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 文章首先阐明了教育资源的概念和资源共享的意义,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上,从转变观念、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推进教育资源共享的系列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ignificance of resource sharing, in-depth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and problems, and on this basis,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ideas, system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promo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关键词: 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教育管理
  Key words: educational resources;sharing mechanism;educ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0-0251-02
  1 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和意义
  1.1 教育资源概念
  教育资源是指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并发挥一定教育价值功能的一切要素与条件的总称,李克东认为教育资源是支持学习的资源,涵盖了支持教与学的系统以及教学材料与环境[1];丁兴富认为教育资源包括材料与环境,既包括用于教学的各种设施、设备与材料,还包括教学的社会活动、情境与环境[2]。
  1.2 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指不同的共享主体在不同层面上对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赢,对这一概念应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对于共享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科学调配使得教育资源获得最大的利用效率;二是对于教育资源的共同使用,通过一定的合作方式在主体之间进行一定范围的资源共同开发使用。
  当前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教育资源的共享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其意义主要有几点,一是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尽管对于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总是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又有各种重复浪费问题,通过学校与学校、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各种层次、各个领域的教育资源,可以极大缓解资源短缺现象;二是平衡资源分布,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大多流入到重点院校、重点机构等,流入到重点发展区域、重点扶持领域,这就使得整体上呈现不平衡的態势,无疑对教育的整体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就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局面,使得教育均衡发展;三是推进教育多元化、内涵化发展,通过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多的资源自主选择性,使得教育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增强了资源互补性,实现优质资源的强强联合,走全方位发展路线,提高教育综合质量。
  2 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及问题
  2.1 共享意识淡薄,利益竞争激烈
  共享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动力来源,这一动力来源只有在各方共享主体的利益达到平衡时才能得到保证,因此,无论是资源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会对产生的利益做考量,进而影响共享效果。必须看到,共享必然伴随着竞争,竞争反过来影响共享。而在当前的教育客观现实环境中,“争经费、争师资、争生源、争课题是教育领域的常态”[3],学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是普遍存在的,从长远来看,良性竞争是能够促进良性发展的,但是竞争意识过于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重,就容易陷入恶性竞争的境地,这就跟资源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因此,资源共享主体各方在共享时不仅需考虑自身需求,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整体上需满足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处理好竞争与共享的矛盾。
  2.2 共享资源内容单一,层次较低
  从教育资源共享的内容来看,各主体共享的教育资源种类较为单一,其资源多半是图书文献资源、体育设施场馆等,或是围绕学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内容展开,通过开展跨校选课选修等方面展开来实现资源共享,共享教育资源尚不够丰富。此外,共享的资源层次、质量也不高,共享主体各方倾向于将低端的资源拿出来共享,而真正的优质资源、特色资源则有所保留,于是对于共享的积极性也会大幅下降,这与资源共享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这也导致了这样的现象,表面上看起来各主体的资源质量很高种类也很丰富,但是一旦要拿出来共享,各方就过于保守,整体的共享效果就很差,达不到预期目的。
  2.3 共享机制不完善,缺乏协调
  当前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发展还在起步阶段,整体上的不健全直接影响资源共享的效果和最终水平。从共享政策制度层面来看,虽然不乏关于促进共享的鼓励性政策,但是缺少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一套措施,例如关于如何共享、与谁巧享、共享之后对参与主体有何奖励与好处等缺乏相应的文件解释,缺少教育资源共享相关保障性政策文件,缺乏一整套共享利益分配机制,导致教育资源共享自然难以规范、持续。从管理机构层面来看,缺乏专门的共享机构,整体上比较分散、僵化,高校作为共享主体的重要一方自主权不足,往往受制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和限制,不利于按照自身意愿开展共享活动,而在主体内部需要专职部门的协调和推动,共享实践尚未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与部门与机构间协调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各主体之间也缺乏专门的协调机构,致使资源共享的统筹规划、协调配合、效果反馈等不能有效运行。
  2.4 共享平台、资金及管理队伍缺失
  平台建设作为共享载体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当前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建设普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共享、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等方面,对于其他如人才队伍资源共享、实验室资源共享等方面涉猎较少,对于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的优质资源的共享平台建设则更为缺乏。此外,对于平台的配套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的建设不够,尤其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平台对接协调不够,导致共享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目的[4]。资金和技术的缺乏是教育资源共享乏力的一大原因,现今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使得资金方面的短缺愈发明显,我国教育资金提供主体比较单一,共享的经费主要还是共享主体共同承担,政府缺乏共享专项资金投入,这就造成共享资金极为有限,制约了资源共享各项工作的展开。另外,教育资源共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职管理人才的支持,比如设备维护人员、计算机管理人员以及运行平台的管理维护人员等,同时还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技术人员的支持,只有拥有全方位综合型人才,才能够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划分,进而实现资源共享整合。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共建 资源共享 现状及 策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