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高质量发展及其对新发展格局促进

发布时间:2020-11-03 来源: 疫情防控 点击:

  1 党课讲稿- - 高质量发展及其对新发展格局的促进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要将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与“十四五”新发展格局贯穿在一起来学习。本期报告的题目是《高质量发展及其对新发展格局的促进》。新发展格局所要遵循的基本发展规律以及实现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格局在逻辑体系、思想基础、运行规律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如果把二者分开,就意味着我们对新发展格局的理解还不到位。所以,我从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三方面,来为大家进行讲解。

 一、什么是高质量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国的经济总量排在全世界第二,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 GDP 超过 10 万亿美元的国家。我国老百姓的人均 GDP 已经突破了 1 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已经突破了 4500 美元,我们正在从中

  2 等收入国家向中上等收入国家积极的迈进。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9%以上,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中国经济之前的增长方式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推动,从高投入的角度看,我们的投资压力现在非常大。现有的投资回报,无法满足投资所需要的收益率。所以,从目前看,我们的投资一方面在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的债务也在快速累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因为当前的债务问题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

 我们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这其中化解以金融风险、债务风险为典型的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重中之重。从现状看,我们的要素投入端肯定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和冲击。比如,土地要素的使用。近年来,土地要素与资产的配置较多,但它与生产的配置则没有与资产的配置多。所以,这就导致土地价格催生资产价格上涨。但这种上涨无法提高人们的生产收益率。在这种状况

  3 下,就会引发我们的产出收入流和债务还本付息流的背离,从而导致宏观风险发生。

 此外,在我们之前的发展中,还存在高消耗的问题。比如,中国进口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铁矿石。在原油进口方面,我们也在逐步代替美国成为原油第一大进口国,现在我们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否则,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能源消耗,就会产生环境问题,现在我们的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

 从中国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看,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果。但随着资源瓶颈、要素瓶颈、环境瓶颈的形成,我们需要对原有的发展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变。因为在新时期,原有的发展方式很难做到持续发展,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中国经济有序转型,则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首要责任和义务。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该如何转变?目前,我们在要素方面存在瓶颈,在资源方面存在瓶颈,在环境方面也存在瓶颈。这些瓶颈已经对我们的投入、消耗、排放形成了约束,也不可避免地抬高了中国相关产业或经济形态的运行成本,导致了企业或经济形态竞争力下降。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质量、

  4 性能来抵消上述不利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经济增速虽然会放缓,但却可以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折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高质量发展的两个总体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质量第一。当前,质量因素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的因素。未来中国经济如何发展,要看经济增长质量如何。我们要注意,这个质量是指宏观质量,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微观质量。它特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强调绿色发展;二是以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第一要务;三是高度重视协调性;四是质量第一。质量第一是指我们对质量的判定不依托于垄断,不依托于政府扶持,不依托于政府的示范项目,而是依托于市场的竞争,通过市场的竞争,让高质量的产品脱颖而出,从而使全社会形成以追求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第二个特征是效率优先。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发展,是体现经济发展优势的发展,是形成新的经济发展的高度和创新力的发展。把质量第一和效率优先结合在一起,就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5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第一,质量变革。这里的质量也是指宏观质量。宏观质量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宏观指标上,微观质量体现在老百姓的具体生活上。第二,效率变革。效率变革不是指要素投入规模,它指的是要素质量的提升和要素构成的优化,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创新。第三,动力变革。动力变革最主要的表现是从要素投入型的动力增长,转变为要素质量和要素内涵提高型的动力增长。这三大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表征。

 此外,在讨论高质量发展时,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高质量发展强调质量第一,不是高质量第一。我们在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时候,往往将质量本身的高度当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征,这是对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误解。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味追求质量的高度,而是要将质量确立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经济发展的评判标准和其内在的构成特征。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的时候,不再强调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要看质量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功能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改进。

 同时,在政府引导相应产业发展和推进相应专业园区建设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这个产业对当地的生态有

