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幽默的语言

发布时间:2017-02-0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生活中幽默的语言篇一:幽默风趣的语言二十法

幽默风趣添艺术,魅力感染显机智

幽默的语言总让人觉得轻松,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偶尔来点幽默,那么原本枯燥的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就有好的心态,学生的思维更敏捷,思路更开阔,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幽默是轻松之中包含着深沉,妙语之中蕴涵着睿智,使人在笑声中得到启示。

达到黑格尔所说“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放出精神的火花”的境界。要使语言具有幽默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进入主动思考分析的乐学情景。实践证明,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不可放弃的教育手段。因为我们所追求的幽默语言,不是滑稽逗乐、庸俗戏谑,而是人的高尚情操和智慧的外露,具有高雅性;不是为了博得廉价的一笑,而是用委婉含蓄的语言,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启迪;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以生动鲜明、深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是教学幽默与生活幽默的区别点,精心设计的幽默能更出色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幽默无处不在,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环境的因素幽默显得难能可贵。课堂中的幽默离不开老师精心的设计,幽默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与一般的讽刺不同。幽默是课堂上一种高超的艺术,是创造性的高度体现,也教学机智的反映。

教师怎么培养幽默感?

(1)老师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爱好广泛,才能感染影响他人。

幽默就是一个人积极心态的反映。

(2)博览群书,搜集一些小故事,小趣事,小笑话,以及注意生活中一些幽默的元素,幽默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处处有幽默,记下来,不断积累。

(3)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元素,教材本身是知识的浓缩,其中缺少幽默的元素,教学中的幽默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成为无源之水,离开了教学内容,幽默就失去意义

(4)课堂上的幽默,如同备课,不可预设,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等等都可以作为幽默的素材。

幽默风趣的语言二十法

当然,如要真正化为自己的技能,还有必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去关注和发现新的幽默技巧!也就是说,在看到让你发笑的语言范例时,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这里是怎样做到让读者发笑的,我能学到这个绝妙的法宝吗?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语言的幽默技巧呢?

一、错位反差出幽默:

1、古今反差。例:三国时东吴要周瑜当统帅,那时周瑜是个团员,老将不服,可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毛泽东)

2、大小反差。例:我家的财政部长发了言。

3、身份反差。本应用于某身份人身上的挪用描述另一人物,或美化,或丑化,令人捧腹。例:此时不抄更待何时,我立即取出“工具”,开始“作案”,哈哈,真是“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痛苦思考及深

刻反省之后,老师终于退回了“赃物”及“作案工具”。(郭杭《作弊》原载《作文通讯》)

4、感情色彩反差。即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例:艾奇逊是不拿薪水的好教员,他是如此诲人不倦地毫不隐讳地说出全篇的真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诲人不倦”本是褒义词,文中却指连篇累牍、喋喋不休不厌其烦地兜售反动说教的艾奇逊。通过这一错位反差,人物的厚颜无耻更暴露无遗。

又比方说,在一对恩爱夫妻之间,有时妻子一句:“我恨死了你!”丈夫可千万别误会了太太的意思,她也许是在表达:“我爱死了你!”如果这时丈夫不识趣地暴跳如雷,那可大煞风景。

二、自我解嘲。

例1、林肯故事。有一次,林肯和他的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街口被过路的军队堵住了,林肯开门伸出头问一位老乡:“这是什么?”意思是哪个部队,老乡以为他不认识军队,答道:“联邦的军队呗,你真是他妈的大笨蛋。”林肯说了声谢谢,关上车门,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福气。我的确是一个他妈的大笨蛋。”我们真佩服林肯总统的大度与宽容。

例2、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是有名的泼妇,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子吼,而苏格拉底从不发火。他说,娶老婆有如驭马,驭马没什么可学,取个悍妇泼妇,于自己修身养性倒是大有好处。有一天,姗蒂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走到门口,老婆从楼上倒下一盆污水,淋在苏的头上。苏心平气和地说:“我早就晓得,雷霆过后必有甘霖。”一个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冲个烟消云散。又迅速进入哲学思考。

