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云南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 要:作为云南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族高等教育为促进云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通过总结云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成效,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探讨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云南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双一流” 云南 民族高等教育 发展
  民族高等教育是党和国家立足我国的社会性质、基本国情以及民族问题实际,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云南的民族高等教育在历经了新中国建立至今的60余年努力与发展,从办学水平、学科建设、本科教学、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民族教育高等体系和独特的民族高等教育模式,为推动云南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科技创新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之后,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启动实施“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同时,云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也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与新的挑战,如何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重新“洗牌”的形势下及新一轮的竞争中扭转多年来相对落后的被动局面,顺利实现追赶甚至反超?这成为了备受云南省高等教育界瞩目及众多专家、学者聚焦热议的问题。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现阶段中,云南民族高等教育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主要在民族高等院校发展、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建设、民族干部培训及少数民族复合型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显著体现。但由于自身历史原因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云南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还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仍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发展瓶颈:一是少数民族人才总量不足且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少数民族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二是云南少数民族人才在地区间、民族间与行业间的分布不均衡;三是云南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不够合理分明,基层队伍薄弱;四是教育管理的机制和体制不够完善,束缚性与制约力较大;等等。在迈入“十三五”的关键阶段,为攻克和突破发展现状中的困境与瓶颈,需要科学把握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特殊规律,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适应、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要求,紧紧把握 “双一流”建设的契机,以其为改革发展的新目标和行动主题,围绕云南省“十三五”建设规划的目标与要求,大力推进云南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促进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改革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统筹推进云南高水平民族高校及其一流学科建设
  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创新型与人力资源型强国建设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支撑。按照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结合云南的实际,《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等要求,这是对“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具体化,云南也将“教育优先发展”摆在更为突出和关键的位置,这为云南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科作为引领高校发展的基本与核心,它的建设是服从于高校办学定位的。从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精神来看,云南民族高等院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要围绕“服务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这个总体发展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并以“服务和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少数民族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为原则,树立一流的并且自有特色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办学理念,立足“与国家和云南省民族边疆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学科发展动向及整体发展趋势相适应、与高校自身發展目标和实际相适应”的出发点,既要认真分析、凝练和明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定明确的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进一步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科学合理调整学科布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一是既要全面推进各学科的协同发展,又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突出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应用学科;二是在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打造优势学科群,构建一流的学科创新发展平台;三是通过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三级重点学科建设,着力构建优势突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并且与适应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充分地发挥学科引领的龙头作用以及学科专业的集群效应。
  二、深入推进民族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根本,也是引领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更是推动“双一流”战略实施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历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阶段,为了延续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创新创业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生命活力,推进经济快速转型及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精心绘制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规划蓝图,并做出了系统的设计及全面的部署。在国家战略形势下,包括云南在内的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围绕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地积极响应和行动,全力推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现向纵深发展的蓬勃态势。
  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在响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高校毕业生高质高量创业就业的迫切需求下奏响的时代强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它同时也是一项任务艰巨繁重和系统复杂细致的长期工程。云南民族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应该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与规律,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重点和关键环节为着力点,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和增强改革责任感与紧迫感,转变观念并牢固树立科学理念,积极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着力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制定完善教师考核与评聘的制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同发展,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扩大高校自主权,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体系以及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体系,开展多元化的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聚合共享多方资源,激发广大莘莘学子的创新创业活力,使其潜能得以充分释放、竞相迸发。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云南 高等教育 路径 民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