  6 没有影响,并以此作为产业在当地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当然,我们对某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也要从单纯的以规模为主转向以绿色、质量为主。具体讲,现在我们不能再以 GDP 的高低论高下,还要看这个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没有破坏环境,以及有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出效率。

 质量第一是新发展模式集中性的体现。新发展模式可以取得新的突破,形成新的优势,获得新的发展,改变我们之前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弊端和问题,进而形成中国对国内经济和周边国家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有效的、新的贡献,除此之外,还能提升中国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运行中的话语权。

 强调质量第一的时候,我们还要对信息做减量化的操作。在新发展格局中,我们的信息量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会使我们做出的决策更加正确;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的决策过程变得非常繁琐。所以,我们要注意,既然信息量太大,就要做减量化操作。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将信息减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哪条信息有用,哪条信息没用。所以,我们要让信息变得更加具体,但要把它变得更加具体后,又会出现一个新问题,信息量会只增不减。

  7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调质量第一,只有产品有了很高的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时才不用考虑多余的信息。所以,强调质量第一是信息减量的重要基础。相反,如果不强调质量第一,消费者在消费时,将会面临巨大的麻烦。再次强调,质量第一不是高质量第一,它是一种发展方式、一种经济组织模式、一种信息管理模式,而不是一种示范带动模式。

 第二个问题,很多人一谈高质量发展,往往就把它与原生态、手工化连接在一起。比如,大部分人认为手擀面比机器擀的面好吃,散养的猪比家养的猪好吃等。上述的内容算不算高质量?算,但它们只算高质量的产品,并不算高质量发展方式。因为高质量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是建立在高效率基础上的。简单地讲,就是要利用技术创新,来对人工擀面的过程进行模拟,最终让机器压出的面条与人手擀的面条的口感近似,并且还要让压住的面条的质量更加稳定,产出效率更高。

 如果把高质量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原生态、手工化,我们的生产效率就会极具下滑,并且难以满足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需要,还会导致物价水平大幅升高,这显然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8 第三个问题,三大变革是按照发展规律形成的结果,而不是政策追求的目标。三大变革包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如果仅有三大变革,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比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会降低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在降低污染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污染源是什么?污染的传播渠道是什么?扩散渠道是什么?有没有办法来阻止污染的扩散?如果有能力阻止污染扩散,我们该如何进行管理和处置?以上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一个体系问题。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先要保证生产正常有序发展,再去优化生产的组织方式、生产的工艺,完善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管理。通过上述操作,我们会实现绿色发展。

 但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很多地区却将排放指标本身作为了治理对象。如果将排放管理本身作为治理对象,就会违背经济规律。比如,对经济运行中所谓的高排放主体一禁了之,一关了之。这种简单的处理方式,会导致正常的经济运行受到冲击和影响。

 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清楚,“谁”是我们发展结果的体现,“谁”是我们的治理对象。比如,在生猪

  9 的养殖过程中,我们既要提高生猪的质量,又要提升饲养的环境。

 再次强调,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切忌把发展目标当成治理对象。比如,某个地区发现,如果第三产业占区域 GDP 的比重高,就能证明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先进。按照这个思路,这个地区就会拼命发展第三产业,忽略其他产业的发展。其实这个地区的第二产业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去改进工艺和提高生产质量,本应发展得很好。但事与愿违,他们荒废了本来的优势产业,其结果就是与原定发展要求的距离越来越远。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十分重视要素、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经营模式、产业构成结构形态。

 第二部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很多人认为“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或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这显然不正确。“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而不是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10 美好生活需要,此外,还要纠正中国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手段运用,而这个手段运用还仅是政府的手段。比如,去产能。我们要去掉落后产能、过剩产能。这件事情政府来做天经地义,符合要求。但要让企业家去产能,就不太现实,因为企业家想的是如何扩大产能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而巩固企业的地位,这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市场的要求。只不过,市场端要考虑新上的产能别被政府端去掉。