例3、教师在教学时自己开自己一个玩笑,没有什么不好的。倒是常常能使自己放松、学生自在,师生间心理距离迅速拉近,为教师教学艺术发挥最高效能铺平道路。据说著名学者胡适曾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引用了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并在黑板上写下:“孔说”、“孟说”和“孙说”。最后,他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紧接着郑重其事地写下“胡说”二字,使学生在大笑中分享他的自我调侃式幽默,并牢牢记住了他的“胡说”内容。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到安徽上示范课,由于听课的人特别多,学生们显得紧张、拘谨,很不利于把课上活。为了使教学别开生面,气氛活跃,钱老师一上课便先拿自己的名字开了个玩

笑,说:“有个姓钱的,做梦都想乘龙,你们说他是谁呀?”学生们会心地笑了,马上解除了紧张的心情。师生的心灵得到了初步的沟通,课堂教学随即在宽松欢悦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三、巧作对比。

幽默思维所用的对比常表现为不对称的形式。不对称产生不和谐,不和谐便是笑料的来源。

例1、一个巨人站在一个小不点一起。一个大胖子站在一个瘦子一起。 例2、马戏团的丑角,穿的裤子一条长,一条短。一个裤管白,一个黑。走起路来,一条腿挺直,一条腿打弯。逗得观众暴笑不已,捧腹不止。

例2、幽默大师卓别林的佳作《城市之光》,写一位市长为象征城市荣耀的“繁荣女神”雕像举行揭幕剪彩,当把幕布揭开时,在女神的膝盖上身躺着一个饥寒交迫的流浪汉,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流浪汉狼狈逃窜。繁荣与饥寒对比中产生强烈反差,使人可笑。

四、谐音双关。

谐音,即利用汉语同音字的特点,巧妙组合语句,表达一种隐含的语义双关的意思。幽默思维正是利用这个特点。

例1、(妙老师):“同学们,你们这几天的作业做得好极了。不难看出,其中不少人是受过高等院校教育的。”停了停,他看看我们疑惑的眼神,绷紧了脸:“你看,作业做得一模一样,同对同错的同学,有哪个不是西安机械学院的毕业生?”(王科峰《数学老师撷趣》原载《作文通讯》)

例2、《文苑滑稽谈》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山东有一学官,在阅卷中发现一份考卷附有一张纸条,写道:“同乡某相国,学生童亲妻。”考生写这张纸条,是想让学官知道他是相国亲戚,从而另眼相看,破格录取。但这位学官为人刚正、主持公道,不肯开“后门”。尤其看到这位考生连“亲戚”的“戚”竟写成了“妻”字,足见学业之差。于是,便故意在卷子上批了一句:“该童生既系相国妻,本院断不敢娶(取)。”这位考生误“戚”为“妻”,令人可笑。这位学官将错就错,批语辛辣,更使人捧腹。

例3:

甲:汪师傅三次申请解决住房问题,为什么至今还不解决?

乙:听胡书记说,他每次都是无“礼”要求。

甲:小丁下半年才结婚,为什么上半年住房问题就解决了?

乙:那是胡书记见“机”行事吗。(家用电器)

五、韵语讽刺。

同样的讽刺内容,用韵语表达的更易产生幽默效应。因为韵语琅琅上口,富有美感,能给人以新异刺激,许多民谚民谣极具讽刺幽默意味,就是这个道理。

请看《废都》中那收破烂的老头儿唱的一段歌谣:“一类人是公仆,高高在上享清福。二类人做官倒,投机倒把有人保。三类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包销。四类人来租赁,坐在家里谋利润。五类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六类人手术刀,腰里揣的是红包。七类人是演员,扭扭屁股赚大钱。八类人搞宣传,隔三差五解解馋。九类人是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十类人主人公,老老实实学雷峰。”读了这段歌谣,谁个不被它的幽默所打动,在开怀大笑之后,陷入深深的思考和忧虑。

六、歧义幽默。

歧义,指某些词语的多义性,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幽默思维就是对这种歧义巧妙利用。古代《笑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是睁眼瞎(不识字),跟人打官司,他自称是瞎子。审判官问道:“你一双明亮的青白眼,怎么说是瞎子?”小伙子回答说:“老爷看小人是青白眼,小人看老爷是糊涂的。”这两句话的本意是:“你看我看得清,我看你看不清。但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你看,我是清白的;我看,你是糊涂的,这岂不成了绝妙的讽刺。

