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残疾人事业:共享蓝天,同沐和谐_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慈善事业,它演绎着文明与进步,彰显出和谐与发展。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从称呼“残废”改为“残疾”再到无处不在的关爱,从被动的救济到自强不息的展示,尊重、关心、帮扶残疾人渐成风尚。
  20载上下求索,贵州残疾人事业没有因“欠发达、欠开发”的特殊省情而止步,没有因一路坎坷与艰辛而退缩,而是在困难与挫折的历练中日趋成熟,前进的步伐更加稳健。
  
  依“规矩”成“方圆”
  
  每一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从无到有、从“缺”到“圆”的过程。贵州残疾人事业亦是如此。
  历经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省残疾人事业从零星、局部的组织、协会逐步走向规模化、制度化,而今实现了整个体系在全省“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1980年,贵州省盲聋哑人协会成立。它点亮了贵州残疾人事业的“第一把火”。至此以后,贵州残疾人有了自己的组织,他们的命运、生活在“薪火”相传中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1988年12月28日至30日,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市召开,代表着我省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正式成立。随着省级层面上各项建制的完善,大规模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随即开始。如今,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在“情”与“愿”的表层来开展工作,并不能从更深层次解决实际问题,唯有立法才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保障残疾人权利最有效的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非常重视残疾人事业的立法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一系列全面保障残疾人权利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1994年,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1996年,省政府颁布《贵州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1998年,省政府颁布施行《贵州省关于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2005年10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贵州省实施 力量,为谱写残疾人共建、共享和谐乐章作出贡献。
  他与道路标志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不干胶式电梯盲文提示标志,并得到推广,在贵阳市200多部电梯粘贴了盲文提示标志,为盲人自行上下电梯提供了极大方便;为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他发起组建了贵州省内首个残疾人组织的助残志愿者组织――贵阳市爱心助残服务队;2007年底,在助残志愿者组织的基础上,他又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盲人求助中心,将自己的手机作为盲人求助中心的求助电话。
  “我热爱教育事业,让我能把教育做得更好,以回报这座给了我事业和荣誉的大山。”毕节地区赫章县古达乡丰产村新龙组教学点残疾教师朱大海在“大山的脊梁――感动贵州的教师们”十佳教师颁奖典礼上简单而质朴的话让人感动。
  执教18年来,他日复一日地在一间40平米左右的屋子里给4个年级65个学生讲课,从一年级讲到四年级,从语文数学讲到音乐美术;没有黑板,他自己砍下家里的树来做;用竹片当直尺,用木片制三角板,用小圆木制作算盘;一年级的学生没有书,就抄一课学一课……朱大海共教过600多名学生,长期稳住几十甚至上百户家庭的孩子,为普及义务教育作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贡献。
  面对厄运,面对失去的双腿,徐杰并没有丢失信心,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力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梦想。最终,他成功创办了贵阳市启航英语培训学校。
  徐杰总是这样说:“身有残疾,是每个残疾人的不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怀,这又是每个残疾人的大幸!”
  他主持创办了贵阳市“兰星”英语角,为广大英语爱好者练习口语听力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惠水县花好红乡一个布依族小学缺乏资金修建校舍,他慷慨解囊;白云区交通局民警殴打残专车司机,他几经周旋,竭力为残疾人维权……“我们要把社会关爱铭记于心,化为‘报党恩’的强大动力。”徐杰这样解释自己对社会的回报。
  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后的一天,贵阳市南明区近200名残疾人赶到捐款现场,从自己并不充裕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向灾区人民捐款,当天即捐助1.6万余元,出现了社会关心残疾人、残疾人真情回报社会的感人场面。
  
  让人道主义光辉
  普照每一个角落
  
  关心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作出了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并首次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写进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这充分说明,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快改善残疾人民生,切实保障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2009年1月2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8号文件)。“省委18号文件的出台是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是指导新时期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光辉里程碑。”省残联理事长刘强这样认为。
  就当前的贵州残疾人事业来说,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全社会对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有待于提高。20年来,我省的残疾人事业已有了长足发展,但对残疾人的歧视和漠视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单位对残疾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扶残助残”成为一句空话。部分单位对有关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执行不力,不愿履行应尽的责任。一些民营福利企业、残疾人个体经营者享受不到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严重影响企业安置残疾^就业和残疾人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残疾人工作志愿者刘潮东也告诉记者:“一些城镇、社区、街道、公共设施等绝大多数没有无障碍设施或者形同虚设,残疾人出行困难。”他积极呼吁:“社会要多关注、多帮助残疾人。”因此,将残疾人工作列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从制度和行政考核的角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很有必要,也势在必行。
  残疾人生存现状仍然让人担忧。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全省52%的残疾人是文盲;6-14岁年龄段的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的仅占残疾儿童总数的62.9%,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水平;特殊教育发展滞后,仅有5.3%的残疾儿童少年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残疾人就业水平低,家庭收入普遍较低。全省15岁及15岁以上的残疾人就有138.4万人未就业,占15岁及15岁以上残疾人总数的61.9%。残疾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残疾人家庭年收入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2007年底全省农村贫困残疾人超过71万人,其中绝对贫困残疾入总数超过36万人。残疾人的小康水平仅仅相当于健康人的55%。因此,进一步拓展我省残疾人生存的空间,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已成为摆在我省残疾人工作面前的一个更新、更紧迫的命题。
  一路辛酸一路歌。贵州残疾人事业在奋起疾行,其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正在照遍每一处残疾人的角落,正在让他们新生出一双“手”、一双“脚”、一张“嘴”、一双“耳朵”、一双“眼睛”……

相关热词搜索:贵州 残疾人 蓝天 贵州残疾人事业:共享蓝天,同沐和谐 贵州残疾人事业 共享蓝天作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