 政府既然要去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企业就要注意新上的产能,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先进性。

 去库存。去库存是指去房地产库存为主,因为我们发现房价的持续上涨,已经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泡沫和风险。我们的发展目标、改革目标是要推动社会资源,特别是债务金融资源有效地转回到实体经济,而不是继续留在房地产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让大量的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要让实体经济成为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担心大量的金融资源转回实体经济的时候,导致房地产市场因为缺少流动性支撑而大量滞销,形成库存。这

  11 种库存滞销还会导致我们在产业运行端和金融运行端形成巨大风险。

 如何去库存?第一,推进农民工举家进城安家落户。第二,重视新毕业大学生,支持他们在城市安居。第三,对老百姓改善性住房需求进行扶持。第四,有效推动房地产企业转型。房地产企业通过适当降低房地产价格来激发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存量住房卖给社会有效需求的主体。去库存是手段,其目标是消除经济和金融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地方出现了把去库存手段当成了目标的事情。这些地方还是将房子拿去炒了。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我再次强调,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千万不要一拍脑袋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它是手段,不是目标,是政府的手段,不是市场的手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三句,这三句话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即“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是要将存量利益进行优化、调整、改进,使它的效率更高,效益更好。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是要让存量资源转

  12 向具有优势的增量,此外,像新增资源也要引导进行扩大优势增量。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是最能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内涵和特征的一句话。这句话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产组织方式提出了重大要求,形成了重大的创新基础和环境。当前我国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已基本结束。未来,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将渐成主流。我们原来的需求主要是共性的、大批量的、稳定的需求,现在新增的需求将是个性化的、小众的、灵活性的、多样化的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原来的供给体系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和风险挑战。我们现在的产业政策在努力地推动中国产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那么如何来具体实施呢?需求作为市场稳定的变量,我们可以不用过多关注,但在供给方面,我们却要投入相当的精力去关注。因为,我们只要把生产环节的效率提高了,质量抓好了,它们的效率和质量就一定会提升和改进。

 一般来讲,我们会注重大项目的引进,龙头企业的引进。因为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的生产链比较长,规模比较大,工艺水平相对较高,于是,我们会将它们集中到一个产业园区积聚运营。在完成产业园区积聚化

  13 的同时,我们会推动中心企业将复杂的工艺进行外溢。在工艺外溢的同时,我们要强化中心企业的控制力和主导性,于是形成了“中心-外围”模式。我们的主导企业处在核心地位,外围是由中小企业构成。在“中心-外围”模式下,我们鼓励基于园区化的积聚形成产业外溢、技术外溢和人才外溢。通过三个“外溢”,可以让龙头企业与周边的产业打通关节、形成合力。

 随着“中心-外围”模式的形成,以及三个“外溢”,可以让周边的中小企业也具有有效的竞争能力。在中小企业具有有效竞争能力的同时,我们会通过专业化来延长和细化产业链,并基于专业化来创造规模经济,再通过规模经济有效维护生产效率,取得竞争优势。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企业之间的协调性,让企业在上下游、同一水平和各个环节之间,能有效地形成联动关系。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需动态平衡生产端的特征。这个特征追求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

 我们过去要满足的需求是模仿型和排浪式的需求,用标准化的产出来满足模仿型和排浪式的需求没有问题。但是,当我们要满足的需求从模仿型和排浪式转

  14 向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时候,我们的供给体系就有了重大的压力和挑战。所以,我们要转变。

 高质量发展是强调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发展。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到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并且产出还要从标准化产品转向差异化产品。当然,这种转变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的供给端,也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其改革目的不是通过扩大供给能力来提升供给规模,而通过优化供给结构,从而使供给结构与需求变化之间实现动态平衡。因此,我们就把这种改革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用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进行差异化生产。那么,如何进行差异化生产?在我们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的同时,德国和美国也在走这条路。从现状来看,三个国家的三个模式,都取得了相应的突破。