七、隐含暗示。

在有些特殊的语境里,需要把一些关键性词语隐藏起来,或换成暗示性的说法,让听者去揣摩弦外之音,隐语具有精微的内蕴和特殊的表达效果,常带有浓烈的幽默味儿。

据说,19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对于没有创见的作品很讨厌,有位年轻的作曲家将自己的作品给罗西尼弹奏,想得到赏识。罗西尼一边听,一边不断地脱帽又戴帽。年轻的作曲家感到奇怪,问罗西尼是不是屋子里太热。罗西尼说:“不,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不断地碰到熟人,不得不频频

脱帽致意。”这里的“熟人”,就是替代性的隐语。如果罗西尼采取正面批评的语言,那将是不愉快的事情。而对这种幽默表达,作曲家不得不默默接受。

八、自相矛盾。

在交际场合,有些提问毫无道理,但又不值得与之正面论辩,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以己之矛,戳己之盾”的方法,常能产生幽默的效果,又不破坏交际场合的气氛。

例1、在一次宴会上,达尔文恰好与一位美貌的少女坐在一起,这位少女带着戏谑的口吻向达尔文提出疑问:“听说你断言人类是猴子变来的,我也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达尔文望了这少女一眼,彬彬有礼地答道:“不过你不是由普通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例2、英国有位美貌风流的女演员,曾写信向肖伯纳求婚,信中写道:“咱们的后代有你的聪慧和我的外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了。”

肖伯纳在给她的回信中说:“你的想象是很美妙的,不过,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慧又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

九、实话实说。

坦诚相见,去粉饰,不做作,实话实说,往往会产生幽默的表达效果。 王蒙小说《青春万岁》写李春要讲演,她极力装得自然,甚至于冷淡,结果倒有些不自然。她愁眉苦脸地问同学:“真没办法,这怎么讲呀?”“用嘴讲!”同学们回答。大家一笑,李春开始讲了。“用嘴讲”是大实话,但用在这里颇值得玩味,有幽默感。

电影《牧马人》中许灵均当了20年老右,平反后补发了一笔钱。儿子看妈妈认真地数钱,天真地说:“爸爸怎么弄这么多钱财!”妈妈答:“当了20年‘老右’补发的!”儿子听了,神情严肃地说:“妈妈,长大了我也当‘老右’,挣好多好多钱!”这话是出自孩子口中的大实话,听了令人发笑,当然是充满辛酸的笑,足以震撼人心。

十、巧作比喻。

巧妙的比喻,是修辞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能使语言焕发光彩,而且富有幽默感。1982年在某地举行的一次修辞学会上,学会负责人第一个作学术报告。他在开场白中诙谐地把自己比作老猴,接着说:“先让我这个老猴来耍一耍,然

生活中幽默的语言篇二:当今社会的语言幽默Y

当今社会的语言幽默

惠军 编辑

新论

1、 发展基本靠拆,升迁基本靠拍;

外交基本靠财,民怨基本靠埋;

医疗基本靠宰,教育基本靠拐;

历史基本靠盖,真相基本靠赖。

执法基本靠踹,官位基本靠卖。

民意基本靠猜,买房基本靠债。

研发基本靠掰,创新基本靠寨

2、钓鱼岛的建议:

一,炸沉;

二,共管;

三,暂住;

四,三字完全屏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万事大吉。

3、普京气势语录:

1、领土争端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2、俄罗斯国土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3、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

军。

4、有本事来抢!

4、各国慈善事业,大致有四种形式:

政府做事,政府掏钱—福利国家;民间做事,政府掏钱—香港模式;民间做事,民间掏钱—美国模式。

最有趣的第四种组合,政府办事,民间掏钱—这恰恰是“中国特色”。

5、官员们背后都有一个《红楼》,

有钱人的子女全部《西游》,

地方政府正在上演《三国》,

老百姓们也只能酝酿着《水浒》了。

6、四大名著的现代意义内涵啊!

