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领域之一,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同样也应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献策献力。本文分析了影响职教育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职教学研究生由于招生时间短、职业教育专家少、培养目标不符合职业教育硕士的发展、导师素质结构不健全、学校缺乏创新氛围及职教研究生自身的问题等,致使职教研究生创新型能力不强。因此,建立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1.影响职教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形成的因素
  1.1培养目标中对职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强
  除了个别院校将培养职业教育学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和技能型方向转化之外,大部分院校依旧套用高等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职业教育学硕士,严重缺少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培养过程中忽视对职教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与创新
  课程设置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重理论轻应用的学术性色彩。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学科特性—职业性和技术性”,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2导师队伍素质结构不完善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职称及实践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偏少;专业课教师从事实践培养的机会较少,培训投入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1.3缺少学术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形成
  高校中开展的学术活动较少,学术交流多存在于学生和自己的导师或同门中,与其他导师、其他研究生或其他学校之间进行的却很少,导致学术视野狭窄,难以创新。
  1.4科研经费不足,经费使用和安排效益低下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对纵向科研经费监督不足,而对横向科研经费又不敢放活;导师课题经费偏少;研究生科研课题经费普遍缺乏。
  1.5职教研究生自身的问题
  一些学生对于创新的概念严重缺乏,对学术活动非常冷谈。在选题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导师身上,自己没有任何的想法,更谈不上有任何创意。
  2.职教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的措施
  2.1培养目标中更加明确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
  培养目标应该更加明确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突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高校就会加大重视职教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使培养出来的职教研究生与培养目标基本吻合或匹配,也有助于职教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2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和创新环节
  2.2.1淡化学科壁垒,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主张打破学科间的壁垒,重视加强文理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进行学习。加大选修课在职教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并把选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等来决定每学期的选修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职教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更有利于职教研究生寻找学术上的创新点。
  2.2.2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重视实践性教学
  (1)灵活生动的课程教学。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探索意识。
  (2)重视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不断更新其内容。注重学生的实习过程,由学校负责安排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半年至一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再回到学校学习时往往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并付诸行动。
  (3)建立2+X导师组制。
  建立“2+X”导师制。“2+X”(X≥0)导师制亦叫导师组制度,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这里的2代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必须是来自本专业的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校外导师必须是来自企业行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及相关人员,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传授。这种模式可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对那些跨专业和对自身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能力的机会。
  2.3加大经费投入,合理使用和分配经费
  应当加大经费投入,严禁科研经费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合理使用和分配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另外要多给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4改善并创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环境
  一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抛弃对理论平铺直叙的授课方法,把理论的传授和解释某一问题直接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激发他们提问的勇气,对他们提出问题的质量不能苛求,二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意志品质。三是要加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营造创造发明的动力环境。高校必须时刻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加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到创造性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去,提高高校创造成果的社会认同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创造者的成就感,从而形成持续有效的动力环境。
  2.5提倡职教研究生论文自主选题,选题应重视创新
  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查阅大量相关领域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具有创新性的论文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前沿信息,而且更有助于学生从中找到学术研究的创新点,这对于职教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以上提到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学术环境急需创新之外,提倡创新观念、评价制度的创新和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等,都有助于职教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陈闻,谭源渊.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费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08,(3).
  [2]俞启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培养的现状与问题———以八所高校为个案[J].教师教育研究,2006,(4).

相关热词搜索:初探 人才培养 教育学 研究生 创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