 德国提出了“工业 4.0”战略。他们的做法是对工业分工链条进行适度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增材制造理念,并形成了 3D 打印等典型支撑性技术。德国在考虑生产和技术衔接的同时,还是尽可能维持标准化的生产组织。于是,他们对标准化的生产组织设备

  15 进行了柔性化的改造和提升,形成了制造柔性或者是柔性制造。

 除了德国的“工业 4.0”战略,美国还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他们的目的也是想通过有效实现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来进行差异化生产。美国与德国的技术导向型不同,他们是市场组织模式导向型。美国努力实现的方向是将原有高度集中统一的生产组织链条,由高度组织化转向自组织化。这个自组织化的模式叫分布式模式。

 美国的企业在完成去中心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平型的生产协作。这种水平型的生产协作,没有中心企业的直接指导和干预,更主要的是基于各方互信和对未来收益和创新成果理念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双方进行组织,形成合力。

 对于分布式的生产组织方式,能不能有效应对生产合作者来去自由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会不会影响分布式产业链的组织能力和组织效率?这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来做出判断。

 中国的新发展模式立足于市场组织体系的有效创新。比如,我们把制造业和服务环节融合起来,形成了服务型制造。通过服务型制造,一方面更能贴近市

  16 场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具备了差异化生产能力。

 此外,我们还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各方要高度协同。当前,我们很多标准化的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允许出现自主创新。我们的目的是要让以制造业为典型代表的实体经济体系,有效适应和匹配市场需求的变化与调整,从而让企业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离散型分布式制造。

 第三部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支撑。创新是指创新活动本身,而创新驱动则包括创新活动,再加上创新在生产中得到的实际有效运用。我们知道,创新中心在一些极为核心的城市才可以配备,因为它的建设受制于三点:第一,需要较多高质量的研发工作者。第二,需要良性有序的市场来完成对相关创新产品的定价,并且促使创新产品开展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价值往往来自于创新本身,而并不是来自于市场价值的有效体现。因此,我们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就是要让创新走向创新驱动。

 从创新到创新驱动,主要强调的是技术的转化应用和熟化改进。此外,我们的很多技术要想转变成产业,

  17 也是在驱动阶段来形成的。因此,创新驱动高地才是地方政府理想的政策选项,而不是去简单打造创新中心,因为创新中心生产出来的价值有时无法有效得到体现。

 第四部分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构成主体。“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有四个基本构成: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其中有两点值得大家关注:第一点,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而现代产业体系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主体。第二点,实体经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对象,是中国城市构建创新驱动高地的核心内容。

 三、新发展格局与高质量发展 2020 年 7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如果我们要对新发展格局进行有效的认识和分析,就必须将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有效地统一结合。

 新发展格局由三个发展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新发展格局要想方设法地扩大内需。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我们的消费面临着较大的影响。消费自身具有明显的

  18 黏性,因此,在扩大内需端,我们的重点要放在投资端。

 在这里要提示几点:第一,在扩大内需阶段,我们要推动内需有效增长,并满足市场需求的性能和特征。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于各种需求原则上都不用推进过大,能保持有效平衡和协调就行。另外,我们的总需求能对现行的供给形成有效支撑,从而避免形成大规模的供给积压影响经济循环就行。

 从实践来看,在扩大内需阶段,扩大投资需求要比扩大消费需求简便很多。所以,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扩大投资需求。

 第二,推进国内经济大循环,其目标是要完成循环。这个循环既要满足我们在原有产业体系保留下来的能力,也要满足在前一阶段通过扩大投资而形成的新的购买能力。在这个背景下,最终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满足市场上原有的供给能力的需要,还要满足在扩大内需阶段,投资所形成的新增产能的匹配要求。

 第三,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过程中,中国的产业必须具有全球竞争力,或者具有主要市场的竞争力,才能有效扩大国际循环。还