《西游记》:出身不好,想成佛是有难度的;

《红楼梦》:出身不好,想嫁人是有难度的;

《水浒传》:出身不好,想当官是有难度的;

《三国演义》:出身不好,想创业也有难度。

7、地球调成震动模式,

地震局调成静音模式,

灾民调成户外模式,

同胞变成离线模式,

总理调成飞行模式,

部队调成待机模式,

政府调成会议模式,

什么时候才能重返标准模式啊???

8、南方周末很给力:“可以在国内钓鱼执法, 却不能去钓鱼岛执法”

9、汤唯因为演了色戒而被封杀,

但是,她将因为出演毛泽东的初恋女友而被官方捧贺。

这说明什么问题?

我觉得是:你可以脱,但是要看脱给谁。

10、胡sir拿到了qq号后的尴尬:

不能用真名做昵称; 不能在签名中用真名;

如果和他人聊天的话,会因为传播敏感词被监控;

不能拉其他8常委建群,因为一群全是敏感瓷;

唯一的用处就是以后看完演出上台和

演员握手的时候,可以塞个小纸条给某女演员:这是大哥的qq号,加好友~~~

11、反腐败就像减肥:

1、吃饱了才有劲减肥;

2、去饭店庆祝一下成功减肥一斤;

3、最常见的,越减越肥。

12、人的一生好像乘坐北京地铁一号线:途经国贸,羡慕繁华;

途经天安门,幻想权力;

途经金融街,梦想发财;

经过公主坟,遥想华丽家族;

经过玉泉路,依然雄心勃勃??

这时,有个声音飘然入耳: 乘客你好,八宝山快到了!

顿时醒悟:人生苦短,何不淡然!

13、新草本纲目: 尿频喝三鹿,胸平喝圣元,体毛过盛用霸王。

14、人固有一死,或死于麻疹,或死于麻疹疫苗。

15、同事家上初中的女儿说,老师教他们:“你们要谈恋爱没问题,但是你们一定

要找个有担当的,你说那些一见到老师就把你的手甩开的,要来有什么用。”

16、问:为什么北京首次购房贷款者平均年龄才27岁?急什么?

答:因为27岁可以买到2.7万一平米的房子,37岁就只能买3.7万一平尺的房子了。

17、肯德基爷爷对麦当劳叔叔说: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永远出现在你周围300米范围内,默默地注视着你,然后把自己的鸡翅卖得比你贵一块钱~~~~ 18、1949,被俘枪毙;

投胎,至十岁,家贫,遇饥荒饿亡; 复投胎,十余岁,家富,批斗而亡; 再投胎,读大学,流弹穿胸而亡; 又投胎,饮三鹿,结石而亡;

还投胎,幼儿园,遇弑而亡;

再投胎,2012??

19、现在无房无车无妹子的三无宅男有新名称:低碳哥。

20、毛时代的资本家分为被抄家的和即将被抄家的;

生活中幽默的语言篇三: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中学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11中文本倪婷

摘要:本文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入手,尝试性地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因为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实生活,所以这里的幽默语言不仅要体现其机智性和娱乐性,更应注重教学中的教育性。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好的批评效果,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求学;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而幽默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如何把握幽默技巧的运用以及掌握运用幽默的本领才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幽默语言 课堂教学 幽默的作用 幽默的运用

现代教育改革摒弃以往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避免呆板的互动,愉悦学生的身心。更加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还在为你的课堂死气沉沉而感到忧虑,不妨试试“幽他一默”。我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幽默必将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结合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幽默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合理运用幽默语言。

一、幽默的作用

(一)、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它是环境的产生,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幽默有趣,创设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

例如有位教师讲《路,在自己脚下》一篇短文后,有学生提出当一个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当一名中学教师努力时,他的父母则要求他当一名医生,有的同学则劝他今后当一名科学家、出国留学??这个人该怎么办的问题时,这位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祖孙两人骑着毛驴去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下来让孙子骑;路人议论说,孙子不孝,孙子赶紧让爷爷骑;路人议论说,爷爷心肠太硬;后来两人都不骑了;路人议论说,放着毛驴不骑太傻。听着听着,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这位老师的却诙谐幽默,不仅创设了和本文类似的情景,减弱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又增强了文章中“走自己的路”的中心论点的论证力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了幽默诙谐的美感愉悦,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

