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供求曲线

发布时间:2020-10-12 来源: 疫情防控 点击:

  浅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供求曲线

  近年来,在高考政治中,曲线图题成为命题者的新宠,其中对供求曲线知识理论的考查尤为突出。

  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完整的知识体系,老师才能驾驭教学,才能让学生学的轻松明白。《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第二章系统地对供求曲线实行了阐述,让我们明白,高中《经济生活》事实上仅仅经济学理论的生活化、浅显化,要全面掌握供求曲线理论就不能脱离真正经济学理论这个“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理解它的真面目。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市场的均衡价格。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理解一下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

  简单来说,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因素对需求数量的影响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形成如正比或反比这样的关系。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于多数商品来说,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则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比。二是两种商品为替代商品,则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简言之,一件商品的价格或需求会受到相关商品的需求或价格的影响。

  4、消费者偏好。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水准与该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

  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在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即价格预期的高低与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成正比。

  6、政府的消费政策也会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由此可知,影响商品需求量的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在处理这种复杂的多变量的问题时,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影响因素上,而同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即可得出如(图 1—1):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变量 OP 不一定是商品自身的价格。

 二、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对供给数量的影响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形成如正比或反比这样的关系。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1、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成正比。

  2、生产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与商品的供给量成反比。

  3、相关商品的价格。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则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商品的供给量成正比。二是两种商品为替代商品,则一件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商品的供给量成反比。简言之,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供给会受到相关商品的供给或价格的影响。

  4、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生产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与该商品的供给量成正比。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通常情况下,生产者对商品价格的未来预期与该商品供给量成正比。

  6、政府的调空政策也会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变化。

 与处理需求曲线同理,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影响因素上,而同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即可得出如(图 4):

 注:供求曲线能够是直线,也能够是曲线。

 三、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从均衡价格的形成不难看出,这种均衡价格是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如图 2—4)。

 所以,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的位置移动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那么这两种移动是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的呢? 1、需求曲线移动

  要了解需求曲线的移动,必须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个概念,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是不同的,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同。

 关于需求量变动。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在需求曲线上,需求量变动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的

 任何一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到该需求曲线上其他各点的移动是需求量变动,它表明当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点向左上方移动表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点向右下方移动表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如图 3—3a)当商品价格由 1 元逐渐上升到 2 元,它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由 20 单位逐渐减少到 10 单位时,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由 D 点沿着既定曲线,经 A 点移动到 B 点。

 关于需求变动。需求变动是指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因为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如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或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变动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在需求曲线上,需求变动反映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也就是说,一条需求曲线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是需求变动,它表明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当除商品本身价格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表示为需求增加,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表示为需求减少,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减少(如图 3—3b)。

 所以,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结论是: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曲线移动 能够参照需求曲线移动,也必须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这两个概念,同理,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

 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结论是: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例题如下:甲商品的价格(P)与数量(Q)之间存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假设甲商品曲线 S1 不变,且曲线 D 平移至 D1,此时市场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①甲商品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②甲商品的替代品供给量增加 ③甲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④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解析:答案:C 因为甲商品曲线 S1 不变,且曲线 D 平移至 D1,即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所以(1)准确,而又因为甲商品 S1曲线(供给)不变,其价格上涨,根据供给曲线理论,所以可判断甲商品的替代品供给量增加,(2 准确)。其他两个选项则刚好相反。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生活 浅谈 曲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