  19 有,要想形成国内供给能力的扩张,我们就既要满足原有产业保留下来的有效供给能力,又要匹配和满足我们的产业在上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重大创新,并将这些重大创新转变成新市场的构成。这种新市场的构成,将有效地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还可以形成具有良好控制能力和话语权的产业链体系、价值链体系和供应链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新发展格局无外乎是这样一种循环,第一,国内的要素和资源,通过国内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来满足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第二,海外的要素和资源,通过国内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来满足国内的需求和海外的需求。在这两个循环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国内的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国内市场体系包括两个市场,一个叫要素市场,另一个叫商品市场。要素市场是有效开展要素配置的市场,商品市场是对产出结果进行有效配置的市场。要素市场加上生产组织环节,再加上商品市场,合起来就是供给侧的概念。

 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发展格局核心的时候,要让差异化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要解决需求

  20 能力的有效匹配问题。怎么解决?就是要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配性。

 如何理解适配性?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的内涵非常深邃。当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渐成主流,模仿型和排浪式的阶段基本结束,于是需求要牵引供给。牵引供给的第一步就是供给要能有效识别需求变化的基本特征,如果无法识别需求变化的基本特征,就不足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指导和支撑。

 根据分析,我们要想完成供给创造需求的目标,在工序适配性的基础上,要做好这几个关键性的管理和引导:第一,要有效识别个性化的需求。但识别个性化的需求,也不见得立刻就产生满意的结果。因为,虽然识别了个性化的需求,但需求是变化的,也许现在是这种需求,将来这种需求就变了。所以,我们要进行合适的分析和判定,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现在的需求通过数据化的分析,进行精准描述,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服务。

 第二,当通过数据化来有效模拟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后,我们就能提前掌握大部分个性化需求的基本规律和典型特征。我们知道,生产差异化的产品就是

  21 要满足消费对象的个性化、多样化。所以,只有产出具有更高水平的标准化,才能满足差异化的生产。如果要达到更高水平的标准化,就需要对生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第三,当生产企业可以开展差异化生产的时候,如何让消费者感知差异化?根据分析,市场是基于标准化基础上的高度抽象化。

 比如,有个人要买一辆轿车,这辆轿车是一个标准化产品,价值为 40 万。我们将其抽象成品名、型号,再加上它的价格,合计下来就变成了市场要去传递的信息。但是我们现在的生产体系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多样化,所以在我们的生产体系中要传递的信息就不可能是标准化信息了,只能是差异化的信息。这个差异化不是我们认为的差异化,而是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告知消费者,由消费者来产生差异化的选择,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原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和有效率的改进。这种全方位的变革和有效率的改进,其重要的基础就是信息化,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传递。

 我们知道,原来要传递的信息是抽象信息,现在要传递的信息是具体信息,信息的传播量是原来的上百

  22 倍,甚至上千倍。在这个背景下,信息的配置效率、传播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必须对信息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否则,根本无法支持我们的基本要求。

 第四,当相关差异化的信息海量级的增加后,消费者要从差异化供给中找到自己所满意的个性化供给,这时,对消费者而言,又形成了压力、风险和阻碍。这种压力、风险和阻碍主要是决策难,因为消费者要读取的内容太多,而且所谓的差异化往往就是表象上的一点差异而已。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和设计,对差异化进行有效的回应,然后转变成我们对差异化的有序识读,这种识读使得我们可以以极高的效率来告知生产企业,而生产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来安排是否要调整原有的生产、技能、设计。其实,我们客观上需要一个辅助决策系统,来帮助消费者做好最有效、最快捷、最准确的匹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地去发展智能化。

 此外,还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水平,使市场的配置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企业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进行辅助决策,通过辅助决策来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降低市场运行成本。

  23 如果要实施智能化的改造,就要新建一批基础设施,这一批基础设施要满足数据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要求。此外,这些智能化新设施还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对中国经济的创新,起到支撑作用。我们把上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称为“新基建”。因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不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而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相关企业主体需求的契合和匹配。

相关热词搜索:党课 讲稿 高质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