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所以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授课者与听课的学生、教师互相都很陌生,课堂气氛显得过于严肃紧张。这时,钱老师从容走上讲台,脸带微笑,亲切地对学生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不好?”经过刹那间的惊愕,学生们高兴地回答:“好!”“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们要认识的人。”场上静的出奇,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信心十足的回答:“钱梦龙!”顿时,教室里欢声雀跃,课堂的紧张气氛被扫除的一干二净。打个谜语,很好的调节了课堂的紧张气氛,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三)、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批评效果,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

有位哲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能为人接受。”对教育者来说,压根儿就没有必要一讲道理就摆出一副冷峻严肃的面孔,用刻板枯燥的语言让人听而生厌,逼得学生在那风干的语言甚至居高临下的教训面前热汗

生活中幽默的语言

涔涔,被迫接受.无数事实证明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幽默风趣的批评效果最佳,它创造了亲切和谐的批评气氛,而不至对抗,也只有在这种气氛中才乐于接受批评,有时一两句巧妙的幽默语言胜过许多平淡无味的说教。

比如,一位教师在某班上上午第三节课时,由于前面连上两节课,学生感到很疲惫,有几位学生趴在桌上睡起觉来。这位老师见状便停止了知识的讲授,讲起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听说有一只小企鹅,在跟老师学垒巢时,总爱把头和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儿,老师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是对老师的礼貌。由此我深有启发:有些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这也是对老师的 礼貌吧!”话音刚落,笑声骤起,几个睡觉的学生在笑声中被惊醒,面生愧色。等教室安静之后,这位老师又接着讲了下去。老师用一个简单幽默的笑话,不仅唤醒了那些在熟睡的同学,也起到了集中全班同学注意力的绝佳效果。

(四)、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求学。

幽默的语言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具有机智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在笑过之后又需深入思考或想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创造性。 如:一位老师为《警察与赞美诗》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一天深夜,在一个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个问另一个:‘这儿有警察吗?'另一个回答:‘没有。'‘那么,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位?'‘恐怕不可能。'‘那好吧,把你戴的手表和钱交给我!’”学生大笑时,老师又及时发问:“这个笑话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生:“出人意料。”师:“它还反映了坏人的一种什么心理?”生:“害怕警察。”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也写了警察,结尾也是出人意料的。可是文中的主人公苏比却一反常态,故意当着警察的面干坏事,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阅课文。

(五)、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幽默的社会学本质是爱与争取被爱。它不是攻击,不是讽刺,不是伤害,而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以便理解、欢迎别人和被人理解、欢迎.可

以说,能使用幽默语言的人对生活、社会都有一种公正、透彻、达观的理解。教学幽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精神,让学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让学生成长在一种快乐的氛围里,这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解放前有位教授叫姚明晖,体弱清瘦,却总是宽袍大袖。入冬,又头戴大风兜,远看只露一副眼镜,一个尖尖的鼻子,一撮翘翘的山羊胡须,样子很滑稽。一天去教室上课,不知谁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人面猫头鹰,而那人却酷似这满腹经纶的教授。姚先生定睛细看,但毫无怒色,并拿起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在漫画旁写道:“此乃姚明晖教授之尊容也。”学生笑了,姚教授也笑了,那提心吊胆的漫画作者从此也对姚先生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尊敬。姚先生在学子面前大度超脱,从容调侃,这一点没有幽默的性格是做不出来的;而姚先生正是凭借幽默,使课堂教学进入一种“化境”。而姚先生的这种教学幽默艺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也是深远入微的。 二、如何运用幽默的语言

莫向斯基在《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一文中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使自己周围充满了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一切都将在这种气氛中凋零枯萎。谁善于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才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教学中,语言幽默艺术的技巧多种多样,然而,“方法在于借鉴,不可硬搬,曲尽其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无一用,一法生万法,无法为至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技巧:

1.趣诗妙文

引用一些趣诗妙文,能起到活跃课堂、增长知识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学生问为什么文章题目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老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问题,并夸奖他善于思考。知识丰富的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1935年,中国留学生陆侃如进行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一位法国考官问他:“《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不叫?孔雀西北飞??”陆侃如神态自若地回答:“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于是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这句话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恰逢学生刚刚学过了《古诗十九首》,而且还背诵了此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2.移时错位。

包括两种方法,移进法和错位法。这两种其实都是错位,前者是时间错位,后者是空间错位。“移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突破时间的限制,把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生拉硬扯” 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幽默效果。比如说到屈原《涉江》,其中有一句“接舆髡首兮”,古代许多刑罚很残酷,而“髡首”却很有意思,是剪去头发。按我们今天想法,这等于是免费理发、美容,多惬意,而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精神折磨。这叫“古为今用”法,把古事拿到现在用。相应的也有“今为古用”法,比如王充的《订鬼》,教师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订鬼就是把鬼装订起来吗?用现代的意思去解释古文,闹出笑话。“错位”可以是人际关系的错位,也可以是空间地域的错位比如长辈请晚辈“钧裁”,下级请上级“拜读”自己的报告,这是人际关系的“上下错位”。又如在普通话的讲述中插上一、二句方言,在汉语教学中插上一、二句英语,这是空间地域上的“左右错位”。移时错位是有意识地违反逻辑上的同一律而闹出笑话。同一律要求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或同一关系下,只能用同一概念去表达,保持其同一性,而当时间、空间或关系改变的时候仍用同一概念去表达,就会闹出笑话,产生幽默效果。

3. 正话反说,名贬实褒。

将褒义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往往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守财奴》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葛朗台终于到了弥留之际,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但他仍然每天坐在密室前守候着满屋的财宝。一位老师分析这段情节时这样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葛朗台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可见他守财奴的性格生死不变。“坚守工作岗位“是个褒义词,一般只用于社会工作领域,表现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不擅离职守的可贵品质,而这里用来形容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看守密室这一行为,以突出其守财的性格。

4. 夸张变形。

有时故意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夸大,从而造成反差,产生幽默。比如“不过就是浪废了二百万,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权当交一次学费吧。”这是大事化小。又如,“正当你胆大妄为擅自使用我的橡皮擦的时候,恰好被我撞见了。”这叫小事夸大。

5. 无中生有。

原本没有的硬塞进去,或者根本不可能有的假设其有,也能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荷花淀》写到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附给她时,课文写到:“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教师不妨假设一种写法与之比较。“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吧!”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进一步领悟到原作的真挚、自然、细腻。

5. 画蛇添足。

本来无需加一个尾巴,却有意识地加上一个尾巴,也能产生诙谐的效果。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说到迎春,文中用了一个比喻“腮凝新荔”,红润的脸颊宛如新鲜的荔枝。教师说到这里加一句:“当然是像荔枝肉,不能像荔枝壳。”又如黛玉见到贾母时,贾母一把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教师插一句:“谁敢不哭?哪个敢笑?这么点一下,学生更加明确贾母的特殊地位。

6. 移花接木,双关谐音。

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或者使用双关、谐音等手法,会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幽默和风趣。例如有位语文老师在教授杨朔的《茶花赋》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师,并围着玻璃飞来飞去,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这位老师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说这只蝴蝶为什么在 教室飞来飞去呢?”同学们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这位教师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

以上只是一些技巧的列举,我们说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总结出一套万能的理论,基于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必须灵活地掌握好幽默语言艺术的运用。

幽默是一种情怀,幽默是一种胸襟,幽默是一种人生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悻悻学子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圣地”,容不得你心染杂尘;也许你缺乏一点幽默的天赋,那就努力培养吧!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教师口语》[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程红兵 .试论语文课的教学幽默[J].广州教育 ,2006、4.

3、潘培林、周勤、罗正田 .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公用举隅 [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8、3.

4、王凯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技能[J]. 教坛纵横, 2001、22. 5、 钱乃荣《汉语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6、 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周一贯 .教学语言的智慧闪光 [J]. 河北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语言 幽默 生活中 辩论赛中的幽默语言 生活中的小幽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