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体”到“关系”:当代音乐课程论研究思维的转向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 学校音乐课程论研究与特定的哲学思维息息相关。“实体”思维音乐课程论研究的基本图景是西方音乐知识构成音乐课程的知识基础,民族附加模式构成音乐课程建构的基本模式,开发范式构成音乐课程范式的主体。这种实体思维课程论研究带来了远离生活世界、建构性缺失以及文化选择封闭性的“焦虑”。随着当代哲学思维从“实体”向“关系”的转向,“关系”思维的音乐课程论研究呈现了音乐课程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性、面向生活世界、音乐课程的开放性和创生性图景,这无疑是对“实体”思维课程论研究的超越。
  关键词: 音乐课程论;实体思维;关系思维
  中图分类号: J6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3 - 0095 - 08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3.015
  学校课程构建离不开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思想,知识的性质、课程的文化选择、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递方式等都是课程构建的基础,但以哲学思想最为根本。学校音乐课程构建也不例外,不同哲学观点影响着学校音乐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如理性主义哲学观之于音乐课程研究强调课程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实用主义哲学观之于学校音乐课程研究强调课程知识的工具性,后现代文化哲学观之于学校音乐课程研究则是强调课程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等。下面从“实体”与“关系”两个哲学思维内涵探讨学校音乐课程构建及其面临的转向,以期为当下学校音乐课程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 、当代哲学思维转型:从“实体”到“关系”
  实体概念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实体研究的历史。实体概念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 ① 实体是万事万物中变中保持不变的东西,即实体是永恒不变的,其它一切都是它的属性或附属物。由此可见,“实体”就是“固定不变的作为其他东西的主体、基础、原因、本质,并先于其他东西而独立自在的东西。” ② 近代哲学家基本上沿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如笛卡尔认为上帝创造了具有空间广延性质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性质的“心灵实体”,这两个实体构成了整个现实世界,由于实体是不依赖别的物质实体而独立存在,而其他的一切存在者又依赖于实体而存在,所以实体的世界就把人与世界隔开,成了一种彼此外在、互不相干、独立存在的关系,人和世界都被实体化了。“世界是一个外在于人的、自我封闭的、独立自存的实体,人是一个处于世界之外的、孤立唯一的、自我封闭的‘单子式’存在物,任何事物都似乎漂流在‘科学孤岛’上的鲁宾逊。” {1}
  实体哲学存有的封闭性问题遭到了当代哲学的反思与批判。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的概念或定义的确认与明证都是基于与其它的关系中而存在。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中的实体实在论,他认为能够唤起某种特定活动的任何东西作用于主体身上,它就可以构成认识的对象,这个认识对象是与主体现实发生着特定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以“悬置”方式将“我”还原到先验的“自我”之上,从以“我”为主把握或描绘世界的方式转向对关系的直接性的体验。所以说,现象学的物质还原将“我”与“世界”形成了“共在”。另外,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都试图走出传统“主客二分”认识论的实体思维藩篱,从“关系”思维来思考人及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关系思维是“从事物与事物的关系中去理解事物,具体地说,就是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 {2} 关系思维是一个根植于“关系”性存在的思维方式,它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再视为一个孤立的、独立的个体性存在,它以整体性有机论、关系本体论为研究旨归,以视角、方法的多元化为研究路径。关系思维是追求事物存在的开放性、复杂性、过程性、生成性,正如布尔迪厄所说:“真实的东西就是相互关联的东西”。 {3}
  当代哲学思维从“实体”转向“关系”是人类哲学思维的重大变革,这种转向有助于哲学研究摆脱“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及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也避免了以靜止和孤立方式看待世界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和真实性,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
  二、学校音乐课程论研究的“实体”思维图景及其“焦虑”
  任何一个教育体系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哲学思维,这个哲学思维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支配着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亦是如此。我们知道,我国近百年的学校音乐教育滥觞于西方音乐教育体系,西方的文化哲学思维,尤其是西方的实体思维,对近百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甚为严重。
  (一) “实体”思维图景
  1. 音乐课程知识基础:西方音乐知识
  任何学科的课程构建都面临着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作为基础的问题,这种知识的选择往往折射出特定的知识观问题。从实体思维看知识观,实体的存在具有永恒持久的不变性,其他事物的存在都是其所派生的附属物。理性逻辑推理获得客观知识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和还原客观知识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实体思维探究世界本源的基本路径。无论是唯理主义认识论,还是经验主义认识论,它们都追求实体性知识观,坚持知识的绝对客观性,坚持实证还原思维。因此,在学校课程开发范式中,实体性知识是课程构建的首要条件,它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阿基米德点”。
  纵观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校音乐课程的知识选择,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作曲、美声唱法等“科学”的知识体系是学校音乐课程的重中之重。在这里,西方音乐知识作为学校音乐课程建构的“实体”存在。这种“实体”思维视西方音乐知识为独立于学生之外和外在于学生认知经验的客观存在。西方音乐知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它被赋予“实体”,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得到广泛传播。作为西方音乐知识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等是通向音乐神圣殿堂的基础,音乐聆听、音乐审美、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音乐行为都需要习得西方音乐基础知识才能得以实践。作为实体的西方音乐知识不依赖于认识主体,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与真理性。它不代表任何个体和集团的利益,可以解释和分析世界所有的音乐知识,因而成了能够为所有人理解的“公共知识”。它不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时间空间为转移而具有普适性。由于实体不依赖于其他任何物质,而其他物质作为其派生物存在,因此,作为实体的西方音乐知识可以解释、规范、衡量或评价世界上所有的音乐知识体系,如以西方音乐知识来评判世界上所存在音乐的“先进”与“落后”,对中国传统所具有的整体直觉性音乐感知方式也被西方科学理性认知方式所规范,这是典型的“主客二分”认识论思维。

相关热词搜索:实体 转向 当代 思维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