劳务活动;团队劳务是由劳务公司、多人自发组织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劳务人数较多、规模较大。

 2.5 劳务输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 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势所向,是逐渐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更是把赋予劳动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进行考虑,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国家对其采取的政策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20] 。特别是 2002年 1 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 2002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十六字方针[21] 。2003 年 1 月 5 日,由国务院办公厅整理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 1 号》,使得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服务和管理得到进一步的。

 2003 年 4 月,国务院第 375 号令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保险范围,并于 2004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22] 。2003年 6 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救助办法》(国务院令第 381 号),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其后,民政部也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2003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10 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23] 。2003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了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2004 年,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健全农村劳动力进城不合理限制和收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了女就学,改革户籍制度以及信息、维权服务等,有些地方还专门制定法规,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三章 PY 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壮观与劳务输出情况

 11 第三章 PY 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与劳务输出情况 3.1PY 县的历史与发展 3.1.1PY 县的历史 PY 县,坐落于河南省东北部,隶属于 PY 市。PY 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楚晋“城濮之战”,秦末的“项羽章邯之地”,宋辽的“澶渊之战”等均发生在 PY 县。PY 县还存在着很多的历史典故,例如桑间濮上、退避三舍、澶渊之盟等。民国二年(1913 年)改城开县,民国三年(1914 年)夏称 PY 县。PY 县战国时因在濮水之阳,始名 PY。秦赢政七年置 PY 县,之后曾用“澶渊”、“澶水”、“澶州”、“开州”等名称,民国三年复称 PY。后因在 1987 年发掘的距今 6400 多年的蚌塑龙型图案,PY 因此被誉为“中华龙乡”、“华夏龙都”。

 3.1.2PY 县的成立与发展 1952 年 12 月,PY 县属河南省 PY 专属,2019 年 5 月 9 日,经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脱贫摘帽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是中原经济区和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国务院确定的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近年来,PY 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相继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3.2PY 县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情况 3.2.1PY 县的自然条件 PY 县物产资源丰富,中石化投资建成了中部地区规模最大、容量最多的储气库,总库容 110 亿立方米。PY 县盐矿资源有 478.5 亿吨,远景储量在 1440 亿吨以上。利用废弃油水井,并结合注水法采矿,主要特点是丰富的储量、较高质量、开采便捷的特点。黄河、金堤河流经全境,黄河流经 PY 县 61.127 公里,金堤河流经 PY 县 37 公里;水量丰沛,我县有 4.9 亿立方左右的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储量丰富,大概有 3.6 亿立方左右,各种水资源补给相对丰富,其中年降水、地表径流水补给量在 2.7 亿立方以上,满足工业生产所需用水量,十分便利。

 3.2.2PY 县的社会状况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12 PY 县县域面积 1382 平方公里,截至目前,PY 县辖 12 个镇、9 个乡共计 993个行政村、11 个居委会。PY 县总人口 114.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4.2 万人,农村人口 93.35 万人,乡村劳动力 61.79 万人,富余劳动力达 34 万人。138 万亩耕地,黄河流经县境 61 公里,滩区面积 217 平方公里。PY 县共有回、藏、维吾尔、壮、土家等 21 个少数民族,3562 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0.32%。其中回族 3250人,约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 91.2%,以城关镇、海通乡、郎中乡 3 个乡(镇)为主要聚居地。其中城关镇有回族群众 2830 人,主要聚居在民生、城隍庙、东街等几个村(居委);海通乡有回族群众 240 人,主要聚居在两门村;郎中乡有回族群众 180 人,主要聚居在坝头村。近年来,PY 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为动力,按照“硬件建设促赶超、内涵发展提质量”的总体思路,以市级标准化学校创建为抓手,下大气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坚持不懈地抓教育内涵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目前 PY 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651 所,在校生 186079 人,在职教师 9733 人。其中幼儿园 166 所(民办 121 所),在园幼儿 39496 人,教职工(公办)105 人;小学 428 所(民办 51所),在校生 94201 人,教职工 4795 人;初中 49 所(民办 5 所),在校生 37875人,教职工 3814 人;普通高中 4 所(民办 2 所),在校生 9410 人,教职工 630人。表 3-1 为 PY 县基本概况。

 表 3-1 PY 县基本状况 序号 乡镇 总面积(平方公里)

 行政村数 自然村数 人口总数(万)

 耕地面积(万亩)

 1 郎中乡 88 63 无 6.1 8.8 2 海通乡 63.2 47 54 5.3 6.4 3 王称堌镇 73.5 64 76 6.2 7.9 4 庆祖镇 76 54 58 6.3 8.03 5 胡状镇 66

  55 62 5.8 7.5 6 清河头乡 52

  21 23 4.1 4.4 7 五星乡 58

  39 42 4.7 5.8 8 八公桥镇 77.9

  64 无 6.5 8.3

 第三章 PY 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壮观与劳务输出情况

 13 9 户部寨镇 69 47 无 5.4 5.5 10 梁庄镇 67 53 54 5.6 6.7 11 鲁河镇 75 47 无 5.6 6.6 12 城关镇 29.1 25 无 4.1 1.4 13 徐镇 62 53 67 5.7 6.4 14 白堽乡 55 52 63 3.8 4.7 15 子岸镇 79 41 无 5.4 8.4 16 习城乡 45 45 65 5.1 5.2 17 文留镇 80 62 无 6.1 6.2 18 渠村乡 78 34 无 5.1 7.7 19 柳屯镇 61 42 无 6.9 5.4 20 梨园乡 67 51 66 4.7 4.8

