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材的临床鉴别使用与药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 根据多年中草药调剂工作经验,着重强调临床中医师开方要斟酌,中药师付方要正确,要以《中国药典》规范操作,正确鉴别使用中药材,更好地掌握中药材药性和识别能力,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可靠,提高中药材临床治疗疗效,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关键词】 中药材; 鉴别使用; 药理学; 临床疗效
  近年来,据调查全国部分地区调剂人员把处方上的山豆根误调配成北豆根;石菖蒲误调配成九节菖蒲;白附片(黑附子的一种不同加工规格)误调配成白附子;黄药子误调配成红药子或白药子等屡见不鲜。作者经多年调剂发现有的中医大夫在治疗口眼歪邪的处方中开有白附片;在治疗肝癌的处方中开有山豆根;在治疗甲状腺癌的处方中开有红药子。这显然是不对的。作者呼吁:医师开方本斟酌,药师付方要正确,应当迅速改正这种不良用药习惯。要以《中国药典》为准绳,正确鉴别使用药材[1-3]。为提高中医药人员的识别能力,现将上述几组中药的植物基源、药材性状、功能主治介绍给大家,供读者参考。
  1 北豆根与山豆根的区别
  1.1 北豆根
  1.1.1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茎。
  1.1.2 性状鉴别 呈细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可达50 cm ,直径0.3~0.8 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多由弯曲的细根,并可见突起的根痕及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不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气微,味苦。
  1.1.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风湿痹痛;又具抗癌活性,临床用于肝癌有一定疗效[3-4]。
  1.2 山豆根
  1.2.1 来源 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
  1.2.2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着生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7 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突起的横向皮孔。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
  1.2.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2 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区别
  2.1 石葛蒲
  2.1.1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2.1.2 性状鉴别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 cm,直径0.3~1 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 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2.1.3 功能与主治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2.2 九节菖蒲
  2.2.1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的干燥根茎。
  2.2.2 性状鉴别 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0~40 mm,直径3~5 mm。表面黄白色至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鳞叶痕,交互排列成环状,节上有点状突起的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6~9个,排列成环。气微,味微酸。
  2.2.3 功能与主治 开窍化痰,化湿和中。用与痰迷神昏,惊痫癫狂,耳鸣耳聋,胸闷胀满,食欲不振。
  3 白附片与白附子的区别
  3.1 白附片
  3.1.1 来源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3.1.2 性状鉴别 为不规则的纵切厚片,上宽下窄,长17~50 mm,宽9~30 mm,厚约3 mm,无外皮,片面黄白色,半透明,并有纵筋脉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3.1.3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3.2 白附子
  3.2.1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3.2.2 性别鉴别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 cm,直径1~3 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3.2.3 功能与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4 白药子、黄药子、红药子的区别
  4.1 白药子
  4.1.1 来源 防己科植物金钱吊乌龟的块根。
  4.1.2 性状鉴别 块根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暗褐色,外表皱缩。商品多已切成片状,横切片径4~8 cm,厚l~2 cm;切面白色,粉质,较粗糙,有环形轮纹,有时见有偏心性车轮状木心;质脆,气微,味淡而微苦。以干燥,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4.1.3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消痰,凉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创出血,热毒痈肿,瘰疬。
  4.2 黄药子
  4.2.1 来源 为暑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4.2.2 性状鉴别 干燥的块茎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片子,横径 2.5~6 cm,长径4~7 cm,厚0.5~1.5 cm。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黄白色圆形的支根痕,微突起,直径约2 mm,一部分栓皮脱落,脱落后显露淡黄色而光滑的中心柱。切片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的凹凸不平。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或呈颗粒状。气微,味苦。
  4.2.3 功能与主治 凉血,降火,消瘿,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4.3 红药子
  4.3.1 来源 为蓼科植物毛脉蓼的块根。
  4.3.2 性状鉴别 干燥块根,外皮棕褐色,紧贴,不易剥离。根头部有残茎疤痕,坚硬,不易破碎。商品常横切成块,径3~6 cm,厚0.8~2.5 cm。断面凹凸不平,土黄色或黄棕色,鲜根断面橘红色或粉红色,有时呈现如何首乌之异形维管束,并有细条状淡黄色纹理。味微香而不苦,嚼之唾液染成黄色,粉末遇碱液立显紫红色反应。
  4.3.3 功能与主治 生用:抗菌消炎,顺气活血,凉血止血,镇静解痉,止痛,止泻,促进溃疡愈合;盐制者补肾,醋制者止血,碱制者健胃。治扁桃体炎,肠炎、胃炎、溃疡病、菌痢、胆道蛔虫症,外伤感染,蜂窝组织炎、痈疖、脓痂疹,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调,崩漏,外伤止血,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
  鉴于此,以便更好地掌握药性和临证处方用药的正确性,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保证中医临床的疗效,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对实现中药调剂技术的标准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5-6]。
  参考文献
  [1] 荣继敏,苏视主,江山,等.中草药的鉴别使用与中药学研究[J].时珍国药研究,2008,19(2):171-173.
  [2] 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193-199.
  [3] 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8-60.
  [4]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3-138.
  [5] 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3-988.
  [6] 梅金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1-167.
  (收稿日期:2012-09-21) (本文编辑:李静)

相关热词搜索:药理学 中药材 鉴别 临床 常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