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 本文基于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从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泰勒课程评价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44-0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近些年发展颇为迅速,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髙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要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延伸教育课程可根据学生情况和需要,分布在不同学期开设。[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有效?哪些因素影响了其有效性?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评价模式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评价模式,基于课程相应的目标完成状态对课程实施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按照泰勒的课程评价模式,判断课程是否有效,必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一)学校应该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意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能运用良好的心理健康训练技能。《要求》明确提出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知识层面: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自我认知层面: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2]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结合教育三要素论,即:教育者——教育材料(方法)——受教育者,表现为:教师怎样教授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习教授的内容,师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活动为主,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教师为主导,以教师和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达到塑造良好心理品质的目的。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层次受高校领导人领导决策,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其体验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经验的选择上应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使用自身选定的教材,也可自行编写教材,更可以加入学校特色。
  (三)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目标,丰富的教学形式,有机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师生学会发现并创新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整个过程和方式相互匹配、协调统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教材,还需要他们通过亲历体验,进行发现和拓展的实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链接心理学和教育学,以诸多学科为背景,非单一状态下的独立存在,教学过程应该保持与其他科目的有效衔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采用哪种课程取向,取决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与内容。
  (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非常明确,可通过对学生外显行为的表现进行判断,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体要驻足学生。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之后,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变化趋向,心理调适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学生的行为是否符合健康心理的标准,有无出现非常态行为。另一方面,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教学评估内容应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开展心理活动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状态评价学生知识内化的程度。两者的结合才能全面地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实现程度。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问题分析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综合知识与活动,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学效果有效性就是指通过教学活动过程,能够全面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必须深度剖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中目标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在现有文件明确表明,但高校未能真正厘清课程开设的价值和意义,现行的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和理论化。理想化表现在课程目标倾向空乏原则,只需满足学生的意识合成,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简单生成,稍加心理辅导和干预就是该门课的主要目标和要完成的任务。理论化表现在课程目标倾向过度原则,强调理论的灌溉,忽视了实践的应用。理论教育是课程目标的基本點,但其终极目标是理论结合并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心理情绪和行为,正确判断心理素质层次的问题。有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为一谈,二者的课程目标有着明显的差异,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两者的形式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在高校教育工作实践中,部分高校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象,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划等号。

相关热词搜索: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有效性 原因 高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