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

发布时间:2017-02-08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篇一:读莫言小说集有感

读莫言小说集有感

怀着自走出校门以来,对曾经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师傅们的想念,我选择了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一书,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原来这是一本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只是其中一篇。此外,书中还收录了《牛》、《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我们的七叔》等中篇小说。沿袭了作者的惯有文风,这本集子依旧以各个具有代表性时期发生在农村的故事为题材,展现给读者的依旧是乡土文化中魔幻瑰丽的想象。的确,莫言曾经说,“我只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农民……”。他笔下的事与人或是来自于道听途说,或是真实的人物再创作,或是在高密乡广袤的热土上思维驰骋的想象结果。他作品的主人公多是一些通常意义上的“坏人”,如强盗,混混,杀人犯,吹牛大王等等。可到了他笔下,这些世俗的评判却被不以为意地扔到一边,他们都赤裸裸地被还原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五官模糊而性格清晰,个个生龙活虎的外壳里,装着条条豪爽粗砺的灵魂。他也描写生活的悲苦,但是描写的方式却是轻松乐观的,读着竟能让人笑出声来,在笑声中体会最深刻的悲哀。

打头的第一部小说《牛》立刻就将我吸引住了,讲述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年代,社员们是如何管理牛的,让读者了解到,改革开放前,生产队因物质匮乏,牛作为主要生产资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非同凡响,而人们却是常常的食不果腹。本文刻画了小人物活灵活现的神态和心理活动,也讽刺了那个时代的贪污和腐败现象。

《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从体育文化视角进行的研究还很罕见。这篇小说围绕着一位民间体育奇人,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乡村体育比赛场景。小说揭示了这样的主题:在物质匮乏的岁月,体育运动是人们心灵的慰藉,而人类也因对于体育的热爱,彰显了生命的活力,弘扬了生命的韧性。20世纪以来,中国许多作家都有感于国人的精神愚昧,提倡在思想界进行启蒙运动。而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生命越发珍视,健康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人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围绕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全国都在弘扬全民健身,但在文学界表现得并不多,佳作更是少见。莫言在此篇中,成功地描绘了民间体育神奇的文化魅力,鲜明地表达了体育对塑造健康人性的重要性,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藏宝图》是这本集子中我认为最文艺范儿的一篇,竟好几次让我忍俊不禁,又好几次让我瞪大眼珠。开篇的这段对动物园里老虎的描写就很有意思“这里的老虎太肉麻,趴在假山石下吃青菜,白菜黄瓜都吃,一点虎气也没有,一根能挺起来的虎须都没有,饲养员扔下去一只活兔子,吓得它们屁滚尿流地钻进洞里去了,好像它们是兔子,而兔子是老虎……”小说以主人公“我”在北京与小学同学马可的一次不期而遇为主线,大故事套着小故事。二人是小学同学,出身农村,40来岁的年纪,“我”扎根北京,为人沉稳,而马可来历不明,无赖泼皮。二人在北京的一家小酒馆落座,接着便从二人的对话中又引出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个个跌宕起伏,天马行空。二人的对话更像是一出相声,通篇的夸张,说、学、逗、唱,样样俱全。故事中马可个性鲜明,吹牛不打草稿。故事的最后通过开饺子馆的那对老夫妇留下的秘籍,又回到了通灵虎须,而这本老夫妇留下的“秘籍”,又将是马可将来吹牛的“谈资”。我想,作者正是借着马可吐露的这一个个神乎其神的故事,来讽刺当今那些滥竽充数,不脚踏实地,不劳而获,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对于《藏宝图》,在马可众多车轱辘话中的一句话却让我沉思良久,马可是这么说的:“我带着一身虱子去你家住,你同意你老婆也不会同意,你老婆同意了你孩子也不会同意,即便勉强同意了心里也不会高兴,心里明明不高兴,脸上还要伪装出高兴的笑容,人间的痛苦没有比这更加深重的了……”是啊,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心里明明不高兴,脸上还要伪装出高兴的笑容,至于这是不是人间最深重的痛苦,那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最后,我还想引用莫言先生的一段话来最为结尾: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长大以后变成讲故事的人。但是讲故事变成一种职业以后,目的就不仅仅是愉悦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种种看法,用故事来歌颂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所以讲故事是件很严谨的事情。故事里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最好的故事是让每个读者在故事里都能看到他自己。

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篇二:莫言最好看的6本作品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文学家莫言,他写的最好的作品中精选推荐六部作品,这6部作品都是莫言的精心力作,相当具有思想四度和对现实的理解度!

天堂蒜薹之歌

诺贝尔奖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挑选出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的入门书。故事背景设置在在20世纪的中国农村,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天堂县过着或多或少百年不变生活的农民的故事,他们一直被命令只允许种植一种作物——蒜薹——然后在当初一声令下要求生产大量商品导致市场过剩的官员们,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时孤立无援地离开。这本书,一直被拿来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相比较,在进入90年代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一度无法见到。

红高粱家族

由于1987年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家族》成为了莫言在西方最知名的作品。张艺谋的电影只根据小说的头两章故事拍摄,但整书却讲述了家庭中的三代人挣扎于20世纪中国农村坎坷跌宕所带来的恐惧。故事从女人的孙子的视角倒序,女人因为给村中的抗日战士运粮而被日本人枪杀,从此被祭为英雄。然而在20 世纪30年代,村庄所抗争的暴力并不只有日本侵略者,还有反复破坏红高粱地的土匪。

酒国

特级调查员丁钩儿去酒国调查吃人的传言时,被人设宴款待。然而,宴席上的酒食却另有玄机。丁钩儿醉到不省人事之后,被矮子、长鳞片的恶魔、一群养来要吃掉的男童和阴险的厨师所构成的一连串噩梦击倒。莫言用两条叙述线,展开了他对中国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一条是丁钩儿的侦探经历,一条则是莫言与他的读者间一系列的书信。

