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问题与经验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欧盟的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对欧盟的全面一体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博洛尼亚进程全面实施了本硕博三级学位体系的改革,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学位资格框架(FQ-EHEA);采纳并全面推行了欧洲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ECTS)和文凭补充说明(DS),为欧盟区域内人才的流动创造了便利条件;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和指导原则,使高等教育质量得以全面提升;实施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EQF),为建设知识欧洲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伊拉斯谟计划、伊拉斯谟-曼德斯计划、泰姆普斯计划等一系列针对高等教育合作不同领域的计划则极大的促进了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世界其他国家间的人才流动和学术交流,大大增强了欧盟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典范。
  然而,因为历史地理文化等各种原因,欧盟的高等教育合作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以博洛尼亚进程为代表的欧盟高等教育合作改革在某些方面仍流于形式,存在设想与实际状况脱节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各界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热情。
  (1)在本硕博三级学位体系改革中存在结构与内容不一致的现象。有的高校能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改革,但也有一部分高校仅仅是为了顺从新的立法要求而做一些形式上的改变。
  (2)欧盟各国政府虽然将终身学习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但事实上仅仅停留在政策讨论层面。2007年高校对终身学习的重视调查显示与2005年结果相比并未有实质性进步,而自2007年以来,一半以上的国家仍未将终身学习真正纳入战略规划中考虑。
  (3)各国因自身文化语言等不同,对教育机会拓展和跨国交流等方面的重视和实际推行尚存在较大差距。2007年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投资的重點仍倾向于提高学术质量和吸引优质生源以提升竞争力而并非拓展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增加生源的多样性。而在伊拉斯谟计划中,由于英国语言的优势,参与跨国交流的学生人数在逐年下降。
  (4)学生自身参与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程度还应有所提升。自博洛尼亚进程启动以来,相继有不少国家大学生抗议游行以表达不满。如德国一些大学生和学者对本硕博三级学位体系改革多有抱怨,认为传统的4-5年本科课程被压缩为3年并要接受严苛的考查,这让他们疲于奔命,难以像以前那样从容广泛的吸收知识,发挥创造性。
  2.多元化和趋一性虽然是欧盟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但也是延缓改革进程的重大障碍,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博洛尼亚宣言》明确提出: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同时,改革各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在该进程下,为了建构欧洲高等教育区,欧洲各国教育机构在尊重各大学自主以及学术多样性的前提下,积极规划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改革,促进欧盟高等教育体系的整合。然而这种对多样化的尊重从客观上来说也是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障碍。德国在实施新的学位体系同时,许多大学依然按照旧的学位结构进行招生,这就将学位改革的期限更加推后。而学生、家长以及雇主对博洛尼亚进程的理解在主观上的不一也使一体化改革在家长和就业市场上面临误解和质疑。
  3. 高校与国家权力之间存在矛盾,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需要政府支持,同时又需要高校具有充足的自主权, 但实施过程中却很难实现这一要求。很多高校的在某些改革上常常属于迫不得已而为之,而政府部门对改革在财政支持上又广泛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而一些高校在文凭类型设定、课程安排、学分分配上本享有高度的自主权,而这一点恰好与博洛尼亚进程设立的某些标准格格不入。这些矛盾往往成为高校和政府关系紧张的焦点。
  4.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保证改革稳定资金来源的危机。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中许多项目计划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在当前欧洲深陷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成员国政府不得不大量缩减教育经费开支,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形成了巨大挑战。
  5. 目标远未实现,2010年,通过对10年博洛尼亚进程的总结,欧盟承认并未实现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随着欧洲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大量移民的涌入也带来了若干问题,欧盟深陷信任危机,这一系列文化社会上的因素均成为未来影响甚至左右博洛尼亚进程的挑战或障碍。
  虽然问题有很多,但欧盟教育一体化改革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与国际化的典范,通过之前对其合作战略的介绍以及对其所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可以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启示。
  1.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改革中对各国高校多样性的尊重值得我们学习。如博洛尼亚进程中学历文凭互认在强调可比性和易读性同时,还附上文凭补充说明对该学历的背景及特点进行详细说明,使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对比之下,我国当前政策实施过程中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流动人为设置了许多障碍。
  2.欧盟因为其自身政治身份的特殊,在许多政策的执行上缺乏力度,不得不采用经济杠杆来达到目的,造成了一定程度上财力人力的浪费,此外在欧洲维度这一文化认同问题上,欧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而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中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而应当尽力吸取欧盟区域合作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避开许多不必要产生的问题。
  3.欧盟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用资金资助的经济杠杆和富有弹性的手段,循序渐进却又高效地推行改革。如伊拉斯谟计划交流对象由最初的大学生,进一步扩展到教师和行政人员,由学士层面的交流渐渐提升至硕博层级,从欧盟境内成员国间的合作渐渐拓展到非欧盟成员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这一点正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中借鉴。
  4.欧盟在针对经济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东欧、中亚、西巴尔干与地中海区域等国家的泰姆普斯计划中的立场和对其伙伴国家改革引导措施,亦值得我国在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中平衡地区差异方面借鉴。
  【作者简介】陈韶琼,北京联合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欧盟 经验 合作 交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