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指标的误读及矫正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已经在多所高校开展,北京某高校加入了这一调查,但在调查结果反馈教学院系过程中,出现了对有关调查指标的严重误读。认真分析进而努力避免这些误读,不仅对该校自身有效利用调查结果,切实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及其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正在开展这一调查及准备开展这一调查的高校,特别是类似地方高校,也会提供有益的借鉴或启迪。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52-06
  收稿日期:2013-12-23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年高教研究重点课题“创业型大学研究”(2012GJZD07)。
  作者简介:杨兴林(1958-),湖北房县人,男,汉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应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严峻挑战,为“将教育质量评估重点从高教资源投入转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收获”[1],由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下简称“清华大学教科院”),从国外引入并改进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当下在国内不少高校陆续开展,这对深入了解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这项调查包括四大方面指标:①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教育过程指标: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教育经验丰富程度、校园环境支持度;②具有诊断功能的教育环节指标:课程教育认知目标、课程要求严格程度、课程学习行为、课程外拓展性学习行为;③反映学习态度的“厌学 / 向学”指标;④表现教育结果的教育收获指标(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收获)以及“在校满意度”指标。
  北京某高校2012年加入清华大学教科院牵头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按要求完成样本抽样,根据抽样结果实际组织问卷调查,将问卷寄回清华大学教科院指定的单位进行数据统计,根据反馈回来的统计数据及有关统计常模,撰写调研报告,总结调研结果。报告初稿形成后,发放到各教学院系,请各教学院系根据报告反映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自身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或意见。从教学院系反馈的总体情况看,各单位均能够比较认真地对待报告提供的情况,对其中涉及自身的问题均进行了相应分析,一些改进意见亦比较具体,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调查指标被严重误读,客观上影响了对有关问题的深入分析及其改进措施的探究。认真分析进而努力避免这样的误读,不仅对该校自身有效利用调查结果,切实改善教育教学过程及其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正在开展这一调查及准备参加这一调查的高校,特别是类似地方高校,也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或启迪。故此,本文在这里试选其中突出的几例略作分析。
  一、关于“求学积极性”
  求学积极性偏低,在该校一、二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调查结果中反映得相当明显。面对这一突出问题,某些教学院系所作的原因分析却十分简单,认为仅仅在于现在的学生对专业课很感兴趣,对公共基础课存在某种程度的反感。大学一、二年级,特别是一年级的公共基础课多,学生反感,不愿意学习,严重影响了求学的积极性。因此,为提高一、二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求学积极性,他们建议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应该较早、较多地安排专业课程,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学习。这样的解读似乎有某些现实的依据,但是片面性和误读显而易见。求学积极性在“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中通过“向学/厌学”指标来反映,涵盖“专业兴趣和学业期望两大方面。专业兴趣包含“非常有兴趣、比较有兴趣、有一点兴趣和没兴趣/讨厌”四个层次,具体通过如下问题来测量:你的学习动力如何?你对目前就读的专业有兴趣吗?你认为所读专业对你未来过上满意的生活有帮助吗?你是否同意以下关于你学习的描述(回答包括非常同意、同意、有点同意、不同意):我喜欢学习是因为它使我不断成长;学习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尽办法克服;我专心致志学习时内心充满了快乐;很多时候我不知道我所学的东西对我而言到底有什么意义。学业期望包含“顺利毕业、取得卓越成就(国内攻读硕士学位、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无期望(没想过/走一步看一步)”三个层次。透过这些问题不难发现,仅仅以学生对专业课很感兴趣,对公共基础课反感来解读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学生“求学积极性”偏低,完全没有触及“求学积极性”指标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既不可能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其学习兴趣的情况,也不可能深入分析不少学生的学业期望为什么偏低,特别是为什么对学业没有较高期望的学生比例偏高,也就势必无法对有针对性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提升学生的求学积极性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至于将专业课程“较早、较多”地安排进低年级培养计划,以提升学生“求学积极性”的建议,更需要认真考虑。据笔者所知,该校多数专业早已在这方面作了不少安排,继续在低年级更多地增加专业课程,看起来是顺应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实际上必然会以大力压缩公共基础课程为前提,或是将公共基础课程进一步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这对实现大学的全面育人目标十分不利。众所周知,“本科生的培养,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2]。它强调通识教育,又开启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性教育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相比,它需要有专业教育,但更加突出通识教育的地位,其重要作用主要在于全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思维能力,陶冶情感,健全心理和人格,促进学生养成对国家、社会、人民和人类的高度忠诚与责任感。美国耶鲁大学1828年的报告曾指出,本科生“要从纯数学中学习论证推理的艺术,从物质科学中了解事实、归纳过程和可能证据的多重性;要在古典文学中发现一些最有品位的完美的典范;通过英语阅读学会运用自己语言讲与写的能力;通过逻辑和思想哲学学习思维的艺术;通过修辞和论辩术,学习讲话的艺术;通过不断地练习写作掌握准确表达的能力;通过即席的讨论,成为果断的、语言流畅的和朝气蓬勃的人”[3]。因此,本科教育作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进入社会、事业发展或科学研究奠定知识、思维、情感、心理、人格基础的重要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不仅不能偏废,而且应当高质量地保证。

相关热词搜索:误读 习性 矫正 投入 指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