师傅越来越幽默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一本作品集,收录了莫言在20年的时间中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题材以幻想小说和寓言为主,兼顾悲剧和戏剧。这些故事中,有想要成为资本家的模范下岗职工,有吃铁的男孩子,有被抛弃的女童,有飘走的新娘。莫言童年时经历过饥荒,迫使他吃炭充饥。据莫言说,这些故事的创作受到了饥饿和孤独的启发。而小说在情节上对官僚体系的摧毁,以及令个人幸存的处理,使得莫言得以与卡夫卡相提并论。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采用了横跨20世纪的宏大叙事。故事讲述了的上官鲁氏的命运。上官鲁氏

在1900年义和团拳乱中出生,她的父亲被德国士兵杀害,母亲也在不久后共赴黄泉。自杀之前,上官鲁氏被母亲藏在了一口面缸里,后来被姑姑抚养长大,嫁给了一个连鼻涕都不如的丈夫。在婚后的一系列出轨中,上官鲁氏生下了 8个儿女,其中便包括了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视若珍宝的儿子——上官金童。

四十一炮

《四十一炮》讲述的是斧头、臭水和日本迫击炮的故事,是一场中国农村的荒诞剧。故事采用双重叙事,在老和尚聆听徒弟讲述花天酒地生活的同时,讲述了另一场家庭悲剧。《四十一炮》的英译版将于明年一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商在宣传时,已经将其与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和波兰文学家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相对比。

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篇三:对莫言作品的认识

谈对莫言获奖的感想

2012年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本土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如是评价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体,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大突破,莫言的获奖,我想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对中国文学发展始终坚持“双百”方针的肯定与鼓励。

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如同恒河沙数,但是真正走出国门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当代文学作品。莫言的作品能走出国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每个中国人都欢欣鼓舞。欢喜之余,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为什么莫言的作品能走向世界,莫言的成功对当今中国文学发展有什么启示呢?

(一)莫言获奖原因分析

创作审美观念的改变。1985年以后大量的西方文学涌入中国文坛,造成了整个文学审美观念的变化。莫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接受了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成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尽管吸收了西方文学形式技巧的影响,但是莫言的作品更多的还是表现在对民族的审视上。他用哲学的思维去揭开民族文化的心理世界,去寻求民族“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的。莫言以一种奇异的然而却是新鲜的艺术感觉重新认知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文化心理。莫言作品《红高粱》被翻拍的同名电影在国际上获得多项大奖就是其作品成功的一个典型。

关注人性方能走向世界。莫言的许多作品都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非常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莫言本人也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紧密相关”。他的《红高粱》、《牛》、《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贴近本土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民生,能广泛的吸引中外的广大读者。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新。还有不可缺少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这增进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交流,包括文学创作。莫言作品《生死疲劳》这本书就是最具代表意义的。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莫言在本书中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此外他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探索试验,用一种最自由、最没有局限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这本书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探索、文学创作的一种比较完美、统一的结合。

文化的沟通交流。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在于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化对外沟通交流。尤其是通过“翻译”和“影视”这两座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莫言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乡土魔幻中国”受到西方译者青睐,许多重要作品被译成多国语言。在瑞典,20多年(截至2012年)来从事中文名著翻译的瑞典汉学家陈安娜一人就翻译出版了莫言的《红高粱

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这是莫言能获奖的一个重要传播媒介。除此之外,莫言的小说能走进西方主流视野,跟改编拍摄的电影有很大关系。莫言的五部作品被拍成了电影,分别是: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太阳有耳》根据莫言作品《姑奶奶披红绸》改编,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大奖;《暖》改编自莫言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曾荣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张艺谋的《幸福时光》改编自莫言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白棉花》是台湾导演李幼乔拍的一部电影,入选2000年台北金马国际影展观摩影片。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际,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应和翻译、影视、媒体宣传等共同形成跨文化传播的合力。中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传播需要系统工程。

(二)莫言的成功对当今作家的启示

扎根名族文化土壤。要结合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要想得到普遍的认同,就必须关注脚下的土地,关注当下的历史,关注身边的苦难。所以要真正从社会底层出发,还原中国原生态的现实生活状况。作家要善于用自己的作品、思想,纪录当下的生活世界。没有思想内涵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因而要从民族性出发,汲取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此外,要正确看待功利性。不少作家因为名利的束缚而写不出好的作品。名利,也许

是人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并不是全部。只有好的艺术创作才能流传下去。

要善于交流创新。莫言的成功源于他最初对西方文学的吸收借鉴,借鉴就是要批判的吸收。首先要汲取民族文化中的精髓,结合独特的创作方式才能创作出来好的作品。优秀的文化作品不仅是国家的,而且更是世界的。因而借鉴创新,有利于文华的传播和交流。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相当重要的,它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借鉴和相互融合吸收。对于文学作品的交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作品的翻译,家一定要善于创作可译性强的作品。莫言以许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在世界文坛有相当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可译性”,也即他的作品在中国内容的艺术表达上,能与国外的文学创作联通、与国外的文学阅读接轨,更容易为国外文学同行所理解、所欣赏。除了创作出可译性强的作品外,我国在文学翻译方面做得还明显不足。我们存在着主动性不足、组织性不够等明显的问题,缺少应有的规划、必要的投入、基本的团队,这种状况与中国当代文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很不适应,需要加大气力和投入精力,切实地予以逐步改变。

总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发展的重大肯定,同时也激励我国更多的作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谈 对 莫 言 获 奖 的 感 想

相关热词搜索:师傅 越来越 幽默 莫言 师傅越来越幽默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