 全县每年都坚持举办“欢乐中原·魅力 PY”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包括广场文艺晚会、戏曲晚会、电影放映周、歌咏比赛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体活动,每年均组织活动 10 场以上,尤其是 2019 年组织开展的“欢乐中原魅力 PY”广场文化活动近 20 场。而且 PY 县每年春节均组织举办迎新春义写春联、美术书法摄影展及迎新春文艺晚会、全县民间文艺汇演、城隍庙元宵节灯谜展、玉皇阁民间艺术展演、云龙街灯会等,为全县营造了良好和谐的节日氛围。

 3.2.3PY 县的经济状况 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重点领域,强化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18 年以来更是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全力打好“四张牌”,抓项目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夯基础强支撑,谋发展惠民生,同心真抓实干,聚力克难攻坚,使得 PY 县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极好的完成 PY 县经济发展的相关目标。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14 从图 3-1 可以看出:PY 县 2013 年生产总值 273.4 亿元,增长 11.9%;2014年 306 亿元,增速较上一年下降 1.9 个百分点;2015 年生产总值为 342 亿元,增长 11.7%;2016 年生产总值 376.2,增长 10.4%;2017 年生产总值 408.5 亿元,增长 8.6%;2018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418.3 亿元,增长 7.5%,高于计划 0.5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9.9%,高于计划 9.9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了 9.2%的增加值并高出原计划 1.9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完成额为 163.9 亿元,增长11.2%,在全市范围内,增速位居第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 1.66%,达到38.9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长 1.73%,达到 38.6%。2019 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47.5 亿元,增长 7%,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7.4%,增长了 10%的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 7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3.2%。

 273.4306342376.2408.5418.3447.511.91011.710.48.67.570246810121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濮阳县生产总值(亿元)

 濮阳县生产总值增速(%)

 图 3-1 2013 年-2019 年 PY 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从图 3-2 可以看出 PY 县和 PY 市、河南省 2013 年-2019 年生产总值增速,2013 年 PY 县生产总值增速大致和 PY 市持平,PY 县增速为 12%,PY 市增速为11.9%,河南省增速为 9%;2014 年河南省增速 8.9%,PY 市和 PY 县增速相同,增速均为 10%;2015 年河南省增速为 8.3%,PY 县增速较 PY 市高出 2.2 个百分点,分别为 11.7%和 9.5%;2016 年河南省增速 8.1%,PY 市增速 8.7%,PY 县增速 8.6%;2017 年 PY 县生产总值增速为 11.7%,PY 市生产总值增速为 9.5%,河南省生产总值增速为 8.3%,明显高于 PY 市与河南省的增长速度,并在 2014 年至 2017 年大于 PY 市和河南省的生产总值增速,甚至于近两年几乎和 PY 市相持平均为 10%;

 第三章 PY 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壮观与劳务输出情况

 15 2018 年河南省增速低于 PY 县增速 0.1 个百分点,分别为 7.5%和 7.6%;PY 市生产总值增速为 5.8%,出现历史新低;2019 年 PY 县与河南省增速相同为 7%,PY市增速较上一年上升 0.2 个百分点。

 98.98.38.17.87.6712109.58.78.15.8611.91011.710.48.67.5702468101214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河南省增速(%)

 濮阳市增速(%)

 濮阳县增速(%)图 3-2

 2013 年-2019 年省、市、县生产总值增速表 (来源:PY 市统计局)

 从表 3-2 可以看出 PY 县近七年的可支配收入和相应的增速,2013-2019 年年 PY 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3 年-2019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2523 元变为 20309 元,增速由 8%变为 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为逐年递增,由 21571元变为28861元;增速由10.6%变为8%;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904元变为14207元,增速由 13.8%变为 9%;城镇居民收入均高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13 年-2016 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2017 年城镇居民增速高于农村居民增速 0.9 个百分点;2018 年城镇居民增速高于农村居民增速 0.8 个百分点;2019 年城镇居民增速低于农村居民增速 1 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得出 PY 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逐渐增长,农村居民支配收入增速在 2018 年有所下降,在 2019 年和 PY 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相等,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农村居民 14654 元。具体见表 3-2。

 河南省 PY 县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研究

 16

 表 3-2 PY 县 2013-2019 年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单位(元、%)

 由图 3-3 2013 年-2019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PY 县三大产业结构持续更新优化,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17 年 PY 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44 亿元,增加 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246.6 亿元,增加 8.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142.9 亿元,增加 10.7%。2018 年 PY 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2.9 亿元,增长 3.1%,高于计划 0.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215.6 亿元,增长 8.5%,高于计划 1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159.9 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比由 2017 年的 10.5:55.4:34.1 调整为 10.3:51.5:38.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 54.3%,提升 2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 4.2 个百分点。2019 年 PY 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 41.9 亿元,增长 2.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207.9 亿元,增长 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170.9 亿元,增长 7%。三次产业比由 2018 年的年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速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速 2013 12523 8 21571 10.6 7904 13.8 2014 13612 6.4 21918 9.6 8828 11.7 2015 14481 7.1 22266 8.7 10205 9.8 2016 15571 9 24000 10.2 11000 11.6 2017 17112 9.5 26239 9.2 12268 8.3 2...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省 劳务输出 为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